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残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补残明-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重用他。

    此战必胜!

    陈泰充满了信心。

    他手下有两千多八旗骑兵,一千多河南绿营步兵,一千多天佑兵,全都是精锐部队,肯定能打败那两万多明军。

    他手下的八旗骑兵以阿礼哈超哈兵为主力,噶布什贤超哈兵为辅(前锋营的前身叫噶布什贤营),还有七十多名巴雅喇兵,个个都是镶黄旗的热血儿郎。

    天佑兵的战斗力也不容忽视,他们都使用精良的鸟铳,不像有些绿营兵还拿着三眼铳,在陈泰看来,三眼铳其实就是一根能冒火喷烟的铁棍子,当成冷兵器还更好用一些。

    除了火铳兵之外,天佑兵更厉害的还是炮兵,经过两天的准备,他们在这片战场上修筑了一些简易工事,几门大炮早就用骡马车辆运送到位,其中的两门红衣大炮可以打五斤重的炮子,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另外还有六门轻便的虎蹲炮,最适合野战使用。

    那一千多名河南绿营是步兵,清军入关之后,尤其到了地形复杂的江南之后,八旗骑兵和绿营步兵已经养成了协同作战的习惯,有这些仆从军充当外围部队和炮灰,八旗兵感到比以前轻松了不少,当然,绿营兵也有战斗力比较强的精锐,就像这支河南绿营就不错,陈泰对他们的主将张应祥还算客气。

    “踏踏踏踏!”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张应祥和一名八旗斥候策马奔了过来,对陈泰行礼后急慌慌地说道:“启禀章京大人,南蛮到了城东十五里的地方突然分兵,以大军主力监视东门,一部转向城北码头方向,我营中乙哨已被击溃,码头那边只剩三百儿郎,恐怕守不了多长时间。”

    陈泰心中一惊,问道:“南蛮现在到了哪里?离北门码头还有多远?”

    那斥候答道:“离码头不足十里。”

    如果骑兵疾驰的话,十里路一刻钟就能赶到,陈泰立刻对张应祥命令道:“你现在亲自去北门码头,一定要防备南蛮轻骑突袭,只要能坚守一刻钟就算你立功,我这就带大军接应……”

    打仗有时候和下棋一样,一着不慎被对方抢了个先机,虽然暂时没有丢子,但以后难免步步被动。通城位于隽水河以东,如果楚军占领了码头,清军的退路就被切断,背城一战变成背水一战,危险姓也随之大幅增加,所以陈泰必须要去救援码头。

    二百名八旗游骑快马驰援北门码头,张应祥也带着六百名绿营兵匆匆赶去,其他的清军大部队正在原地休息待战,听到明军来了纷纷披甲上马,准备出战,陈泰却没有急着下令出发,而是耐心等待着其他斥候的回报。

    果然,后续的斥候探马流水般地带来最新情报,整个战场的态势清晰地展现在陈泰眼前,楚军除了转向北门码头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动作,两万大军分成前后几部,都在向西北方向前进。

    “看来是真的盯上了码头,避实就虚,有点意思!”陈泰下意识地用舌头舔了舔嘴唇,楚军既然大张旗鼓地来攻,却眼看着通城县城这个大桃子不摘,出乎意料地突然转向北门码头,说明汪克凡颇为狡诈,不敢和严阵以待的清军正面作战,而是试图攻击清军的薄弱环节。

    但是,两军即将短兵相接的时候突然迂回转向,侧翼就会暴露在敌人面前,陈泰现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如果趁势拦腰一击,很可能把这两万多楚军分割成两部分,进而彻底击溃。

    楚军的破绽显而易见,打还是不打?陈泰有些犹豫。

    从汪克凡过往的经历来看,此人并不是庸将蠢材,他这么做很可能是故意卖个破绽,**清军去攻……但是陈泰再三考虑,都没有发现其中有什么危险,北门外的地势更加开阔平坦,除了一座光秃秃的小土山之外,再没有任何险要之处,也就是说,那里更像一个公平决斗的战场,对于骑兵居多的清军来说,还略微占一点优势。

    “其实对他来说也算不错了,总比东门这里好。”陈泰突然茅塞顿开,楚军现在就是希望公平决斗,不想在东门和早有准备的清军作战,汪克凡应该是自恃兵力占优,企图坚守一点**清军去攻,然后四面合围一决胜负。

