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残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补残明-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行!徐大哥不让说,咱们就不说,反正我把话撂这了,只要我当一天这个宁州参将,就不会让凌云寨受了委屈!”

    熊立春端起酒碗,咕咚咚一口喝干,伸手又取过酒坛倒满,端起来走到徐震的面前:“徐大哥,小弟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您,再敬您一碗!”

    “这厮喝多了,有些失态。”徐震莞尔一笑,端起自己的酒碗,和熊立春当的碰了一下,然后一仰头,咕咚咚倒进了嘴里。

    突然,他觉得心口一凉,如遭锤击!

    徐震低着头,愕然看到一柄短刀深深没入了自己的胸口!他想说些什么,却说不出来,想抬起头看看熊立春,却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只听啪嗒一声,酒碗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你干什么!”

    “好贼子!”

    “啊!”

    事发突然,徐震的几名心腹一时都愣住了,呆呆地看着熊立春,不等他们回过神,熊立春手下的几名心腹一起扑了上来,拔出兵刃就是一阵砍杀。

    二当家,三当家,四当家……,凌云寨的几位头领转眼都倒在血泊中,聚义厅里还有十几名徐震的亲兵,一起发声喊冲了上来,熊立春捡起徐震的佩刀,率领几名心腹迎了上去,如砍瓜切菜一般,把这些亲兵接连砍翻……

    跟随熊立春上山的一百多名士卒,都是他特意挑选出来的精锐,其中一半化装成普通的马夫挑夫,身上却暗藏兵刃。他们中间有负责的将领,一直在留心聚义厅的动静,当聚义厅这边闹起来之后,这一百多名士卒也立刻发动,以有备攻无备,很快就杀到了聚义厅,和熊立春等人汇合。

    经过最初的打击和震惊后,凌云寨的土匪们终于反应了过来,数百人层层叠叠围了上来,把聚义厅包围得水泄不通。

    “报仇!”

    “为大当家的报仇雪恨!”

    “活剐了这帮兔崽子!”

    土匪们疯狂冲了上来,熊立春却率领部下守住了前后大门,刀枪挥舞,血肉横飞,熊立春如同杀神般威风凛凛,手中的一柄单刀上下挥舞,接连砍死了七八个土匪,硬生生把他们的进攻打退了。

    再次发起进攻!

    再此被打退!

    熊立春骁勇异常,手下还有一百多名善战的精锐,把聚义厅守得如铁桶一般,土匪们群龙无首,渐渐失去了锐气。

    “烧死他们!”

    土匪们收集干柴油木,准备火攻,正在忙乱的时候,隐隐从寨子外面传来一阵金鼓号角之声,似乎有大队人马正在攻山……

    听说抚州义兵的援兵来了,熊立春只说了一句投降免死,凌云寨的土匪们立刻选择了投降。

    徐震死了,二当家等几位重要的头领也死了,土匪们本来就是凭着一股血气在作战,既然吉安义兵的大部队来了,土匪们马上要被全歼,再没有抵抗的心思。

    熊立春控制住形势后,把徐震风光厚葬,并亲自披麻戴孝,到坟前祭拜。

    苍茫的山野银装素裹,巍巍松柏下隆起几座新坟,熊立春跪在坟前失声痛哭,然后向几百名土匪俘虏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演讲。

    自古官匪不两立,徐震是土匪,熊立春却是官军,所以只能大义灭亲,挥泪杀死义兄。但是,既然徐震等几位头领已经死了,就不会追究其他土匪的罪责,只要大家从此改过自新,加入吉安义兵,就能戴罪立功,甚至升官发财等等……

    隆武三年的大年初一,熊立春剿灭(火并)了凌云寨,从而控制了幕阜山北部地区,从铜鼓营到毛竹山,从宁州县到靖安县,小半个南昌府,四个县的地盘,三十六家大小山寨都奉熊立春为主,在名义加入了吉安义兵。

    熊立春深入虎穴一击,不但除掉了徐震,扫除了称霸幕阜山的最大障碍,还收编了他的七百多名手下,这七百多名土匪大多是农民军出身,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熊立春得到他们之后,抚州义兵的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除此之外,他还把徐震多年积攒的家底搜刮一空,除了各种器械物质之外,还有上万两银子,四个漂亮的小老婆,幕阜山三十六家山寨既然奉熊立春为主,每年也会按时送来保护费。

    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女人有女人!

