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也是第一次记住了刘备这个名字,然后选择了在冬天到来之前退兵。

    与此同时,随着天气的渐冷,兖州的战事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之后也暂时画上了句号,放弃其他郡国,死守山阳郡的刘岱也是因此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而随着各地战局的终结,这场持续了大半年的战争也以联军损兵折将,丢失了大片领地南撤,吕布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同年十月末。

    吕布也是回到了洛阳。

    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张宁,以及张宁所出,被命名为吕平的吕布的长子。

    而在吕布回到洛阳之后,负责坐镇长安的张辽,戍守轘辕关的曹操,甚至就连贾诩、高顺也都陆续来到了洛阳,为接下来的封赏做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就该如何封赏吕布的问题,朝中也是议论纷纷。

    吕布现在是大将军,并州牧,在官职上几乎是已经封无可封了。

    可是这一次吕布击败联军,收复幽州、兖州,就连冀州也是囊中之物,随时可能收复,如此大的功劳,又不能不封赏。

    所以,在吕布回到洛阳后不久,荀攸便登门求见。

    大将军府。

    因为当初贾诩留在了并州,所以在荀攸来投之后,便得到了吕布的重用,平时吕布不出面的时候,他就是吕布在朝廷里的代言人。

    在吕布出征在外的日子里,整个洛阳内外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由荀攸来主要负责,张璋从旁协助。

    而在坐镇后方,统筹调度方面,荀攸全都做得很出色。

    也正是因为如此,荀攸虽然不过而立之年,但是在洛阳城中已经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尽管他在朝廷中的职位不是特别高,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忽视他的存在。

    此番荀攸登门求见,吕布也是很快就接见了荀攸。

    “公达来找我,可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

    招呼着荀攸入座,吕布也是随口问道。

    他这个人最怕麻烦,当初在并州的时候,就把大小事务交给了贾诩,自己当甩手掌柜,如今在洛阳也是如此。

    一般事情,荀攸都有独断之权,根本无需向他汇报。

    现在荀攸来求见他,多半是有要事。

    果然,听到吕布这么问,荀攸也是直言道:“主公,攸此次前来,乃是为了朝廷封赏一事而来。不知主公对于此次封赏,可有什么想法?”

    “想法?”吕布好奇道:“我能有什么想法?论功行赏,按规办事即可。”

    看着吕布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荀攸也是提醒道:“可是主公,此番主公击退联军,收复幽州、兖州大量被联军占据的土地,立下弥天大功,但如今主公已经是大将军,并州牧,在官职上,几乎已经封无可封了。而在爵位上,主公虽然只是亭侯,但也是列候,即使再进一步,也只能封为乡侯、县侯,可是这般封赏,却根本难表主公之功,所以攸才会来询问主公的想法。”

    “原来是这样。”听到荀攸这么说,吕布也是反应了过来。

    不过你指望着他一个怕麻烦的人考虑这种事情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他大手一挥便直接道:“封赏这种事情,由陛下去决定即可,我就不操这个心了。”

    闻言,荀攸看向吕布的神色也是变得有些难明起来,仿佛是想看出吕布的真实想法一般。

 第253章 252。天子的态度

    “公达为何这般看着我?”

    荀攸盯着吕布看了许久,最后,还是吕布率先打破了沉寂。

    眼中闪过一抹犹豫,最后荀攸还是开口说道:“主公,请恕攸直言,主公之功,光是封个县侯是远远不够的,其余赏赐也都是细枝末节。想要匹配得上主公之功,攸以为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封王,最次,也要封公!”

    封王?

    封公?