    “这个计划倒是不错!但对自身的实力估计过高,如果我派出巴雅喇兵和阿礼哈超哈兵发起凿穿进攻,汪克凡能顶多长时间?一刻钟?两刻钟?反正不等你大军合围,我就先把你的腰杆打断了。不过这样一来,他肯定会收缩退走……”

    陈泰第一个念头就是派骑兵突袭,但慎重地考虑一下,又否决了这个方案,汪克凡既然敢故意示弱,肯定藏着什么手段,陈泰虽然不怕他,但巴牙喇兵和阿礼哈超哈兵太过珍贵,万一伤亡太大就不好了。

    除此之外,他还担心一旦把楚军拦腰截断,汪克凡就会放弃原来的计划,转而收缩后退,这一仗还是难分胜负,与其这样还不如换一个思路,光明正大地接受楚军的挑战,把战场转到北门方向,堂堂正正的进行一场决战。

    拿定主意之后他下达命令,骑兵、步兵和天佑兵一起行动,大军转向通城东北方向,出前十里向楚军压了过去。(未完待续。)

    〖三七中文 。〗百度搜索“37z”访问


………………………………

第九十七章 这个年代的火炮还算不上战争之神

    “贼他妈!都搞的什么名堂?老子真是看不懂,打完这一仗就回家养老去球!”

    马进忠策马站在自己的将旗下,向着土山上的汪克凡中军大纛看了看,又转头死死盯着西南方向的通城,清军大队人马正从城墙拐角处的树林后冒了出来,因为行进的速度不快,数千人竟然没有荡起多少尘土,高高低低的旗帜迎风飘扬,刀枪武器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像阳光照耀下荡漾的水面。

    在马进忠看来,楚军临战之前突然迂回北门,就像两个人性命相搏的时候突然转身,把毫无防备的腰腹软肋卖给对方,无疑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汪克凡到底有什么诱敌妙计,他一直没看出来。但奇怪的是,清军竟然也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或者说不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没有派出骑兵突袭,仍然按部就班的缓缓赶来交战。

    马进忠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难道说,汪克凡和陈泰都比自己高明的太多?做出的部署怎么一点都看不懂!

    接到清军赶来的消息后,明军立刻停止前进,以那座土山为依托列阵准备迎战,楚军毫无疑问的担任了正面主力,马进忠的部队则摆在土山的侧后方,负责掩护楚军的侧翼。两万大军从行军状态突然转为战斗状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马进忠忙活了半天,才把手下的几千人马部署到位,但是楚军的动作却非常迅速,似乎早有准备,这更加深的马进忠的怀疑。

    看这个样子,汪克凡在迂回北门码头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在土山迎战清军的准备,但是土山一带的地形非常普通,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汪克凡费尽心机把清军引到这里决战,真的有必胜的把握吗?

    马进忠不怕和绿营兵作战。对真鞑子却一直心存忌惮,在这片开阔地和八旗骑兵正面交手,在他看来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更有可能打个败仗。但是他身上有一股浓厚的江湖气,敢赢更敢输,宁可冒些危险,也没有打算自己逃跑。

    “哎,不想那么多了,就跟他赌一回看看……”

    清军进入开阔地带后,在第一时间从纵列的行军状态展开成战斗队形,前军八旗骑兵一分为二,分左右向前突进五百步,陈泰率巴雅喇兵居中坐镇。天佑兵的火铳兵和炮兵部队紧紧跟随,绿营步兵则略略坠后,五千人马很快完成了列阵。

    东北方向不到五里处,则是楚军的阵营,他们接到清军逼近的消息后。也早就列阵准备迎战,两支大军如此接近,伸出拳头就能打到对方,谁都不可能迂回退却,一场硬碰硬的正面对决已经不可避免。

    到了这个时候,双方反而更加谨慎,都在做最后的战前准备。没有轻易发起进攻,只有清军的游骑仗着骑术高超,不断冲到明军阵前骚扰。明军的游骑兵明显实力差了一截,在缠斗中很快落了下风,且战且退回到阵后,清军的游骑更加嚣张。散开队形冲向明军阵列两翼,不断用骑弓射出轻箭。

    八旗兵在野战中最爱用这种骚扰战术,大明官军经常因此战败,在弓箭的不断攒射下,一般人都很难忍受只挨打不还手。阵型就会发生松动骚乱,清军的大部队趁机进行集中突击,往往一举把明军的阵型击溃。

