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赵为帝-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损失,绝对是这些大臣们难以接受的。
    所以,他们还不如直接就站在齐国这边死战到底,毕竟现在齐国虽然已经大败亏输,但谁又能说齐国将来不会卷土重来?
    也有少部分的人,属于被齐王招揽过来的普通士人,本身白手起家的那一类型,即便是背叛齐国投向赵国也没有什么损失的那种。
    但问题在于,这一类人苏秦却都不是很熟,或者说……没有熟到能够和这些家伙商量“献出临淄城”这件大事的地步。
    做这种事情,最怕的就是碰到不靠谱的同伙,只要一个人告密到齐王那边去,那苏秦就直接完蛋了。
    死了其实也不算个事,苏秦在来到齐国之中当间谍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事败身死的心理准备,可是现在齐国虽然败了但却还没有败得足够彻底,只有临淄被攻破之后,苏秦才能够保证齐国真正的衰落下去,至少在二三十年内不会再成为燕国的威胁。
    说来说去,繆贤的这个名单苏秦当然也有,甚至对于名单上面这些人的性格和家族背景势力,苏秦比繆贤懂的还要更多更详细,但……那有什么用呢?
    只要不确定对方一定会背叛齐国,苏秦就不会贸然出动,去尝试联络这张名单上的齐国大臣。
    至少临淄城没有真正陷落之前,苏秦还不能死。
    苏秦的脸上露出了嘲讽的笑容:“难道宦者令觉得,这些人会在这个时候背叛大齐,为你们赵国所用?”
    这一刻,苏秦突然觉得赵国的那位年轻的大王,是不是自己之前对他的评价有点太高了?
    这个由赵王派来的繆贤,水平好像也就这么回事嘛。
    一个君王的能力并不仅仅在于自身才能,用人本身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另外一边的韩聂同样也皱起眉头,神情之中虽然并没有明显的表现,但多少也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这种名单只要找个稍微了解齐国政坛的人,那不是分分钟就拉一堆出来?还用得着你来说吗。
    对于苏秦的嘲讽和韩聂的不以为然,繆贤又不是瞎子,自然是能够感受到的。
    繆贤并没有生气,而是不紧不慢的又拿出了另外一张帛纸。
    “大司行可以再看看这个。”
    苏秦怔了一下,再一次的接过了这第二张纸。
    第二张纸上居然还是一份名单,数量和刚才的那份名单相差无几。
    苏秦有些疑惑的看着这份名单,看着看着,突然发现了有些不对。
    这两份名单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
    第一份名单上的人,都是现在就在临淄城之中的齐国大臣。
    而第二份名单上的人,则是这些大臣们的家人,而且都是很亲密的那种,大部分都是兄弟或者父子,少部分之间是叔伯侄子的关系。
    苏秦身子一震,猛的抬起了头:“你的意思难道是……”
    “不错。”繆贤笑眯眯的点头:“第二份名单上的人,如今都在大赵的手上,就在临淄城外的战俘营中。”
    苏秦倒抽了一口凉气。
    自己怎么就忘了这件事呢?
    这年头,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延续家族荣光,上战场是必须的道路。
    没有战功的支撑,任何的大家族都不可能长久的在齐国的最高政治舞台上立足。
    而齐国的中小家族们想要让自己的家族更上一层楼,最好的办法同样也是让家族之中的子弟去参军,去博战功。
    只要家族之中能够出一个像匡章、甚至是像触子、达子这样的将军,那么整个家族就能够更上一层楼了。
    而且这些年齐国强大无比,对外战争屡屡获胜,家族的核心子弟们参与到战争之中虽然不可避免的也有丧命的风险,但是这种风险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因此齐国各大家族的对于核心子弟参军这件事情并不抵触甚至还相当踊跃,在陶邑和高唐两场大战之中,就活跃着众多齐国家族子弟们的身影。
    两场惨败之后,不少家族子弟们战死,但也有很多人选择了投降苟活,然后……自然就有了繆贤手中的这一份名单。
    在想明白了来龙去脉之后,苏秦看向繆贤的目光就不同了:“你是想要利用赵国手中的这些人质来说服他们的家族叛乱?”
