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只是略作犹豫,便点头应道:“讨伐黄巾逆贼,匹夫有责。吕大人如有所需,末将义不容辞。”
看到赵风正式答应了下来,吕布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倒是一边的贾诩,听着两人的对话,开始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了——难道吕布真的只是想找个向导?
就在这时,吕布突然话锋一转:“赵司马是本地人吧?”
赵风愣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回答道:“末将是本地人。”
然后他就听到吕布继续问道:“那不知赵司马家中可还有什么人吗?”
吕布此言一出,贾诩立即竖起了耳朵。
事实上,别说是贾诩了,吕布这个问题一出来,就连张辽和曹性也是有些好奇的看了过来。
他们也很想知道吕布为什么会突然问出这么一个看似毫无关联的问题来。
面对吕布的问题,赵风也是有些迟疑。
他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直接回答吕布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不知吕大人为何要询问末将家中之事?”
吕布看着略显疑惑的赵风,还有同样好奇的张辽、曹性,很是淡定的说出了提前想好的说辞:“赵司马不要误会,正所谓军情如火,如今我们虽然在这里驻扎,但是侦骑却早已撒了出去,接下来一旦侦骑带回来什么情报,我们随时都可能拔营出发。”
“而一旦我们出兵,赵司马作为向导,肯定是要随军的。所以我才会问赵司马这个问题,以防赵司马家中有人需要赵司马照顾,又或者看看赵司马是否要知会家里一声。”
“毕竟,赵司马若是随我们一起去讨伐黄巾,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返了。到时候赵司马家中万一有什么事情,恐怕就难以顾及了。”
面对吕布如此合情合理的解释,赵风虽然本能的觉得还有哪里不太对,但是理智却告诉他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此,他也是坦诚回答道:“还是吕大人考虑的周全。不过吕大人还请放心,末将父母早亡,家中只有一弟一妹。如今舍弟外出学艺未归,家中只有舍妹在。末将若是要随军出征,的确要回家知会舍妹一声,免得舍妹担心。”
尽管吕布在赵风说到家中有一弟一妹的时候就隐约有了预感,但当他听到赵风说他的弟弟外出学艺未归时,还是有些惊喜。
这个赵风,十有八九就是赵云的兄长了。
看来他的运气还真不错。
这样一来,只要他先把赵风搞到手,以后再来诱拐赵云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如果他能把赵云诱拐过来的话,以后手痒的时候也算是有个合适的沙包了。
咳咳。
不过,如果按照赵风的说法,父母早亡,家里还有个妹妹,这赵云妥妥的主角模板啊!
怪不得赵云的一生基本上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症结原来出在这里。
心里暗暗吐槽了一番,不过表面上吕布肯定不会暴露什么的。
他只是看似风轻云淡的说道:“赵司马的弟弟,那想来也是青年俊杰了。”
吕布此言一出,赵风顿时来了精神。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你夸赵风他自己,赵风可能都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是你要是夸他的弟弟,那赵风可就有话说了。
当然了,现在赵风毕竟身处并州军大营,跟吕布他们也不熟,所以表现得要相对克制一些。
他只是谦虚的说道:“吕大人谬赞了,阿云只是在习武方面稍微有点天赋罢了,当不起青年俊杰之说。”
阿云
听到赵风口中的这个称呼,吕布嘴角也是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笑意。
这下是真没跑了。
至于赵风嘴里的稍微有点天赋
吕布表示可能赵风对于稍微这个词的理解跟一般人有点不太一样吧。
30。冀州战况
赵风被吕布留在了并州军中。
另一边,哨骑对于冀州战场的侦查也没有停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吕布也是逐渐摸清楚了现在冀州的战况。
