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磨石为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磨石为玉-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修来这是要挖个大坑给书院跳。收回个书院又算得了什么,二牛拉起一支“拆迁队”李修随便教教就能把事办了。

    就如曹操说怎么杀十常侍一样,都抓起来派个狱卒就行了,还谈什么谈。

    他要做的可不是简单的收回个书院,他要替皇上说说话,同时也要告诉皇上,对付这帮读书人该怎么办。

    这么做的收益就是,李修想要做官。

    那要怎么才能让皇上知道自己在做事呢,市舶司是有太监的。

    这些人和官员们不一样,他们的身份就是皇上的家奴,天然的身体缺陷也成为了天然的政治立场。一个不用读书就能出人头地的另类机会。

    若是连这点好处都没有,也不是为了练葵花宝典,何必让自己挨上那么一刀呢。

    至于说会不会被人骂和阉宦为伍,李修认为,无所谓。他不歧视任何人。

    到了衙门口递上了拜帖,差役接过来一看,是林盐道的帖子,恭敬的又还了回去,请李修先到客室等一下,他去通报。

    李修等着的时候,林如海正在家闹心,女生外向,怎么就把自己的官帖给了李修呢,女儿啊,你是不是给爹一个解释呢?

    林黛玉给爹锤着腿,鼓着个脸蛋给爹说明这件事:“他也是好意。他回来就问,想不想让你爹活的在舒坦点,那我当然要说想了,他又说把帖子拿去用用,让您在这件事里站站队。

    我说不用了吧,他说你傻啊,这天下好比就是皇上的,咱们就是个打长工的,打工人就要有打工魂,不跟东家站一起怎么行,谁给咱们饭吃。要是雪雁紫鹃不跟你一条心了,你还留着她们吗?女儿一听也有道理,就给他试试。”

    林如海没脸看林黛玉撒谎,这话一听确实是李修能说出来的,可你什么时候对他这么言听计从了?李修你个混蛋啊,又用什么办法把我装回这个框里了,等你回来咱们好好聊聊。

    林黛玉见爹默许了,这才小心翼翼的回了后院,拉着李纨撒娇:“吓死我了,真怕我爹恼了我。再给一份子。”

    李纨怎么肯,两个人嘀嘀咕咕的算账。

    李修实地看过了书院面积后,为了长远的考量,果断的拉林黛玉入股,不用她出钱,就拿这个书院抵两成份子就行。这样李修既不用缴租金了,也能把林家再给拉回来。

    孤军奋战是不可能的,有林如海这么个政治盟友,再加上林黛玉这么个人,李修觉得要努力奋斗一下了。

    不一会儿,一位内侍总管在小太监的陪同下出来见他。

    上上下下打量了李修一番,哈哈一笑:“李公子,昔日我奉命告知你父你的下落时,没想到今天竟然让我们在这见了面。天意啊,天意。”

    这人就是十二年前太子派过去找李守中的那个内侍,戴权。

    十二年后,太子继位,他也被外派到此替皇上守着进项,也算一种重奖。

    让着李修坐下,戴权把十二年前的事拿出来说了说,笑呵呵的问他:“怎地,这是来报我的恩来了?怎么还拿着林大人的帖子?你给他做学生了?”

    李修是真没想到当年还有这么一出,既然是熟人就更好办了,站起身给戴权三鞠躬,一拱手自己喊上了:“上香祭拜!家属回礼!礼成。”

    戴权一头雾水:“猴崽子你在干嘛?”

    “哦,我先给您当面送个终,就算报答了您的当年情义。”

    小太监毛了:“大胆!该死的,不想活了!”

    “慢着!”

