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快活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快活人生- 第5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老太太虽然会作妖脾气也不太好,可是这些仆人他不听他吆喝呀。他们是王家的仆人,受王凯的指派,王凯让他们把尤老娘捆上那就捆上,不能让他自杀就不能让它死。

    再加上这老太太脾气实在是太暴躁了,给捆在床上没到三天呢,精神就出现不正常了,又是哭又是笑。

    可是现在王家庄无论男女老少全都在和瘟疫进行搏斗,发病的人是越来越多,因为庄主宅院离得远并没有受到波及。

    但是大家的精神也特别的紧张,没人在乎有老娘被捆上之后精神受到怎样的摧残是疯是傻,没人在乎他,大家就操心一样瘟疫千万别过来。

    尤老娘的事情告一段落,王凯自动的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尤老娘是死是活他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大家的生命安全。

    虽然现在温泉山庄还没有被外面的瘟疫波及到,但是王凯弄出来的这些防疫措施必须得严格执行,谁要是犯错,王凯上去就是一鞭子。

    王凯这个主人带头,大家谁敢马虎大意,更何况这是关乎到大家的性命安全,所以整个疫情期间,王家的温泉山庄还真就没有一个人感染上瘟疫。

    这场瘟疫不到8月份就开始爆发,一直折腾到了快入秋的时候终于被控制住,那人死了就没数了。

    这一入秋天啊,天寒地冻的瘟疫倒是下去了,可是这一年又是大旱又是大雨,折腾的庄稼没有收成。

    饥饿的民众没有吃的,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家子饿死,所以这些饥饿的难民呢,就开始形成了难民潮,到处逃荒。

    京城地区是帝国的中心,是全天下最富裕的地方,最安全的地方。即使这些饿疯了的难民进不去京城,但是在京城周边也能受到那些有钱人的救助,哪怕是每天喝一碗稀粥呢,能活下来总比饿死强,所以大家就开始往京城汇聚。

    这京城啊可不见得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好了,瘟疫刚刚爆发的时候,京城就没有控制住人流,得了瘟疫的病人居然来到了京城,死在了城里,这一下子可不得了让京城大规模的爆发了这场瘟疫。

    正像王凯说的那样,无论你是皇亲国戚还是世家豪门,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病呢,你再健康的身体被瘟疫波及到,你也得躺在炕上发高烧。

    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大型的封闭城市,这瘟疫在京城爆发之后老百姓恐慌了,皇亲国戚害怕了。

    可是外面大水虽然退去了,可是瘟疫横行,京城哪怕是紫禁城面对瘟疫的威胁不安全,外面更危险,所以被困在京城的这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能做的也只能关闭自家的大门个人顾个人。

    他们关起门来有吃有喝的饿不着,可是京城的那些老百姓不行啊,瘟疫一爆发呀,整个京城都乱了套了。

    再加上那些药铺全都被朝廷征用,去解救那些城外的瘟疫病人,城里根本就没药材了,这瘟疫一爆发大家没药材这不就等于等死吗?

    这个时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有什么能耐你就全都使出来了,比如说花自芳这一大家子。虽然没有被感染上瘟疫也把家门给封闭起来了。

    像王凯学着那样开始消毒隔离,可是家里面女人孩子一大堆,花自芳这个男人害怕呀,就赶紧求到了张广明的头上,让张广明给王凯去信想想办法,能不能把他们这一大家子从经常接出来。

