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方面来说,齐王也看出了四国联盟之中的不安定因素。
为何四国联盟之中只有秦国率先出兵?毫无疑问,这是四国内部猜忌的一种表首发
只要齐军能够一举击败秦军,那么就可以震慑尚未出兵的三晋,让这些摇摆不定的家伙心生惧意。
接下来,只需要再派出使者分化四国联盟,以燕楚两国之兵配合一番,整个伐齐之事很有可能就不攻自破了。
触子的这一次大败打乱了齐王的计划。
触子之败,损兵折将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齐国霸主的声威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遭到了重挫。
七大战国,那可没有一只是让人省心的绵羊,一个个都是凶猛的饿狼!
当齐国这只猛虎威震天下的时候,饿狼们虽然偶尔也会和齐国爆发冲突,但却并不敢做出多么出格的举动。
可现在,触子的失败等于是在齐国这只猛虎的身上被撕咬出了一个缺口。
那些原本盘旋在不远处的饿狼,闻到了这股血腥味之后还能按捺得住吗?
齐王大发雷霆。
第184章 主父南下,白起攻陶
当白起出其不意,一举击败了齐军之后,原本有些沉闷的天下局势瞬间就犹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剧烈的沸腾了起来。
半个月后,赵主父率领紧急集合起来的十万赵国精锐,自邯郸南下,渡过黄河直扑陶首发
于此同时,魏国、韩国也同时出兵,同样是朝着被白起所部重重围困的陶邑而去。
这也是双方密集的使者和书信交流之中,作为盟主的赵国对秦国率先出兵的一种善意的回应。
先把陶郡打下来,然后再谈其他!
于此同时,齐国也同样火速做出回应。
齐国大司马匡章临危受命,率领二十万齐军前往陶邑支援。
只不过由于齐国方面并没有想到触子会不敌白起,因此准备起来多少就有些仓促,比之赵国联盟方面要慢了不少。
陶邑,这座中原繁华大城,顿时成为了举世瞩目的重心。
这一日,陶邑城战况激烈。
朝阳初升,光辉洒落大地,晨间的雾气被驱散,气温开始慢慢升高。
秦国将士们一早就吃好了早餐,已经在城外列队成阵,一眼望去无边无际,黑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秦”“白”等字眼极为显眼,气势十分惊人。
帅旗之下是一辆战车,白起就站在战车之上,面无表情的下达了命令。
“擂鼓,进攻。”
赤膊力士们挥舞着鼓槌,用力朝着面前的牛皮大鼓上敲了下去。
“咚、咚、咚!”
鼓声沉重直入人心,每一个听到鼓声之人的心脏都是微微一紧,有种不自觉随着鼓声跳动的冲动。
帅旗招展,开始迎风挥舞。
秦军先锋各部前冲,初时缓慢,但很快加速起来。
众多秦军士兵手持皮盾举在头顶,朝着陶邑奋力冲刺。
“万胜!万胜!”
山呼海啸的喊杀声好像要刺破苍穹,气势极为惊人。
由于是长途跋涉而来,重型攻城武器仓促之间倒也不可能制造完备,因此秦军将士们所能倚仗的攻城武器,主要还是制作相对而言最为简易的云梯。
城墙之上,齐国守军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无数箭矢犹如雨点般从城头落下,居高临下的对秦军进行打击。
虽然手持皮盾,但一来皮盾的防护力并不算太强,二来也不可能完全防住整个身体之中的所有要害,因此一时间箭矢噗噗的入肉声不绝于耳,不少秦军将士纷纷中箭倒下。
终于,秦军先锋部队冲到了城头之下,在齐声的呼喝之中,一架架云梯架在了城头上。
战事正式的进入了最为激烈的阶段。
无数石块箭矢密集落下,更有齐军将士挥舞着长戈大戟将云梯从墙头推开,而秦军将士们同样也是不甘示弱奋力攀援,以求登上城头。
以攻守之势而言,占据城头之利的齐军无疑要更占据上风,秦军的伤亡数字正在迅速的增加。
远处,白起注视着一名又一名的秦军将士丧生在齐军手下,脸色十分平静,没有任何的波动。
虽然白起的名声是这几年才逐渐为天下诸侯所知,但是白起可不是魏冉这种高级贵族,一打仗就直接是将军甚至能够出任统帅。
早在还是少年之时白起就已经参军,从一个最基层的伍长一步步的成长到现在,几十年经历了无数场战争,早就已经被锻炼得心如铁石。
不就是死一些人吗?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事实上,秦国内部对于白起也不是没有争议的。
很多秦国本土派的大臣们就认为,白起这个人每次用兵都喜欢行险,而且完全不会顾忌什么伤亡讲什么爱兵如子,只要能够获得胜利,秦军这边死多少白起都无动于衷。
这虽然是本土派出于派别不同的立场对白起进行的攻讦,但同样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残暴嗜杀这个名号,已经开始有安在白起头上的趋势。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战事依旧激烈,秦军的伤亡不断增加,但陶邑的城防依旧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
攻城和野战不同,野战之中将军们大可根据地形、气候、河流等等诸多条件来对敌人进行设计,但这攻城战就是实打实的,只能依靠人命来填!