    吕布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荀攸居然会在这种时候提出这种事情来。

    不过他转念一想也就觉得正常了。

    首先荀攸跟荀彧就不是一路人。

    如果说荀彧在身为一名谋士之前首先是汉臣的话,那么荀攸就是一名纯粹的谋士。

    而所谓谋士,自然要以自家主公的利益为最高优先级,现在荀攸的主公就是他吕布。

    在这种情况下,荀攸想要让他再进一步无疑是很正常的事情。

    别的不说,历史上曹老板就算没有篡位,却也是一步步坐到了魏公、乃至魏王的位子上。

    不过,曹老板是曹老板,吕布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

    看着座中的荀攸,吕布道:“公达,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此番封赏,由陛下做主即可,你我就不用掺和进去了。”

    听到吕布这么说,荀攸眉头微皱,不过随即就眼前一亮。

    他觉得自己好像明白吕布的想法了——主公这是想借此试探天子对他的态度啊!

    若是天子依旧信任仰仗主公,那自然会想方设法弥补主公的功劳,若是天子对主公已经起了提防之心,那么也必然会在这一次的封赏之中露出破绽。

    而只有知道了当今天子的态度,才好决定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最重要的是,当今天下未平,主公将来还有很多立功的机会。

    主公只是说此番不干预天子的封赏,可没说以后。

    最重要的是,如今洛阳内外仅在主公掌握之中,所谓封赏,不过是虚名而已,即使没有其实也并无大碍。

    想到这里,自觉已经明白了吕布想法的荀攸也是顺势道:“却是攸心急了,主公目光之长远,攸不及也。”

    吕布:???

    什么目光长远?

    你这是又脑补了什么?

    算了,你开心就好。

    于是吕布便道:“公达明白就好。不过,我的封赏倒无所谓,但是恭正、文和、文远、还有孟德他们的封赏公达你盯着点,莫要疏漏了。”

    闻言,荀攸也是应道:“请主公放心,定然不会疏漏了几位将军的封赏。主公如果没有别的事的话,攸就先告辞了。”

    “公达慢走。”

    送走了荀攸,吕布想起荀攸方才的话,不禁摇头轻笑。

    封王,封公?

    当初高祖立下白马之盟,异姓不得封王,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虽然说以他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镇压负面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必要。

    主要他自己对这些也没什么兴趣。

    对于这次的封赏,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亭侯升为县侯——封地温县——也就是温侯就行了。

    至于其他那些无谓的封赏,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

    洛阳皇城。

    就在荀攸找吕布询问关于此次封赏的意见时,天子刘辩也的确在为这一次的封赏而发愁。

    正如荀攸所说,吕布身为大将军、并州牧,在官职上几乎已经封无可封,即使在爵位上,顶多也就是从亭侯升为县侯,但是这么一点封赏却很难匹配吕布这一次所立下的功绩。

    就在刘辩为此事而忧愁不已的时候,唐妃——不,现在已经是唐后了——也是端着一碗汤羹来到了刘辩身边。

    “陛下在想些什么?”

    转头看向身边目露关切的唐后,刘辩的神色也是变得柔和了一些。

    虽然他们年纪都不大,但是之前共患难的经历却是让他们之间感情极好,不然的话他也不会直接把唐妃立为皇后。

    示意唐后在一旁坐下,刘辩缓缓道:“朕在愁吕卿封赏的事情。吕卿此番立下大功,击败了关东那群乱臣贼子不说,还收复了幽州、兖州的大片土地,可是吕卿现在已经是大将军,并州牧,爵位也是列侯,朕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封赏了。”

    听到刘辩这么说,唐后端起托盘中的汤羹,试了一下温度,然后放到刘辩面前的几案上,缓缓开口问道:“陛下现在有什么想法没有?”

    端起面前的汤羹喝了一口,刘辩道:“有倒是有,那就是先把吕卿的亭侯升为县侯,还有之前母后许诺的把皇姐下嫁给吕卿的事情,这一次朕也可以一并给赐婚了,只是光是这些封赏,怕是很难让人信服。”

    看着一脸忧愁的刘辩,唐后一边伸手帮刘辩按摩着肩膀,一边缓缓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封赏,何须在意他人的看法。更何况公主下嫁,而且还是万年长公主下嫁,这已经是莫大的恩宠,想来大将军也会谢恩的。”

    “可是皇姐下嫁是当初母后答应过的……”刘辩道。

    然而唐后却是反问道:“太后当初的口头允诺,又岂能与陛下亲口赐婚相比?更何况大将军若是对陛下忠心耿耿,就不应该会计较这么多。如若不然,他还想要什么封赏?封公?还是封王?”

