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磨石为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磨石为玉-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人们答应了一声是,把刘姥姥和她的小孙子安置在角门里的一间杂物间,给了一杯茶,不让她乱走动,等着周瑞家的回来。

    今日里热闹,林姑娘回了府,都在老太太的房里,听着文比国子监的故事呢。

    蹑手蹑脚的进了屋子,赶上宝二爷正在诵读林姑娘的古诗,手舞足蹈的很是兴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写的。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这两句道尽了闺阁面目,也只有妹妹能写的出来了。”

    史家的湘云也在座,皱着眉说他:“哪个要听你评诗,快快念来就行了!”

    薛宝钗和她坐在一起,拍拍她的手劝道:“总要宝兄弟赞叹一番吧,岂不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现在人诗两全了,还不许他高兴一会的?”

    史湘云冲贾宝玉一皱鼻子,示意自己很不满。我们也好久不见了,怎么不见你这么待我。

    贾宝玉嘿嘿笑了两声:“确实写得好,直比唐寅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怪不得封了妹妹一个桃花社主。要我说,就该在书院里种上满满的桃花,来年开花时,满山谷的桃花飞满天,该是怎样的场景。”

    黛玉嗤笑一声:“山谷逼仄,连人都还住不下呢,哪有地方种桃花。你要是喜欢,就在府里自己种,种多少都没人管你。只是有一样,府里要小心了。”

    “是什么?”宝玉傻傻的过来问。

    黛玉退后几步,眼神就在宝钗和湘云身上转:“小心外人见了满园的桃花,以为着宝二爷要娶亲了,说媒的能踩破了门槛,这还不要小心么。”

    王熙凤第一个放声大笑,带着众人都哄笑起来。宝玉讪讪的低下头好没意思,湘云和宝钗想笑又不敢笑,别扭的瞪着林黛玉,别以为你是诰命了,就能跑了走。万一宝玉中举了,看你怎么说。

    贾母喊着玉儿可恨,拿宝玉开玩笑,眼神一错就看见了周瑞家的。

    “有事吗?”

    惜春来了一句:“不会这么快就有人上门了吧。”

    黛玉趴在了贾母怀里,身子都笑的软了:“可要看好了是谁家的闺秀,不是侯门府上的,没个千万家产的,周嫂子不用禀报,直接赶出去。”

    宝钗和湘云哪里还坐得住,站起来一齐过去,拉起林黛玉就是一阵的闹。

    周瑞家的一想刘姥姥的样,深吸一口气憋住了自己,咧着嘴角对跟老太太回话:“一个积年不见的老亲,来寻夫人说说话。”

    三女不闹了,原来是王家的亲戚。迎春拉过惜春来给她拢拢头发,眼睛一眨一眨的示意。

    惜春去找入画,入画溜出门去问二门的小厮,不一会儿就知道了是谁找谁作甚。

    入画重新进来,听着老太太说老亲更要走动的话,站在惜春背后悄悄地告诉了她。

    惜春蘸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个县字给迎春看,探春不经意的用手抹干,看着平儿奉了王熙凤的话去请人在她的小院里等候,她说话就过去见见。

    这一说就是大半个时辰,刘姥姥都被平儿管了一顿饭了,王熙凤才姗姗来迟。

    刘姥姥又是好一阵的闹腾,让王熙凤是哭笑不得,这算哪门子的亲戚,怎么就和二夫人有联系呢。

    眼神瞟过周瑞家的,二太太想必对她有了嘱托,看看她怎么说,自己在拿主意不迟。

    周瑞家只是把她的来历不咸不淡的交代了几句,然后就站在一旁不言语了。

    这让熙凤有了不满,你们什么意思,想让我做一个赶客的恶人吗?不行,我得要问清楚了才行。

    “姥姥大老远的来了,想必是有事。我虽然年轻,家里的事和老人也认不全。”看了一眼惴惴不安的刘姥姥,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呢,谁还没个马高镫短的时候。这时候能想起我们来,就是不错的。姥姥家里是有了什么难处吧,别嫌我年轻,和我说道说道如何。”

    刘姥姥干笑了几下,咽了口吐沫,仔细想了想那后生的交代,使劲的挤出笑来与熙凤说话:“论理说,不该麻烦府上。只是这两年的年景不好,收成很差,庄稼人就指着地里种的吃喝,一旦没了收成,日子就过不下去。左近呢,有个庄子,来了一位姓林的姑娘,天仙似的一个人,心肠也好,愿意借粮给我们度日,来年有了再还给人家就行。”

    王熙凤疑惑的看看平儿,那意思是说我怎么听着像是说黛玉?