    戴权看着李修似笑非笑的样子,心里一盘算,肯定是有事。这小子是干嘛的,做过什么,他可知道的差不多。

    法兰西和英吉利两国的公使没少提过他的名字,恨得他牙根都痒痒。

    戴权反而认为李修干的好,给别的国家怎么添乱都不为过,闹得越大越好,这对朝廷是有好处的。

    也知道他回来了,码头闹了一出后就躲在林府里不出来,这次来见他,肯定的有事。

    “小子,交情归交情,事归事。能说你就说,要是拿我寻开心,这可不是外面。”

    李修心里一松,刚才这表演试探了一下戴权的城府,要是个浅显之辈,破费点金子赔礼道歉,但是话就不说了,另找一个人去。还行,是个持重能看事的人,那就说说吧。

    “戴舶司”李修跟林如海学的会喊官称了:“我刚回来没多久,想必您也清楚。而我呢,发现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可以说转瞬就能让我富比石崇。本来呢准备着要做了,我姐姐来了,跟我说了一些当年的事,林大人也不忍您将来身首异处,劝阻了我。可我心不甘,特此来问问您,要是您也知道的话,那当我什么也没说,我这买卖分您一半。要是不知道的话,我还是刚才那句话,提前送上奠仪都行。”

    戴权皱皱眉:“能让我身首异处的事?给李公子看茶。”

    小太监退了出去,房间内就剩了李修和戴权。

    “这下说实话吧。市舶司不是筛子,你大可放心。”

    李修稳稳心神,知道成了,就把他兑钱的事说了一遍,然后,重点来了,他可把该怎么操弄着赚钱的事一点一点掰碎了给戴权灌输了进去。

    戴权听到一半就汗如雨下了,皇上让自己看着进项,本来这两年就为少钱的事看自己不顺眼了,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深的坑呢。

    果然如李修说的一样,这事要是真让李修这么去干成了,自己可不就得身首异处吗!

    “李公子,我与你父亲可关系不错”

    “瞧您说的,交情归交情,事归事。有事您吩咐,一家一半您要是觉得少,那您六我四也行。”

    “不要不要!”

    戴权摆摆手,自己捂着额头想了一会儿,冲李修抱抱拳:“多谢李公子仁义,这情我领了。林大人的事,我给你交个底,那点子盐税不算什么,多少亏空大家也都明白,也没人真逼他填上不是。皇上是等他说句话呢,他倒好,宁可病死也不愿说句天命归土的话,死犟死犟的。”

    “这事我来办。”

    “那行。薛途在金陵呢,想必你也知道了他们家的事,他大哥死了,他得回去看着祖业。没想到他嫂子来了个卷包烩,剩下个空壳子给他,带着一双儿女躲进了荣国府。好不了,你懂啦?”

    “明白,荣宁两家我远着点。”

    “是个聪明的孩子。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破家也帮你办了。然后,你帮我把这事办了。”

    李修一拱手:“不愧是戴舶司,就是敞亮。我要当官!”

    “几品?”

    “无所谓,就一条,我要在贾政的上面,最好做他的上司。”

    戴权指着李修嗬嗬嗬嗬笑个不停:“还是你坏,你这是要给他家刨根啊!准了!那我的事?”

    “您听我慢慢道来”

 第二十八集 官字两张口

    林府正堂,贾政和林如海聊着一件新鲜事:“妹夫,昨天市舶司忽然发了通告,凡是国外运来的货物,要搞什么反倾销调查,涉及的物品种类竟有几十种,一经查实,课以五倍到十倍不止的罚金充税。好家伙,扬州码头和仓库都乱了套,查出来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不胜凡几。倾销一词到底是何意啊?为何这么大动干戈?”

    林如海疲惫的看了一眼坐在那边写字的李修,自己却摇摇头:“存周,我只知道这是有奸佞小人想要做好事,具体为何我也不知了。”

    贾政以为奸佞是说的内侍戴权,连忙劝他:“妹夫慎言呐。戴内侍人还是不错的,当年多有来往我家,我还是对他了解一二的。”

    了解一二?你了解个六!

    林如海在心里忍不出爆了句粗口,你知不知道那边坐着的小子干了点什么?反倾销,说了你也听不懂,你还是这么天真的活下去吧。

    李修旁若无人写完了他的字,收好笔墨,拿过来给林如海看。

    “第五遍了啊,我觉得可以了。”

    林如海捧着这篇以他名义写的《新五德论》,皱着眉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下去,没法不仔细,天知道这小子要乱写些什么。

    越看越有意思,越琢磨越有道理,皱着的眉也松开了,绷着的脸也有了笑模样。

    “贤侄,这是你心中所想?”

