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残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补残明- 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叩见固山额真大人!”田友慌忙跪下行礼,这个满清军官名叫朱马喇,堂堂的固山额真,长期镇守南京,马国柱都得让他三分。

    (固山额真,就是后来的都统,比如韦小宝就当过前锋营都统,固山额真最初是一旗的军政长官,身份仅在旗主之下,比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的官都大,而且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也是满清从部落社会向中央集权国家转变的产物,通过固山额真、巴牙喇纛章京等一系列官职的设立,满清皇帝架空了八旗旗主,控制了八旗的军政大权。)

    “听说南贼来犯新建镇。固山额真立刻率部过江,赶来支援,八旗劲旅既然到了。新建镇自然固若金汤……”

    马国柱淡淡地解释着,仿佛只是为了安定军心,但是田友跟随他多年,只听他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就知道军门大人其实非常激动,只是凭借多年修炼的涵养,才保持着表面上的镇定。

    太悬了!

    真是千钧一发。马国柱刚才已经在考虑是否投水自尽,朱马喇及时赶到,简直是救了他一命。

    朱马喇点点头。对田友问道:“南贼的旗号都查清了吗?总共有多少兵马?又是从哪里来的?”

    “末将派人反复打探,南贼以滇军赵印选为先锋,后面还有汪晟和周国栋等人的旗号,应该都是从湖广刚刚赶到的援兵。”田友的回答和事实很接近。周国栋、陈友龙都是刚到江西。就参加了这次行动。

    朱马喇却被他带到沟里去了:“从湖广来?他们走的是哪条路?为什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马国柱猜测道:“他们应该是从山沟里钻过来的,楚军的老巢就在崇阳通山县一带,对那里的地形很熟悉,所以才能绕开熊立春的注意。”

    “好吧,这个先不管他,只要后面没有更多的南贼,汪晟和周国栋就不难对付。”反正新建镇的守军已经被打乱了,朱马喇干脆接管了指挥权。连续下达命令,把他带来的几千八旗兵投入战斗。抵抗楚军的进攻。

    在新建镇的外围,楚军派出很多的斥候对周围严密监视,不管清军援兵从哪个方向来,都立刻派出部队阻击,但是朱马喇渡江而来,楚军却没有察觉。当这支生力军加入战斗后,进攻的阻力成倍增加,清军甚至在局部发起反击,把楚军又赶了回去。

    眼看新建镇即将攻克,却突然出现反复,汪晟没有马上投入全部兵力拼一把,而是暂停进攻,先搞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是朱马喇渡江赶来支援,汪晟不但不着急,反而非常高兴——朱马喇本来在赣江东岸负责围困南昌城,跑来支援新建镇,围城的清军大营就空虚了。

    汪晟下令各营转为轮番进攻,在保持压力的同时,抓紧时间休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他在等金声桓。

    金声桓坚守南昌半年,一直在积极主动的进行反击,只要清军稍有松懈,就立刻出城逆袭,大大小小二十几次恶战,虽然没能打破清军的包围圈,却一直没有放弃,朱马喇带兵支援新建镇,金声桓没道理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

    此时的南昌城里,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最后关头。

    赣州水师虽然拼死送进来一批粮食,但是城里有二十多万军民,那几船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过了十多天后,南昌城里第二次断粮,又出现了大规模的吃人现象。

    身为统帅,理应和士兵同甘共苦,以激励士气,自打城中断粮后,金声桓就没有吃过饭,每天也以人肉为食,但他毕竟不是吃人的妖怪,身体本能的排斥这种行为,每次吃了人肉都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这天晚上军议结束后,斯养又送上一锅人肉羹,金声桓稀哩呼噜吃完,拍拍肚皮哈哈一笑,站起身来:“这只两脚羊味道还不错,诸位慢用,本镇先去休息片刻。”

    王得仁嘴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挥手说道:“大帅慢走。”

