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残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补残明-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存仁下意识地倒吸一口冷气。

    城南八里堡地处交通要道,往南连着福建,往东连着浙江,明军在短短几天内挖成壕沟把八里堡一带堵死,上饶和清军后方的联系就被完全切断了。

    上饶孤零零地甩在江西境内,是一座远离后方的孤城,看明军的样子,分明是打算长期围困。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春荒时节,城中的存粮有限,如果被围撑不了多长时间,对清军非常不利。

    他不怕明军攻城,就怕这么一直拖下去。

    如果福建和浙江的援兵来了,八里堡一带是必经之路,如果上饶山穷水尽弃城逃跑的话,八里堡也是唯一的退路,哪怕出城打粮,稍微走远一点也要经过八里堡,明军的壕沟堵死在那里,就像眼中钉,肉中刺,卡的张存仁喘不上气。

    怎么办?

    张存仁的目光从众将脸上一一扫过,只看到一双双迷茫无措的眼睛。

    ……

    百里之外,饶州府。

    刚刚晴了没两天,突然又下起了牛毛雨,哩哩啦啦的雨丝落在身上,衣服一点都不见湿,只是让人心情烦闷。

    汪克凡这两天一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忙碌的工作压住焦虑的心情,谭泰虽然不断向浙江和福建分兵,但速度还是太慢,他的主力还在九江到安庆府一线,楚军无法向南直隶发起进攻。

    眼看就要进入四月份了,这样拖下去,山西姜瓖不知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未完待续。。)


………………………………

第三十五章 攻守易位,平江营完胜!

    全国战场一盘棋,其他的地方全动起来了,连云南的西军都出兵四川,楚军最厉害的这个大车却一直呆在棋盘的角落,没有充分发挥子效。

    汪克凡等得有点着急。

    但是时机不成熟,现在只能沉住气,继续等。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楚军主力在饶州府等了一个多月,也有有利的一面。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全军上下抓紧时间休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演习,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完全恢复,甚至又提高了一点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虽然只提高了一点点,却是殊为不易的进步,在战场上碰到实力相当的敌人,这一点点提高就可能是制胜的关键。

    部队的士气也很高。忍了这一个多月,眼看着其他友军打得热闹,楚军士兵都憋足了劲,各级将领每天都会收到很多请战书,将士们恨不得立刻出征投入战斗……“拴住的狗才咬人”,话糙理不糙,就是这么个道理。

    汪克凡身在饶州府,整个东征战局的情报都汇集到他这里,总的来说,除了上饶的王进才和曹志建打了个败仗,其他各部都比较顺利,就连扼守仙霞关的陈邦傅都仗着地利优势,在镇筸营的帮助下连着打退清军的两次进攻,让号称知兵善战的周亮工无计可施。

    王进才和曹志建的个人能力差了点,汪克凡并不担心。

    能力差不是问题,只要没有差到不及格的地步。能力差的人反而好控制,汪克凡优待平江营和长沙营,除了千金买马骨之外。也想在楚军内部形成一种平衡。

    近代军队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楚军并不需要太多惊艳的牛人猛将,更需要兢兢业业的螺丝钉,王进才和曹志建只要能适应螺丝钉的角色,服从命令听指挥,很大程度上能弥补他们个人能力的不足……况且楚军其他将领的底子也强不了多少,王进才和曹志建只要能迈过去这个坎。和张家玉、王鼎的差距并不大。

    有关上饶之战的事情,他都全权交给汪晟处理,虽然其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他也没有干涉汪晟的指挥……打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开车一样都是熟练工种,总当副司机永远也开不好车,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如果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统帅。现在付出的这些代价,将来都会有回报。

    汪克凡的眼睛,一直在盯着小孤山的谭泰。

    谭泰的主力不动,楚军的主力也不动。

    等到攻克上饶之后,浙江和福建的西边再没有任何屏障,谭泰估计就忍不住了。

    除了上饶之外,东征战场上还有一桩麻烦事——鲁王。

    鲁王和隆武帝之间曾经有过合作的机会,但是最后却闹得水火不容。博洛南下的时候,鲁王被打得落花流水。被迫逃到舟山岛上,中间还有一段时间靠郑彩庇护,似乎马上就要完蛋的样子。

