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磨石为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磨石为玉-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修也是久居京中的人,自然知道这位亲王的过往。只是素未谋面,所以见面不相识。

    就在山脚一处凉亭,王驾旗牌列阵,有精锐士卒把守四周,戒备森严。

    戴权都要通名才能过得去,引着李修去见这位冷面冷心的忠顺亲王。

    可怜紫鹃,早早的被撵了回去,根本不许她近前。

    一路埋怨着白跑了一趟,脚底下还是紧着走几步,这里不要自己伺候,黛玉那里肯定在忙,自己赶回去正好帮忙。

    远远的看见迎面跑过来一个人,紫鹃咦了一声,看身影是宝玉的跟班李贵,他怎么来了?

    难道,宝玉也偷偷溜了过来不成?

    不会不会,宝玉胆子小,出了京城外城,就算是宝玉最肆意的放纵,这里离京城百里地,他绝不敢私自跑来。

    出于好奇,紫鹃也不先回黛玉那里,远远的跟着李贵去了王熙凤住的院子。

    等她到了院子外,平儿急匆匆的出来,一见紫鹃连声说道:“你来得正好!快去告诉林姑娘一声,府里的娘娘被封贵妃了,老太太要她赶紧着回去。府里要大开宴席庆贺一番,我们奶奶和珠大奶奶,还有你们姑娘,还有史大姑娘,一个都不能少,晚上都要在的。”

    紫鹃这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说着好,转身就走,片刻过后在正屋里面见了黛玉。

    黛玉不让史湘云着急咋呼的要走,先和王熙凤还有李纨说道:“嫂子和世姐要先行一步,府里少不了凤嫂子支应,也不能缺了世姐的露面。”

    湘云只是喊:“我也要去的!”

    “你且先等着!去问问你家婶子,她要不要去的?她交代你了话,你再回来和我还有宝钗一起回去。”

    王熙凤款款的站起身:“行,就按林妹妹的主意办。对了,你的世兄。。。”

    “他不去。”

    熙凤嘿嘿一笑,都能做人家的主了,再过几年你除了服,是不是直接换嫁衣呀。

    黛玉看着熙凤戏谑的眼神,惊觉自己说错了话,脸一红端起茶杯挡住了脸。

    史湘云偏偏还问:“为什么不一起回去?”

    王熙凤干脆推着她身子往外走:“你们还要准备礼物呢,走不了那么快。快去见史家的婶娘,讨个话回来。”

    湘云似懂非懂的被熙凤推了出去,黛玉和李纨相视一笑。

    是啊,登门做客哪能不带些见面礼呢。走亲戚走亲戚,做完客走了的才是亲戚。

    “紫鹃。”

    “诶,姑娘。”

    “你去准备给贾府的礼物。”

    黛玉根本不问她跟着李修的事,直接让她去办差。要是换成别家,黛玉自己要思量,唯独是外祖母家,紫鹃闭着眼都知道该送什么。

    李纨不让黛玉送,说了句府里见,自己回了屋,收拾了一下贾蘭,带着儿子和丫鬟婆子们,呼啦啦上了车。

    贾琏也着急忙慌的跑回来,骑上马跟着林之孝急匆匆的赶了回去。

    山脚凉亭,此处看着不高,却能把整个庄子收入眼底。

    李修连杯茶都没有,枯坐着看着庄子里的来来去去,脸上不敢有不耐的神色。

    忠顺王爷终于喝完了自己杯中的茶,冷冷的问了一句李修:“川甘陕那里有一处白龙湖,你可知晓。”

    李修拱手作答:“秦汉时入蜀的古道,金牛道、阴平道、景谷道、马鸣阁道交汇于此。古白水关旧址就在那里。汉三国诸葛丞相六出祁山,皆从此地而来。”

    忠顺亲王又是一阵默然无语,良久,紫鹃在远处招手示意李修,忠顺亲王才说话:“若是有人借敦煌出关,你李家当如何?”

    “有无朝廷关文?”

    “有!”

    “那就放他出去。”

    “若是假的呢?”

    李修起身施礼:“还是放他出去,万里黄沙大漠,不是什么人都能走出去的。”

    忠顺亲王淡淡的问了一句:“听闻敦煌李家有大漠行旅图,那上面标着各处的暗井和水草之地,是真的么?”

    李修直起腰:“假的!大漠狂风吹起,千里地貌面目全非。一张古图而已,靠着它想走出早已面目全非的大漠,无异于刻舟求剑。”

    忠顺紧紧盯着李修的眼睛,低声喝道:“你可知就这么一张图,是能换来一个贵妃的!”

