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残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补残明-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投降吗?”他来到第三个楚军士兵面前。

    那个楚军士兵是个不到二十岁的样子,身材瘦小,满脸稚气,浑身上下到处都是鲜血,明显受了重伤,见屯布儿来到面前,他膝盖一软,缓缓跪了下去,围观的清军士兵立刻嗷嗷怪叫,屯布儿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突然间,那瘦小的楚军士兵猛的跃起,手里多了一柄精光四射的匕首,向着屯布儿心口刺去!

    屯布儿脸上笑容不减,脚下却飞起一腿,正踹在那个楚军士兵的心口,把他踢得倒飞出去。屯布儿身材魁梧,武艺高强,这一脚又使出了十分的力量,那个楚军士兵还在半空中,口中就喷出一道血箭,啪的一声摔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你也要和他们一起死吗?”屯布儿转向第四个楚军士兵。

    “我,我愿投降……”第四个楚军士兵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下头去。

    千古艰难唯一死,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剩下的十来个楚军士兵里,有一大半都愿投降,其他的都被立刻杀死。

    只剩下林忠最后一个了,屯布儿把短刀当啷一声扔在他的面前:“该你了,想死的话,赏你个全尸。”

    林忠拾起短刀,瞪着屯布儿看了半天,真到生死关头,他才发现是如此渴望活下去。

    心口腾腾跳个不停,手心里汗津津的,林忠猛然举起刀子,向头上一挥,砍断了发髻。

    “我投降。”

    “很好,我需要几个向导,好好干吧。”

    屯布儿转过身,命人叫来医官,对投降的楚军士兵进行检查,伤势较轻的进行简单治疗,再给些饮水吃食,伤势严重的就拉到一旁,直接补刀砍死。

    虎牙刀映射着雪光,在空中闪过一道道耀眼的轨迹,几个重伤的楚军士兵身首异处,其他的投降士兵一个个面无人色,林忠孤零零的站在那里,眼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尸体。

    ……

    一百里外,清军水师的舰队已经逼近了樟树镇。

    明军的赣州水师刚刚打了败仗,残存的战船没有几只,见到清军一百多艘船的大型舰队,只能远远地避开,但是岸上的楚军早就接到警报,在樟树镇周围严阵以待,谨防清军登陆。

    “这个仗,不好打呀!”

    李成栋一直站在甲板上,查看两岸的地形军情,下雪天部队无法遁形,岸上的楚军被看得清清楚楚,见到对方能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下保持军容严整,李成栋越发担心,觉得这次行动凶多吉少。

    和李成栋站在一起的,是水师副将夏建仁,他反正不用担半点风险,就乐呵呵地开导着李成栋。

    “怕什么?船走得这么快,南贼想要调兵也来不及,离樟树镇远点上岸就是了。”

    “夏大哥,你这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南贼就算调兵再慢,等我们上岸以后,还是会一窝蜂的赶来,到时候跑都没地方跑,弟兄们都得送了小命!”李成栋明知自己是炮灰,也要发发牢骚,希望能博得夏建仁的同情,大家都是给满清卖命,总有几分兔死狐悲的香火情。

    “嘿嘿,有八旗劲旅配合,还有蔺光远在前面顶着,你还担心什么?这一仗肯定能大获全胜,将来立功升官,可别忘了我夏大哥!”

    “夏大哥一向照拂兄弟,我心里都一清二楚,别的不说,我正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大哥,表表小弟的心意。”

    李成栋一摆手,左右送上来两口沉重的箱子,打开一看,银光闪闪,整整三千两白银,都是五十两一锭的大元宝。

    “哎呦,这是做什么?无功不受禄,我可受不起这份厚礼!”夏建仁喉结动了两下,嘴里却一叠声的推辞,态度非常坚决……反正银子已经拿出来了,李成栋难道还能收回去不成?

    “受得起呀!夏大哥一向仗义疏财,手里没有余钱,做兄弟的正好在福建发了一笔小财,二一添作五和大哥分了,要是再推辞,小弟可翻脸了!”