    繆贤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道:“也不需要所有的家族都加入到大战这边,但临淄的城门可是有很多座的。只要能够打开其中的任何一座,甚至只要能够策应五百名大赵勇士登上城头,这座城池应该也就可以被拿下了。”
    苏秦沉默片刻,道:“即便你手中有人质,这些家族也未必就愿意因为这些人质而出卖临淄和整个大齐。”
    繆贤笑道:“这就是我为何在此的原因了。大司行在齐国为官多年,想必是能够知道哪些家族可以被说服,并且又有足够实力来做内应的,不是吗?”
    房间之中陷入了一片静寂。
    窗外的雨势开始消退,雨点打在窗户上的声音变得缓慢了不少。
    繆贤突然又笑道:“临淄城也被围了这么多天,想必两位对外面的局势都缺少了解,不如就让我给两位介绍一下吧。”
    其他两人并没有说话,但两人的目光却都同时锁定在了繆贤身上。
    繆贤笑道:“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韩国已经完全撤兵了,而秦国白起大约在十天之前也已经班师,只留下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驻守陶邑,大宋郡已经被全面交给魏国接管,同时魏军还在攻击方与郡,听说方与郡之中的原宋国军民十分配合,目前来看魏国攻下方与郡应该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苏秦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些又和我等有什么关系?”
    繆贤笑道:“确实和大司行这样名义上的齐国臣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有一点还是值得说一下的。根据我刚刚接到的消息,燕王已经前往邯郸朝见了吾王,并且达成了割让二十五座城邑的协议。”
    下一瞬间,苏秦的拳头就狠狠的砸到了桌子上。
    “这不可能!!!”
    苏秦第一次失态了。
    繆贤看着苏秦,脸上的笑意不变,道:“这有什么不可能的?难道大司行不知道大赵是胜利者这个事实吗?作为失败者,燕国割地求和不是很常见的做法吗?作为燕国的大忠臣,想必大司行尖刀如今燕国的这般情形,也是有些难受的吧。”
    繆贤的几个问题就好像尖刀一般狠狠的扎进了苏秦的心中。
    苏秦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盯着繆贤,冷声道:“赵国现在根本就没有攻击燕国的力量!”
    繆贤笑道:“大司行说的没错,大赵现在能够抽调出来的二十万兵马,确实是已经都集中到了临淄城外。但是……那又如何呢?难道大司行觉得齐国还能够绝地反击不成?不瞒大司行说,秦开只把不到两万的燕军带回了燕国之中,而且作为燕王和吾王协议的一部分,秦开这个人很快就要完了。请大司行好好的想想,如果燕国不割地求和的话,等到明年或者后年,元气大伤又根本没有什么领兵之将的燕国拿什么来抵挡大赵军队的进攻呢,就靠你大司行的一张嘴吗?”
    苏秦的脸色阴晴不定,难看无比。
    繆贤伸手,在桌案上的两份名单上敲了一敲,道:“大司行,其实你我都心知肚明,我们在攻破临淄城的这个立场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你今天在这里的这番作态……我知道你的意思,无非是想要谈一下条件,想要为燕国多争取一些东西。但是我想提醒你的是,你身后的燕国可没有资格和大赵谈什么条件!倒是这位韩聂将军背后的秦国还勉强可以商量一下。还请大司行老老实实的跟我们合作,这不仅仅是为了大司行,也是为了大司行背后的燕国。大司行是个聪明人,应当知晓我的意思才是。”
    苏秦再次沉默,心中泛起了几分苦涩。
    繆贤说的其实是对的,燕国……还是太弱了。
    弱,就根本没有什么资格来谈条件!