除非……
白起的脑海之中突然浮现起一个念头。
“据说,赵军数年前攻击上郡之时,就用了一种名唤震天雷的物事,此物威力极其巨大,即便是城墙也不堪一击。只不过自从上郡一战后,这震天雷赵军便又极少动用了。若是此物真有传闻之中的那般神异的话,这陶邑岂不是须臾可下?”
这个念头只在白起的脑海之中盘旋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被白起抛在了一旁。
且不说传言是否属实,就算是真的,那赵国的东西又和白起有什么关系呢?
还是专心在眼前的战争才是。
突然,蒙骜出现在白起面前。
蒙骜是来汇报一个大消息的。
“左庶长,赵军到了!”
白起微微一愣,有些意外的抬起头来:“这么快?”
白起下意识的将视线转向了北方。
陶邑位于济水南岸,透过滔滔的济水望向济水北岸的平原,可以清楚的看到远方地平线上烟尘滚滚,显然是一支声势浩大的兵马正在朝着南方而来。
白起沉默片刻,收回视线看了一眼面前的陶邑,心中一丝惋惜之情浮现。
若是能够在赵主父来临之下打下陶邑就好了……
白起轻出一口气,对着蒙骜说道:“撤军吧。”
蒙骜愣了一下,随后点头领命。
很快,尖锐的鸣金声从秦军大营之中响起。
在听到了这一阵鸣金声之后,原本在城下激战的秦军将士们立刻就收拢队伍,然后迅速的脱离了战场,朝着自家大营撤去。
陶邑城头响起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欢呼声。
齐军主将触子听到秦军撤退的消息之后,立刻赶到了城头。
当日一箭虽然命中肩头让触子落马昏迷,但毕竟不是什么重要伤势,几日下来触子除了中箭的左手不能随意行动之外,巡视一下城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韩聂就站在触子的身边,而且还是最为靠近的一个位置。
虽然之前触子对韩聂大加嘲笑,但是在白起袭营的当夜,正是韩聂率领着一支临时集合的队伍从旁杀出挡住了秦军,然后又临时带着群龙无首的亲卫队护着已经昏迷的触子撤回了陶邑。
这显然是一场大功。
等到触子醒来之后,一方面因为这次失败而自责不已,另外一方面对韩聂的救命之恩同样也是大加赞赏,不但对韩聂疑心尽去,更倚为心腹。
虽说经历了一次大败,但触子毕竟也是齐王倚重并且想要取代匡章之人,心志颇为坚韧,所以才能够在大败之后继续聚拢人心坚守陶邑。
此刻触子看着撤退的秦军,脸上多少也有些意外:“这还不到正午,秦军为何就突然撤退了?”
依照之前几天的经验来看,秦军的攻城一般会持续到下午。
一旁的韩聂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莫非是大齐的援军来了?”
触子脸色微微一黯,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道:“不可能,即便是大王第一时间就做出反应,那也还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有援军。”
触子话音刚落,一旁的哨探就飞奔来报:“将军,济水北岸突然出现大军,旗帜为红色,可能是赵国军队!”