    平儿早就得了紫鹃的交代,点了点头,王熙凤兴趣大增:“您老继续说,这是好事啊。”

    刘姥姥却苦了脸:“是好事,是好事。可到了我们家头上,就成了麻烦事了。”

    “这话怎么说的?”

    “我女儿嫁的这家人,早年的时候,还做过一任知县。也不知怎么了,给罢黜回了乡。您那侄儿也不知道林家的规矩,去了一趟空着手回来了。林家说,官绅家不在此例,他们可不敢管这些人家。您瞧,人家不敢管,官府又没人管,我们家就这么卡在了当中间等着饿死吧。”

    平儿赶紧喊住她:“姥姥这话打住了吧,不是您老该说的话。”

    刘姥姥讪讪的笑着,等着王熙凤的作答。那后生说过,若是见了一位年轻的奶奶,不必苦求她,只要说出和林家有关,她指定的管你。

    王熙凤似是听着又似是没听着,翻来覆去的瞧着自己那双手,搓一搓揉一揉,又整整长指甲和戒指,连头都不抬,告诉周瑞家的一句话:“去问了太太吧,正经亲戚,又曾是个官绅,不怪人家林家不肯伸手。再说,王家的亲戚让林家伸了手,外面怎么说?里面听了也不是个话是不是。”

    周瑞家的无奈而退,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不让刘姥姥进去见见夫人,林家一旦出手相助,丢人的可是夫人。

    周瑞家的一掀帘子出来,赶上了贾蓉要进来问事。

    平儿去请了刘姥姥暂避厢房里,王熙凤似笑非笑的瞧着大侄儿贾蓉贱嗖嗖的上来请安。

    “用不着跟我这幅做派,有什么事只管着说。我能办的就给你办,不能办的,回去求你老子娘去,我是不给你包票。”

    “瞧婶子说的,也太无情了。”

    “是吗?可有情的那位,不是躺在了土里了吗。”

    贾蓉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跪下磕头求着熙凤:“婶子好歹给个口子,盖园子经不得我的手,如今园子盖得了,采买一项,侄儿还是能做的。”

    王熙凤咯咯直笑:“要是以往的话,我就给了你也没什么。如今是不行了,你琏二叔叔在御马监公干呢,守着宫里发卖的物事,什么是他找不来的?再者说,就是他找不来,还有你林姑姑呢,发卖处就在她家的庄子里,想要什么没有,还用得着你们做什么。”

    贾蓉跪在地上蹭过去要抱着熙凤的腿说话,被一脚踹翻在地:“少给我来这套,只剩下个种树种花的活,想不想要的你抓紧,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滚出去吧。”

    贾蓉哭丧着脸出了门,心里暗暗骂到王熙凤做事太绝,营造用的工部工匠,还从李修这个挨千刀的那里学来新的做账法子,任是谁也下不得手。这还不算,大头的器物采买,又落在了贾琏手里,那也是油水最大的一块呀!

    说一千道一万,该死的就是李修。要是没有他的存在,但是修园子这桩事,足够自己吃几年不用愁的。

    出了荣国府走在街上,迎面碰见了贾珍的小厮,正巧是入画的哥哥。

    “给哥儿见礼。”

    “你干嘛去?”

    “珍大爷让我去请琏二爷一趟,也没说清是什么事,好像是打听林姑娘回来了没有。”

    贾蓉想了一下,知道了什么事,挥挥手:“在呢在呢,是让你问问什么时候她们走。”

    入画的哥哥答应着,瞧着贾蓉过去了,才急匆匆进了荣国府。

    一盏茶的功夫后,贾琏悄悄的进了宁府,入画的哥哥也悄悄的又回了荣国府。在角门的门缝里,和里面的人传话:“他们这几天联系的紧,总打听几位姑娘什么时候回去。还有,我似乎瞧见了宝玉在那里,可是离着远,他们又不许别人靠的近,总也认不清。”

    里面的人说了声小心着点,就没了声息。

    等着刘姥姥终于进了贾母小院的时候,惜春已经拉着黛玉窃窃私语。

    刘姥姥眼睛真是不够使的,满屋的富丽堂皇晃瞎了她的眼,瞧着谁都是奶奶小姐的款,闹了好多的笑话,才给贾母磕了头。

    躲在屏风后面的林黛玉点着惜春的鼻子,示意她多看看那位刘姥姥:“瞧见了没,这就是李大哥找来破局的人。”

    “她?”惜春仔细的打量了半天,瞧不出刘姥姥有什么过人之处。

    黛玉只是对李修有信心:“瞧着吧,不是金刚钻,她不会来揽这个瓷器活。”

    “那咱们什么时候走?他们总打听这个做什么?”