    金声桓点点头,转身出了中军厅,随即却越走越快,最后干脆小跑起来,一路奔进自己的卧室,立刻抱着马桶大吐特吐。

    “王杂毛这个狗日的,吃人肉吃的那么香,他还是不是人啊?”想起王得仁敲骨吸髓的吃相,金声桓又觉得一阵反胃,抱着马桶一阵干哕,但是除了些酸水,什么都吐不出来。

    “快拿出去埋了,再把窗户打开,还有,给我倒杯水……”金声桓对亲兵吩咐一声,然后站起身摇摇晃晃走到床边,连身上的铠甲都没脱,无力的倒在床上。

    二十年前,他就是因为不愿吃人,才加入了农民军,没想到戎马半生,最后又回到了原点。但是金声桓知道,军心士气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哪怕事后吐得干干净净,他也会继续在外人面前装成一个吃人恶魔。

    亲兵送上一大杯白水,金声桓反复漱了漱口,才感觉好一些了,屋子里还是充斥着一股怪味,他站起身向外走去。

    “大帅,要不要给您送一碗白粥来?”亲兵小心翼翼地问道,白粥现在虽然是奢侈品,但军中还有一点最后的存粮。

    “不用了,先跟我出去转转。”金声桓这会没有半点胃口,干脆决定去查哨,他整了整盔甲然后迈步出门,脸上的疲惫突然一扫而空,下一刻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又是那个威风凛凛,仿佛是铁打般的大将军。

    一路向南门走去,到处都是一片凄惨的末日景象,百姓易子而食,饿殍腐尸随处可见,军队每天还有二两糙米的基本口粮,才维持着没有发生兵变,但是金声桓非常清楚,最后的一点存粮也即将耗光,如果援兵还不出现,城中很快就会不战自乱。

    来到城门前,金声桓顺着马道登上城墙,意外的碰到了王得仁。

    此刻的王得仁,和刚才大咧咧的模样判若两人,他独自站在女墙后,手扶垛口,探身对着城外的远处不停眺望,魁梧的身形意外显得有些佝偻,萧瑟的冷风吹过,仿佛间竟有一种英雄末路的感觉。

    “来了?”

    做了好几年的搭档,彼此都非常熟悉,王得仁只听脚步声,就知道身后来人是金声桓。

    “来了。”

    做了好几年的搭档,彼此都非常熟悉,金声桓没有多余的废话,站在王得仁的身边,一起向城外看去。

    “又吐了吧?实在受不了就别强撑着。”王得仁淡淡说道:“其实没什么,我吃人肉的时候也觉得挺恶心。”

    “那你每次还吃的那么香……?”金声桓诧异地看着他。

    “我那也是装的。”王得仁说道:“不过我没你那么大反应,吃下去就不会再吐出来,现在有的吃就不错了,总不能糟蹋了一碗好肉。”

    听他说的形象,金声桓又觉得胃里一阵翻滚,岔开话题问道:“不知道楚军现在到哪里了,鞑子今天有什么异常么?”

    “是有些不对劲。”王得仁指着清军大营的方向说道:“鞑子今天太过安生,免死牌也收起来了。”

    嗯?金声桓连忙向城下看去,果然,清军大营前面的免死牌不见了。

    南昌城里断粮之后,清军在四门外竖了几块免死牌,每天抬来热腾腾的吃食,喊话诱降城中的守军,不过据说谭泰并不守信,城里有些军民百姓抗不住饿,缒城逃到清军大营,严刑拷打后,就被全部处死。

    四周积雪耀眼,金声桓手搭凉棚,又对清军大营仔细观察了一遍,嘴里喃喃说道:“也许是楚军的援兵到了,鞑子抽调兵马拦截,才会这个样子。你看,鞑子的军旗是不是少了些?”

    王得仁摇摇头:“我数过了,军旗还是差不多,但也有可能是故布疑阵,最好还是出城打他一下,就能摸清鞑子的虚实。”

    “这个……”

    王得仁建议再次出城逆袭,金声桓皱起眉头,犹豫不决。

    城里两次断粮,士兵们每天只有二两糙米吊命,长期的营养不良,造成体质严重下降,无论军心士气还是战斗力,都比平时差的太远,勉强出城作战,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未完待续。。)


………………………………

第五十五章 逆袭

    金声桓和王得仁打了半辈子的仗,嗅觉非常灵敏,城外的清军大营表面上一切如常,几个诡异的细节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两人商议一番,又找来当值的哨兵仔细询问,得知清军大营天黑后乱过一阵,金声桓基本上可以肯定,清军就在刚才突然调整部署,很可能调走了一部分兵力,但具体动向不明。

