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杉秩肴濉保耙等迦胧恕保月宓目凭俪渎巳惹椤谇宄跄辏罩莞氖樵壕投啻54家,其他徽商较多的大城市里也多有分布,比如扬州、苏州、上海、南京、杭州、安庆等等,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里,光是徽州府府城歙县一个地方就出了296个进士,将近一千个举人。
不能否认,以胡雪岩为代表的晚清徽商中有很多爱国者,在对抗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做出了贡献,但在清朝前期,整个徽商集团都投入了满清的怀抱,是不折不扣的汉奸集团!
他们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一支军队……
安庆府和徽州府都位于安徽南部,但是两府并不接壤,中间还插着一个池州府。简单来说,安庆府就在长江以北的走廊地带,池州府就在长江以南的走廊地带,徽州府却在走廊东边的山区……这三座州府都和江西接壤,随着明军步步进逼已经变成了前线,清军驻有重兵防守。
谭泰虽然去了浙江,却留下他最信任的大将屯布儿驻守安庆走廊,手下一万余清军分布在安庆府和池州府南部。
徽州府的防务由满清江南省负责,江南总督马国柱派李成栋驻守徽州府,手下有五千精锐绿营。另外在安庆走廊的后面,池州府的府城贵池由熊立春把守。
隆武五年四月,谭泰率清军主力到达浙江南部的衢州府,和楚军通城营、镇筸营以及赵印选、胡一清所部发生激战。
汪克凡随即对南直隶发起进攻。
楚军兵分三路,同时进军。
西路的吉安营攻打彭泽、湖口两县,由王鼎和顾宗福率领,彭泽县和湖口县都在长江以南,实际上属于江西,但是因为就在长江岸边,现在属于清军的地盘。
清军在彭泽和湖口两县设有重兵,在彭泽小孤山还有一座大型的水师营寨,随时可能从鄱阳湖口进入江西腹地,威胁楚军的后方。吉安营攻打彭泽和湖口两县,就是为了拔掉这颗讨厌的钉子,并且在长江南岸占领一个大型的码头,随时可以渡江进入安徽,威胁位于长江北岸的安庆。
东路的蒲圻营攻打徽州府西部,由吕仁青率领,第一目标是位于黄山西麓的祁门县,并不急于攻打位于徽州府东部的府城歙县……如果把安庆走廊比作进入南直隶的大门,皖南山区就是东边的门扇,只要蒲圻营占领祁门县,就一脚踢开了这道门扇,明军可以顺着安庆走廊长驱直入,歙县的李成栋却无法切断明军的补给线,或者支援安庆府和池州府。
简单一句话,徽州府易守难攻,李成栋又是一员悍将,吕仁青的蒲圻营很难一口吃掉他,只要拿下祁门县,确保楚军主力的侧翼安全就算完成任务。
中路的恭义营由汪克凡亲自率领,顺着长江南岸的走廊地带进入池州府。
“诸位,这里是永丰镇,往北六十里就是长江,我们已经进入南直隶了。”
随着汪克凡马鞭所指,三军将士爆发一阵欢呼,顾炎武和黄宗羲等人更为激动,神情复杂地望着前方的田野道路,久久无语。
能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而且光明正大地身穿汉家衣冠,与数千楚军将士一起打回来收复故土,这种场景曾经无数次出现在他们的梦中,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
江南不仅是他们的家乡,南直隶也是大明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能够对南直隶发起反攻,就意味着战略形势明显好转,大明,真的复国有望!
