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诡异的没有劝阻,任由他带着护卫而去。看得出来甄应嘉是慌了手脚,竟然要去问敌方首领自己的去留,放进正史里都会没人相信。
李壬申与史鼎交换了一下眼神,咳嗽一声说道:“诸位大人,本官有几句话要说。”
众人眼神都看了过来,李壬申侃侃而言:“昔日****有遗诏,立孙不立子。就是想要保住穆家最后的香火。北朝的陆鸣院首给我来了封信,一为劝降,不要多做杀戮之举;二来也承诺了我等,仿秦汉故事,留穆家香火在金陵皇城,以示华夏新朝的宽容。
我欲答应了华夏新朝,也尊太上遗诏,换位年龄小点皇上,守着穆家香火。诸位意下如何?”
金陵吏部尚书问道:“若是不降,他们又待如何?天下就真没有勤王的义兵了吗?”
李壬申掏出一份文书,缓缓打开:“时至今日,我也不想隐瞒。天下两京十三省,被他们重新厘定为四十九省,比盛唐时还多了五个。
由北及南,分别是北海省,省府是海参崴;渤海省,省府会宁;安东省,省府乐浪;辽东省,省府沈州;北元省,省府库伦;南元省,省府云中;朔方省,省府九原;并州省,省府晋阳;直隶省,省府津门。以上是他们的北九省。。。”
“够了!”金陵吏部尚书一声怒喝,打断了李壬申:“不就是多收了些地回来吗?那又如何?国之大,好战必亡!”
李壬申把文书重新揣回了袖子里,对满朝的文武拱拱手:“老夫念这些,是想告诉诸位,大势已去,连偏安一隅都做不到了。老夫已经同意了率龟山人出降,李督帅免了我等的死罪,将我等分别派往南洋和安南都护府。那里需要汉家的文明。诸位,告辞了。”
“什么?!”
“汝等安敢如此?”
“丧心病狂!无耻之极!”
“匹夫!”
李壬申不为所动,带着人向外走去,出了金殿大门,停下脚步,最后看了一眼皇城,回首向金殿内群臣留了一句话:“家事国事天下事,李江流问我天下有多大,老夫竟不能答。盖因为,天下之大,非是我等能知晓的。李江流对我言道,龟山的学问对外用才是好的,对内是要百家争鸣了。我李壬申为保住理学根本,与百家重争显学之位,何错之有!”
龟山众人齐声喝曰:“教化天下!舍理学其谁!”
群臣看着这群死不要面皮的家伙们走出了皇城后,无不面面相觑。
李修对此却是心知肚明,水太凉吗,头皮痒,还不能理解理解他们。
软骨病怎么治,有那么句话,出国就爱国。对外输出不能只有武力,要文武并举,他们最合适了。海外开宗立派,也是他们此时最好的选择。
此刻的金陵聚宝门,甄应嘉在城楼上哀声求告:“江流,何故逼我甚紧。”
李修却没理他,就是瞪着在林黛玉身旁一身红衣的薛宝钗:“你想干嘛?吊死自己后晚上变鬼来找我吗?”
“江流,降北朝我是愿意降的,朕自编为王,谨守祖宗的香火如何?”
“你等会!”
吵得李修好不耐烦,刚想骂人,黛玉拦住了李修。
狐疑的看了一眼黛玉,知心姐姐薛宝钗要自挂,嘴不饶人的林怼怼去救了人,我改的本子这么玄幻的?
黛玉给他一记你自己体会的眼神,笑着对跟宝钗说话:“怀了三郎骨肉的,金陵的甄家的事你去办好了回话。”
薛宝钗大囧:“我。。。”
“他们怎么欺负你的,你就怎么欺负回来。总之金陵不要再打下去了,什么条件你去谈,保了穆家的香火就行。”
薛宝钗一愣,随即大喜:“妾身领命,必能让金陵百姓免于战火。”
黛玉哼了一声,看着薛宝钗一扭一扭的昂首去找甄应嘉谈判,小声的跟李修说道:“还真是想死。我进去的时候,她误以为是抓她的,着急的往上挂。我打了她几下出出气。”
李修惊奇万分,薛宝钗才是拳打镇关西的那个,你不去拔树,怎么改行打人了?
“我没看她脸上有伤呀?”
“笨三郎,怎么能打脸?你再猜。”
“哦?哇,你还真打了她屁股?”