    这是个让人非常纠结的结论。

    也许是个机会,也许是个陷阱。

    如果是援兵到了,当然要里应外合,趁机打破清军的包围圈,但万一是自作多情,甚至中了清军的诱敌之计,以城内明军的现状,再打一个大败仗的话,很可能立刻崩溃。

    “算了,再等等看吧。”金声桓摇摇头,强压住心里的冲动。

    南昌包围战旷日良久,在一次次的防守和反击中,城内的明军就像长时间拉开的弹簧,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力量,借助高大的城墙还能守一段时间,出城野战却力不从心。

    “要不然的话,我带一千人出城,是胜是败,不会影响大局。”王得仁还是不甘心,城中已经弹尽粮绝,哪怕风险再大,也要试一试。

    “你肯定不能去,换一个人还差不多。”金声桓坚决不同意。王得仁的部下出身于大顺军,战斗力强悍,占了城中兵力的三分之一,而且只听他一个人的命令,如果王得仁出了什么意外,马上就会发生内乱。

    “换一个人就不灵了……”

    王得仁还要坚持。突然有个军官登上城墙,离着老远就叫道:“金帅!王帅!赣江对岸新建镇起火,去了好多的鞑子战船!”

    新建镇?金声桓和王得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疑惑不解的神情,这会儿顾不上想太多,他们急匆匆下了城墙,上马向西门奔去。

    登上西门城楼,对岸的火光清晰可见,远远的虽然听不到任何声音,江面上却能看到许多的清军战船。急匆匆地向新建码头驶去。

    “奇怪,若是楚军的援兵到了,怎么会从西边来?”金声桓惊喜之余。又感到非常疑惑。

    “嗨!这个时候还管那么多呢!哪怕是鞑子大营自己走水了,咱们也得去凑凑热闹!”王得仁请命道:“我带五千兵马,出西门冲杀一阵,如何?”

    “不行!”

    金声桓竖起两个指头:“机会难得。五千兵马太少。最少要带一万人,要真是楚军的援兵到了,我自领大军随后策应!”

    谭泰攻入江西后,金声桓和他在鄱阳湖一带打了两仗,损兵折将之余,南昌城里杂七杂八还有七八万人马,这一万精兵是全军的精华,当然。如果真是援兵到了,再把所有的兵力全押上去。不用再留任何后手。

    皇帝老子也不差饿兵,城中立刻升起道道炊烟,金声桓拿出宝贵的存粮,给出征将士们做了一顿饭。就着这个时间,士兵们做好其他的准备工作,每人痛痛快快吃了两碗干饭,然后饭碗一摔,提刀出阵。

    随着王得仁一起出城的,还有百十个的夜不收,他们负责打探军情,水性好的还要凫水渡过赣江,查清新建镇的情况,如果有援兵到了,和他们及时取得联络。

    一声炮响,王得仁一马当先,冲出西门,全身上下披挂整齐,头上却没带头盔,只扎着一条发带,乱发随风脑后飞舞,点钢枪斜持在手,威风凛凛一将军,西北好汉王杂毛!

    “杀!”

    在战前动员中,王得仁把援兵可能到了的“可能”去掉,非常肯定的告诉出征将士,汪克凡已经带着十万大军杀到赣江西岸,现在只要内外夹攻,南昌之战就能转败为胜!

    “杀!”

    明军士兵气势如虹,刚刚吃了一顿饱饭还在其次,关键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在南昌城里暗无天日的熬了半年,士兵们宁愿今晚战死,也不愿继续等死!

    西门外地形狭窄,随着清军的包围圈不断缩小,他们在这里也建起了一道连营,用壕沟寨墙挡在南昌城和赣江之间,切断城里和外界的联系。这道营寨修得相当坚固,朱马喇临走的时候,不但没有抽调西门连营的清军,反而又向这里调来援兵,增加兵力,以防止两岸明军会师。

    明军不计代价,攻势猛烈。

    清军早有准备,顽强抵抗。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伤亡惨重。

    一开始的时候,王得仁连续两次进攻都被打退,除了上千人的伤亡以外,似乎一无所得,但是根据清军的反应,他更加确信是援兵到了。

    清军虽然守得很顽强,却一直缩在营寨里抱头挨打,不敢出来反击,其他几座城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