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磨石为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磨石为玉- 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黛玉用公爵千金回绝了元春,国舅就老实的当个国舅,别想着再和公爵之家联姻了,外戚不好当,满朝的眼睛都盯着看,稍有差池就等着听参吧。

    至于自己可不就是四代列侯之女当朝的诰命之身,有些高了,不好低就。

    国舅无品无级,还不得科考进仕,做一世的富贵闲人堪堪正好,寻个差事混个俸禄就行,反正家里也不差那些。

    你当宝玉不喜读书是从哪里来的勇气,还不是贾母早就看透这点,历朝历代可有国舅中举的?报了名字也给你刷下来,老老实实收着地租,愿意读书风雅一下是大善,贾政这位国丈不就是如此吗。工部员外郎快让他做到致仕了,才挪了一个郎中,从四品的官身不高不低正合适,若没有更大的建树,怕是真要四品致仕。

    黛玉偷眼看了一下不远处的李修,心里甜美起来,还是他好,光明正大的考你个官身走,还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造福百姓去,换个皇上都不怕,除非是个石敬瑭。

    又一恼,不光是自己看见了他的好处,那些王公也终于瞧出了端倪,上赶着送女儿,图得都是贾母所想一般,能借势就用他起势,不能为就留作后手。

    哼,偏不让你们如意!

    到了李修他们近前后,等着相互见礼毕,黛玉瞧瞧站在了李修的身后,谁和李修说话,都要先看见她那一双柔情的眼眸盯着李修。

    一身的诰命服饰,硬是要她穿出了霓裳羽衣之感,风韵尚且没有,风姿却是万中无一。

    不是和汝等比试,知难而退也是美德,且退且退!

    陈瑞文和水溶都被李修身后这小女儿的神态恍住了眼。

    水溶苦笑一下,侧身而立,对陈瑞文说道:“小王也是见惯了人间绝色的,可哪见过这等的女孩,不禁让人有自惭形秽之感。诶,陈家莫不是也有这样的女孩么?”

    陈瑞文一巴掌拍在李修的肩头,对李修瞪着眼睛说话:“有我也不送给你了,天天被比下去,日子还怎么过!你给我当参军,我也凑一股给水王爷出兵可好?”

    “求之不得。”水溶大喜,都凑在自己麾下才好,四王之首唯我其谁。

    “我贾家也可。”

    陈瑞文冲元春一拱手:“娘娘别误了贾珍,战场之中容不得玩笑,刀剑无眼军法无情。”

    元春想找水溶就是为了此事,收河套是本朝迄今为止最大的功绩,尤其难得的是不用朝中出钱出人,天子用阳谋起各家的私兵出战,胜了你们分地分钱,败了汝等尚有兵乎。

    贾家自文字辈起颓废至今,玉字辈正好是翻身之时,贾珍已经丢了爵位,再不沙场用命,真要混吃等死么。

    还想在争一争,李修忽然发话:“同去同去,君前立下军令状,四王八公十二家同去河套,尽收河套漠北归土,我愿去君前请旨。”

    众人侧目,李修笑逐颜开的大声说道:“昔日四王八公诸先人,何尝不是沙场见功,为我朝打下了赫赫江山,才使得后世子孙享受至今。如今我朝虽有些内事不靖,不如借着这个机会把怨气撒到外蛮身上去,广大河山万里草原,还怕不能给子孙留个生养休息之地乎?”前面说的甚是壮烈,猛然间话锋一转:“陛下可同意臣的之请么?”

    天子远远站在新挂的匾额之下,仰天大笑:“四王太少了些,取多少地,朕给封多少王,漠北草原不够,还有天山南北两麓。大不了,朕在京城等着你们前来改朝换代,真有这个本事尽复汉唐疆域,朕就是让位,也是痛快之极!”

    众人呼啦啦跪下口称万岁!心头莫名澎湃起来。

    李修跪在地上悄悄伸手去抓黛玉,黛玉瞪他一眼,还是让他抓住了自己的柔荑,悄声说话:“你又给他搭了梯子了,刚才还罚你呢。”

    李修嘿嘿发笑:“我要请个功,他不给可怎么行。”

    “请什么功?要他的奖赏只怕吃不下撑着你。”

    “我要求他个指婚,不知道林家女能不能让我吃饱了。”

    “呸!哪个理你。”