“你是怎么猜到的?想来也是每天想着的吧。”
李修不想和她说话了,你让我猜的是不是,我猜对了就是这个答案吗?
林黛玉嘴角翘起,小声的和他嘀咕着:“不许你心疼。你去忙你的,她就跟在我身边。两位父亲大人要来了,我把这位圆宝搓圆了留在怹们老人家身边办差。”
7017k
第二百零六集 姨妈有时候就是来的巧
有那么句话,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甄应嘉就是其中一个,无论薛宝钗如何的威逼利诱,他就是不肯退位。
气的宝钗晚上多吃了三碗饭,黛玉还使劲给她布菜:“多吃些,小的才能长得好。”
“什么小的?”薛宝钗没有反应过来,顺着林黛玉的眼神看向了自己肚子后,放下碗筷走了。
没过多久呢,芳官就拿着一个鸡毛掸子进来请她:“林姑娘给了我一个这个,说她没人陪着吃不下饭。”
薛宝钗又羞又气又无奈,只好又去了前院,一进屋就赶紧换一张笑脸,原来是李修刚刚从松江赶回来吃饭。
黛玉示意宝钗去盛饭,自己给拿一副新筷子给他,让他坐下才问他:“怎么这么急的回来了?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修接过宝钗盛的饭,拿过黛玉递过来的筷子,先拨拉几口饭吃,才把事儿说了:“尼德兰来了几艘船,在吴淞口外面晃悠。贾雨村吃不准他们是做什么的,就没敢妄动。我听说了过去骂了他一顿,在咱们家门口除了商船以外,不许任何一条炮船存在。他带人追出去驱赶了,我才回来的。诶,宝钗,你那谈的怎么样?”
“不好。”薛宝钗又帮着李修添了一碗饭,坐下说道:“我搞不明白一点,他们到底在拖着等什么?金陵就剩了皇城是他们的,里面挤了好几万人,就是不肯投降签退位诏书。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说,还有兵跑来勤王的?”
李修也皱眉,事态反常必有妖,越是没道理的事,往往就暗含着危机。
那,甄应嘉和史鼐到底在坚持着什么不肯投降?
李修紧着把饭吃完,接过宝钗递过来的汤,两口喝了下去,放下碗很是满意:“表现不错,继续努力。”
黛玉捂着嘴就笑,宝钗没好气的坐下不吭声。
李修琢磨了一下,给宝钗出了个主意:“试探他们一下,看看有没有问题。你明天强制的把内侍太监和宫女们放出宫。他们要是不拦着,那就说明他们心里面藏的事不小;要是拦着的话,你注意观察是真不愿意还是假不愿意。”
宝钗眼睛一亮,又给李修送杯茶过去,黛玉咳嗽一下,宝钗只好再给她送杯茶。
“正好湘云找我要点东西,我一并送过去也探探里面的虚实。”
“别想着探人家了,你肚子里的虚实怎么算?人也回来了,晚上归你?”
“呸!你就不能收起你的象牙么。我不行的。”
“归你是让你铺床暖被的伺候着,偏想的那么多。芳官,把掸子给我备好。”
李修躲了。
钗玉斗法,李修表示百看不腻,尤其是一贯正确的薛宝钗也有吃瘪的时候,很是有趣。
不过,妻妾在身边玩笑归玩笑,必要的防护还是要先准备起来。
“玉儿明日回扬州,宝钗这次长点心眼,一旦发觉他们确实有鬼,立即告诉柳湘莲强攻皇城。拼着背个骂名,我也不能留他们做祸害。”
二女答应下来,也知道其中的风险。万一她们两个在此落入敌手的话,风险还是极大的。
怪就怪在这里,金陵一副躺平的模样,可还偏偏拽着底裤不撒手。李修就在琢磨那底裤里到底藏着的是什么?
一只信鸽扑棱棱的落在了皇城一角,一名内侍伸手喂了些瓜子,把绑在鸽子腿上的纸条取了下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这张纸条就到了史鼎的手中,他看完就随手扔进了内侍嘴里,看着他吃下去后,才和二哥史鼐说道:“三天后动手。”
史鼐面色凝重:“这个局布到现在,绝不许有失!明晚宫闱先换主,必须保证密不透风。”
史鼎示意亲兵一刀砍翻了那名内侍,长叹一声:“本来在京城就能成的局,一直拖到现在。怪就怪贾雨村忽然出现在了津门,东平王不得不暂避峰芒,错过了机会。这次吗,只要掉开了李修的兵,咱们从皇宫里杀出去直取他的性命,纵然是有防备,也为时晚矣。”
史鼐示意弟弟过来,指着一张地图说道:“你率大军掩杀李修,我带一支偏师去突扬州,断了他的后路。绝不能放他跑了!”
