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仁最近接到任命,担任潮州总兵,驻守广东的东部,以防福建清军进入广东,福建的形势现在很复杂,针对潮州防务,汪克凡提出了几条中肯的建议,几个人聊得很投机。
突然间,汪克凡话锋一转,对梁志仁抱拳行礼。
“我有一事相求,请梁将军玉成。”
“军门有事但管吩咐,何必这么客气?真是折杀末将了!”梁志仁心中一喜,连忙回礼。
“呵呵,这是我的私事,本不该麻烦梁将军的,哎——,算了,不提了!”汪克凡摆了摆手。
“哎——,汪军门的事,就是末将自己的事,请军门直说!”梁志仁大包大揽,就差拍胸脯了,丁魁楚完蛋以后,他正想找个新的靠山,汪克凡托他办私事,正是搭关系的好机会。
“是这样的,我在潮州府有个仇人,想请梁将军除掉他。”
“是谁?”
“此人名叫吴六奇,绰号吴钩,海阳县豪强,大约四十岁年纪……”汪克凡要借刀杀人,除掉汉奸吴六奇。
在金庸的里,吴六奇是正面人物,身在曹营心在汉,表面上是满清的提督,私下里却是天地会的舵主,一门心思反清复明,最后被神拳无敌归辛树割掉了脑袋……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吴六奇是个不折不扣的汉奸!
南明历史上汉奸无数,在他们暴露之前,汪克凡也管不了那么多。但吴六奇在历史上开门揖盗,迎降清军进入广东,是个标准的带路党,恭义营离开广东之后,福建的清军始终是个威胁,他万一再搞上这么一出,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吴六奇现在还是个小人物,但潮州和福建接壤,吴六奇很快就会在战乱中崭露头角,被提拔重用,不如趁早除掉。
“哼哼,吴六奇这厮敢冒犯汪军门,我定会砍了他的脑袋,用石灰腌了送到湖广去!”梁志仁开始还有点担心,不知道汪克凡要对付谁,听说吴六奇只是个海阳县里的豪强,立刻放心了,他现在是堂堂的潮州总兵,干掉一个小小的吴六奇,就像碾死个蚂蚁一样简单。
“好!我恨此人入骨,耿耿于怀多年,梁将军如果能替我出了这口恶气,香港岛的码头算你一成股份。”那八千义兵实力有限,梁志仁却是广东的实力派军阀,汪克凡干脆拉他入伙。
“多谢军门提携!既然这样,我就拿三千两银子入股!”香港岛基本上还是一片荒地,梁志仁没觉得这里有什么“钱途”,他有心和汪克凡拉关系,就大大方方掏出来三千两银子,全当给汪克凡行礼了……
……
汪克凡在香港呆了两天,对全岛进行实地考察,对将来的发展做出规划,临走的时候,他给李四留下了十万两银子,除了用作香港的发展资金外,还要采购一批粮食物资运到井冈山等地。
困扰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时期即将结束,各地的粮食产量都在逐年增长,但是湖广前线处在战乱中,就地筹粮无法满足恭义营的需求,还要从广东调粮。至于隆武朝廷那边,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只象征性地给了恭义营一个月的军饷,总共一万多两银子,指望不上。
他还向罗经受要了一批造船工匠,在赣州战役中,广东战船的表现明显优于内陆水师,汪克凡准备仿造广东快蟹和长舟,建立自己的水师。
作为回礼,他给了罗经受两个望远镜,罗经受为此喜出望外,望远镜是水战利器,尤其在大海上非常有用……
汪克凡随即返回广州,向隆武帝辞行。
湖广战事迫在眉睫,隆武帝这边的事情实在太多,起码要等到年底恩科结束后才能移驾桂林,汪克凡只能先走了。
隆武帝却提出一个要求,想把花晓月留在朝廷里。
“花天师有神鬼莫测之术,可为朕分忧解惑。”
“陛下当以圣人之术治国,远离神仙鬼道之术……况且花天师最近身有要务,要遍访武当山和龙虎山等地,不能侍奉陛下。”汪克凡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把花晓月留在朝廷里,早晚都会穿帮不说,而且也镇不住场面。没了汪克凡这个穿越者的指点,花晓月和普通的神棍没多大区别。
必须保持神秘感!
