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获得消息的西岭会军务司的十个大队在旁贝丘陵上空陈兵列阵,迎上了三色花军务司的八个大队。
双方再次爆发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天昏地暗。
最后,久战不胜的三色花军务司的八个大队不得不再次选择撤退。
此前伊鲁西的石门会与花门会之所以被三色花轻易吞并,主要是因为同处一城,石门会与花门会多少都有点忌惮三色花背后的强大势力,故而在三色花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进攻时,终是不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以致被吞并。荷香会则在沃斐斯消耗了太多的军力与资源,外强中干,故而被三色花采取闪电战的方式一举歼灭。但是,伊鲁西周边其他大中城市的行会全然无惧三色花以及三色花的强大背景,当三色花对他们发起进攻,危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根本就无所顾忌,都是倾尽全力,殊死迎击。
三色花出击沃斐斯接连受挫,出击旁贝城也是接连受挫,现实的复杂与艰难程度,完全超出了三色花一众高层的预期。
星云历92615年7月底,三色花兵戈入库,暂时放缓了对外征战的步伐。
原来,三色花又改变了对外策略。
西寂静岭共有95个大中城市,每个大中城市都由万人超级大行会单独统领或分割统领。邻近的行会总是相互征伐,彼此钳制,都意图压制甚至吞并对方。
此前三色花采取的是一种“征伐为主、拉拢为辅”的策略。
现在三色花一看现实情况不对,立马变通,改为了一种“拉拢为主、征伐为辅”的策略。
毕竟,武力征服的预期收益有可能最大,但是,付出的成本也有可能最大。
三色花的一众高层看到了一点,要想成功整合西寂静岭各个行会,在短期内采取武力征讨的方式,收益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只有威逼利诱、分化拉拢,才是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所以,星云历92615年8月初,三色花议事团的一众长老肩负使命,频频出访,往来于西寂静岭各个行会之间,开始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输出三色花的理念,大力推进三色花的整合计划。
中华会的一众高层自然洞悉三色花的图谋,不可能任由三色花顺利整合,坐等三色花的势力顺利膨胀,对中华会以及与三色花理念相悖的行会造成威胁,继而形成气候,为钻石公国所利用。
同样是在星云历92615年8月初,中华会议事团长老云淡淡接受重任,成立了一个名为“白鸽”的团队,在铁剑联邦以及兰戈联邦的适当支持下,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工作。
中华会一切外事均由叶非花主管。
三色花的后面站着钻石公国,万花流既是西寂静岭行会整合计划的制定者,也是该计划的最高执行者。
可以这样说,从星云历92615年8月初开始,叶非花、万花流二人虽未正面直接对决,但是,两个人分别以中华会、三色花为平台,运筹帷幄,斗智斗力,在西寂静岭这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广阔战场上展开了无形的交锋。
星云历92615年,8月38日。
三色花面向整个西寂静岭,正式非公开发出了成立西寂静岭行会联盟的倡议,随后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行动。
短短数日之内,冲着钻石公国、万花流这两块金字招牌,西寂静岭的一些行会针对三色花发出的倡议陆陆续续作出了公开或非公开的回应。
星云历92615年,9月9日。
西寂静岭十九个大中城市的十九个大中行会的会长聚集在伊鲁西,共执印绶,宣布成立西寂静岭行会联盟,随后召开了联盟第一次会议,就联盟内部成员行会之间的纷争调解、利益共享、军事联合这三个议题展开了初步探讨。
