《战国赵为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赵为帝-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周话音落下,大堂之中突然出现短暂寂静。
    李氏族长微微眯起了眼睛,道:“赵县尊说笑了,白起大将军乃是当世名将,至于乐毅大将军……名声倒是未尝被老夫等人所闻,他又怎么可能打得过白起大将军呢?”
    赵周捧腹大笑。
    “白起?粱沟之战中被乐毅大将军打得狼狈奔逃,函谷关之战中更是被杀得十不存五,甚至连关中都守不住,只能抛弃整个关中南逃,二三子真的以为这样的人能够击败乐毅大将军收复关中吗?”
    李氏族长摇了摇头,道:“纵然县尊这般说也是无用了,不瞒县尊说,乐毅将军手中只有十万人,论数量也就是和白起大将军相当。如今不仅仅是云阳,周围的五个县之中也有其他至少十个以上的本地家族叛变了,整个关中之中想要背叛赵国重归大秦的更是不知凡几,纵然乐毅大将军再如何能征善战,没有了我关中父老的支持,难道他还真的能够取胜不成?”
    赵周微笑道:“我也不瞒诸位,如今我大赵之王正在中原率领五十万大军,正在和韩魏楚三国交战,不日便可灭亡魏国。到那个时候,纵然白起能够击败乐毅大将军的十万人马,难道他还能够和吾王的五十万大军交战不成?”
    赵周话音落下,大堂之中的众人脸色顿时都变了。
    有人颤声道:“赵王又要来了?”
    如果说乐毅大将军这个名号还不出彩的话,赵王的名字对于关中人来说绝对是如雷贯耳的。
    伐齐之战在莒城击败楚军彻底灭亡齐国,粱沟之战打破秦国军神白起的不败神话,函谷关之战再度打得秦国狼狈奔逃放弃关中,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摆出来,尤其让作为关中人的他们印象深刻。
    两名族长的脸色也是大变,过了好一会之后李氏族长才勉强笑道:“县尊何必编排谎言?关中终究是大秦的关中,不过念在县尊为云阳也算作了许多实事,老朽今日可以放县尊一条性命离去。”
    赵周长叹一声,道:“李老啊李老,不是你放我的性命,是本官在救你们李氏和陈氏全族的性命啊!最多不出一个月的时间,我大赵在中原大捷的消息必然传来,那个时候且不说白起能否获胜,就算胜利了又如何?一旦吾王再次西进,李氏和陈氏到时候作为秦国的叛逆,免不了一个被举族株连的下场!”
    赵周环视面前的众多青壮,高声道:“到那个时候,你们的妻子会被发配为隶妾,你们的儿子会变成奴仆世世代代养马,你们的脑袋会被挂在云阳城的城头作为警示!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生活吗?”
    众多青壮面面相觑,大堂之中开始响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赵周将目光转向了哑口无言的两名老族长,言辞十分恳切的说道:“两位老丈,我也知道你们只是被人蛊惑,在乐毅大将军出兵的时候你们李氏和陈氏也出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本官既然是云阳县令,也不忍看到作为本官子民的你们落得如此下场。这一次只要你们不继续这种愚蠢的行为,本官完全可以当做一切事情都没有发生,你们觉得如何?”
    李氏和陈氏族长同样也是面带犹疑,过了好一会之后李氏族长才道:“可是县尊,周围的几座县城都已经……”
    赵周拍案而起,高声道:“这正是你我的好机会啊!诸位想一想,若是李氏和陈氏这个时候集合到本官的麾下,本官再募集一些青壮勇士,我们将其他的几座县城给收复了,那岂不是大功一件?本官可以承诺,这一次的功劳本官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隐瞒,说不得你李氏和陈氏就要因为这一次儿鸡犬升天,他日邯郸中枢也有你两家子弟的一席之地了!”
    李氏和陈氏族长彻底愣住了。
    突然,站在赵周旁边的一名属吏向前一步,朝着两名族长行礼,高声道:“大父,陈老。小子也跟在赵县尊的身边半年多了,初时也是心怀怨气,觉得赵县尊这个赵国人是来欺压我们关中人的。但是请各位好好的想一想,这半年来赵县尊带着我们重建家园,重新给我们划分农田,审理了许多冤假错案,春耕之时又下去了解民情,哪件事情不是为了我们云阳子民好?”