前些日子,黄宗羲在桂林呆了两个月,隆武朝廷几次招揽,东林党的故老亲朋也一再劝说鼓动,想让他在隆武朝廷谋个官身,和鲁王朱以海一刀两断……隆武朝廷现在这么兴旺,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选择,黄宗羲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
回到家乡隐居之后,黄宗羲已经不是鲁王政权的官员,只是藕断丝连的,私下里还有些联系。明明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他却不愿加入隆武政权,东林党的知交老友都很不理解。
黄宗羲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其中的原因,告辞众人后飘然而去,在一个月前,来到汪克凡军中。(未完待续。。)
………………………………
第五十七章 贵池
黄宗羲这么做,事先经过深思熟虑。
和桂林的那些文官不同,他亲身到过湖广,对楚军和楚勋更加了解,相比之下,汪克凡治下的湖广更有活力,更有前途……
黄宗羲现在还不是一代宗师,在东林党里最多算个后起之秀,以前还是鲁王朱以海的人,在桂林谋个官职虽然不难,却很难受到重用,将来什么时候能够出头,也存在很大的变数。
既然入仕为官,当然想要有所作为,去湖广加入楚勋也许现在得到的官职不大,却能发挥他的才干,做出一番事业……更让黄宗羲动心的是,楚军即将发起东征,有可能一直打到他的老家浙江绍兴,“大之酬国家三百年之恩泽,小之庇宗族十亩之桑梓”,他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参加东征。
和他不同,顾炎武在三天前才刚刚回到江西。
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顾炎武这两个月在清军占领区里来回奔波,到处联络至交好友和抗清义士,而且收获颇丰。他的足迹踏遍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为楚军布置接应,搜集情报,暗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汪克凡给他的任务里,最重要的就是筹集军粮,楚军远征千里,要一直打到杭州去,不可能维持这么长的补给线,只能在江南就地筹粮。除了顾炎武之外,汪克凡还下达命令,发动了一大批从江南逃亡而来的士子乡绅。让他们返回家乡暗中准备,并且由楚军情报局负责联络。
在这批士子乡绅里,汪克凡意外地发现了姚启圣的名字。
姚启圣是清廷收复台湾的关键人物。汪克凡对他的生平当然很熟悉,按理说他现在应该在蛰伏读书,再过几年参加满清的科考,为什么会跑来投靠楚军?
犹豫一番,汪克凡最后没有惊动他,和其他士子乡绅一样派回江南,只是让情报局加强监控。不能让他知道太多的机密。
如果他是满清的间谍(虽然不太可能,他现在还是满清的通缉犯),也是一个很低级的间谍。只要事先加以提防,就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与之相反,如果他能通过这次考验,就会得到一个意外的人才。
“姚启圣这个家伙。还是有点本事的。”
汪克凡并不在乎历史上的姚启圣当过汉奸。他就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只要能出人头地,根本不在乎满汉之分。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发挥他的能力就行了,只要这个时空里的明军能够打败满清,姚启圣未必会当汉奸……
虽然提前做好了各种布置,但在远离江西之前,明军还要尽量从后方运送补给。所以必须要从安庆走廊进兵。
至于徽州府的徽商,汪克凡一时还顾不上他们。徽商虽然出身于徽州府,但是在全国各地做生意,他们的买卖商铺主要分布在两淮地区的繁华城市里,就算明军占领徽州府,也伤不了他们的根基。
这天晚上,楚军在永丰镇扎营,汪克凡召集幕僚军将,开了一个简单的军事会议。
“往北六十里是长江,现在离我们最近的是东至县,但我们要绕开东至县,从东北方向朝池州府府城贵池进军。这是我们进入南直隶后第一仗,务求必胜,我要求全军上下必须拿出拼命的劲头,在五天之内攻克贵池……”
具体的作战计划是最高级别的机密,汪克凡直到战前,才向众人宣布。
“不打东至县吗?”顾炎武一愣,忍不住问道。
他算是半个军事内行,基本的道理都懂,明军顺着安庆走廊向南直隶进军,东至县是碰到的第一个重要据点,如果不拔掉这颗钉子,就无法保证补给线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扫清长江南岸的清军据点,比如东至县,有水师助战的屯布儿就随时可能渡过长江(安庆在长江北岸),包抄恭义营的后路,到时候腹背受敌,又被困在狭窄的安庆走廊里,很可能吃大亏的。