    但是,熊立春并不开心,因为他回到宁州县城后,就见到了汪克凡派来的使者,命令他筹集五千两军饷送往湖广,并且让抚州义兵整军备战,准备参加湖广会战。

    从凌云寨抢来的银子还没暖热,转手就要交给汪克凡一半,熊立春很心疼。

    更让他担心的是,汪克凡竟然要把抚州义兵调往湖广,去和孔有德的大军作战。

    孔有德不是金声桓,天佑兵也不是绿营兵,这一仗打下来,抚州义兵搞不好就当了炮灰,如果损失太大的话,连幕阜山老巢的地盘都守不住。

    犹豫再三,他拿出了五千两银子,派人解往湖广,汪克凡是大明的提督操江,又是抚州义兵的总后台,伸手向他要点钱,熊立春不能不给。

    至于去湖广参战嘛,熊立春打算先拖拖看,到时候随机应变。


………………………………

第三十三章 少年的懵懂爱情

    连绵的幕阜山挡住了风雪,数百里之外的长沙府,笼罩在一片温暖明媚的阳光下,还没到春天,街头已经能感到早春的芬芳气息。

    这样的暖冬很不寻常,在年轻人的记忆里,从小到大的每一年,冬季都是寒冷而干旱的,早春也一样了无生机,只有那些六七十岁的长者,年少时才见过这种温暖宜人的气候,他们不由得暗暗期盼,希望隆武三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头。

    明末小冰河时期,据说是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农作物大量减产,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证,不得已铤而走险,揭竿而起……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也受到天灾的影响,由于牲畜和食物严重短缺,把目光投向了南方肥沃的土地,残酷的战争随之爆发。

    小冰河时期延续了几十年,到如今,终于有了结束的迹象,但是强大的明帝国已经崩溃,满清已呈席卷天下之势……

    和北方城市比起来,长沙相对幸运些,兵荒马乱二十年,长沙几乎没有遭过战争的侵扰,老百姓还保持着原有的生活节奏。

    隆武三年的大年初一,城隍庙附近有一场新年庙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了整整一天,有祭神游街的,有划旱船舞狮子的,有说书唱戏的,有摆摊售货的,还有三五成群的妙龄少女结伴而游,笑声像清脆的银铃,容颜像娇媚的春花,自己也成了一道风景,不知惹来多少行人的瞩目。

    过年了!不要说小门小户的女孩子,哪怕那些大家闺秀。也会趁机出来走走,她们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日子过得平淡而憋闷,到热闹的庙会上转一转,都玩得非常开心。

    少女们穿着鲜艳的长裙,婀娜的身姿摇曳在街头,若是大户人家的女孩子,身后还会跟着几名护院家丁,以免哪个不开眼的登徒子色胆包天,冲撞了自家小姐。

    这种美景太过养眼。平日里又难得一见,有些胆大的少年就远远缀在后面,只求多看佳人一眼。若是那少女能回头对视一眼,甜甜的滋味可以回味好几天,若是那少女能再露出一个微笑。那就是郎有情妾有意了,回家后肯定要央求父母。上门提亲。

    有一个绿裙少女生得最为秀丽。光彩照人,浑身上下透出一股青春气息,她的几位女伴也都正当妙龄,面容姣好。这样一群女孩子,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身后除了护院家丁之外。还一直跟着好几个少年郎。

    他们都是些懵懂少年,只要别靠得太近,那些护院家丁也不干涉,当然。若是谁敢做出轻佻调戏的举动,立刻就会被沙钵大的拳头砸个满脸开花。

    一圈逛下来,那绿裙少女和女伴们告别分手,登上了自家马车,离开城隍庙。

    看她走掉了,跟着的少年郎都失望地轰了一声,转身又钻进了人群中,去找别的热闹,只剩下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让伴当牵来一匹马,骑上又追了下去。

    汪克斌,汪克凡的弟弟。

    汪克斌来到长沙之后,在岳麓书院求学,在书院里曾经和那个绿裙少女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惊鸿一瞥,叹为天人,始终难以忘记,今天无意中又在庙会上碰到,再也不愿放弃,一直跟着马车,想看看她到底是谁家的小姐。