黄巾起义,遍及八州之地。
张角身为太平道的领袖,虽然在太平道当中有着无人能及的威望,但是他毕竟只有一个人,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地方的黄巾军。
因此,在太平道起事之后,张角只是负责统帅北方的黄巾军主力,至于南方的荆州、扬州、豫州等地的黄巾军,则是由他的两个弟弟张梁和张宝去统合。
如今,距离太平道起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面对朝廷的出兵围剿,为了避免被各个击破,北方各地黄巾军的主力已经大都汇聚到了张角帐下。
现在张角所在的巨鹿郡,俨然已经成为了黄巾军的大本营,冀州、兖州、幽州三地的黄巾军,基本上全都聚集到了巨鹿郡,仅广宗一城,现在保守估计都有三十余万黄巾军。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黄巾军可不是后期那种动辄就号称百万的乌合之众。
像后来那种号称百万的青州黄巾、黑山黄巾,其实大都是老弱病残,真正可战之兵可能连十万都没有。
但是现在处于张角领导之下的黄巾军,正处于最为强势的阶段,军中基本上都是实打实的青壮。
如今的黄巾军,或许谈不上精锐,但也绝对不是那种拿老弱病残充数的乌合之众。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的广宗战场上,面对着广宗城内的三十多万黄巾军,北中郎将卢植现在很头疼。
卢植乃是当世大儒,后世大名鼎鼎的白马将军公孙瓒,以及名传千古的刘皇叔,都是他的学生。
不过,卢植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在大汉这个读书人的脊梁还没有断掉的时代,身为读书人,提把剑骑上马就上阵杀敌可以说是正常操作。
这个时期的读书人可不像后世的穷酸书生那般手无缚鸡之力。
君子六艺,一射一御,可不是用来说笑的。
所以说,在强汉的历史上,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读书人摇身一变就跑到战场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去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班超。
当然了,卢植肯定是没法跟班超比的——事实上纵观古今中外,也没几个人能跟班超比。
但是卢植作为当世大儒,充当一名合格统帅的才能还是有的。
若非如此,当今的大汉天子刘宏也不可能派卢植来对付北方的黄巾主力。
然而,卢植虽然才能不弱,但奈何手中兵力有点捉襟见肘。
三万大汉北军精锐,两万地方郡兵,这就是卢植手中掌握的全部兵力。
没办法,没人能想到区区太平道居然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以至于朝廷仓促之间根本凑不出太多的兵力来。
京师洛阳需要兵力守卫,洛阳周遭的关隘也需要守军。
可以说,刘宏能把大汉北军派出来平叛,已经算得上是很有魄力了。
毕竟,五万大汉北军精锐,才是洛阳城最坚固的盾。
而现在这五万大汉北军精锐,三万被刘宏交给了卢植,另外两万则是分别交给了皇甫嵩和朱儁。
不过这已经是刘宏目前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他就算再有魄力,也得留下足够的兵力守卫洛阳。
所以,像左右羽林卫,执金吾所部金吾卫,以及洛阳周围各个关隘的守军是没法动的。
事实上,在五万大汉北军精锐被尽数派出之后,洛阳周遭的防卫已经很空虚了。
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已经没法要求刘宏再多,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组织各地郡兵,招募青勇来讨伐黄巾。
但组织郡兵,招募青勇,这也是需要时间的。
卢植现在总共也就组织了两万郡兵出来,而且这些仓促集结起来的郡兵战斗力根本没有保证,可能也就比黄巾军强一点。
换而言之,卢植现在只能凭借自己麾下的三万大汉北军精锐来对付广宗的黄巾。
可问题是,大汉北军是天下精锐不假,但想要以三万北军精锐对抗三十万黄巾,那也太勉强了。
所以卢植现在的想法就是拖。