“东至县是肯定要打的,但是恭义营不打。”汪克凡笑道:“恭义营是楚军的主力精锐,好钢要使在刀刃上,东至县只是一个软柿子,府城贵池才算一块值得下嘴的硬骨头。”
李云聪作为汪克凡的大秘,对整个作战计划非常熟悉,接过话头解释道:“东莞营、长沙营和平江营已经跟了上来,把东至县交给他们就行了,除了东至县以外,长江南岸的几个清军营寨和黄石矶都由他们扫清,恭义营只管在前面开路。”
“不错,这是咱们进入南直隶后第一仗,不能按部就班地慢慢展开,一点一点向前推进。”汪克凡说道:“我要一下子把清军的防线砸开,把清军打疼打怕,打得他们慌了手脚,不知所措。”
池州府的府城贵池,距离南京只有二百里,如果攻占这座府城,整个南直隶都会被震动,清军也会担心南京的安全,无法判断明军下一步的攻击意图。
向北虚晃一枪,然后再掉头东进,这就是汪克凡的计划。
至于在长江北岸的安庆,汪克凡暂时还没有能力发起进攻。小孤山是长江江心中的一座孤岛,清军水师营寨就在那里,就算西路的蒲圻营能攻顺利攻占彭泽,抢下彭泽码头,楚军也不能冒险强渡长江。
……
第二天一早,楚军离开永丰镇,以强行军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进军。
安庆走廊地带夹在大别山和皖南山区之间,本身却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清军只能占据东至县等重要据点,却无法封锁整个走廊。经过几场小规模的战斗,楚军轻易地突破了清军防线,向池州府的府城贵池赶去。
清军的斥候远远坠在楚军后面,他们都是谭泰部下的八旗兵,骑术好,战马也都是精心挑选的口外良驹,机动能力很强。楚军派出大队骑兵驱赶,他们就暂时避开退走,但转眼间又绕了回来。
很明显,楚军的作战意图很快就会暴露,把守贵池的熊立春很快就会收到警报,到底能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贵池,还存在变数。(未完待续。。)
………………………………
第五十八章 第二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池州以杏花村闻名,唐朝诗人杜牧当了两年的池州州官,就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一首《清明》诗流传千古,春雨中的风景,村落和人家,牧童和酒肆……就像一幅清新悠远的山水画。
熊立春也非常喜欢池州。
他出任池州副将不过四个月,就深深爱上了朝云楼和暮雨阁的两位当家红牌,每天和她们双宿双飞,其乐融融……也难怪熊大将军会一头扎进温柔乡,这两位姑娘都是风情万种的江南女子,比山沟里的宁州姑娘可漂亮得太多,而且她们两个燕瘦环肥,各有所长,一般一样都是他的心尖尖儿肉。和她们在一起,年近不惑的熊立春就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犹如焕发了第二春。
满意!熊立春对现在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
来到南直隶后,马国柱对他真的很不错,官职、钱粮、军械和地盘,各方面都没有亏待他,尤其池州府这块地盘最让熊立春满意……和贫瘠的幕阜山区比起来,池州府简直就是富得流油的人间天堂,随便打个招呼,那些商贾大户就排着队来捐饷,一出手最少五十两银子起步,更多的还有上百两,甚至三五百两银子的巨款,土包子出身的熊立春看到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兴奋得心里砰砰直跳,那些商贾大户却面不改色,没把这点银子当回事。
“娘卖妣。江南真他娘的富啊!”
过了一段日子,熊立春终于变得比较淡定。这些大户商贾都是家大业大,抛洒点没啥。人家拔根汗毛也比咱的腰粗,只是花点小钱买个安生罢了,根本就不在乎。
不缺粮饷,还时不时的能得些外快,宁州绿营……不,现在已经是池州绿营了,一天天混得抖了起来。熊立春从楚军那里学到了很多带兵的方法,也没有绿营中很常见的贪污军饷喝兵血的毛病,对部队的训练抓得还比较紧。池州绿营的战斗力眼瞅着上了一个台阶……将士们也都非常喜欢池州这个地方,很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想起当年受汪克凡再三盘剥的日子,熊立春越发觉得投靠马国柱这一步是走对了。
当然。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熊立春的幸福生活中也有一些小小的烦恼。比如王双人(牛佺)时不时在他耳边聒噪,温柔乡是英雄冢,少和“环肥”“燕瘦”两位姑娘泡在一起云云,昨天晚上甚至闯进朝云楼,把他和“环肥”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