    闻言,刘辩也是吓了一跳,连忙道:“皇后不可乱说,吕卿又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想法?不过,封无可封却也是事实。唉,看来也只能在其他方面多加赏赐,再多赐皇姐一些东西,以此来弥补吕卿了。”

    看着面前的刘辩,唐后心中也是暗暗叹息。

    她这位夫君,还是太天真了,根本没有一位天子该有的城府。

    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当有一名臣子达到了这种地位,身为天子却没有感到一点忌惮,也不知道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虽然的确是吕布将刘辩迎回了天子之位,但是谁能保证他以后也一定会忠于刘辩呢?

    想到方才刘辩因为不知道如何封赏吕布而忧愁不已的样子,唐后心里也是暗道——大将军,希望你不要辜负陛下对你的信任吧。

 第254章 253。出事了

    经过唐后的开导,又与一些朝中重臣商议过后,刘辩终于决定了这一次的封赏内容。

    大将军吕布,升亭侯为县侯,封地特允自选。

    此外,赐婚万年长公主与大将军吕布,择良辰吉日完婚。

    另,特许大将军吕布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最后,赏黄金百两,蜀锦千匹。

    当然了,这里是黄金百两,而不是百金。

    也就说这一次赏赐的是实打实的黄金,而不只是做工精美的铜钱。

    虽然还是不多,但是也能体谅。

    毕竟,现在国库和天子的内库都不宽裕。

    而在这些封赏当中,最有分量的当属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以及剑履上殿这三样了。

    正常臣子上朝,都需要小步快走,以表示对天子的尊敬,而入朝不趋,便可免于此礼,可以正常行走。

    而所谓赞拜不名,那就是在天子面前也可以不直呼其名,而是以官位代称,以表尊重。

    至于最后的剑履上殿,则是无需多言了。

    一般来说,这种待遇基本上只有天子的近臣宠臣或者权臣才会有。

    但若是近臣宠臣,一般也只会拥有这三种待遇之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如果三者皆有,那基本上是权臣没跑了。

    就比如董卓,再比如历史上的曹老板。

    不过,吕布现在虽然已经完全拥有了成为权臣的条件,但是天子刘辩却显然没有把这个把他迎回帝位的大将军当权臣看。

    在刘辩眼中,吕布就是妥妥的忠臣。

    而没把吕布当权臣却又同时赐下了这三种特殊待遇,也足以见得吕布在这位少年天子心中的特殊地位。

    当然了,除了吕布之外,其他人的封赏也是少不了的。

    只是,相对于吕布的封赏,其他人的封赏那就不是刘辩自己能拍板决定的了。

    关于其他人的封赏,刘辩也是听取了朝中许多大臣的“建议”。

    其中,五原太守高顺因收服幽州有功,迁幽州牧,封都亭侯。

    并州长史贾诩阻断叛军后路,同样功不可没,迁并州牧,封都亭侯,吕布也是顺势卸去了并州牧之位,毕竟他身为大将军,老兼着个并州牧之位也不像回事。

    中郎将吴匡平定青州黄巾有功,并且协助大将军吕布平定此次叛乱,迁青州牧,封都亭侯。

    长安守将张辽平贼有功,保三辅之地无恙,升镇西将军,封关内侯。

    骑都尉曹操援助轘辕关有功,并成功击退叛军,升征西将军,封关内侯。

    其余立下功劳的众人,也都各有封赏。

    而除了这些封赏之外,天子刘辩还在最后颁布了一道他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的诏令。

    关东逆贼叛乱,大将军吕布击退乱军,收复汉土,使汉室不衰,所以,他决定改元——辅汉。

    是为辅汉元年。

    这才是天子刘辩给吕布准备的最大的礼物。

    为彰显帝王的功业而更改年号,那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很多皇帝都会这么做。

    但是为臣子的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