    李成栋客套了两句,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我觉着啊,这一仗八成要败,总共不到一万人马,却一头扎到南贼的老窝里,这不是自己找死吗?蔺光远可是谭泰大将军的红人,我管不了他,却不能看着自己的兄弟们白白送死,等上岸后,还请夏大哥不要离开,给我们留条后路。”

    “这个,不好办呀!”夏建仁呲着牙,吸着气,一副为难的样子:“本来呢,多在这里留两天,给你们敲敲边鼓也没什么,就怕谭泰大将军还有其他的安排,到时候误了军情,我老夏可吃罪不起。”

    日他咧,三千两银子已经不少了,还想敲老子的竹竿!李成栋在心里暗暗骂娘,脸上却仍然挂着笑容。

    “嗨!满洲人谁懂得水战,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多呆上几天不会给大哥惹麻烦的。”李成栋诚恳说道:“等这一仗打完了,不管有没有用上大哥的战船,我都会再送上一份厚礼,这几千弁勇关乎到我的身家性命,夏大哥可不能见死不救!”

    “嘿嘿,你手下有四五千人,真要是用钱买命,几千两银子算什么?你要再这么说,我可生气不管了!”夏建仁说道:“谁叫咱们兄弟对脾气呢!把银子拿回去,我帮你担了这个风险就是,上岸后我在江心等你三天,怎么样?”

    几万大军交战,也许会拖上很长时间才能分出胜负,只等三天有些短了,李成栋却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多谢夏大哥照顾,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上岸后要等我三天,还有,这件事别告诉蔺光远。”

    蔺光远是这支登陆部队的主将,李成栋与他一向不和,要不是连打了几个败仗,被满清主子派来戴罪立功,李成栋绝不会听他的指挥。

    “行啊!蔺光远这小子,想立功想疯了,我也看他不顺眼。”夏建仁说道:“蔺光远不用管,但你可得想好了,将来怎么在谭泰大将军面前回话,可不能把我扯进去。”

    “夏大哥尽管放心,我会给大将军一个交代。”李成栋微笑着,语气非常诚恳,目光像婴儿一样清澈,

    s


………………………………

第四十三章 判断

    南昌会战已经打了半年,对谭泰来说,能否攻克南昌才是胜负的关键,对楚军发起反攻,更多是希望通过拉锯战拖延时间。

    虽然没指望一举消灭楚军,但既然是拉锯战,就要有胜有负,谭泰希望能打个像样的胜仗,把楚军赶回樟树镇以南,等到汪克凡重新组织第二次进攻,清军应该已经占领了南昌。

    战局的发展正符合他的预期,楚军的攻势过猛,很快就没了后劲,清军这边刚刚做好反攻的准备,碰巧又赶上了连着几天下雪……

    天时地利都占尽了,所有的一切都对清军有利,反攻开始之后,进展非常顺利,八旗骑兵借助天气优势,轻易穿插到楚军的腹地,攻克了相对薄弱的黄沙岗据点,对前突的岳州营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只要蔺光远和李成栋的绿营兵再在樟树镇前面扎上一颗钉子,就能形成分割包围的态势,逼迫岳州营离开坚固的营寨,和雪地里和八旗骑兵野战。

    只要打赢这一仗,就能保证整个南昌会战的胜利,谭泰的胃口不算太大,消灭或者击溃岳州营就算满意。

    能否打赢这一仗,关键又在于蔺光远和李成栋,如果他们顶不住,让楚军主力和岳州营会合,八旗兵占领黄沙岗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绿营兵,本来是不太放心的,但是谭泰的主力还要围困南昌城,珍贵的八旗骑兵也不能用在这种消耗战里,蔺光远和李成栋就闪亮登场,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炮灰就得有炮灰的觉悟,碰到了这种脏活累活,绿营兵当然要第一个顶上去。

    在江宁绿营里,蔺光远只是一个小字辈,比李成栋等人的资历浅得多,骤然得到征南大将军谭泰的信任和重用,恨不得肝脑涂地,誓死以报。反正他只有四千多人马,只要能换来一个红顶子,哪怕打光了也不心疼,所以表现的非常积极,从丰城县出发后就不停催促水师,尽快赶到岳州营和樟树镇之间登陆。

    八旗兵擅长机动作战,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把岳州营调出来,在野战中加以消灭,所以不能逼得太紧。蔺光远和李成栋一直向南,在樟树镇附近找了一处平坦的地方登岸,然后把部队展开,对着汪克凡摆出了一副防御姿态。