大汉天子刘宏迫于压力,已经下令解除了党锢。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天下世家都会陆续发力,参与到对太平道的战争中来。
因此,只要能拖下去,平叛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
更何况,广宗城内三十多万黄巾军,每天的吃喝用度都是一笔天文数字,张角肯定是拖不起的。
除此之外,卢植还寄希望于南方平叛的皇甫嵩和朱儁。
南方的黄巾军虽然势头也不弱,但肯定是没法跟张角所率领的黄巾军主力相比的。
如果皇甫嵩和朱儁能够早日平定南方的黄巾军,到时候仅剩广宗一地的黄巾,孤立无援之下,就算兵力再多也只有败亡一途。
只能说,卢植不愧是当世大儒,思路很清晰。
事实上,广宗城里的张角也的确被卢植恶心的不轻。
他现在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如果卢植愿意跟他野战,张角是有把握击溃卢植所部,从而扫清黄巾军进军洛阳的障碍。
但卢植却偏偏不跟他打。
而且黄巾军大都腿短,张角就算是想主动出城寻找卢植的主力决战,那也不现实。
就这样,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张角开始主动求变。
正如卢植所想的一般,他拖得起,张角拖不起。
先不说广宗城中三十多万黄巾的消耗,但看现在天下的局势,也不能允许张角继续在这里跟卢植僵持下去了。
远在豫州,统合了南方黄巾的张梁张宝已经跟皇甫嵩朱儁交上手了。
张梁张宝连战连败。
照这样下去,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发生的话,张梁和张宝败亡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情。
张角如果不想让黄巾军的形势一天天崩坏下去,他这边必须有所突破。
于是,面对一直避战,稳如泰山的卢植,张角选择了分兵。
张角派遣渠帅管亥,领十万黄巾军东进,配合青州当地的黄巾军一起,经略青州。
派遣渠帅程远志,领五万黄巾军北上,攻打幽州。
与此同时,他派遣门下弟子张白骑,领兵五万,劫掠冀州各郡,以补充广宗城内的物资。
张角自己,则是率领剩下的十万黄巾军,继续在广宗和卢植对峙。
而这,就是吕布所得到的情报。
31。三策
“文和,你怎么看?”
常山郡。
并州军营地。
大帐之中,吕布站在桌案前,看着摆在案上的地图,对着一旁的贾诩说道:“根据哨骑打探到的情报,如今广宗的黄巾军兵分四路,张角亲率十万黄巾军留在广宗和卢植将军对峙,其余三路黄巾军一路由黄巾渠帅管亥率领,东进以袭取青州,一路由黄巾渠帅程远志率领,北上袭取幽州,一路由张角的弟子张白骑率领,劫掠冀州以补充军需。文和你觉得我们接下来该打哪一路比较好呢?”
面对吕布的问题,贾诩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轻摇羽扇,笑道:“这就要看主公是怎么想的了。”
“哦?”听到贾诩这么说,吕布也是把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放到了贾诩身上:“文和此言何意?”
贾诩高深莫测的笑了笑,缓缓道:“针对目前的冀州战局,诩有上中下三策,还请主公试听。”
“先说下策吧。”听到贾诩这么说,吕布眼里露出几抹兴趣道。
“下策,便是主公现在就领兵南下,与卢植将军汇合,趁着广宗黄巾军兵力空虚,与卢植将军合力攻破广宗,消灭贼首张角。届时,卢植将军固然是平叛首功,但主公随卢植将军一起平叛,功劳想来也不会小了。”贾诩羽扇轻摇,轻描淡写之间却仿佛已经宣判了黄巾军的死刑。
“那中策呢?”没有对贾诩的这个计策多做评价,吕布继续问道。
“中策”贾诩不出所料的笑了笑,羽山指着案上的地图道:“如今黄巾军兵分四路,其中入寇青州的管亥所部黄巾军想来应该会由清河郡一线东去,我军虽然都是骑兵,但若要绕过去阻击这一支黄巾军,未免还是有些浪费时间,所以不如先移兵高阳,在这里阻击程远志所部北上的黄巾。”
“高阳乃幽冀两州之间的交通枢纽,程远志若要北上,必然会经过高阳。我军完全可以在这里以逸待劳。程远志所部黄巾军虽然有五万之众,但是有主公率领的陷阵营再加上六千精骑,消灭这一支黄巾军想来不是难事。”
“等到我军消灭了这一支北上的黄巾军后,主公可以再领兵南下,荡平劫掠冀州的张白骑所部黄巾。最后主公再领兵到广宗与卢植将军合兵一处,消灭贼首张角。”
“如此一来,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