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赵为帝-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其实也是包含在当初赵何跟秦王渑池会盟的约定之内。
    毕竟,秦军千里迢迢东出关中,隔着一个崤函通道和韩魏两国土地,太远了。
    所以,赵国这边出一些粮草也是应有之义。
    如此一来,赵国需要供应的就是十八万兵马,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了。
    赵何皱起眉头,过了好一会才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去让楼缓信期和韩王魏王交涉一下,让他们多出一些粮草!”
    小弟嘛,多出一些力也是应有之义。
    肥义道:“若是如此,那自然是可以支撑到秋收。但老臣也想提醒大王,如今距离秋收也就只有不到三个月了。”
    赵何点头,道:“然后呢?”
    肥义见赵何不接腔,心中无奈,只好道:“高唐战局如今这般相持,大王又让韩魏两国支应秦国粮草,其两国君主不免会心生怨言。长久下去,对大赵并非好事啊。”
    赵何笑了起来,道:“所以肥相觉得,寡人应该撤兵了?”
    肥义滞了一下,道:“撤兵倒是不至于,不过老臣的建议是……或许应该让主父尝试着出兵,攻打一番高唐城?”
    说起来,虽然双方在高唐战线上相持三月,但是联军方面确实也是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攻城。
    赵何摆了摆手,反而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楚王那边还是没有答复吗?”
    大司行仇液道:“昨日苏代自郢都传回消息,楚王依旧不肯接见他。”
    赵何哼了一声,道:“这个楚王果然是个短视之徒!如今只要齐国一破,难道淮北地不就重归楚国了吗?如此墙头草,迟早是被别人推平的下场。”
    肥义那边可不管赵何的牢骚,直接就道:“大王,还是尽快有个说法才是。”
    赵何不以为意,笑道:“你放心吧,最多半月之内,主父定然能够破敌于高唐之下!”
    肥义吃了一惊:“大王此言当真?”
    赵何正色道:“君无戏言!”
    肥义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可是……主父都尚未正式展开攻城啊!”
    赵何笑道:“何须攻城?那匡章自然会出兵和主父决战的。”
    肥义脸上惊讶之情更甚:“那匡章已经坚守高唐三月,如何会……”
    话说到一半,肥义才终于明白过来:“莫非大王已经有了安排?”
    赵何笑着点头。
    肥义又追问道:“匡章确实会主动出兵求战?”
    赵何继续点头。
    肥义再问道:“若是匡章主动出兵,此战能必胜否?”
    这个问题终于把赵何问住了。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何才道:“应当能吧。”
    如果说过往的大战赵何多少心中都有底的话,这一次的大战,赵何确实就没有太大的把握。
    那可是名将匡章和如今的天下第一强军!
    当然,赵何心中把握还是很大的,毕竟自己这边的阵容主父白起乐毅暴鸢,说起来还是要比对面一个匡章强上许多。
    这世界上哪里有百分之百能够成功的事情呢?只能说,尽力而为!
    赵何并不知道的是,他心心念念的匡章,也是在同一天做出了决定。
    高唐城守府邸之中,作为齐王使者的苏秦见到了匡章。
    “大司马。”苏秦朝着匡章道:“大王有命,请速速出战,以破四国联军!”
    满头白发的老将军顿时瞪起了眼睛:“这是为何?”
    苏秦叹了一口气,道:“此乃大王之命……”
    还没等苏秦说完,匡章就砰的一下拍了桌子。
    “此乃乱命!”
    战国赵为帝

第196章 苏秦应知我意(第一更)
    匡章话音落下,大厅之中顿时一片寂静。
    苏秦耳朵微微一动,突然笑了起来:“大司马就如此想要取走苏某的性命吗?须知,在临淄廷议之上,苏某可是为了大司马尽心辩护啊。”
    匡章哼了一声,道:“临淄之中传言汹汹,真当老夫坐镇此地便一无所知不成?事情未明之前,倒是真不好说谁敌谁友!”
    苏秦被匡章这句话噎了一下,一时间都有些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
    好在他很快就回过神来,道:“大司马,如今临淄之中情况确实颇为复杂……但无论如何,大王之命是摆在这里的,大司马总不至于抗命吧。”
    匡章沉默半晌,突然长身而起。
    “随老夫来!”
