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在他们旁边,还坐着一个身着儒门衣冠,颌下蓄着一撮雪白山羊胡的老者。

    拈起一枚白字落在棋盘上,庞德公问道:“前些日子刘使君派孙破虏前往扬州协助刘正礼平乱的消息德操可否知晓?”

    司马徽沉吟片刻,也拈起一枚黑子落下,与此同时嘴里也是答道:“尚长怎么突然提及这件事了?莫非是出了什么意外不成?”(庞德公,字尚长。)

    庞德公笑了笑,一边落子一边解释道:“刘正礼暗弱,扬州本来就是群狼环伺,此番他居然还败给了严白虎,给了其他人插手扬州事务的借口,刘使君和那袁公路都是耐不住性子出手了,这事可是闹得不小啊。别的不说,前几天老夫家里那小子就嚷嚷着要出山,不过被老夫给拦下来了。不知德操这边可还安稳?”

 286。三先生

    庞德公的话让司马徽略感意外,不过随即他也释然了。

    庞德公口中的也是他这水镜庄上的一名学生,名为庞统,如今年方十二,虽然相貌一般,但才能却极为出众,不然也不会被收入水镜庄。

    他笑道:“以他的性子,本不该如此冲动,想来又是受了什么刺激了吧?让老夫猜一猜,可是又跟阿亮有了什么冲突?”

    看到司马徽这个样子,庞德公也是无奈的点了点头:“德操还是了解那小子啊,没错,在那之前,那小子又跟阿亮进行了一番辩论,辩论完了之后就嚷嚷着要出山,说要证明他才是对的,不过被老夫给拦住了。后来那小子看到阿亮根本没有搭理他的意思,也就消停了。”

    听到庞德公这么说,司马徽也是哑然失笑。

    他们口中的阿亮,则是水镜庄的另外一名弟子,诸葛亮,年方十岁。

    虽然要比庞统小两岁,但才能却丝毫不下庞统,两人年纪相仿,才华又极为出众,平时也是亦敌亦友,经常在一起辩论。

    不过,相对于容易冲动的庞统,诸葛亮虽然年少,却颇显老成,所以两人辩论的结果经常会是庞统气得跳脚,诸葛亮却巍然不动。

    当然了,两人虽然才能差不多,但是相较于长相一般的庞统,诸葛亮却是面如冠玉,唇红齿白,年纪虽小,却已经有了几分翩翩美少年的风度。

    有时候司马徽心里也会不无恶趣味的揣度,庞统之所以跟诸葛亮这般针锋相对,可能就是因为诸葛亮长得太帅了。

    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甩开,司马徽道:“不管怎么说,阿统和阿亮都太年轻了,还远没到出山的时候。况且如今天下局势,已经初见端倪,朝廷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时间还有,无需太急。倒是元直,差不多可以出山了。”

    司马徽口中的元直,自然是水镜庄的另外一名弟子,徐庶,徐元直。

    和庞统诸葛亮不同,徐庶如今已经二十三岁了。

    听司马徽提到徐庶,庞德公也是感慨道:“元直啊,说起来也是极为可惜。以他的天赋,若是能早点遇到我等,将来成就定然不下阿统和阿亮他们。他早年作为游侠儿,真是走了太多弯路了。”

    闻言,司马徽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徐庶早年乃是游侠儿,后来因为杀人命运产生了剧变,方才痛改前非开始求学。

    按理来说,都及冠了才开始求学,注定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但是徐庶却展现出了令庞德公和司马徽都为之惊叹的天赋,如今在水镜庄不过学习了两年,便已经脱胎换骨,作为谋臣哪怕不是最顶尖的,但也绝对属于一流。

    只可惜,徐庶还是觉悟的太晚,虽然凭借着天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是早年埋下的伏笔却让他很难再进一步,从而达到最顶尖的层次了。

    “元直若是出仕,也不知道会选择投靠谁。”不动声色的又落了一字,庞德公淡淡道。

    闻言,司马徽也是笑道:“这就不是我们需要操心的了,我们只管教,至于选择投效谁,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元直是这样,将来阿统和阿亮也是这样。”