    “和赵县尊相比,当年秦国的官员做了什么?动不动就是法,动不动就要上缴物资,动不动就是罚甲,要么就是连坐,要么就是杀人!我的父亲怎么死的?在粱沟之战时他负责运送粮食,结果因为路上受了风寒晚了三天,就被秦国人当场斩首!这样的秦国当真就是我们想要的吗?难道我们就不能跟着对我们诚心诚意好的赵县尊,一定要为了那个残暴不仁的秦国送掉自己的性命吗?”
    这名属吏正是赵周身边属吏的李氏之人,也是李氏族长的嫡亲长孙。
    这名属吏对于在场的李氏族人来说无疑是真正的自己人,于是嗡嗡的议论声瞬间放大了,甚至开始有人出声认同。
    “是啊,李小子说的没错,吾妻去年难产,若不是赵县尊用他的马车把吾妻送来云阳,怕是吾妻和幼子要一尸两命了。”
    “赵县尊分田的时候,给我们每家每户的田是之前的至少两倍,而且人人公平。”
    “你们看赵县尊的官服都破了,还打着补丁呢。”
    “赵县尊下面的袍子都有些发霉了,湿湿的。”
    ……
    赵周咳嗽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然后缓缓开口:“李老,陈老,如何?如今立功的机会就在眼前,若是你等执意不从,那我赵周也无话可说了。”
    两名老者对视一眼,突然同时点头,似乎是下定了决心。
    陈氏族长沉声道:“县尊,之前是我等冒犯了。如今陈氏和李氏所有族人愿意奉县尊为主,继续效忠大赵,平定其他县邑的叛乱!”
    赵周哈哈大笑,拱手道:“两位将来一定会知道,自己做了多么明智的决定!既然如此,还请两位先让族人们各自归家,先不要误了春耕的农时为上。等到本官派人打探清楚周围几个县城的情况,到时候便是我们出兵立功之时了!”
    赵周既然这么说了,那么众人自然也就各自散去。
    在场的十几名吏员看着赵周,眼神之中满是钦佩,均想:“赵县尊不但爱民如子,更是口才出众,区区一番话便说服了两位族长,将一场祸乱就此消弭于无形。”
    但等了一会,又不见赵县尊起身,众人正在诧异的时候,才看到赵周缓缓开口道:“还等什么,把本官扶起来。对了,去给本官找一套新的袍子,动作要快!”
    战国赵为帝
    战国赵为帝

第393章 白起之谋,赵军渡河(第一更)
    岐山。
    白起站在自己的战车之上,静静的注视着远处的赵军大营。
    无数的拒马、鹿角和壕沟遍布营外,在这些障碍物之后则是赵国人那足够高大而且远程攻击力十足的寨墙。
    寨墙之上站立着众多赵军弓弩手的身影,无数箭矢犹如雨点一般洒落下来,将正在进攻的秦军将士们一波波的收割。
    鲜血染红了土地,初生的小草被秦军将士的尸体压得东倒西歪。
    面对着这一幕,所有的秦军将领都是眉头紧皱。
    片刻之后,白起缓缓开口道:“鸣金,收兵吧。”
    许多秦军将领闻言都吃了一惊,下意识的看了一下头顶的天空。
    午时才刚刚过去。
    有人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副将蒙骜,然而能够从蒙骜脸上看到的除了严肃还是只有严肃。
    在尖锐的鸣金声中,正在进攻赵军大营的秦军前线将士们犹如潮水一般的退了回来,赵军大营之中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在一片欢呼声中,赵国统帅乐毅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
    这已经是秦军发动攻击的第五天了,然而秦国人依旧没有任何的进展。
    白起,就这点本事而已吗?
    不知为何,乐毅的心中总是带着隐约的不安,但是却又无法发现这种不安是来源于何处。
    乐毅定了定神,决定写一封信回咸阳,提醒一下蔺相如。
    如果不是前线的问题,那么会不会是关中后方?