    黛玉晕生双颊,低下头不再理会李修。

 第一百一十四集 磨石为刃终伤手再看璞玉成章时

    李修还真就是这个心思,救驾之功赏的太高是件祸事,自己又在皇上心里扎了根刺,妙玉的事是一点没给他面子留,趁着现在帝不能悔,赶紧讨下赐婚来,得了意中人夫复何求。

    天子此时龙心大悦,用扩土封王的许诺完成了削藩大计,李修的梯子给朕递的不错,不由多看了跪在那里的李修几眼。

    此等阳谋是收复河套的延伸,也是一以贯之的大计。

    若以往当是朝廷征兵征粮,派遣王公武将监军统兵,胜了自然是朝廷的功绩,败了也是伤的朝廷元气。

    自李修提出了化兵之策后,天子打开了另一扇的门窗,窗外是再无勋贵的天地。

    李修认定帝王必行此策,天书中有名常凯申者,惯用此策,驱虎吞狼见死不救深得兵法常山之蛇不动如山,最后落得个兵败如山丧尽民心之局。

    依样给帝王画了出来,你要是个明君自然弃而不用,若不是明君,必定奉为圭臬,好也罢歹也罢,都在汝之一心。

    果然见天子心喜,李修心内一叹,不是个仁君,当弃之!

    四王八公身陷迷局,真以为天子行周天子之策,藩王守国土君王立社稷,哪个不想称王一方,都挤在京城,连个闪转腾挪的空如今都没了。

    以往还有太上、义忠的故事可做做文章;自李修用文臣绊住了忠顺后,都知道再起刀兵之事难矣,太上皇隐避圣恩寺就是明证,连他老人家都不想着争了,勋贵家要么转向天子做个闲臣等着被发落,要么压上全家赌一把扩土封王。

    君臣难得的相得益彰,围在一起立在顾恩思义的匾额下,议起了出兵的事。

    “有朕给汝等做后应,败了也无伤大局,只看诸公的手段。”

    “臣无有兵将,想为朝廷效力也是难为。”

    天子一笑:“事到如今还要瞒着朕乎?朕才是那个手中无兵的君王,否则也不会任由你们去立惊世之功。非是朕不懂天子帝王之术,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汝等能尊我这个汉献帝不行董卓、曹操之术,朕就舍得那些江山给诸公。但有一样,中原之地不可分也,朕亡了国也要和你们周旋到底。”

    十二家人彼此视之,东平王忽然问道:“可还留质子在京乎?”

    “不嫌外面风沙大,朕也不替你们养着。”

    东平王心里隐约有些不安,君王真想行诸侯之事乎?乱天下的根本就是藩镇啊,盛唐一夜之间烽火连天,不就是藩镇之祸么,他怎么敢行险?

    天子点手叫过李修来:“李修,你给诸公说一说其中的道理,省的彼此猜忌坏了君臣的情谊。”

    李修示意慌成一团的黛玉等着自己请旨,几大步走过去先给诸人施礼毕,再侃侃而谈。

    “帝王行的是帝王霸业,诸公安逸的久了,自然心有余悸,且听我解惑之;诸公请看我如今上国基业,北不到阴山、东不过辽水、西不出玉门、南不下诸洋;莫说汉唐疆土了,连苏武牧羊之地尚在胡人手中荒废,难不成守在中原行赵宋之事乎?就是诸公欲行,我朝天子也不愿苟且,太祖得基业兴赖诸公十二家为首出力甚多,不能真是个吃着祖宗余荫过日子的局,若是如此的话,臣先一个请削藩,留着诸公于朝于野无用的话,还留着给旁人复政用吗?”

    天子瞪他一眼:“好好说话,莫扯闲篇!你就直说为何敢用他们并封王就是了,大人的事,还不是你个小娃子能明白的。”

    李修一躬身:“遵旨!”又直了身子说话,他还是真不怕这些人,一个个犹如案板上鱼肉,等着君王手起刀落而不自知。

    “此番扩土封王,与历朝都大不同。先一个是尊皇朝命而不韪,朝堂诸公正在厘清汉唐诸州的疆域,取一州者不过是个刺史,取三州者才算得上公爵,要是连一城都取不得,莫说个县令了,连自身原有的爵位也一并消了,做个富家翁养老去者。”

    嘶~~~~!

    吸气之声不绝于耳,陈瑞文忍不住惊呼起来:“这不是逼着我等用命吗?”