    李修神色自然的摊摊手:“我送给了秦钟,本身就说明这图除了有几分不错的画风外,根本一文不值。否则,我也不会随手送人。”

    “那就走不过去了?”

    李修抱拳施礼:“敦煌李家可以。来往西域与中原的商队,都是雇着李家的驼队,才能安然走过滚滚的黄沙瀚海。王爷,这是我敦煌李家求生的法门。总是朝廷派人去了,也要明码标价,给足了银子才能上路。”

    “哼!市侩之人!”

    李修呵呵了一声:“敦煌粮少、盐少、水少。再没个银子去买这些,啃着沙子过活吗?千年来,敦煌李家皆靠此为生,可谓是天经地义。”

 第四十七集 正反手 黛玉回贾府

    忠顺亲王终于走了,带着他的全部仪仗光明正大的出了庄子,沿着大路回京。

    李修扶着被吓到的紫鹃,坐在凉亭里喘气,亲王的威压让她难以承受。

    戴权反而没走,一脸神秘的问李修:“你真不知道那人藏在哪?”

    李修好无奈的再次阐明自己:“我进京是游学备考的,那位坏事的时候,世上还没有我这个人,我和他怎么能牵扯的上?”

    戴权啧啧咂嘴:“你怎么总是惹这种无妄之灾?”

    李修也只能说自己流年不利,染了晦气。

    戴权颇为认同:“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要不是你认识了什么秦钟,也不会搅进这桩官司里。”

    “他一个营缮郎家的孩子,更不会有关联的吧?”

    戴权看了一眼紫鹃,紫鹃知趣的告辞,说是她们要回贾府住几天再回来。

    李修叮嘱好紫鹃:“跟林姑娘说明白,贾家的贵妃得位不正,非是善事,要谨言慎行。早些回来,若有事攀扯住了腿脚,派人捎个口信给我,我想办法让你们脱身。”

    紫鹃心头发甜,被人牵挂的滋味还真是不错,忘了刚才的恐惧,美滋滋的福身告辞。

    等她走的远了,李修和戴权才仔细的复盘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以求能有个答案让戴权给宫里送回去。

    一切的起因皆是从工部营缮郎秦业说起,二十一年前,他以发妻多年未有生养的由头,从朝廷的育婴堂里抱走了一个女婴,那女婴就是后来嫁进宁国府的秦可卿。

    戴权直言:“若说真的无所出,那秦钟又从何而来?再者说,既然是说无所出,为何不抱一个男婴承继香火,偏偏要抱一个女婴呢?”

    “会不会是那时正巧没有男婴?”

    戴权横了一眼问话的李修:“咱家早就查过,那时共有三个男婴,秦业看都不看,直接就抱走了秦可卿。”

    李修吐吐舌头,看来秦业就是奔着秦可卿去的也说不定。

    接下来的事,更是峰回路转,让人看不明白。有了秦可卿六年后,秦业的发妻却老蚌生珠,一举得男,有了秦钟。也因此亏了身子,没几年,扔下幼小的秦钟,撒手去了。

    戴权冷笑着说道:“也不知道是秦业到底行不行,没有他吃药补身子的记录,怎么就忽然有了个儿子。欲盖弥彰到最后,干脆把长大了的秦可卿,嫁进了当时的宁国公府。厉害啊厉害,一下子就成了国公府的重孙媳妇,还执掌中馈,并深受喜爱。做媒的竟然是南安郡王家,一环一环的套下来,糊弄傻子呢。”

    李修心里也是有了疑惑,单说秦可卿这个被抱养的弃女身份,本身能嫁进国公府就很可疑。门当户对不是说说而已,宁国府的贾蓉,李修也是见过的,是个风流纨绔子,他爹贾珍更是京城风月班的总教头。

    要说父子两个图许秦可卿的颜色,倒是能说的过去,只是门户也太低了些。

    不过,李修可是知道这背后有着义忠亲王的影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是当年的太子爷,没些跟脚才是咄咄怪事。否则,他也不会被废掉之后,还能脱身京城,消失的无影无踪。