    但是他在江浙沿海一带仍有很强的号召力,随着东征展开,南直隶、浙江、福建北部的很多义师都奉他为主,起码名义上听他指挥。他手下有张煌言、张名振这样的人才,最近一个月在浙江东南部和福建东北部抢下好大一块地盘,包括福宁州的全部、福州府、建宁府和温州府的一部分,联军号称十五万,兵锋直指福建省城福州,打得佟养甲竟然只能采取守势。

    和他相反,刚刚吞并郑彩的郑成功军心不稳,清军又在厦门附近陈以重兵,郑成功虽然也在反攻,却进展不大。罗明受和张家宝从香港出海后,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他们迂回攻击清军侧后,要经过郑成功的地盘,汪克凡隐隐有些担心。

    随着福建战事的深入,江西明军、广东明军、香港的楚军、郑成功、鲁王朱以海几支抗清力量不可避免要发生接触,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想了很久,汪克凡铺开纸笔,给隆武帝写信。

    ……

    张存仁发现明军堵死了城南八里堡,再也坐不住,接连派出几支小股部队,对八里堡发起试探性的进攻。

    很顺利!

    出乎意料的顺利!

    城南八里堡,顾名思义,距离上绕城只有八里,也就是四千米的样子,除了城下的一片开阔地,八里堡附近是地形复杂的丘陵,有很多树林和湖泊池塘,张存仁很担心中了明军的埋伏,没想到几支小部队派出去,都顺利地抵达壕沟,才遇到防守的明军。

    张存仁仍然不放心,派出斥候扩大搜索面积。他们惊喜地发现,上绕城和八里堡之间竟然是真空地带,明军除了游骑斥候外,没有部署一兵一卒,只在壕沟前面部署了防线,就像一个只穿着内衣的大美女横躺在上饶城前,还诱惑十足地向清军勾着手指。

    来吧,来打八里堡吧,这条防线很单薄,咱们在野外决胜负。

    斥候禀报,北边的曹志建守在灵山,距离上绕城六十里,王进才的主力摆在白鸭嘴一线,在八里堡三十里之外,远远超过上饶城和八里堡之间八里的距离,怎么看都没有太大的风险。

    张存仁明明知道出城作战未必有利,还是难以抵挡这种诱惑。别的不说,打通八里堡,就能打通和外界的联络通道,如果顺利的话,还可以和东边的永丰县、玉山县连成一体,得到仙霞岭周亮工的支援。

    “南贼不敢攻城,想在野外决胜,也罢,我就成全了王进才这厮,在八里堡给他个教训!”张存仁调兵遣将,周密安排,在城内留下足够的守军,在外围又摆上大量的警戒部队和哨探斥候,然后派出部队向八里堡一线发起进攻。

    五百人。

    八百人。

    一千人。

    ……

    他一点点增加着攻击的力度,同时紧盯着白鸭嘴和灵山,王进才没有多少骑兵,如果他的主力向八里堡扑来,张存仁早就布下了口袋,迎头狠狠敲他一棒,然后立刻撤回上饶。

    王进才的战法却显得很笨拙,一门心思在八里堡一带和他进行阵地战,清军攻克每一条壕沟,一座营寨,他就派来援兵再夺回去,每次派来的援兵还不多,就是几百人、一千人不等,标准的添油战术,八里堡防线似乎随时会崩溃,却又一直险而又险的坚持着……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炮声隆隆,战鼓如雷。

    “杀!”

    随着疯狂的喊杀声,几百名清军士兵在一面龙旗的带领下发起冲锋,直扑壕沟后面的一座营寨。这面旗帜是汉军镶蓝旗的战旗,形状像一面后世横放的锦旗,长方形带一个三角,中间绣着龙纹图样,张存仁久攻不克,终于把他的精锐乌真超哈兵派上来了。

    他这次投入的本钱不小,除了五百名乌真超哈鸟铳兵外,还带上来两门红衣大炮,意图一举拿下这座营寨,当成清军的前哨据点,然后对八里堡发起总攻,彻底摧毁明军的防线。

    在六磅炮的轰击下,明军营寨被打得残破不堪,新土垒成的寨墙并不坚固,上面出现了好几个缺口,竹制寨门更被炮弹打成了碎片,空荡荡的缺口没有任何遮挡。

    乌真超哈兵在绿营兵的配合下,冲到了壕沟面前,壕沟上已经搭好了飞桥踏板,清军士兵一拥而过,这里离明军营寨只有五十步上下,基本上已经进入鸟铳的射程,只是准头没有保证。

    “快!快!快!过桥后立刻列队,让浙江绿营冲寨!”