    苏秦看着已经走出门外的匡章,忍不住苦笑一声:“大司马之豪气,还真是一如既往啊。”
    苏秦快步跟了上去。
    两刻钟之后,两人来到了高唐南城墙之上。
    匡章伸手一指城外:“你且看看,这便是大齐所要面对的敌军!”
    苏秦放眼望去,只见营帐漫山遍野目之所及无处不在,红旗黑旗处处招展迎风飘扬颇具气势,正是黄昏时分,无数炊烟自各处营帐中袅袅升起,一时间烟雾无数,竟有遮蔽天空之意。
    苏秦毕竟只是个纵横使者,第一次看到这般战场之景不免有些心摇神笙,竟半晌无语。
    匡章冷笑一声,道:“你非军伍中人,老夫也就不和你说什么军中之事,但你且观这城外数十万兵马,当真是几十万豚犬,可随意宰杀不成?”
    匡章说到这里,加重了语气:“赵主父,横扫林胡、楼烦,两破秦国、夺上党、灭义渠,令赵国从一疲敝之国得成天下强国,与齐秦三足鼎立,堪为赵之威王!”
    “白起,伊阙之战一战而屠魏韩军十余万,驰骋河东无人可当,更为秦国拿下南阳郡,虽声名尚未大显,但将来必为一代名将,大齐之患!”
    “魏国有孟尝君坐镇,此人与其父田婴在大齐为相数十年,根基深厚家臣无数,便是老夫今日军中,也不知道有多少暗中和孟尝君勾结之人。”
    “暴鸢,当世名将,老夫昔年曾与其共伐秦国函谷关,其人之才能虽不如老夫,但也并非泛泛之辈!”
    “如此四人,率精锐之师而兵临城下,实乃亡国之祸近矣!老夫弃宋地、河间多座城池而拒守不出,难道是老夫惧战?非也,乃是因为老夫心中亦无必胜把握,更知此非争霸之战,而是国运之战也!”
    “大齐技击之士之名天下皆知,老夫可在此放言乃华夏第一强军是也!然而,数年前函谷关一战,为破雄关令我技击之士损失惨重,数年下来好不容易恢复一些元气,却又被触子那蠢材将十万精锐葬送在了陶邑!反观敌军秦国锐士,赵国边骑,魏国武卒乃至韩国甲士,哪个不是当世闻名?你当真以为,大齐可随意碾压这城外四国兵马不成?”
    “然而,如你等这些临淄中人,身为齐国重臣大王肱股,不思如何勉力支撑大局,却在此逼迫老夫出兵!你说,若是大齐当真输了此战而亡国,到时候你我又如何去面见先宣王、威王于地下?”
    匡章一番话慷慨激昂,说得苏秦全然无言以对。
    苏秦干笑一声,道:“大司马所言,振聋发聩,苏秦拜服。但出兵一事乃是大王和吕相所坚持,苏秦虽然奋力抗辩,但王命已下,如之奈何啊?”
    匡章只看着苏秦,冷笑不语。
    苏秦犹豫片刻,突然开口道:“既然苏某已至,不如就让苏某明日前往主父营中出使一番。若是能够劝退主父,那么四国伐齐之势可破,大司马所担忧之事自然立解。若是不行……苏某也算是尽力而为了。”
    苏秦话音落下,匡章原本有些眯着的双目蓦然睁开,瞪了苏秦一眼。
    苏秦整个人顿时僵住。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感觉面前的这位老将军那犀利的目光似乎看透了自己的一切伪装,看破了自己内心之中所谋划的所有东西!
    但好在下一瞬间,匡章脸上的表情就恢复了常态。
    这位老将军挥了挥手,好像驱赶一只恶臭的苍蝇一般:“去吧去吧。”
    看着匡章步步离去,苏秦终于忍不住开口扬声道:“若是不成,则王命又当如何?”
    匡章脚步一顿,没有任何回答,下城去了。
    一阵夏日微风吹过,苏秦轻出一口气,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是浑身冷汗。
    难道这位大司马真的察觉到了什么东西?
    若如此,那还真的就是死里逃生啊。
    但旋即,苏秦又自嘲般的笑了起来。
    原本就是死间,为何事到临头,却反而畏惧起死亡来了?