“不知花天师有何要务?”隆武帝的好奇心果然被勾了起来。
“花天师夜观天象,江西一年内恐有巨变,要闭关作法,以昌我大明国运!”
………………………………
第十四章 离开广州
( )汪克凡不愿放人,隆武帝碰了个软钉子。
但他并不生气,顺着话头随口岔开话题,和汪克凡聊起了江西的局势,两个人都不再提花晓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君臣之间的谈话异常融洽。
对隆武帝来说,花晓月只是一个江湖异人,不是很重要,犯不着为了这件事和汪克凡生出隔阂……他要做大明中兴之主,要一步步把权力抓到自己的手中,要完成各种困难的改革,离不开汪克凡的支持。
朝局的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在汪克凡即将外放湖广的时候,他必须要尽量示恩拉拢,让各方的政治势力都看一看,他完全能够控制汪克凡,而以汪克凡为代表的“楚勋”集团也对他忠心耿耿。
汪克凡即将离开朝廷中枢,也有很多话要对隆武帝嘱咐。
首先是广东的防务问题。
要守广东,先守赣州。把赣州打造成坚不可摧的堡垒,清军就无法从正面侵入广东。
如果清军选择迂回进攻,从福建攻打广东的东部,侧翼就始终处在赣州的威胁下,明军的水师又占据优势,随时可以从沿海地区包抄清军的后路……清军的东西侧翼都不安全,就不可能发起大规模的攻势,再派一支精锐明军驻守潮州、惠州一带,就可以保证广东的安全。
其次是四川和云贵的问题。
由于四川督师王应熊意外病故,大小军阀割据自雄,朝廷对四川已经失去了控制,在这种局面下,必须再任命一位德高望重的四川督师,以收拾残局。汪克凡向隆武帝提出建议,由赋闲在乡的文安之担任四川督师。
文安之,天启二年进士,和傅冠是同年,也是标准的老资格,威望和资历都足够担任封疆大吏,由他出任四川督师,那些军阀都得给几分面子。而且傅冠的老家就在长江三峡一带,进入四川比较方便。
汪克凡推荐文安之,是借鉴了真实的历史。文安之在永历朝出任四川督师,联络“夔东十三家”抗清,独撑危局,一直坚持到1659年,政治能力很强。
隆武帝对此没有什么异议。他在福建的时候,就曾经任命文安之担任礼部尚书。但是文安之远在三峡。交通不便,还没来得及赴任,清军就攻入了福建……文安之这个人既有资历,又有能力,用着也放心,的确是四川总督的最佳人选。
云南方面的情况更加糟糕。
由于土司沙定洲作乱。云贵总督和云南巡抚都当了沙定洲的俘虏,在事实上已经造反。四川军阀被沙定洲打败之后,隆武帝更是有心无力,对云南已经束手无策。
万里迢迢。汪克凡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尽力补救,他提出建议,由云南副使杨畏知出任云贵总督,协调各地土司剿灭沙定洲。
这是釜底抽薪之计!
在云南这个地方,黔国公沐天波的地位无可替代,大小土司都只认黔国公的世袭铁券,沙定洲虽然占领了昆明,但是沐天波带着世袭铁券和官印孤身逃走,其他的土司都不服沙定洲。
沙定洲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就胁迫控制云贵总督和云南巡抚,用他们的官印发布各种命令,昆明的朝廷官府成了沙定洲的工具,如果重新任命一个云贵总督,否定昆明官府的合法性,沙定洲就玩不转了。
杨畏知是云南的地方官,驻节楚雄,沙定洲造反之后,沐天波逃到了永昌府,杨畏知独守楚雄,抵抗沙定洲,双方已经僵持了好几个月,由他担任云贵总督,可以领导其他土司对抗沙定洲。
靠谱!
隆武帝对这个釜底抽薪之计很感兴趣,基本表示同意,只是对杨畏知出任云贵总督有些顾虑。
杨畏知是云南布政副使,只是四品官,骤然提拔到云贵总督的高位,有些不合适……云贵总督的位置太重要,杨畏知如果干砸了怎么办?如果又是何腾蛟第二怎么办?