    天子道:“朕不逼着你们,就该你们逼着朕了。此一番事端,你我君臣心知肚明,按理说,朕顺势除了你等,也是应有之义,不过是多做番手脚罢了。但那位李敦煌劝住了朕,要是杀人能解决的事,不如逼着你们去外面杀,给自己杀一片天地,也给朕杀出个盛世来。”

    “就不怕我等败了?”

    北静王苦笑:“诶~~~败了也是输的我们,朝廷派大军堵住了后路,依然维持如今的局面并不难。除非。。。。。。”

    “除非什么?”东平王心里终于安定了些许,用我们做刀砍敌人也是砍自己,就是胜了又能剩下多少人,胡人又不是牛羊任意宰杀不还手,说不得要苦战多久呢。

    “除非我等不要祖宗叛出汉家江山。”北静王一脸的苦涩说完了这句话,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喧闹。

    天子含笑,要的就是如此,十二家开国勋贵,把朝堂当做了自家的营生,上下其手左右逢源,连破落如贾家,还敢养着如贾化一般的封疆大吏,不彻底让你们献身沙场,朕是除不尽你们手脚的。

    不是想着封王做侯世代罔替吗,能杀出来还活着的才有资格与朕商议,李修有句话说的对,不怕朝外有朝,就怕朝内有党,分化汝等太费工夫了,驱到边疆去,不是朕小瞧了汝等,十二家能活下来的不足三四家,那时朕不吝惜四王的空位,再召你们进京养肥了再杀。

    贾敬错身过来一拉李修袖子:“小子,好狠毒的计策!别人家老夫不管,可贾家哪还有能上阵杀敌的人?这不是要了贾家几百口子的命吗。”

    李修不以为意:“那就别求什么勋贵了,子弟中还有能做事的就出去,捡个县城去做县子,也能养着一家老小。诸公请看学生,世代在敦煌守边城,不过一城之地,不也传承至今了么。若儿孙中有出众者,自会奋力当先,都是大家子,还不懂这些,只能怪各家教之过也。”

    “那你又如何呢?”

    李修给问话的南安郡王拱拱手:“学生取了功名后,自当返回西域,兢兢业业治理一方,不会再搅扰京城了。”

    “哼!此言骗不过我等去!西域极苦,你又领略了京华盛景,还又有辅佐之功,你肯走?”

    “确实舍不得走。”李修心中大喜,终于有机会请旨赐婚了。

    “看看!本王就知道你舍不得世间一等的繁华!”

    诸公大怒起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个西来的破落子都舍不得繁华,我等久居京师的人家,又怎么再肯去趟刀山火海。

    李修笑听诸公唾骂,颇有些唾面自干的意味,直到天子喝住了众人后,才去问他:“李修,朕也来问你。是你献策逐十二家勋贵为国征战,朕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依了你的意思;此刻,你也该给朕一个说法了,是留在朝堂平步青云,还是回了敦煌继续吟风啸沙?”

    “嗯。。。”李修故作沉吟了一下,昂首问君:“皇上若能全了臣一番心思,连科举臣都不试了,这就随着北静王爷先征战河套,得胜后径直返家,无召不回。”

    “哦?”天子失笑起来:“还是要讨个封赏的?你也想封王称侯?”

    李修见时机已经成熟,退后几步出了人群,回首望向远端的黛玉,嘴角轻笑,大礼参拜天子。

    “臣,李修,请旨!惟求圣上赐婚,臣欲娶姑苏林家女黛玉者为妻。君若有应,臣携此女为国牧守疆域,中原的繁华富贵皆可弃之!臣顿首拜请之!”

    这几句话喊得是极其大声,生怕远处的人听不见一般,瞬间镇住了无数女眷。

    贾敬等人也是发怔,李修已经是简在帝心的一人了,若他按步就班科举过后,遥领一个敦煌郡而在京城纳福,不愁将来没有他的侍郎位子。

    你说要求封赏,求什么也不能求婚啊,那姑苏林黛玉已经是你的“囊中之物”,等几年自然婚配谁又能拦得住你,何必多此一举还在君前立誓绝了自己的青云路,不智,不智啊!

    谷<;/span>;  水溶苦笑起来:“小王还觉着自己是个痴情的呢,与他比起来,小王反而落了皮囊下乘了,还真有不要江山。。。”

    天子嗯了一声,水溶赶紧闭嘴,说错了话也。

    女眷哗然,都看向黛玉,尤以她身边的各裙钗为甚,这算什么,君前求婚,不惜舍了所有也要一人,你林黛玉怎么就这么的值!

    诰命们更是窃窃私语,不管李修是不是以退为进还是想要避祸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