    穿大街,走小巷,马车一路来到了城西,突然拐进了一条巷子,汪克斌跟着正要进去,在巷口却被几个家将模样的人拦住了。

    “汪少爷,再往前走不太方便,您先留步吧!”为首的那个家将看样子是个武林高手,一把拽住缰绳,汪克斌的坐骑立刻就停住了。

    “你认得我?你是谁?”被人家当面堵住了,还叫破了自己的身份,汪克斌微微有些尴尬,但仍然想方设法,要打听那绿裙少女的底细。

    “呵呵,汪家二公子,汪克斌少爷,本次乡试新进的举子,在长沙府里大大有名,谁不认得?至于在下吗,只是一名走卒而已,名字不说也罢,免得脏了汪少爷的耳朵。”那家将的笑容带着一丝倨傲,虽然在称赞汪克斌,却并不恭谨,似乎在他眼里,无论汪克斌这个举人身份,还是他背后的提督操江汪克凡,都没什么了不起。

    “那位小姐是哪家府上,能赐告吗?”汪克斌做最后的努力。

    “没有我家老爷的吩咐,在下不能乱嚼舌头。”那家将摇了摇头。

    “好吧,那我走了。”

    汪克斌又向那巷子里看了一眼,然后拨转马头,径自去了。

    那家将看他走远,转身走进巷子,从角门进入了一栋大宅,刚刚进了院子,却碰上那个绿裙少女。

    “二小姐,汪克斌已经打发走了。”

    “多谢杜三叔。”

    绿裙少女福了一福,低头进了后宅,脚步间似乎有些慌乱,那姓杜的家将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站在那里想了想,转身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面静悄悄的,章旷手捧一本古籍,正在专心研读。

    这里是章府,那绿裙少女就是章旷的二女儿。

    “启禀老爷,二小姐今天去逛庙会,碰上了一件事……”

    杜家将说着说着,章旷放下了手里的书,目光渐渐变得锋利,皱起眉头考虑着。

    “去把夫人请来,我有事和她商量。”

    ……

    汪克斌离开巷子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绕着那巷子转了几圈,又找到朋友打听了一番,终于知道这里是章旷府邸所在,知道了那绿裙少女的身份。

    晚上回到家里,他没心思吃饭,大半夜也睡不着,脑海里始终有个穿着绿裙的影子闪来闪去。

    “看来是没希望了!”汪克斌当然知道,章旷是何腾蛟的心腹,更是大哥汪克凡的政敌,两个人之间矛盾很深,他喜欢那绿裙少女,根本是没指望的事情。

    理智告诉他,应该放弃这段朦胧的感情。

    但是,为什么心里觉得这么疼呢?(未完待续。。)


………………………………

第三十四章 隆武帝出的一道难题

    蓝天纯粹而干净,湘江静静的流淌,航船在江面上无声的驶过,像一幅意境隽永的风景画。

    今天是大年初一,船上的乘客不多,都三三两两的靠在船头,不停地向前张望,汪克凡和篆姬穿着便装,也站在船舷的一侧,李玉石和几名亲兵充任亲随伴当,远远地守在一旁。

    汪克凡俊朗阳光,篆姬清丽惊艳,不知情的外人看到了,以为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年轻情侣,都会在心里赞上一声,好一对郎才女貌的风流璧人!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心情愉快,面对如诗如画的山山水水,无暇美玉般的少年男女,老船公哼起了嘶哑的小调,随着悠悠的江风飘散在身后,坚韧的竹篙在江底一点,船头轻盈地转了个弯,四季常绿的岳麓山突然出现在视野中。

    “长沙府到了!”

    船上立刻响起了欣喜的叫声,这些乘客都是晚归的旅者,急于回家和亲人团聚,眼看终于到了长沙府,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情。

    无论前世今生,汪克凡都没有来过长沙,但在周围乘客的感染下,对这座陌生的城市也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他的家在这里,他的家人在这里,回家的感觉总是令人期待。

    等夜航船靠上了码头,乘客们纷纷沿着跳板下船,汪克凡踏上岸边石阶,对篆姬说道:“呆会去我家吧,请你吃年糕。”

    “你可真够小气的,不去。”篆姬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我有地方过年,不打搅你们一家团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