    白起和蒙骜回到了帅帐之中,各自落座。
    蒙骜有些忧心的说道:“大将军,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乐毅此人确实是当世名将,比之暴鸢芒卯之流强了太多,继续这般攻击下去的话除了白白浪费大秦将士的性命之外对整个战局并无益处啊。”
    自从出征以来,蒙骜虽然身为副将又是秦王心腹,但他一直都是相当低调的,基本上很少有和白起唱反调的时候,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这也是蒙骜第一次在白起面前提出自己的意见。
    白起看着蒙骜,脸色微微一动,露出一丝笑容:“蒙骜将军所言,确实是有道理的。不过也请蒙骜将军放心,我白起一生征战,自然不会做那无用之功。只需静待数日,蒙骜将军便知道结果了。”
    蒙骜欲言又止,最后对着白起拱了拱手,走出了大帐之外。
    白起看着蒙骜离去的身影,神色漠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白起叫来了自己的侍卫队长,将一封密信交到了对方手中:“是时候了,去吧。”
    等到侍卫队长也离去之后,白起独自静坐,心思却已经飘荡到了千里之外的中原。
    对于白起来说,他从来就不觉得击败乐毅是什么太过困难的目标,但这一次秦国想要收服关中,所需要依靠的可不仅仅是击败乐毅而已。
    在中原方面的三国联军和赵国进行的黄池大战,才是真正能够决定秦国是否可以夺回中原的因素。
    若是三国联军败北的话,即便白起可以击败乐毅拿下咸阳,那位年轻的赵王也完全不需要惊慌,只要再一次的挥师西进就是了。
    虽然很有自信能够击败乐毅,但是在面对着那位赵王的时候,白起总是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并不是白起觉得自己的军事才能不如对方,而是那位赵王好像有如神助一般,要么就是秦军这边的主将无能,要么就是突然捣鼓出重炮这种完全超乎了任何人想象的武器。
    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啊。
    良久,白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想不到我堂堂大秦,竟然也有如此看人脸色的一天。罢了罢了,那便走一步看一步就是了。”
    黄池,三国联军大营。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三国联军的将士们用过了早饭,然后开始出营列队,并缓缓后撤。
    主将屈原的命令已经传达到了每一名基层士兵的耳中,他们全都知道今天的目标是什么——兵退十里,等待赵军渡河,然后和赵军决战!
    芒卯的脸上带着明显的忧色,忍了又忍,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对着屈原说道:“屈卿,难道真的就这么放赵国人过河?”
    就在离三国联军不远的济水河面上,已经有三座浮桥架设起来,可以看到一支打着旗号的赵军正在缓缓渡河。
    屈原转身看了芒卯一眼,露出微笑:“芒卿,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又何必再去想这些呢?且随我放手一战便是了。”
    韩文在一旁冷眼旁观,突然开口道:“屈卿,老夫回去整军备战了,若是等会有什么事情,且让人通知老夫便是。”
    屈原朝着韩文微微点头,笑道:“韩卿请吧,此战和三国利益息息相关,还需要韩卿倾力相助才是。”
    韩文朝着屈原眨了眨眼睛,笑道:“屈卿放心吧,老夫可还记得咱们之间的约定呢。”说完拨马带着一众韩国将军们离去。
    芒卯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韩文离去的背影,随后低声道:“屈卿,你听我一句,这韩文老儿心思深沉,连暴鸢都被他弄死了,关键时刻肯定是靠不住的。”
    屈原哑然失笑,朝着芒卯道:“请芒卿放心吧,屈原自有理会。”
    在屈原看来,韩文搞权斗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反正那是韩国政坛的事,和身为楚臣的屈原有什么关系?只要韩文能好好打仗就行了。
    倒是这个芒卯……
    屈原想了想,对着芒卯说道:“芒卿啊,我知道你对我的决定有一些异议,但请芒卿想一想,此战除了击败赵国之外我们还有任何的退路吗?如果被动防守的话,赵国人大不了明年再来便是了。但恕我直言,明年是否还能组织起这四国同盟,就真的是两说了。”
    芒卯闻言脸色一变,最后终于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屈卿说的对,是我芒卯想差了。请屈卿放心吧,我大魏此战虽然只剩下五万兵马,但绝对会死战到底,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屈原用力点头,道:“那就拜托芒卿了!”
    河面上,赵国先锋将乐乘身着盔甲,牵着自己有些受惊的战马从摇摇晃晃的浮桥上跳了下来,双脚又一次的落在了大地上。
    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渡河时间,但是对于乐乘而言可是相当惊心动魄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