    韩聂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整个人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就好像这一切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一样。
    良久过后,苏秦才缓声道:“这份名单之上有几个家族,应该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说着,苏秦伸出了手,在名单之上指出了几个名字。
    房间之中的气氛顿时一松。
    繆贤凑了过来,仔细的看了一下苏秦所指的几个名字,突然抬头对着韩聂说道:“韩聂将军是比较了解临淄防线的,不妨发表一下意见吧。”
    韩聂略微迟疑了一下,也凑过来观察起了名单,很快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大司行所指的这几个人之中,这周彻、越清两人的家族中有人在城头上担任千人将,而且他们刚好又是在同一段城墙上轮值,也就是夷门所在的位置。只要能够得到这两人的助力,再加上一个足够完整的计划,出其不意突然打开夷门是有可能的。”
    繆贤笑道:“既然如此,那么事情就简单了。大司行负责去联络这周、越等人的家族,而韩聂将军则负责打探清楚这一段城防上的情报,三日之后我等在此会合,到时候再行商议。两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苏秦道:“等一下。你让我去说服这些人的家族,但是你没有信物,让我如何证明这些家族之中的核心子弟就在赵军的手中?”
    繆贤捏着光滑的下巴想了一会,笑道:“这样吧,我想办法和城外联系一下,让城外两天后将所有被俘虏的核心子弟们拉出来逛一下,到时候他们自然就看得见了。”
    苏秦道:“若是这样的话,三天的时间就不够了,至少要五天的时间。”
    繆贤深深的看了苏秦一眼,笑道:“五天就五天吧,那就这么说定了。好了,想必大司行和韩聂将军还有话要说,我也就不打扰你们两人了。”
    繆贤站了起来,施施然的离开了。
    ……
    两刻钟后。
    雷声早已止歇,雨势也变得越来越小,淅淅沥沥。
    原本阴暗的天空变得明亮了许多,苏秦府邸后门外的马路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洼伴随着雨滴落下,无数波纹荡漾。一辆马车驶过,沉重的车轮在马路上压出了两道深深的车辙,原本清澈的水洼顿时变得浑浊起来。
    带着斗笠的韩聂刚刚离开苏秦府邸后门不到二十步的距离,就被人堵住了去路。
    韩聂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将手放在了刀把上,正准备抽刀暴起杀人的时候,繆贤的声音突然再度响起:“怎么,韩将军的性格居然如此暴躁吗?”
    韩聂抬起头,看着面前的繆贤,脸色并不是很好:“何事?”
    繆贤笑道:“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想要问一下韩聂将军究竟想不想为自己和家人们谋求一份真正的富贵,而非是成为秦王的走狗,每天过着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我繆贤可以代表大王向你做出保证,秦国能够给你的东西,大赵……可以给你更多。”
    有那么一瞬间,韩聂的心中真的很想拔出刀来,将面前这个赵国的情报头子给一刀两断。
    但他很快就克制住了这样的冲动,松开了握着刀的手,十分平静的对着繆贤道:“换个地方聊聊吧。”
    雨后的马路上,两行脚印一前一后渐渐远去。

第214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4。5K章节,第二更)
    邯郸。
    “大王,临淄已经围了一个月了。”
    “大王,临淄已经围了四十天了。”
    “大王,临淄已经围了四十五天了。”
    “大王,临淄已经围了四十七天了。”
    “大王……”
    “停!”赵何一拍桌子,十分果断的制止了肥义的抱怨:“肥师啊,寡人好歹也是你的弟子,你能不能看在咱们这段师生情的份上,放寡人这个弟子的耳朵一条活路呢?”
    肥义十分认真的思考了一下,道:“如果大王能够让临淄城外的几十万大赵青壮回国参与秋收的话,老臣绝对一个字都不会打扰大王。”
    赵何叹了一口气:“不是已经从齐国的二十四座城池的府库之中缴获了六十三万石粮食了吗?再怎么吃,两三个月也是不成问题的吧。”
    肥义道:“那些是军粮。”
    赵何怒了:“咱们赵国的女子都是没有手的不成?就算没有青壮力在家,收割的粮食也足够过冬了。”
    肥义道:“那明年怎么办?播种和存粮都是问题。”
    赵何大手一挥:“这些东西都不是问题,齐国人的府库里多的是!”
    肥义皱眉道:“大王当初可是言之凿凿,说三个月内必定能够攻破临淄的。”
    赵何道:“三个月的时间还没到呢!”
    肥义道:“可是老臣从前线的军报来看,这五十天内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三个月也不过就是九十天的时间,难道大王当真以为不到四十天的时间就能够破了临淄不成?”
    赵何脸色严肃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