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残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补残明-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宁州义兵的实力太差,说白了就是一群山贼土匪,在这种正规军的大会战里根本递不上手,所以邓先生不赞成去冒险。

    “二哥,这封信上说得什么,你给大伙说说呗!”老三黄秃子是个文盲,看不懂这封信。

    邓先生就大致解释了一番。

    黄秃子立刻说道:“那肯定是黄州府呗,围魏救赵嘛,这还看不出来!”

    他虽然是山贼,竟然还懂兵法,充满智慧的脑袋已经谢顶。

    老四赵竹竿是个瘦高个,有不同意见:“不一定,要打黄州府,就得过长江,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汪军门再厉害也不会飞过长江,所以还是打九江府。”

    黄秃子和赵竹竿争了起来,底下几个兄弟也跟着吵成一团,邓先生突然一拍桌子。

    “好了,不管黄州府还是九江府,咱们都惹不起,吵这个有什么用,还是听大哥怎么说吧!”

    他转过脸,笑着对熊立春说道:“大哥,这件事最好还是推掉,实在推不掉就拖,随便凑点钱粮送到兴国州交差,汪军门贵人事多,不至于跑到幕阜山里和咱们较真,您说是不是啊?”

    “是啊,什么汪军门王军门的,不用搭理他!”黄秃子表示赞同,他一直在幕阜山里混,对汪克凡不太了解。

    “我觉得不保险,大哥可是朝廷的参将,要是汪军门责怪下来,怕是吃罪不起。”赵竹竿表示反对,他的山寨紧邻湖广通山县,听说过汪克凡的威名。

    “有什么了不起的?那姓汪的难道有三头六臂?要是真的为了这件事为难大哥,咱们就去投鞑子好了,一样享不尽荣华富贵!”黄秃子天生谢顶,表示剃头没有心理障碍。

    “是啊,刚给湖广送去五千两银子,又要咱们出钱出兵,这也太欺负人了,不去,不去……”其他几位将领纷纷出声附和,出钱出粮出兵,跟着汪克凡去冒险,怎么看都是个赔本买卖。

    熊立春心里火往上冒,这帮人太嚣张了,尤其老二邓先生,竟然要跟他平起平坐的样子,回头一定要把这个家伙收拾了,但是,现在却不能生气……他端起酒杯滋啦一声喝干,再抬起头已经露出了亲切的笑容。

    ……

    今天白天有点事,更新晚了,待会还有一章,不过可能很晚。(未完待续。。)


………………………………

第四十七章 乌鸦嘴会造成全军覆没吗?

    “诸位兄弟,汪军门吩咐下来的这个差事,不但要办,还得办好!”

    熊立春的语气非常坚决,把调子定了下来:“汪军门到底是个什么人,诸位兄弟还不清楚吧,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跟着他干,不会吃亏的……”

    从内心来说,熊立春也舍不得那些钱粮,也觉得去兴国州有些冒险,但是,他不敢违抗汪克凡的命令。

    他能有现在这个地位,离不开汪克凡的扶植,宁州义兵创立之初,靠汪克凡提供的武器装备才把队伍拉起来,后来发展的过程中,也一直打着汪克凡、樊文钦的旗号,因为自称大明官军,才得到了地方百姓的支持。

    熊立春本来是个山贼土匪,和他的几个把兄弟没什么区别,后来混成了大明参将,才一统八百里幕阜山,如果得罪了汪克凡,对方只要一纸文书就能把他打回原形,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汪克凡在大明朝廷里的权势,熊立春早有耳闻,连樊文钦都是他一手扶植的傀儡,自己这个小小的宁州参将,违抗命令后肯定死路一条。

    当然,熊立春还可以选择投靠满清,但那是最后一条路,现在投降时机不对,卖不上价钱。

    早在宁州义兵刚刚起事的时候,金声桓就试图招安这支部队,后来江西各地乱成一团,宁州义兵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控制了宁州和武宁两座县城,金声桓更几次派来使者。对熊立春许以高官厚禄,引诱熊立春归降。

    但是在熊立春看来。金声桓开出的价码还是太低,明军现在的形势也不错,犯不着投降。

    金声桓自己只是一个总兵,手下的副将都是王得仁之流的大将,像熊立春这样的山贼土匪,投降后最多给个参将,和熊立春现在的位置没有区别。

    熊立春没什么立场,既可以跟着大明混。也可以投降满清,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精明之处,知道不能反复来回投降,否则难以得到信任,别说荣华富贵,搞不好连小命都难保。