    但楚军不是一般的大明官军,他们用胳膊上的小圆盾护住面门咽喉,就不再理会那些飞来的轻箭,骑弓的杀伤力很有限,无法穿透楚军身上的铠甲,只要克服了恐惧心理,骑射的骚扰很难有太大的杀伤力。

    明军后排的弓箭手同时开始还击,连排的羽箭射向清军游骑,他们使用的是威力强大的步弓,清军的游骑兵只能挨打无法还手,有两匹战马中箭受伤,不得已向后退了下去。

    士气微挫,陈泰的脸上却波澜不惊,汪克凡这两年名气响亮,被认为是明军中的后起之秀,湖广最为善战的将领,他手下的部队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真正的杀招还没使出来呢!

    从东门到这里并不远,清军的两门红衣大炮都装有炮车,被天佑兵推到了阵前,其他六门轻便的虎蹲炮摆在拒马枪的后面,防备明军突袭中军。

    楚军的阵地上也架着几门火炮,但看样子都是些小家伙,最大的应该只能打三斤多的炮子,肯定不是清军红衣大炮的对手,经验丰富的天佑兵立刻注意到了这一点,在骑兵和步兵的掩护下,把两门红衣大炮推到了距离土山一千五百步的地方,这是红衣大炮有效射程的极限,明军大炮却打不到自己。

    陈泰纵马上前,观察明军的阵型,附近的唯一制高点就是那座坡度不大的小土山,两万明军都依托这座土山展开,汪克凡的中军大纛就在土山顶部,那里的防御兵力最强,但也是明军阵型的“阵眼”,只要攻下这座土山,这一仗就必然取胜。

    “开炮!”

    陈泰一声令下,喇叭吹响,令旗挥动,天佑兵的两门红衣大炮先后喷出浓烟和火光,两颗沉重的五斤炮子呼啸着射向土山。

    红衣大炮其实就是西洋舰载炮的翻版,弹道低平,所以炮弹运行的抛物线远小于45度角,射程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有一弊必有一利,低平的弹道造成了平缓的射入角度,落地之后不会损失太多动能,如果在平地上会反复向前弹跳,造成二次三次甚至四次杀伤,大量杀伤密集阵型的敌人。

    明军在半山坡上构成了一道宽阔的防御地带,前有粗略的工事路障,后面有层层叠叠的士兵,陈泰非常肯定,这两门红衣大炮可以轻易砸烂那些防御工事,在明军士兵的阵型中趟出一条条血肉胡同。

    马进忠正在侧后方观战,心里不由得一紧。

    他当初曾经为阿济格护送炮兵部队,对清军的火炮有一定了解,陈泰这两门红衣大炮带有可以推动的炮车,都是满清自己仿制的神威将军炮,算是这个年代最先进的武器之一,威力极其惊人,如果对着土山连续轰上二三十炮,楚军的阵型就会崩溃,这一仗还没真正开始就输了一大半。

    山顶上,汪克凡神色很镇定,心里却有一点小小的紧张,用土坡来防止跳弹杀伤的试验早就做过,这道山坡的角度也相当理想,但实际效果怎么样,还要在实战中检验。

    “嘭!嘭!”

    两颗炮弹一前一后落在半山坡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一颗击中鹿角阵,一颗落在明军的弓箭手阵营中,那些明军弓箭手看到炮弹朝着自己飞来,都慌忙向四周闪躲,陈泰看到他们狼狈的样子,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屑的冷笑,炮弹落地后再弹起才是真正伤人的时候,速度太快,想躲也躲不过去的。

    但是,接下来的场景却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那颗炮弹落在半山坡上,再次弹起的时候却没有向前,而是几乎笔直地朝着天上飞去,附近的明军看着炮弹越飞越高,连忙向四周散开,那炮弹落下来还在第一弹着点附近,竟然没有伤到一个人!

    另一个颗炮弹也差不多的样子,和平常低平的弹射角度完全不同,落地后也朝上方弹起,只稍微向左前方偏了一点,像个皮球般反复弹跳了几次,越来越低终于落在地上不动了,只砸坏了两个鹿角。

    怎么会这样!

    马进忠又惊又喜,要不是仗打到一半,他简直就要冲上土山问个究竟,那些炮弹为什么会失去威力,而这一切是不是汪克凡早就安排好的。

    山顶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