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赵为帝-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他没想到的是,真的有一个不折不扣的赵国核心层重臣之职,是属于他的。
    一阵小小的哗然声中,蔺相如激动的走出了众人的行列,朝着赵何大礼参拜:“臣多谢大王……主父。”
    赵何笑了起来,亲手扶起了蔺相如:“寡人希望,有一天寡人也可以像谢谢高唐君那样谢谢你。”
    蔺相如的眼眶红了,高声道:“臣必定不辱使命!”
    许多目光投在蔺相如的身上,既有羡慕和嫉妒,同时也有不少释然。
    是啊,既然是这样的机会,又怎么可能没有大王的亲信上位呢?
    遍数大王所提拔的那些人,除了还远在齐国的乐毅之外,也就只有蔺相如是最有资格进入到这个行列之中的。
    蔺相如的入选给许多人都泼了一盆冷水,窃窃私语之声顿时减小了很多,但依旧没有完全的平息。
    还有人在努力。
    赵何将目光转回了主父:“中尉负责监察百官,职务非同小可。寡人以为,还是应当由主父择一稳重之人出任才是。”
    主父脸上的意外表情已经消失了,他稍微思索了一下,道:“大行人仇液可以为中尉。”
    赵何点头道:“主父所言极是。”
    大行人仇液满面红光,同样是激动不已,出列朝着主父和赵何行礼。
    主父和赵何各自勉励了一番仇液。
    赵何笑道:“仇卿既然升任,那么大行人自然也是要有人补上,小行人苏代多次出使他国功勋卓著,就以苏代递进为新任大行人吧。”
    苏代同样出列行礼,也和其他人一样的激动。
    由于大行人(外交部长)这个位置的特殊性,虽然并不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赵国重臣行列,但很多时候依旧是有资格参与到赵国的军国大事讨论之中的。
    至于苏代空缺出来的小行人,无论是主父还是赵何,又或者是在场的其他赵国大臣们,都没有人再去关心了。
    主父看了赵何一眼,和赵何交换了一个极富意味的眼神,然后用力的打了一个哈欠,站了起来:“好了,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吧。至于其他事项,明日廷议之时再行由王儿和诸卿讨论!”
    片刻之后,当众多赵国大臣们走出大殿之时才愕然发现,原来一个晚上的时间居然就这么不知不觉间的过去了,虽然夜色依旧浓重如墨,深秋的寒风更是让不少人都打起了喷嚏,但看着天边开始露出的那一丝曙光,所有人的内心都十分清楚——
    黎明已至。
    在宫城将近十里之外的一处小山丘之中,候骑着一匹马,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还是太仓促了吗……”
    在候的身边,一名属下恭声道:“看来楼缓和信期应当是彻底失败了,不需要通知邯郸城中那些大秦儿郎吗?”
    “来不及了。”候缓缓的摇了摇头:“乌氏倮已经暴露了,只要赵国人不傻,顺着乌氏倮这条线就能够很快的控制其他人,这个时候我们进城去只能够是自投罗网,走吧。”
    嘚嘚的马蹄声中,候带着身边仅有的几名秦国间谍,策马朝着南方离去。

第237章 秦军出河东,孟尝入邯郸(第一更)
    十二月初七,小雪。
    蒲阪渡口,西岸。
    雪中,兵马无数,一片黑旗招展,在这白色的世界之中显得无比的夺目。
    一片冰雪苍茫,即便是往日汹涌奔流的大河,此刻也已是冰封三尺。
    秦国大将蒙骜立于战车之上,雪花落在他的脸上,冰冰凉凉。
    蹄声响,一名秦军斥候策马自河面而至,向蒙骜行礼。
    “冰层已厚,可以渡河了,将军。”
    蒙骜缓缓点头,一挥手。
    “过。”
    无数密集的脚步声中,十万秦军卷过黄河,直扑魏国河东郡。
    十二月初九,智邑陷落。
    十二月十一,暇阳被破。
    十二月十二,解邑陷落。
    十二月十三,奇氏邑陷落。
    十二月十五,盐氏邑陷落。
    十二月十九,秦军包围河东郡首府,原魏国都城安邑。
    只不过短短十二天,魏国河东郡三成以上的领土已经被秦军攻克。
    天下震动。
    十二月二十九,魏国相邦,孟尝君田文紧急赶到邯郸,并得到了赵国国君赵何的接见。