“汪卿,杨畏知改任云南巡抚,如何?”巡抚比总督低一级,更稳妥些。
“如果是这样,就要明示撤销云贵总督,否则无法制衡沙定洲。”汪克凡力挺杨畏知,其实还有一层考虑,但暂时不便明说。
釜底抽薪见效太慢,靠杨畏知联合其他土司打败沙定洲,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张献忠死后,大西军余部很快就会进入云南,云南肯定保不住。
而大西军要控制云南,也必须利用沐天波,这就有了谈判的可能,杨畏知是有名的和谈派,提高他的地位有利于和大西军谈判。
隆武帝不知道历史,不知道大西军即将进入云南,对这个釜底抽薪的计策抱有很大期望,兴致勃勃地和汪克凡讨论着相关细节,汪克凡趁这个机会,对隆武帝介绍了些云南的基本情况。在大多数明朝人心目中,云南是蛮荒落后的地方,但实际上云南物产丰富,有铜矿,有食盐,有边疆贸易,非常适合做后方根据地。
从云南的经济情况,又聊到了经营两广的思路,汪克凡对隆武帝郑重提醒,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
南明与满清的战争,是一场国家之间的国战,局部的一两场胜利不足以改变大势,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国力的比拼。经营两广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汪克凡经营两广的思路已经做了妥协,并不是真正的变法,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会触动权贵阶层的利益,隆武帝本身根基不稳,如果步子迈得太快,一旦引起大面积的反弹,南明将陷入严重的内耗。
两个人最后说到了湖广的战局。
“汪卿,你回到湖广之后,应与何腾蛟、堵胤锡通力合作,大敌当前,不可自家先乱了阵脚。”隆武帝殷殷嘱咐,清军大举来攻。现在不是搞内斗的时候。
“陛下请放心,臣定当以大局为重,对何军门容忍退让。”汪克凡红口白牙,做出保证。
“呵呵,那就好。湖广养兵三十余万,也到了为朝廷出力的时候了,其他的事情嘛,以后再说。”隆武帝看着汪克凡,目光中大有深意。
“臣自有分寸!”汪克凡躬身答应。
隆武帝的意思很明白,清军的实力太强。汪克凡、何腾蛟、堵胤锡如果各自为战,肯定打不过清军,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与之一战。而通过这场战役,何腾蛟精心豢养的十几万大军肯定损失惨重,打败了清军之后。正好对湖广重新洗牌。
既要打败清军,又要削弱何腾蛟的实力。这就是隆武帝对湖广之战提出的要求!
……
君臣之间一直聊到很晚。汪克凡才告辞离去,回到自己的住所后,见到了一大堆名帖。
汪克凡现在是朝廷大员,无论文武百官或者宗室勋贵,想要见他的话,一般也要先递名帖。否则是不礼貌的行为……哪怕是当朝首辅何吾驺,或者是唐王、辽王等王爷,虽然地位都比汪克凡高,但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就算要见汪克凡,也不会屈尊拜访,来当不速之客。
当然,像傅冠这样关系特殊的,或者私交莫逆熟不拘礼的,以及“楚勋”集团内部的人,自然可以直接登门。
不过汪克凡在官场上没有多少朋友,听说他要离开广东,大家还是先送名帖。
这些名帖分为几类,有地位比汪克凡高的,比如首辅何吾驺,派人送来的只是个简单的帖子,算是临别打个招呼,尽到了情分。
第二类是地位相当的官员,派人送来的就是副启、请柬一类的帖子。比如两广总督苏观生,就邀请汪克凡赴宴聚会,他们两个都是封疆大吏,汪克凡既然要离开广东,按照官场规矩,苏观生就该尽地主之谊,召集广东当地官员为汪克凡摆酒送行。
第三类是地位较低的官员,送来的就是拜帖,在帖子里请求拜见汪克凡,至于见还是不见,什么时候见,就由汪克凡安排。这里面有文官,有武将,大都是在汀州和赣州结识的老熟人,比如给事中熊伟、滇将赵印选、以及刚刚升为二品武官的施琅。
施琅在赣州战役中立下大功,被提拔为正二品的骠骑将军,但这只是一个散官,由于他手里没兵,暂时还没有实权的职官。施琅这些天一直在等待福建的消息,希望他的弟弟施显能拉来一支部队,好混个总兵什么的当当。
在施琅的拜帖里面,提出要跟随汪克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