    王凯得到张广明的飞鸽传书之后,急得满嘴都是大炮,无论想什么办法都没办法闯到京城里面去,更何况从京城里面带出这花自放一大家子。

    这花自芳这一大家子弄不出来,真要是出点什么事儿花想容这个媳妇还不得生吃了自己,不得已之下王凯也只能偷偷的用飞鸽给花自芳送去一些药材。

    并且告诉他现在你出是出不来了,唯一能确保不被瘟疫感染的,只能采取我告诉你的防御措施,别出门哪怕就是喝粥呢,也在家里面呆着。

    每天早中晚给家里面用烈酒消毒,到处都撒石灰无论是谁敲门都不许开。就因为有王凯这样的防御措施,再加上送来的药,经常瘟疫闹得这么严重,花家人还真没事。

    可是这瘟疫一结束难民潮,把京城都包围了,这人更是进不去出不来。花家人因为有王凯的帮助,再加上家里面有钱储存了足够多的粮食不必担心饿肚子。

    可是蔬菜水果肉类极其缺乏,现在花家一大家子人无论大人孩子全都用咸菜拌着米饭吃。花家的几个孩子馋肉,馋的两只眼睛都放绿光跟饿狼似的。

    可是京城什么情况,花自芳两口子知道,王凯就算是有天大的能耐,也没办法帮助他们弄到这些副食品就只能忍着了。

    可是没想到啊,这难民潮是越演越烈。几百万饥饿的难民把京城给包围了,京城就算是有再多的财主在城外施粥也没办法养活这几百万人。

    这些人饿着两只眼睛发绿得不到帮助就开始自己想办法。挖草根的拔树皮的,上山里面去打混饱自己的肚子。

    这草根树皮全都吃完了之后,这些难民可就把目标瞄向了那些住着深宅大院,家里面梁满仓猪满圈的财主身上。

    刚进腊月京城附近的农庄就有不少财主被抢了,运气好的呢家里面被抢了损失惨重,但人能够保住。

    运气不好的呢,人都被人家给打死了灭门了,这时候最恐怖的事情发生整个北方地区可就乱了套了。

    有一家财主被抢被打死了之后,就等于在这座干柴上放了一颗火星,这座干的不能再干的柴,一堆轰的一下子就是燃烧起来的。

 第九百二十九章【秋收】

    这一天天气不错,早上起来虽然有一点雾,但是用不上吃一顿早饭的时间就会被太阳晒干。

    而这一天温泉庄园,无论是王凯和家人还是山脚下的村民佃户,男女老少全都起了一个大早。

    吃完饭之后所有人成群结队的来到了农田的边上,放眼望去温泉庄园的这些农田上面种植的荞麦都已经成熟。

    看到人来的差不多了,老少爷们手里面都拿着镰刀,妇女孩子手里边都拿着捡拾麦粒的袋子。

    就连家里面数量庞大的那些牲口,一个个全都套上了马车,准备往山脚下村庄晒场运输这些荞麦。

    王凯带着一大家子人出现在麦田边上,牛耕田就赶紧狗腿的跑了过来,笑嘻嘻的看着王凯说的。

    “老爷,村子里面的老少爷们男男女女可都动员起来了,可以开镰收割了。”

    牛耕田能笑出来,王凯却笑不出来,他本来打算好好的。花费重金让醉金刚倪二管家到处去收购这些野性的荞麦种,然后种植在温泉庄园的农田里,无论是天旱也好还是洪涝也好,王凯都会盯着这些荞麦不放。

    天旱的时候就带着头拿着水桶去挑水,洪涝灾害的时候就带着头披着蓑衣,拿着管锹挖掘排水的沟渠,就这么精心的伺候着这些荞麦也真给王凯长脸长的那叫一个茂盛。

    可是荞麦这个东西虽然野性,生长速度快但是这东西的产量不高。第1季荞麦经过旱季大雨的侵袭产量更加的降低了,每一亩打下来的荞麦上称一称也只有不到200斤。

    即使这样,村子里面的牛耕田和那些年龄大的佃户们,一个个的个都喜笑颜开,他们认为一亩地打200斤荞麦已经是高产了。

    可是王凯却没有这样的喜悦,刚收获一级荞麦之后就赶紧组织人手中了第2季,这第2季啊没有旱灾水灾的侵袭,生长的速度还快长得是不错。

    这不马上就要进入到9月份了,第2季荞麦已经非常成熟,王凯赶紧组织人手,来到农田边准备开镰收割。

    一看到老牛贱兮兮的凑上来一张老脸都笑成了菊花,王凯一边摇头一边苦笑着说道。

    “老牛啊,我这都不知道你一天一天的高兴的是什么,这荞麦长得挺壮实,但是产量也不见得比上一季高到哪里去吧。”

    牛耕田两只眼睛直放光,一边搓着手一边呵呵,傻笑着说。

    “老爷,这您可就估计错了,第1次种荞麦呢,又是旱又是涝,再加上我们这些人没有经验,所以产量才会那么低,而这一季荞麦可不一样。”

    “自从种子种在地里面之后,我和几个老伙计就研究出来了健苗的方法,所以荞麦苗留的不少。”

    “再加上雨水充足,温度还够没有旱灾水灾的威胁,这一季荞麦绝对能丰收,老爷我不敢向您打什么保票,但是每亩地收个250斤一点问题都没有。”

    王凯温听此言,整个人都愣住了,傻傻的看着牛耕田问道。

    “真的呀?”