    清军军官大声催促着,不时抬头看看明军的营寨,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刻,还好,明军营寨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

    突然,明军营寨里传来一声哨子响。

    寨墙上,一支支燧发枪探出枪口,瞄准了正在过壕沟的清军。

    “坏了!”

    那个清军军官连忙转过身,正好看到明军寨墙上喷出了一股股白烟。

    紧接着,响如爆豆的枪声伴随着子弹的呼啸一起传入他的耳中,最少有十几支燧发枪瞄准了这个军官,连串的子弹像组合拳一样打中了他,他的身体在摔倒之前发出猛烈的颤抖,像是一种诡异的舞蹈,在最**的时候却突然仰面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这些乌真超哈兵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虽然遭到突袭却临危不乱,他们就地蹲下身子,纷纷举起手中的鸟铳还击,在军官的指挥下,竟然还能打出像模像样的分组齐射,和排成射击队列没有多大区别。

    所谓乌真超哈兵,就是重装火器兵,他们身披可以防弹的绵甲,手里拿着威力强大的鸟铳,从来不怕和明军进行枪战,如果明军派出骑兵突袭,他们也许还会顾忌三分,既然要用火枪决胜负,那就比比谁的本事更强吧!

    “砰!”“砰!”“砰!”……

    连续的几次排枪后,乌真超哈兵的枪声明显稀薄了许多,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很多尸体和伤兵,明军营寨里的枪声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还在发射的火枪并没有减少。

    怎么会这样?

    清军指挥官发现不对,大声下令撤退,乌真超哈兵调转身形,乱哄哄地向后逃去。

    明清两军攻守易位后,燧发枪对鸟铳,再加上寨墙掩体的帮助,平江营的火枪兵完胜!(未完待续。。)


………………………………

第三十六章 弃城突围

    张存仁虽然顶着福建巡抚的文职官衔,但他是武将出身,行事完全是武将的做派,来到上饶后,把巡抚行辕设在自己的中军大营里,倒也符合战争时期的特点。

    中军厅里,张存仁居中而坐,上饶城中的文武要员分列两旁,一名清军斥候跪在地上,大声禀报军情。

    “据卑职探查,南蛮平江营和长沙营这几日一直在打造攻城器械,仅白鸭嘴军营一处就有上千名工匠长夫,已经打造了半截船十一具,攻城云梯三十余具,飞桥五十余具,撞车五具,木驴车不计其数……”

    “混账,满口胡言!来人呐,把这厮推出去砍了,首级挂辕门示众!”

    张存仁脸色铁青,突然一拍桌案,命亲兵把那个斥候按倒,连抬带架出了大门,那斥候不停大声喊冤,张存仁却沉着脸一言不发。

    上饶知府吕杰俊左右看了看,上前两步,跪倒求情。

    “军门息怒,斥候在外探查军情,未必次次都能查得准,城中正是用人之时,还请军门饶他一命。”

    “不行!不过就这么几天的功夫,南贼绝计打造不出这么多的攻城器械。这恶贼胡说八道,乱我军心,一定要斩了他!”

    事关军心稳定,文官武将互相看了看,没人再敢上前劝说,吕杰俊磕了个头,告罪起身。紧接着,外面响起一通催命鼓,时间不长,行刑的军官进来禀报。已经把那个斥候斩首示众。

    张存仁点点头,对他说道:“张九命,你去白鸭嘴走一趟。看看王进才到底在干什么,他们打造了多少攻城器械,一定要探查清楚。”

    张九命是他的亲兵队长,二十年前就跟着张存仁投身军旅,在战场上几次救过张存仁的命,张存仁也几次救过他的命,虽然是上级和下属。也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作为张存仁最信任的心腹将领,张九命办事一向稳重可靠,而且胆大心细。由他去探查军情,绝对不会再搞错。

    张九命干脆利落地应了一声,转身出门去了,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