    看形势,等机会。熊立春早有打算。

    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扩充自己的实力。

    熊立春的心很大,哪怕向清军投降,他也看不上金声桓,等到自身实力够了,清军方面想要和他谈判。最少得派出湖广总督罗绣锦这样级别的高级官员。

    既然这样,干脆就赌上一把。

    和其他几位把兄弟不同,熊立春对汪克凡非常了解,恭义营当初转战江西,以几千人马对金声桓十万大军。却两克吉安府,连下十几座县城。后来更有汀州救驾,赣州解围的不世奇功,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汪克凡在信里说得明白,恭义营回到湖广后,已经扩编为楚军,兵力足有两万多人,这样一支强军兵进兴国州,肯定又会闹得天翻地覆,宁州义兵跟着敲敲边鼓,不吃肉也能喝碗汤。

    机会!虽然有风险,但更是一个机会,值得一赌!

    如果赌赢了,会得到汪克凡的信任和重用,宁州参将的牙牌,起码要换成宁州副将,跟在楚军后面随便拾点破烂,抓点俘虏,宁州义兵的实力又会大大增强。

    如果赌输了,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兴国州紧邻幕阜山,大不了撒腿就跑,宁州义兵不至于全军覆没。

    除了这些理由外,熊立春出兵兴国州,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

    熊立春刚刚收编了好几家山贼,虽然仗着兵力雄厚,又有朝廷参将的头衔,成为无可争议的老大,但是邓先生也是幕阜山数得着的大头领,加入宁州义兵后自成一派,得到了好几个将领的支持,对熊立春的地位有一定的威胁。

    尤其在今天这个场合,邓先生竟然当着熊立春的面,在众将面前发号施令,已经碰到了熊立春的底线,为了打击邓先生的气焰,不管这件事是对是错,熊立春都咬牙要做下去,全当赌一把。

    如果赌赢了,熊立春的威信自然大幅提高,邓先生再不会构成威胁,以后还能为我所用,如果赌输了,熊立春准备在战场上卖队友,清洗邓先生派系。

    宁州义兵中分成几个部分,最大的一股是熊立春的嫡系部队,凌云寨的七百多人也被打散编在里面,其他的是各位把兄弟的部队,还没有进行混编。打起仗来机会多得是,如果真的碰上了硬骨头,熊立春准备把邓先生扔出去顶缸。

    宁州义兵扩充太快,熊立春还没有彻底掌握这支部队,准备在这一仗里清洗异己。

    在熊立春的强力坚持下,反对的声音都被压了下去,宁州义兵随即进入备战状态,征集需要的粮草物资,又抽调了将近四千名精锐士卒,组成了一支出征部队。

    汪克凡的要求是两千人,他却派出了将近四千人,几乎多出来一倍,这里面既有凌云寨的七百多人,也有邓先生、黄秃子的手下,熊立春暗中不怀好意。

    当然,宁州县和幕阜山老巢也不能放弃,熊立春派自己的亲信在宁州县坐镇,幕阜山老巢却几乎抽调一空,他现在是幕阜山的老大,只要前线不打败仗,就没人敢去动他的老巢。

    一切安排妥当,熊立春带着四千大军,浩浩荡荡离开宁州县,杀奔湖广兴国州。

    ……

    岳州府,提督操江临时衙门。

    王进才一脸诚惶诚恐的模样,向汪克凡再三谢罪,马进忠站在一旁,满脸尴尬。

    “请军门见谅,末将军中还有些杂务,不能去黄州府了。”王进才不愿冒险。

    “老王,我都下决心去了,你也一起去吧,不用你全军齐出,只派一万人还不行吗?”马进忠苦苦劝说。

    “这个……”王进才犹豫片刻,说道:“一万人还是太多,三千人行不行?”