    “大王,秦人这是背盟,不折不扣的背信弃义!”孟尝君的身高虽然不高,但是说话的时候声音可是不小,八字胡随着嘴唇的开合不停跳动,但从喷出的众多唾沫星子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此刻这位魏国相邦是如何的愤怒。
    对于孟尝君的愤怒,赵何倒是没有多少的反感,反正大家坐的远,虽然是在吃饭喝酒,但倒也不用担心孟尝君的口水喷到自己这边的桌子上。
    赵何不紧不慢的举起了酒爵,喝了一口,著称于世的邯郸烈酒下肚,但对于赵何而言却并不算什么问题。
    赵何敲了敲桌子,道:“薛公,想必你也很清楚,秦国毕竟也是大国,并非寡人可以随意号令的对象。虽然寡人眼下确实还和秦国有着盟约,但是秦国之前暗中撺掇楚国搞的那些小动作你应该也很清楚吧?寡人是没有办法下令秦人退出河东的。”
    孟尝君点了点头,道:“大王所言甚是。赵秦虽然都是大国,但赵国作为盟主能够带领魏韩秦破齐,还能够分润好处给诸国,而秦国呢?秦国这些狄戎杂居之种,根本就还保存着祖先的野人习气,随意出兵抢掠他国领土,非人哉!三晋之间如今以赵国为盟主,以大王之仁义,想必是不会坐视秦人暴行,要出兵为我魏国主持公道的。”
    赵何闻言哈哈一笑,却并未作答。
    虽然说你孟尝君的这一番话确实还是很符合寡人心意的,但是这空口白牙的就想要让寡人出兵去帮你守河东,你们魏国人也未免想得太美了吧?
    夹起了一片牛肉,轻轻的沾了一下酱之后送入口中,鲜美的牛肉和酱香在口中混合然后一同送入腹中,赵何十分满足的出了一口气。
    上辈子没吃过鱼子酱,没想到居然在穿越之后吃到了……
    赵何道:“薛公哪,虽然寡人确实也很想要救援魏国,毕竟咱们也都是盟友,对吧?可是……你们魏国不发一兵一卒,却让寡人出兵救援河东,这样说不过去吧?”
    孟尝君苦笑一声,道:“大王有所不知啊,大魏去年也是拿下了不少土地,如今分兵驻守早就已经是兵力不足了,眼下能够动用的兵力只不过区区八万人。不瞒大王说,以如今秦军之战力,八万魏军实在不是对手,所以才要来向大王求救。”
    赵何闻言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孟尝君,看来这位孟尝君的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赵何想了想,道:“韩王呢,韩王那边就没有一个说法?”
    自从几十年前,当时的霸主魏国被齐国打败走了下坡路之后,给魏国压在关中近百年的秦国正好迎来了商鞅,变法之后一举扭转了秦魏之间的局势,让秦国反过来压着魏国打了。
    在丢掉了西河郡之后,不单单是魏国,韩国也要直面秦国的兵锋。于是从那以后,魏韩两国就经常抱团来对抗秦国。
    没听到韩国则已,在听到了韩国之后,孟尝君的脸色明显的变得有些愤怒。
    “大王有所不知啊,那韩王显然是因为眼红于我大魏在伐齐一战中获得了太多的东西,所以这一次居然却是站在了秦国的那一边,死活不愿意出兵援助大魏了。”
    赵何想了想,道:“其实……魏国可以考虑让出一些好处给韩国嘛。韩国河内距离河东也不过就是一河之隔,只要韩王愿意出兵的话,寡人认为这河东的问题还是很容易就能够应付的。”
    孟尝君苦笑道:“大王的这个提议,外臣其实也是想过的。早在外臣得知秦人出兵的当天,外臣就第一时间派使者前往新郑,希望以出让五座城邑以换取韩王出兵支援河东,可还是被韩王拒绝了。若非如此,外臣又何必来到邯郸麻烦大王呢?”
    赵何脸色微微一变。
    这个韩王,居然如此坚决的站在了秦国人的一边吗……
    不知为何,赵何总感觉那韩王更像是负气所作出的举动,而非是权衡利弊之下做出的最佳决定。
    赵何有些惋惜的叹了一口气,看来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应该是很难把韩国重新拉回到三晋的阵营之中了。
    有点麻烦。
    赵何思考了一会,正色道:“薛公啊,不瞒你说,寡人自然是绝对不希望秦国得到河东的。可是现在,寡人大赵之中的兵马,除了必要的守备兵力之外,其他的绝大部分都在齐地之中镇守,还有在莒城那边和楚国人对峙。这齐地和河东郡之间相隔千里,如今又是隆冬大雪之际,寡人就算想要支援河东,又哪里来的兵马呢?”