    “走?”黛玉眼珠一转:“为什么走?庄子里改建学舍呢,回去多吵的慌。一动不如一静,倒要看看,他们想要弄个什么玄虚。”

    “那这事,总要李大哥知道吧。”

    黛玉点点头,还是轻轻一指刘姥姥:“用谁都不如用她。”

    另一边的迎春紧紧的攥着手帕子,这笔账,咱们就一点一点的算吧。

    皇宫大内,戴权瞧着荣国府里传过来的消息,实在摸不到头脑,一个乡下老妪来打秋风,这种事还用得着报过来?

    毕星凑过来低低的声音说道:“总管,是李修那小子亲自找的人。”

    “咦?他去找的人?什么来头?”

    毕星摊摊手:“那我可不知道了,李修也不和我说。只说别让她路上出事就行了。”

    戴权不信会有这么简单,把最近的消息拢到一起慢慢的看,昌平县令把公学给了林家,贾雨村适逢其会;贾雨村去拜访了忠顺王府,还是圣上让他去的;林黛玉带着草木书院文比了国子监后回了荣国府,前后脚的就来了个老妪打秋风。

    咦?

    忽然戴权发现一个被他不当回事的消息,甄家宝玉不知所踪了。

    有点意思了,看来李修是在下套给贾家,而贾家也没闲着,也做局给他。

    戴权裂开嘴笑了起来,甄家又要下场了吗,那我可要准备好收银子了。

    派了一个小黄门,嘱咐他:“得空儿,去太极宫那里转转。传个消息过去,就说甄家的少爷,被李修扣在了书院。嗯。。。三天后吧,你先去准备着,别漏了行藏。”

    小黄门退了出去,戴权把所有消息捋顺了后,弯着腰去见了圣驾。

 第八十四集 雪下抽柴 红衣人纵火

    贾母是个好热闹的,尤其是在外人面前,更别说来的还是王家亲戚,更要显得大方一些。

    特意派琉璃去找熙凤,告诉她说,自己想见一见打秋风的王家亲家刘姥姥。

    王夫人心里好生的憋闷,给几两银子打发走的事,偏这个老太太要多事,还不是提醒着自己,十几年前的事,她都记着呢。

    她要是害死贾政的小妾或是外面的女人,那是她房头自己的事。贾母嘟囔几句也就过去了。

    你伸手去长房里害人,可不要贾母狠狠的记着吗。不说话反而是坏事,表示她时刻拿捏着这个短处等着你。

    荣国府玉字辈有五子,将来就是五个房头。老大是贾珠,将来就是贾蘭,他要分二房一支走,梨香院就是贾政预备给李纨母子留的地方;老二是贾琏,等着袭爵后占回除正堂以外的荣国府;老三是贾宝玉,正堂正院以后都是他的;老四贾环,老五贾琮都是要出府别过的人。

    这才是嫡庶有别最好的方式,留在荣国府府内的,必须是嫡子嫡孙。

    其余的近派玄孙也好,重孙也罢,都是被早早安排在外,分出了八个房头,围绕着宁荣二府过活。

    像是玉字辈的贾瑞、贾璜;草字辈的贾蔷、贾菌、贾芹、贾芸等等,无不是如此。

    王夫人之所以下手暗害迎春的亲娘,就是因为她若是扶了正,成了一等将军家的夫人,她的子女都将是嫡出,势必要留在荣国府内过活,二房的地方将会越来越少,直至退回到荣喜堂内。

    邢夫人是无后,才躲过这一劫,但她要收贾琮做儿子,以后也会生波澜。

    再说回贾迎春,她可不再是什么庶女,而是长房长女。单论身份,一等将军之女对上五品员外郎之女,进宫就压贾元春一头;更何况,她还有一个亲哥哥呢。

    贾雨村留给李修的话,可把这关节说的一清二楚。

    昔日在扬州,他见到了周瑞家的女婿冷子兴。那冷子兴交代的很清楚,大老爷贾赦有二子,长子贾琏,身上捐了个同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