    就在这时,坐在他们旁边观棋,一直都没有开口的儒衫老者也是突然开口道:“他只会选择朝廷,老夫不会看错。”

    听到老者开口,司马徽和庞德公这两位原本还在谈笑风生的荆襄名士也是顿时换了一副恭谨的样子。

    司马徽道:“三先生看人,自然是不会错的。”

    而庞德公也是在一旁附和道:“当初若不是三先生一眼便看出了元直的天赋,元直就算最后能拜入水镜庄,怕也得经历不少波折。”

    司马徽眼光极高,水镜庄收的都是庞统诸葛亮这种天才。

    在这种情况下,当初只是一个小混混的徐庶想要直接拜入水镜庄,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若是正常情况下,徐庶怕是得经历不少波折,直到展现出他的天赋,并被司马徽察觉,才能被收入水镜庄。

    然而当时正是这位被称为三先生的老者看到了徐庶,并亲自开口收徐庶入水镜庄。

    只能说,徐庶跟他太像了。

    年少时都是一样的意气风发,然后在遭遇挫折之后才痛定思痛,奋发学习。

    当然了,徐庶所做的事情,肯定没有他当初所图那般宏大,但即使是一个缩水版的自己,也足以让他网开一面,放徐庶入庄了。

    而司马徽和庞德公在附和了一番这位三先生的话之后,两人对视一眼,司马徽也是开口道:“三先生,此番刘使君和袁公路遣兵入扬州,不知三先生觉得会鹿死谁手?”

    这位三先生平时在水镜庄极少开口,而知道他身份的司马徽和庞德公正常也不敢去打扰,如今他难得因为徐庶的事情开了口,司马徽和庞德公也是想趁机多问些事情。

    面对司马徽的提问,被称为三先生的老者看了他一眼,就在司马徽觉得这位三先生可能不愿回答的时候,却听到他淡淡道:“鹿死谁手?这两路人马能否功成都犹未可知,又何谈鹿死谁手?”

    三先生的话无疑是出乎了司马徽和庞德公的意料。

    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解释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讶然。

    刘表和袁术同时出兵,在这种情况下,刘繇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

    他们本来是这么觉得的。

    可是现在听这位三先生的意思,难道这件事情当中还有什么变数不成?

    只可惜,这位三先生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又把目光放到了棋盘上,丝毫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意思。

    见状,司马徽和庞德公明白再想问这位三先生已经是不可能了。

    他们只能暂且压下心头的疑惑,先把注意力放回到了棋盘上。

    至于扬州之事,还是等他们先下完这盘棋之后再慢慢思索吧。

    就这样,黑白子一枚一枚落下,而被称为三先生的老者就只是这样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287。周瑜领兵太史做将

    扬州。

    寿春。

    刘繇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过分的少年,心里也不知是该忧还是该喜。

    忧的是,他身为扬州刺史,广发招贤令,最后愿意来投效他的居然只有这么一个少年。

    喜的是,这名少年虽然有些过分年轻了,但是却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才能,不管是推衍兵势还是策对,都碾压了他麾下众人。

    难道说,他真的要把身家性命都压在这名少年身上吗?

    这段时间,纪灵的大军距离寿春越来越近,另外一边,孙坚也是借着帮他平定叛乱的理由,趁机将大量的城池纳入了掌控。

    刘繇很清楚的明白,依靠他自己,这扬州早晚要为他人所有,即使他现在启用了太史慈也没用。

    别的不说,光是那位孙文台孙破虏,恐怕就不惧太史慈。

    而本来可以帮他的刘岱现在也是自身难保,只能缩在山阳郡苟延残喘,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这样看来,他似乎已经没有什么选择了。

    望着厅中自信满满的少年,刘繇也是让自己的神情尽量变得和善一些。

    他道:“公瑾果然直接卓绝,远非这些庸碌之辈可比。不瞒公瑾,如今那刘景升和袁公路趁我扬州生乱,分别派孙坚和纪灵以助我平乱的借口来图谋我扬州,情况已经十分的危险了。不知公瑾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他最后还是决定押宝这个少年。