西寂静岭行会联盟正式成立后,这个联盟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立场、明确倾向以及劲锐锋芒,让整个西寂静岭与三色花道路迥异、理念相悖的那些行会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在“白鸽”团队的奔走活动下,那些行会也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开始尝试着相互靠拢,共同应对西寂静岭行会联盟。
在此之前,西寂静岭各个行会之间的战争都是自发的战争,具有偶然性和独立性,没有多大关联。
但是,从星云历92615年8月底开始,西寂静岭各个行会之间的战争明显带上了某种痕迹,就像有两只无形的大手在调拨与引导一样。
西寂静岭的行会战争一直在持续,相较以往,更激烈了。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星云历92615年12月底。
在三色花一手挥舞兵戈、一手付出了大量好处并许以了各种承诺之后,西寂静岭行会联盟的成员增加到了三十一个大中城市的三十一个大中行会。
尽管西寂静岭行会联盟初具规模,但是,这个联盟成员行会的数量相对西寂静岭所有大中行会的总数量而言,占比还是很小,而且,这个联盟成员行会的综合实力也并不出众。
在西寂静岭的大中城市以及大中行会中,没有加入西寂静岭行会联盟的大中城市以及大中行会占了绝大多数,并且涵盖了绝大多数实力比较强大的行会。
而所涵盖的绝大多数实力比较强大的行会中的绝大多数行会,基本上鸟都不鸟西寂静岭行会联盟,有的甚至对西寂静岭行会联盟抱着明显的敌意。
总体而言,短短数月,西寂静岭行会联盟尚未形成气候。
面对统领着西寂静岭绝大多数大中城市的大中行会自发的或有组织的防备与对抗,三色花整合西寂静岭各个行会的进展并不是很顺利。
毕竟,自由与战斗意志根植于寂静岭的行会文化中,寂静岭崇尚自由与独立的绝大多数行会绝不会轻易屈服或加入某个组织,接受调控,为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所利用。
………………………………
362章:火焰城
再把目光投向寂静岭之外,投向两河流域人族各联邦和公国,投向人族十大战区。
如果说星云历92614年是属于铁剑联邦阵营的一年,那么,星云历92615年仍然是属于铁剑联邦阵营的一年。
这一年,铁剑联邦阵营在各个战区、各条战线不再被动,完全扭转颓势。
青山战区。
从星云历92614年下半年到星云历92615年下半年,尽管扼守在印加山脉一线定英山、亚拉山、圆石岭、印加河口的光明联邦、太阳联邦、流云公国四部联军与撤退至云曦公国领地内多巴山、乌达山、菲利山的钻石公国、光明联邦、太阳联邦三部联军多有配合,不断对驻守在印加山脉一线雪兰山、瓦尔山、圣伦山、兰可山的铁剑联邦、兰戈联邦、夜萝联邦四部联军发起进攻,但是,铁剑联邦、兰戈联邦、夜萝联邦四部联军固守阵线,岿然不动,总是让钻石公国、光明联邦、太阳联邦、流云公国七部联军无功而返。
而在太烟岭一线,驻守在太烟高地北部伊诺山的兰戈联邦军务府的六个军团与驻守在太烟高地南部萨斯山的混沌联邦军务府的六个军团则是主动出击,分别对扼守在太烟岭北部奥斯山的光明联邦军务府的五个军团以及扼守在太烟岭南部苏里山的巴比伦公国军务府的六个军团发动了多次进攻,给南线光明联邦、巴比伦公国两部联军制造了很大压力,使得南线光明联邦、巴比伦公国两部联军始终无法有效策应北线钻石公国、光明联邦、太阳联邦、流云公国七部联军。
丁山战区、丰乐战区、永乐战区。
铁剑联邦、兰戈联邦联军夺取丁山矿区、丰乐矿区、永乐矿区后,即不惜一切代价,开始严防死守。
从星云历92615年2月中到星云历92615年12月底,钻石公国、光明联邦联军展开了疯狂反扑。
双方在这三个战区爆发了多次大战,每一次大战都是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每一次大战,铁剑联邦、兰戈联邦联军均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成功守住胜利果实。
当然了,相较固守的铁剑联邦、兰戈联邦联军,发起进攻的钻石公国、光明联邦联军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狮岭战区。