    苏秦收起笑容,自顾自的走下了城墙去了。
    稍晚一些时间,苏秦以齐国大司行的身份拜访了同样也在高唐城之中的燕国将军秦开。
    对此,自然没有什么人有异议,或者说只要匡章没有异议,那么就不会有任何人有异议。
    第二天早上,苏秦带着两名随从出城,前往赵国大营之中,拜见主父。
    一直到黄昏时分,苏秦才出了赵国大营,带着一身的酒气回到了高唐城之中。
    在回到高唐城后,苏秦并没有睡下,而是第一时间又一次的拜访了齐军主将匡章。
    大堂之中灯火通明,匡章着甲而坐,手中捧着一份简牍不知是何内容,听到苏秦的脚步声之后才抬头看了苏秦一眼。
    “如何?”
    苏秦叹了一口气,道:“苏秦无才,有负大司马之命。”
    匡章破天荒的露出了一丝笑意:“你乃是大司行,和老夫并列五大官,属同僚之列,又如何来的什么命不命呢?”
    苏秦长揖到底,大堂之中一时沉默,只有灯火无风自动。
    片刻之后,匡章长叹一声,道:“罢了,老夫既为齐臣,匡氏受田氏之恩数十年,焉能不报?你且回去告诉大王,便说在五日之后老夫整军出兵,和那四国联军做过一场,也就是了!”

第197章 白起议战(第二更)
    四日后,赵主父在大帐召集了一次会议。
    乐毅、白起、芒卯、暴鸢等等,所有联军的中高层将领上百人悉数在列。
    “二三子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明日便是我联军出战齐国之时!”
    主父话音落下,大帐之中众将神情各异,开始窃窃私语。
    有面无表情的,有神色微变的,也有摩拳擦掌的。
    总体而言,还是以求战者最多。
    仅仅一句话,大帐之中的气氛就变得有些热烈。
    大家都已经闷了三个月了,虽然平日里也会和齐军有一些小小摩擦,但始终没有大规模的战斗爆发,早就已经憋不住了。
    乐毅毫不犹豫,第一个就站了出来:“主父,臣愿为前锋!”
    不仅仅是乐毅,其余众将也是纷纷请战。
    主父抬起了手,示意众人安静。
    大帐之中瞬间鸦雀无声。
    主父咳嗽一声,道:“此战,匡章既然送来战书,那么寡父自然便要堂堂正正的与其决战一场。明日,寡父自领赵国兵马为中军,白起将军领秦兵为右军,暴鸢、芒卯将军领韩魏两国兵马为左军,不知二三子以为如何?若是有何提议,尽管开口。”
    自然是一片附和之声。
    这就好像是领导说了“这个事情就这样吧,大家还有其他意见吗?”,像这种时候,一般大家是不能、也不太敢有什么其他意见的。
    然而,却有人突然开口了。
    “主父,外臣觉得有些不妥!”
    此言一出,大帐之中众多赵国将领顿时转头,朝着开口之人怒目而视。而其余诸国将军同样也是面带惊奇,看向来人。
    谁这么大胆?
    秦军主将,白起。
    白起已经站了起来,虽然其人身材不高,但是被众人视线聚焦之下,倒也是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乐毅当即起身,喝道:“主父所言,其实你区区一个外臣所能质疑的!”
    白起哼了一声,道:“主父方才说了,有提议尽管开口,和外臣内臣又有何关系?”
    两人对视一眼,相互之间眼神之中的鄙夷和不屑一望可知。
    就在这个时候,主父开口了:“乐毅,你且坐下。白起将军所言并无过错,让他说便是了。”
    乐毅狠狠的瞪了白起一眼,然后坐了下来。
    主父饶有兴致的看了白起一眼,笑道:“不妥在何处?”
    白起正色道:“主父,此次之敌乃是齐军,而齐国是天下第一强国,反观我军却是四国联合而成,各部之间的配合以及战斗力都有所欠缺,若是率军之将领才能再不如对面,那便会对战局造成极为不利之影响。”
    主父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道:“所以你的意思是……”
    白起脸色平静,伸手一指不远处的两名将军:“暴鸢,不过外臣手下一败将,空有其名却是个草包。芒卯,比之公孙喜远远不如,更何况公孙喜早已被外臣擒杀!这两人如此无能,焉能作为一军主将?况且魏韩两国原本就是弱国,这无能之将加上弱国之兵,明日匡章只要不傻,定然便会抓住这两人狂攻不止,到那个时候怕是要拖累三军了!”
    白起话音落下,大帐之中一片哗然。
    原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