    没办法,他自己实在是没有半点把握度过这一次难关。

    既然如此,信任眼前的少年,说不定机会还能大一些。

    被自家主公称为庸碌之辈,刘繇麾下的那些人却连半点反驳的欲望都没有,因为他们刚刚在面对这个少年的时候,真的是表现的连三岁稚童都不如。

    而此刻站在刘繇面前的人,正是周瑜。

    虽然尚未及冠,但是既然准备出仕,所以自称楚淮的邋遢男子还是提前给周瑜赐字了。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什么,楚淮给周瑜取得字正是公瑾。

    周瑜听到刘繇这么说,也是淡然拱手道:“瑜既然是揭榜而来,自然是对刘使君眼下所面对的局势有所了解的。而若是瑜不愿意助刘使君,也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周瑜那淡然处之的态度,自信的神情也是让刘繇受到了一些感染,让他慢慢从大军压境的紧迫感当中缓和过来了一些。

    他叹道:“大家同为汉臣,而且还是盟友,刘景升和袁公路居然生出了图谋扬州的心思,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如今孙坚和纪灵大军压境,不知公瑾可有什么对策?”

    周瑜并没有正面回答刘繇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使君现在麾下还有多少兵马?”

    没有想到周瑜会这么直接,刘繇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道:“当初讨伐吕布的时候损失了不少,前段时间征讨严白虎的时候又损失了一些,如今众将麾下,应该还有差不多五万大军可以调动。”

    “那孙坚和纪灵分别有多少人马?”周瑜又问道。

    这一次,刘繇倒没有什么好迟疑的,直接就回答道:“根据探子回报,此番出兵,孙坚领兵五万,纪灵领兵三万。”

    听到刘繇这么说,周瑜想了想,直接道:“请使君给瑜三万兵,此外瑜再向使君讨要一个太史将军,十日之内,瑜会为使君解决掉那纪灵。”

    对于周瑜这一番话,刘繇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先不说周瑜带着三万人再加上一个太史慈要在十日之内击败率领着三万大军的纪灵的难度,就算周瑜真能搞定纪灵,那孙坚呢?

    “公瑾,不是我不信你,可就算公瑾你能击败那纪灵,但是孙坚呢?”

    “孙坚可不是好惹的家伙,而且他的兵力还要超过纪灵。”

    面对刘繇的质疑,周瑜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孙坚先放着不管。”

    看着刘繇疑惑的样子,周瑜解释道:“虽然都是图谋扬州,但是刘景升和袁公路有着本质的不同。袁公路贪得无厌,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想要彻底吞并扬州,但是刘景升和使君同为汉室宗亲,即使他想要图谋扬州,吃相也不会太难看。若是使君放任那孙坚不管,想来再过一段时间刘景升就会制止孙坚继续扩张。而只要瑜和太史将军能先解决掉纪灵,接下来有的是时间慢慢对付孙坚。”

    听到周瑜这么说,刘繇想了想,也是觉得很有道理。

    同为汉室宗亲,刘表大概率不会把事情做的太绝。

    想到这里,刘繇也是下定决心道:“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将三万大军交给公瑾你,公瑾你为主将,子义从旁协助,务必要击退纪灵。”

    周瑜神色淡然的领了军令,然后转头对着旁边一名高大英俊的青年将领道:“子义将军,请。”

    太史慈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过分的少年,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年龄而产生什么轻视的想法。

    他也是客气的回应道:“公瑾先请。”

    看到太史慈这般,周瑜也不客气,直接便一马当先的朝着外面走去,见状,太史慈也是紧紧跟上。

    望着周瑜和太史慈离去的背影,刘繇也是轻叹一口气。

    以后他还能不能继续当他的扬州牧,就要看周瑜和太史慈这一次的了。

    出了州牧府。

    太史慈看着走在前面的周瑜,也是好奇的问道:“将军准备如何对付那纪灵?”

    转头看了太史慈一眼,周瑜一脸奇怪的回答道:“当然是以堂堂正正之师,从正面击败他。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心腹,从今往后都不敢再犯扬州。”

    听到周瑜这么说,太史慈心里也是暗暗叹了口气。

    本来他看周瑜在刘繇面前的表现,还以为真是什么天才,谁知道就这?

    堂堂正正之师,说得好听,但是太史慈可是清楚的知道刘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