    老牛闻听此言,哈哈一笑的说道。

    “可不就是真的吗?要不然我能这么兴奋吗?老爷现在荞麦都已经成熟了,再过半个月可就要上冻了,咱们是不是立刻收割?”

    “那还等什么呀?赶紧说赶紧说,大家伙都加把劲啊,今天我已经通知厨房杀猪了,中午吃红烧肉。”

    大家伙一听到王凯如此重视这一次秋收,居然在开年的时候选择杀了一头猪给他们食用,村子里面这男女老少高兴啊。

    老牛呢是村子里面的头,王凯一声吩咐,这老家伙举起手里面的镰刀对着村子里面的那些老少爷们大喊一声。

    “老爷吩咐了开年收割。”

    老少爷们一声招呼,挥舞着手里面的镰刀,就奔那些长得跟小树苗一样的荞麦下了手了。

    荞麦的茎杆长得很粗壮。但是植物上的麦粒儿却没有多少,一刀只能割下来一根条,但是架不住人多呀。

    前面小伙子开到闷着头,吭哧吭哧的一个劲儿用镰刀收割,后面年纪大的人就开始用草绳子把这些荞麦捆扎在一起,然后抬到牛车马车上,运输到村子里面的赛场当中,准备把麦粒儿打下来,然后暴晒。

    村子里面的孩子们呢,眼睛好使一个个脖子上挎着布头拼凑起来的布袋子,低着脑袋撅着个屁股在在土里面捡麦粒儿。

    王凯一看到大家干的热火朝天的,就心痒难耐,大手一挥让家里面的人无论女人孩子都参与进去,大家开着嘻嘻哈哈的抢收荞麦。

    一亩地收割完毕之后,牛耕田就赶紧组织自己这些老朋友老伙计,把麦粒儿摔下来,然后凑在一起上乘乘重量,果然如同他所料那样一亩地产量已经达到了260斤。

    这可比第一季荞麦多出来了几十斤呀,把大家火热的是见牙不见眼,收割起来的力度,那是一个劲儿的往上爬呀。

    荞麦虽然不好吃又不顶饿,但它毕竟是粮食生长期短就是他最大的优势,所以王凯命令牛耕田把温泉庄园所有的农田全都给霸屏之后种植了荞麦,所以种植的面积呀可不小啊,足有300亩就连村前村后殿后面加的前园后园都种上了这东西。

    所以收割起来人多,但是时间也长一连干了两天半,这些荞麦全都处理完毕了。然后家家户户把存在仓房里面的那些破席子全都拿出来铺在晒场上,把荞麦铺在上面让太阳暴晒。

    为了防止鸡鸭飞鸟的侵袭,孩子们一个个拿着大竹竿排着队,围着这些荞麦驱赶那些鸟。暴晒两天半之后,牛耕田蹲在这些荞麦的边上,拿起一个麦粒放在嘴里面一咬,咯嘣一声差点没把它半颗牙给硌掉,满意的点了点头,拍了拍手对着年轻人们说道。

    “粮食成了赶紧装袋子,大家伙都别闲着赶紧干呀,要不然一场秋雨下来全毁了。”

    无论男女老少手里面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袋子,就冲到了这些晒谷场的上面,就开始把这些成熟的麦粒装在袋子里。

    装完了之后,一袋子荞麦足有200多斤重,年轻人扛在背上,然后登记注册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王家的仓库里。

    大半天做到了颗粒归仓,王凯也特别的高兴,大手一挥让家里面的人弄出来500斤麦子,碾成荞麦之后混合在白面里给大家做了一顿荞麦面条。

    这新荞麦和旧白面混合在一起做出来的荞麦面条,别有一番风味。无论是打卤面过水面还是冷面,都非常的好吃。

    可是你无论吃多少用不上两个时辰,肚子就会咕噜噜乱叫饿的慌,所以荞麦这个东西好吃,但它不一顶得住饿。

    可是到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外面都快人吃人了,能有口荞麦面条吃,大家已经感觉到非常幸福了。

 第九百三十章【下雪了】

    一顿荞麦面条吃的老的少的都感觉到非常的开心,吃饱喝足之后全都倒在了晒谷场的周边,挺着肚子休息。

    王凯呢坐在小板凳上周围围着这些王氏家族的高层,一边抽烟带锅一边指着那高耸的跟一座小山似的荞麦茎秆说道。

    “老牛啊,这些荞麦的茎杆长得挺粗壮的,烧火那是一把子好手。看着气温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