    “没错,我就是这样的人。”

    林如海笑骂:“去休去休,让我在品品意思。”

    “您可快着点,别拖拉,我这事忙,您可别给我耽误了。”

    “滚。”

    “好的。”

    李修昂然从贾政面前走过,贾政这时才发现了他衣服的不同。

    官服?

    刚想问,林如海把李修刚写的文章给他看:“存周兄,看看这篇五德怎么样?”

    贾政接过来看了一遍,上面写的是臣闻朝野上下为天之五德而争论不休,心内焚之,而忧疾在床,弥留间有海外归来人李修嗤笑番邦无五德无纲常无人伦,尚能以盎格鲁撒克逊家族统治六百年欧洲至今,有不如无也?

    臣嗤之,怎奈此人拿出各国盈收数据与之我朝对比,总数我朝天下第一,而获利却少;又闻彼时国家均已列装火枪火炮,而我朝却还缺铁缺盐。

    臣惶恐之至,不敢在惜此身,故问道与天下,是曰:

    天有五德,天有纲常乎?若天有纲常,天之君是谁?天之父是谁?天之师是谁?天娶了几个老婆,正房是谁?小妾又是谁?哦,这句被划了没算。天之子又是谁?

    臣抛砖引玉试答之:

    天有纲常!

    天之君,日月星辰山川大海当为君。括号我们要向着星辰大海出发,不妥,划掉。

    天之父,黎民百姓可为衣食父母。

    天之师,古往今来圣贤皆为师。

    天之子,垂拱天下皇帝为天子。

    故,天子守纲常,拜圣贤为师,尊宇宙为君,悯黎民若父

    贾政傻了,从来都是皇上当百姓的君父,怎么给反过来了呢?

    可一琢磨衣食父母的意思,还真有点道理。

    接着往下看。

    定纲常,论五德。何为五德?分为天之五德,国之五德,君之五德,臣之五德,人之五德,物之五德。

    天之五德,木金水火土。具此五德万物生长而能有生灵

    故臣以为,为人臣者当具臣之五德,如不具,不可为臣。此五德乃政治品德,为政官德,为人道德,社会公德,持家美德,缺一而不可

    贾政腿都开始激动地哆嗦了,这是李修写的?我是不是该提前喊他一声李子?

    林如海拿回来这篇涂涂改改的文章,往桌子上一拍:“如何?”

    “如海,我先告辞了。”

    “存周兄意欲何为?”

    “金陵李家,我还有一个女儿,明年就及笄了。我现在就走,来人啊,收拾行李。”

    别看贾政傻,可他知道抱谁的大腿,要不然也不会把大女儿早早地送进了宫。

    李修这篇文章文藻很烂,可态度很明确,简言之就是天下现在是皇上他们家的,不是别人家的,所以你们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滚蛋,别挡着我们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林如海怎么可能让他走,一句话就把贾政给留下来了:“你家的是庶女吧?”

    贾政

    安定书院,李修穿着一个鹌鹑补子官衣,扣响了书院大门。

    有门房开门,李修递给他一份文书:“给你们院长。”

    请他进去等,他还不进,就在大门口站着等。

    不多时,书院院长和几个教习急匆匆的赶来与李修相见。

    院长叫余鱻(xian)生,林如海初到扬州时收的徒弟,本是靠着贩卖水产为生,只因酷爱读书,才被如海看中列入门墙,人称三余先生。

    李修背后叫他三文鱼。

    “三余见过李通译。不知市舶司何故要强收书院呢?”

    戴权挺够意思,先给了李修一个九品的通译干着,有了官身,去哪说话也方便。

    李修笑起来很好看的样子:“各位先生,叨扰了。不是要收书院,书院上至先生教习,下至诸位学子,都是忠君之人,市舶司怎敢轻易无故冒犯之。收的是这房子。”

    一教习不解:“这不是一个意思吗?”

    “当然不是了,房子是国土,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块地是朝廷的了。”

    “胡闹!朝廷怎可强征他人土地!阉宦乱政!”

    教习们顿时鼓噪起来。

    李修往后退了一步,拱拱手,只看着三余先生。

    余三鱻黯然不语,李修又退了一步,再退就站在大路中间了。

    沿路的百姓围拢过来,纷纷打听着什么事,有教习大声疾呼市舶司的丑恶行径,发誓要去府台告他一桩。

    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