    算算年纪,也只比如今的太上大个两三岁,还有没有新的后人,谁也无从可知。

    戴权敢跟李修说些这个,背后是天子的授意。种种迹象表明,义忠亲王极有可能藏在中顺亲王所说的川陕甘交界的白龙湖。

    圣上名忠顺亲王办理此事,正在慢慢收网,靠近那里。

    而敦煌,则是义忠可能西逃的路线,一旦让他进入了地域辽阔的西域,再想有他的消息,是绝无可能。

    “义忠老亲王到底是当年的太子爷,经营了多年的京中与地方。否则,他也不能被废之后,还能逃出京城,可见他暗中的势力不可小觑。毫不讳言,恐怕四王八公十二侯,有不少是他的死忠。所以还不能大张旗鼓的下手,只能暗中谋划妥当,徐徐图之,一举得胜拿下他。”

    李修在戴权面前,自如的许多:“所以我这个傻子一头扎进来,又正好是敦煌李家的人,软禁我的意思是,把我藏在暗中,然后死死关上西域的门户是不是?”

    “你可不傻。”戴权哈哈笑起来:“咱家从未有想过赚钱不用经商、不用收礼就能得的到。全托了你的福啊!好好待在这里修身养性的读书,等用到你的时候,你再报效皇恩。”

    李修明悟,自己成了一把锁。要是忠顺亲王一切顺利的话,自然也就用不到了自己。万一,老义忠千岁得到消息再次逃脱,能跑的地方恐怕就是西域。唯有那里,朝廷才鞭长莫及。一旦穿过了黄沙大漠,哈密等地也是瓜果飘香的人间圣地。

    戴权今天陪着忠顺亲王来,恐怕就是要告诉自己最后这句话,也算是当今的口谕。

    “学生李修领旨。”

    戴权满意的点点头,嘱咐他些别的话:“贾家非必要时,就不要去了。且容他们蹦跶些日子,早晚要收拾。你那个小世妹,你适当的拦着些,那一家子黑了心的要算计钱,恐怕她的家产不保。”

    “这又是为何?不怕悠悠众口吗?”

    戴权笑着站起身,指指自己胸口说道:“因为,我要去给他们家宣一道旨。”

    “哦?”

    “太上皇的旨,准后宫在京城的人家,若是有个规制不错的宅院,就准许其回家省亲,以享天伦之乐也。”

    “哎哟!”李修吃了一惊:“如此不是要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吗?坏了坏了!小世妹的余财难保。我要去和她嘱咐嘱咐。”

    戴权斜眼看着李修嘴上说着热闹,腿脚却根本不动,哼了他一声:“又给咱家耍心眼。知道我也要去贾家,是不是想着我和她一路去?到了贾家后,我随便点上一两句的,就能帮着保住她的家产?”

    果然被人说中了心事,李修只得笑着赔礼:“那毕竟是她外祖家,她不好拒绝,我也不好硬顶。唯有公相去说句话,保准管用。可怜可怜这个孤女吧。”

    戴权抬腿就走,李修后边紧紧的跟上,陪着他都上了马,拉住缰绳没话找话的不让走。

    那一边的黛玉、宝钗、湘云等人,终于收拾好了出了屋,正要上车的时候,紫鹃拉了拉黛玉的袖子,示意她去看李修。

    林黛玉抬头看过去,李修在戴公相的马下死死拉着缰绳不让走,似有什么隐情一般。想了想事情,低声嘱咐了一句给紫鹃,这才上了车遮住了车帘。

    紫鹃来到赶车的王短腿面前,喊了声大叔:“您把车赶到李公子那里去行吗?”

    王短腿怎敢怠慢,答应一声后,看着车帘盖严实了,轻轻一抖鞭子,驱赶着马车靠向了戴权一行。

    戴权被李修缠的烦了,用马鞭子敲他的手背,让他松手:“躲开!什么破事也要咱家给你管。不会打个借条,等着要回来?”

    “他家都死绝了,我向谁要去?”

    宝钗在车里听得分明,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向黛玉。

    黛玉心里一沉,看着宝钗轻轻的摇摇头,又用手,指指车内的她们三个人。

    宝钗好生疑惑,不是封了贵妃么,怎么李修还说他们家要死绝。

    就听外面戴权骂李修:“左不行,右不行。你要怎地?咱家是给你办差的人吗!”

    李修赔着笑连声说不敢:“不敢不敢。只要您这么这么说,有好事,您是头一份子!”

    湘云皱起眉来,愤愤不平的开口:“他怎么能这样?这不是要坑老太太吗!坏人!哼!”

    宝钗笑而不语等着黛玉反击湘云,黛玉眼波一横,扬着小脸问着湘云:“不过是个未雨绸缪之想。府里面若没有别的打算,自然也就不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