    汪克凡笑了:“我倒是无所谓,就怕你将来后悔,三千人可分不了多少军功。”

    王进才一脸为难的样子,咬了咬牙才说道:“那我出五千人,全当为军门……”

    汪克凡摆摆手,打断了他:“不用了,就三千人好了,但这三千人里最少要一半披甲战兵,其他辅兵也得是青壮汉子,可不能派些老弱残兵来混事。”

    王进才本来正有这个念头,这个时候却连连否认:“怎么会呢?军门交待下来的事情,末将定当尽心竭力办好,绝不敢混事的。”

    风险太大,王进才不敢下重注,三千人已经是他的心理极限,要不是被马进忠的话堵住了,他连这三千人都不想派。

    “那就这样吧,你们回去尽快准备,两天后到岳州府报到。”汪克凡最后嘱咐道:“还有,这件事要注意保密,哪怕何督辅那里也先不要说。”

    马进忠和王进才诺诺连声,行礼告辞,出了衙门后一起返回住所。

    到了住所收拾行李,两人带着亲兵离开岳州城,向南各回驻地,在路口分手的时候,马进忠叫住了王进才。

    “老王,你一路甩着个窝瓜脸,是给我看的吗?”

    “哼,不是你多嘴,我会白白赔了三千人马?”王进才突然爆发了:“三千人呐!还有一千五的披甲战兵!”

    “你家大业大,抛洒点也没啥了不起。”马进忠嬉皮笑脸。

    “扯淡!”王进才狠狠瞪了他一眼,皱着眉头说道:“不行,我回去就装病,这三千人我不出了。”

    “那你可想好啦,这样做的话,可是把汪军门往死里得罪!”马进忠骂道:“你小子是个木头脑袋!这一仗我出五千人马,还要亲自带队,难道我傻呀!”

    在农民军出身的将领中,王进才属于少壮派,在马进忠面前是小老弟,虽然被骂了也不生气,问道:“你真的要出五千人?我以为你就是那么一说。”

    马进忠手下一共七千多人马,五千人对他来说可不少,可以说是拼上了老本。

    “切,敢输不敢赢,一辈子别想出头!”

    马进忠说道:“老王,你现在也是当大帅的人了,我有几句掏心窝的话劝劝你。兵不能养着,越养越娇气,得放出去打仗,否则的话,早晚一仗全军覆没,你马哥可吃过几次这样的亏了!”

    “呸呸呸!乌鸦嘴!我跟你没什么好说的,你小心自己全军覆没吧!”王进才的脸色更加难看,翻身上马自顾去了。

    “你他娘的,真是忠言逆耳啊!”马进忠冲着他的背影大叫:“那三千人一定要派来,别怪马哥没提醒你!”

    王进才头也不回地走了,马进忠愣了愣,自言自语地嘟囔着:“他娘的,不会真的乌鸦嘴吧,老子真的会全军覆没?”

    如果把攻打黄州府当成一场赌博,那也是一场豪赌,没有几千人马的赌本,连坐到桌子前面的资格都没有,马进忠的本钱不多,虽然有些心虚,还是一次全压上去了。

    两天之后,马进忠带着五千精锐赶到了岳州府,王进才犹豫再三,也派来了三千人马,但是披甲只有六百多人,还是大大地打了个折扣。

    汪克凡没有过多计较,留下崇阳营和东莞营看家,会同其他大军,兵出蒲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四十八章 临战之夜

    汪克凡率大军出征的同时,还要确保后路和粮道安全,所以蒲圻县和岳州府也不能唱空城计,汪晟一向谨慎持重,由他驻守蒲圻最让人放心。

    张家玉的东莞营留在岳州府,除了看家之外,更重要的是按照楚军的标准练兵。

    这支部队在广东时自我感觉还不错,来到湖北和恭义营一接触,才发现各方面的素质都差了一大截,在几次演练中都被其他的部队完败,甚至比吉安营都差了很多,用汪克凡的话来说,东莞营的战斗力还不及格,不能上战场,先在家里练好了再说。

    除去崇阳营和东莞营,楚军还有将近两万人马,差不多倾巢而出,再加上马进忠的五千人,王进才的三千人,总计两万七千人的大军北出蒲圻,直奔咸宁。

    蒲圻在明军手中,东北方向的咸宁却在清军的控制下,那里是汪克凡的第一个目标。

    咸宁是武昌府的南大门,有汀泗桥、贺胜桥等险关要隘,易守难攻,清军将其视为保卫武昌府的屏障,长期驻有重兵把守……如果能攻克咸宁,就会对清军造成极大的震动,不得不加强武昌府的防卫,甚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