“什么?”触子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一个白起所率的秦军就已经让现在的触子吃不消了,现在和秦军结盟的赵国居然也来了,这谁顶得住啊。
站在触子身边的韩聂同样也是脸色一变,随后若有所思。
既然赵军已至,那么……大王之前的某些安排,或许也是时候该开始了。
想到这里,韩聂不由得又看了触子一眼。
就好像在看一个死人。
第185章 陶邑破
十万赵国大军要渡河然后还要安营扎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当白起见到主父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第二天的晚上。
主父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白起,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看上去也就是个寻常将领模样,为何王儿对此人如此重视?”
这个时代流行以貌取人,白起的长相是小脑袋尖下巴眯眯眼,身材又不高大,属于比较不讨喜的那一类。
“见过主父”。
白起朝着主父行礼之后就站在原地,不卑不亢,倒也没有露出什么紧张神色。
一旁的乐毅注视着白起,目光之中大有深意。
得到赵何叮嘱的可不只有主父一个人。
事实上不需要赵何的吩咐,乐毅的心中对白起的印象也不是很好。
大概就是那种……单纯看他不爽的感觉。
主父哈哈一笑,道:“来,不必拘束,都是袍泽,坐吧坐吧。”
白起坐了下来。
刚坐下来之后,白起并没有去和就在自己对面的乐毅对视,反而是看向了另外一个人。
魏国将军芒卯。
芒卯率领的六万魏军,也是今日刚刚抵达首发
就在此时,坐在最上首的主父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二三子,如今联军齐聚这陶邑城下,陶邑自然是要先打下来的,否则传出去我四十万大军竟然奈何不得陶邑,岂不是让人耻笑?”
如今除去尚未抵达的韩军,秦赵魏三家聚集在陶邑城外的兵力已经足有二十四万之多。
至于主父口中这四十万嘛当然就是吹牛壮自己威风的,这也是历史上统帅们常用的一种心理战手段。
主父这还算是比较谦虚的,像三国时期曹操下赤壁的“百万大军”那就夸张得多了。
只能说那位魏武帝确实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吹牛逼都比别人吹的大得多。
主父的话音落下之后,大帐之中的众将就七嘴八舌,纷纷开口。
“主父,臣愿领兵为先锋攻城,定要让那齐国人知道一番我大赵雄风!”这个嗓门最大的是廉颇。
“主父,臣也愿为先锋!”这个是将军赵袑。
“主父,臣愿率军攻城,十日之内定可破之!”这个才是乐毅。
乐毅之下,还有众多赵国将军不甘示弱,各自请战。
说是献计,但实际上一个个都是借机请战。
这毕竟是一场攻城战,实打实的硬仗,哪能有什么妙计?莽就完事了。
白起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宛如一尊雕塑。
他可没有忘记自家大王和君候在出发之前叮嘱自己的话。
“此战,在拿下陶邑之前,你且以赵军主将之命马首是瞻便是。”
白起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但他并不是一个蠢人,他当然也知道赵国才是盟主,更何况如今赵军的主将并不是那个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的乐毅而是赵主父亲至,白起自然就更无话可说了。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主父的一句话传到了白起的耳中。
“白起将军,你曾打败齐将触子,又围攻陶邑多日,对于此战你可有何看法?”
主父话音一落,众人的目光顿时一下子就聚集到了白起的身上。
白起微微吃了一惊,显然并没有想到主父会问到自己身上来。
在白起想来,赵国既然是盟主,那么主父上来肯定是要先让自己的这些赵国将军们出一些风头,拿点功劳这个样子,怎么就问计问到了自己这个秦国将军身上了呢?
不过白起毕竟也非常人,短暂的吃惊之后立刻就回过神来,起身道:“回主父,陶邑之中的齐军虽是残兵,但意志尚坚,若是想要攻取的话想来只能强攻,还是要费一番手脚的。”
听到白起的回答之后,在场的赵国将军们如乐毅这般比较沉稳一些的脸色就比较平静,像廉颇这般性子比较直的,多少就有些不以为然。
说的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