兰戈联邦在丁山战区、丰乐战区、永乐战区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随着资源投入的倾斜,兰戈联邦军务府在狮岭战区的军事步伐稍有放缓。不过,狮岭战区兰戈联邦军务府的三个军团并没有完全停止行动,仍然坚持既定战术,寻觅机会,不断袭扰驻守在狮岭矿区的流云公国军务府的七个军团以及雷诺公国、巴克斯公国的三个军。
摩西战区、库尔图战区。
东线夜萝联邦军务府的十个军团与火焰联邦军务府的十个军团在摩西公国西部地域时有激战。
东线夜萝联邦军务府的十个军团累次发力,逐渐将战线推进到了摩西公国中部地域。
南线夜萝联邦军务府的七个军团则是杀入库尔图地区,不断压迫蔷薇花公国军务府的七个军团,将战线慢慢推进到了库尔图地区中部。
汉江平原,尼尔战区。
全线挺进西尼尔公国的混沌联邦军务府的四部十六个军团与巴比伦公国军务府的四部十六个军团鏖战一年后,也逐渐将战线推进到了西尼尔公国中部地域。
布加斯、麦凯伦战区与阿拉索战区。
星云历92614年12月40日,铁剑联邦、兰戈联邦、混沌联邦联军八个军团挺进隆回平原,入驻桃花坪。在此之后,四面受敌、被压制得不敢动弹的流星联邦终于活跃了起来。
东南线流星联邦军务府的十个军团与南线流星联邦军务府的六个军团相互配合,分别对集结在布加斯公国、麦凯伦公国领地北部的太阳联邦军务府的十四个军团与驻扎在阿拉索地区北部的黄金公国军务府的七个军团以及太阳联邦军务府第十三、第十四军团发动了多轮进攻。
虽然东南线流星联邦军务府的十个军团与南线流星联邦军务府的六个军团每轮进攻的规模都不大,但还是有效牵制住了太阳联邦与黄金公国的大部分军力。
一言以蔽之,星云历92615年全年,铁剑联邦阵营与钻石公国阵营在两河流域十大战区投入巨量军力与资源,双方你争我夺,互有攻防,战事完全陷入了胶着状态。
而铁剑联邦阵营之所以能够一点一点扭转颓势,慢慢形成一个与钻石公国阵营势均力敌的局面,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正是中华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星云历92614年5月初,中华会全面介入铁剑联邦阵营与钻石公国阵营之间的战争。到了星云历92615年12月底,铁剑联邦阵营部署在各个战区的联军比之以往,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直观的改变就是,装备越来越精良,军团越来越训练有素,军士个体战力普遍得到大幅度提升,整体协同作战能力也是今非昔比。
而在情报信息领域,铁剑联邦阵营更是掌握了绝对主动。
铁剑联邦阵营军事软、硬实力全方位提升带来的最直接结果,便是在战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具有说服力的胜利。
可以这样说,到了星云历92615年年底,胜利的天平已开始微不可查地向着铁剑联邦阵营倾斜。
寂静岭。
西寂静岭,火焰城。
火焰城大致坐落在沃斐斯、艾切斯顿、伊鲁西三座大城连线的中心位置。
如同沃斐斯一样,沃斐斯河自北向南,从火焰城穿城而过,也将火焰城分成了东西两半。
由于火焰城的土壤中富含某种稀有元素,使得火焰城的大地呈现一种奇特的橘红色。
每当阳光照射在火焰城的大地上,大地上便会升腾起一层薄薄的气浪,欢腾跳跃,隔着一段距离看去,就像氤氲燃烧的橘红火焰一样,异常瑰丽。
火焰城很小,常住人口不到二十万。
火焰城东西两个城区由一座奇异的石桥相连。
石桥的每一个桥墩都是一整块独立的不经任何雕饰的橘红色天然巨石,两两相隔百米左右。
相邻的两个桥墩上,均架设着一块巨大的人工雕琢而成的橘红色平整石板。
一块石板连着一块石板,严丝合缝,构成了石桥的整个桥体。
同样,当阳光照射在石桥上,石桥上也会升腾起薄薄的橘红色气浪。
远远看去,石桥就像一条火巨龙一样,懒洋洋地匍匐在沃斐斯河宽达两千米的清碧河面上。
除了名闻天下的气浪火焰和火龙桥,火焰城的绝美风光也是远近闻名。
火焰城街巷古朴,碧水清泞。
由于远离大中城市,火焰城几无行会纷争,悠然宁静。
所以,火焰城既是西寂静岭旅游观光的胜地,也是一个怡情养性的好地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