    孟尝君显然对于赵何的这套说辞是有所预见的,当下立刻就开口道:“回大王,那秦人虽然凶猛,但大魏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抵抗之力。以如今之战局而言,大魏河东完全可以坚守到明年春天,只要赵国能够在明春之际出兵支援,或以边骑军团南下,或以邯郸主力西进,则河东之围皆可立解。如此秦国徒劳无功,赵魏两国皆有益处,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赵何闻言,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是一滞。
    这个孟尝君,还真的就是阴魂不散,死死的要拉着寡人给他解围啊。
    说实在的,赵何其实是不怎么想搭理这次战争的。
    原本在赵何的意想之中,秦国人出兵是必然的,只不过出兵的路线应该是沿着崤函通道直接东出,借道韩国攻入魏国境内直接威逼大梁城,一方面可以迫使魏国割让更多的土地给秦国陶邑,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借此让赵国少一个盟友。
    然而秦国人却出乎赵何意料的选择了攻击河东,这其实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秦国的领导层信心也不是很足。
    换句话说,秦国若是此刻和赵国正面开战的话,秦王和魏冉这些人的心中是没有太多底气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秦国才没有选择更加立竿见影、能够最直接和楚国产生呼应并遏制赵国的东出中原,而是选择了更加保守的攻击河东。
    很显然,秦国的意图就是先把河东稳稳拿下,增强自己的实力和进军中原的底气,然后再慢慢的合纵连横,找机会对付赵国。
    仔细一想的话,这倒还挺符合如今这位秦王的隐忍风格。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给赵何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赵何眼珠子转了几下,咳嗽一声,道:“薛公啊,这样吧,寡人这边呢也要和诸卿去商议一下,此事究竟具体如何进行,应该还要过几天才能给你答复。不过你放心吧,魏国是大赵的盟友,寡人是肯定不会眼睁睁的坐视魏国被秦国侵略的。”
    孟尝君闻言一愣,随后脸上闪过几分不满的神情。
    在这位孟尝君看来,赵何的这番话显然敷衍的成分太大了。
    于是孟尝君正色道:“不瞒大王,外臣还是希望赵国的决策能够更加的坚决一些。大王在元旦大朝议之上的发言,外臣也是略有所闻。由于某些国家和心怀异心之人的暗中撺掇,似乎很多人都对大王当时的那番言论颇为不满,更有人希望大魏也能够加入到反赵的行列之中去。如此种种,还请大王三思啊。”
    赵何一听,脸色顿时就变了。
    孟尝君这个混账东西,这是在威胁寡人如果不援助魏国,魏国就要加入到反赵同盟之中去?
    赵何深吸了一口气。
    稳住。
    必须稳住。
    要稳住的不仅仅是赵何的情绪,还有魏国这个盟友。
    纵观当世,除去被胁迫出兵的燕国不算,赵国眼下真正的盟友还真就只有魏国一个了。
    如果魏国也站在了赵国的对立面,那么赵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举世皆敌,就要变成第二个齐国了。
    以眼下赵国刚刚吞并齐国的情况而言,这绝对是再糟糕不过的变化了。
    赵何重重的咳嗽一声,一拍桌子:“薛公说得对!”
    这桌子一拍,倒是把孟尝君给吓了一跳,手中刚刚举起的酒爵都晃了好些出来,撒到了袍袖上。
    赵何起身离席,十分热情的抓住了孟尝君的手,用力摇晃:“薛公啊,魏国和赵国之间的友谊,那是源远流长,是经得起考验的。如果说大赵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信得过的盟友,那一定非魏国莫属!至于你我之间的私交,想想薛邑现在的光景吧薛公,寡人就不用多说了吧?”
    孟尝君显然被赵何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搞得有些不清楚状况,茫然点头。
    赵何正色道:“你也是齐国人,应该知道齐国人那都是很悍勇的,对不对?没有兵力去弹压,这分分钟齐地就要大乱啊。本来嘛,弹压的兵力其实有个十万八万也就够了,但偏偏这个楚国人不知好歹还要跑去莒城,这样又拖住了寡人的十万大军。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