史鼎点点头,去了一间偏院见贾母:“明天嫁湘云,姑母做准备吧。宝玉那里,没什么问题吧?”
贾母面色阴沉:“能给他的,我老婆子都给了他。不行,他也得给我上去。”
一场意想不到的的风暴,悄然来临,源头还得从东平王那里说起。
京城那夜事变,本来是约定好了借兵而来的东平王从津门直扑京城,反杀京城内的所有人。
没想到贾雨村直觉他在津门,竟然赶在他前面万里赴津门,把东平王给吓跑了。于是史鼐和史鼎只好偃旗息鼓跟着到了金陵。
几番运作之后,终于拿到了兵权,又被神出鬼没的李修给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史鼎就和哥哥还有贾母定计,稳住甄应嘉,让出金陵城,等待时机乱江南。
江南一乱,李修必定要四处去灭火,手里的兵马也就自然越来越少。
趁这个时机,集全部力量压出皇城,突袭李修本人,只要他一死,天下必将大乱!而金陵皇宫里的皇上,将再一次成为天下之主。他们兄弟两个就能先稳江南,再图北上,收拾河山。
最主要的是,做皇上的可是换了人的甄宝玉,而中宫皇后就是史湘云。贾母藏在深宫之中帮着把持朝政,史家才是此次变局最大的赢家。
一切的一切,就要看三天后的结果,到底是史家坐了天下,还是史家一族灭亡,就要在三天后见个分晓。
黑夜过去,第一天的黎明到来,史湘云被塞进了浴桶沐浴更衣,她一觉醒来才知道自己今天要嫁人了,还是中宫皇后。
呵!你们还真会挑日子。
不过,这又有什么意思!一个大一点的园子罢了,皇后都管不到围墙外面的人,不过就是个当家主母吧。
史湘云安慰着自己,任由皇宫内来的宫娥们服侍自己。
甄应嘉也被史家兄弟这一手整蒙了,结婚需要这么草率的吗?
“陛下,必须要用这场婚事搅乱李修的视线。”
甄应嘉想了想东平王对自己的承诺,又想想现在皇宫内掌握军权的就是这兄弟俩个,也只能答应下来。草率就草率吧,亲家也是为了我的江山着想,亏的又是他们的侄女,那就欢欢喜喜办起来吧。
刚刚忙活开,薛宝钗带着一队兵卒进了皇宫大门,提出要带所有内侍和宫娥走人:“华夏朝有规定,不许任何一个华夏人还是奴籍。内侍和宫娥,都是皇家的奴才,这是不容华夏的。”
史鼐陪着笑说道:“怎么就凑到了今日呢。宫里正准备办喜事,可是离不开他们。改日,改日我亲自送他们出皇宫。”
薛宝钗连个眉心都没皱,打听好了是太子甄宝玉和史湘云的婚礼后,反而提出晚上要来喝杯喜酒,史鼐连忙给推掉了:“薛娘子别为难我们这些可怜人了。关着门我们办喜事,就够委屈你的湘云妹子,你要是再来的话,湘云可是受不了。”
薛宝钗故意的撒了几滴泪,放下了除籍的事,告辞要走:“那我回去准备几样添妆的物事,必要交给湘云妹妹。”
等出了皇城,宝钗上车就喊快快快,马车飞奔直出金陵城,在六合县找到了突然把自己隐藏起来的李修:“果然有变,湘云大婚!”
李修没明白意思,黛玉急忙拉住宝钗的手:“可确实的吗?”
宝钗点点头:“我去的时候,皇城内已经开始布置起来,不似作假。晚一点我再过去添妆,详细打探打探。”
“不要去!你我快快回返扬州,不要拖累三郎。”
李修实在忍不住去问:“你们到底说什么呢,结婚就结婚呗,这不是好事吗?他们关上门不愿意见客,就由得他们去吧。”
黛玉哎呀一声,宝钗红着脸躲了出去,黛玉这才扭着李修耳朵悄悄的说道:“哪有新娘子来月事的时候结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