    如果谭啸离开大营,自有八旗兵去对付他,蔺光远和李成栋不用担心屁股后面。

    用了足足两个时辰,将近一万名绿营兵才全部登岸,清军水师打个招呼,自顾掉头向北驶去,他们要去运送更多的辎重,同时封锁赣江,防止东岸的通城营等部支援谭啸,不能一直在这里呆着。

    蔺光远没有想到,夏建仁走出去不到十里,就悄悄分出来一些战船,停在附近。

    是人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蔺光远命令李成栋顶在前面,在路口要隘扎营,自己的嫡系部队则摆在后面的一座小山上,相对要安全一些……他本以为李成栋会坚决反对,甚至拒不执行命令,已经做好了当场翻脸的准备,李成栋却表现得异常恭顺,很痛快地接受了命令,没有提任何条件就领兵去了。

    看着李成栋灰溜溜的背影,蔺光远很有几分得意:“李成栋这厮,想当年那么风光,如今当了败军之将,不也得听我的摆布!”

    虽然是狐假虎威,这种大权在手的感觉也让他一阵飘飘然……

    拂晓时分,汪克凡就连续接到报告,八旗兵分成几股窜进楚军防地,黄沙岗等几个据点遭到进攻,清军水师一支庞大的舰队也顺着赣江南下,逼近了樟树镇。

    清军到底想干什么?这是摆在汪克凡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不搞清敌人的战略意图,就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参谋部很快做出了判断,清军要么是想奇袭樟树镇,一举把楚军打败,要么是想分割包围岳州营,除了这两种可能外,其他的暂时不用考虑。

    两种可能性,却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前线情报的反馈有一个时间差,战场的形势还不明朗,汪克凡命令部队紧急动员,做好战斗准备,再没有轻举妄动。

    难处之事宜缓,现在只有等一等,等清军自己露出狐狸尾巴。

    他派出大批斥候,紧紧盯着清军水师,看他们到底在哪里登岸,登岸后又准备做什么。蔺光远和李成栋刚刚在路口扎下大营,他就得出结论,这支清军迂回登陆,目的就在于切断岳州营和樟树镇之间的联系。

    是盯上岳州营了!

    樟树镇不应该加强防守,反而要主动进攻!

    两军对峙的时候,在战斗打响之前,主动权无疑在进攻一方的手里,他们可以从容挑选对方的薄弱环节下手,但是一旦出手之后,主动权就转到了防守一方,他们只要拥有足够的预备队,就能集中优势兵力,对突前的敌军发起反冲锋,稳住自己的防线,甚至反败为胜。

    问题是,汪晟带走了一部分兵力,楚军先前的攻势又撑得太满,汪克凡手里没有足够的预备队。

    樟树镇里的楚军有一万多人,大部分却是辎重部队,战斗力有限,其他的楚军各部距离较远,短时间内无法赶到。汪克凡一面派人通知他们尽快向樟树镇靠拢,一面派出仅有的五千恭义营战兵,对蔺光远和李成栋发起猛攻。

    这无疑是一种冒险——派出五千战兵后,樟树镇里已经非常空虚,如果清军水师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再送来一支援兵,对樟树镇发起突袭,楚军很可能丢掉这个重要的据点,大批的粮草辎重会落到清军手里。

    汪克凡却决定冒险一试——打仗哪有不冒险的,决定胜负的往往不是谁更正确,而是谁犯的错误更少,除非像演义里的诸葛亮那样,多智近妖,几乎是算无遗策,才能在战前就完成复杂的准备工作,抓住楚军这个稍纵即逝的破绽。

    谭泰也算满清名将了,却肯定没有这个本事。

    如果为了以求万全,等楚军各部的援兵到了再发起进攻,蔺光远和李成栋站稳了脚跟,战斗的难度就会成倍增加,汪克凡派出恭义营的五千战兵,就是要对蔺光远和李成栋保持足够的压力。

    负负得正,各种有利不利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楚军的五千战兵和这支绿营兵正好势均力敌,激烈的战斗难解难分。

    (不好意思,这个短章是补昨天晚上的,今天晚上还有正常更新。)rs


………………………………

第四十四章 将计就计

    天亮后不久,北风呜呜的吼了起来,大块的雪片漫天飞舞,这场铺垫了好几天的暴风雪终于到了最**。。

    连着两个时辰,暴风雪没有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