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等到刘虞、韩馥、公孙瓒、袁绍全都领兵南下,以至于幽、冀两州兵力空虚之后,早已囤积在常山郡的并州军也是悍然对中山国发动了进攻。
    与此同时,高顺也是亲率大军从雁门郡攻入了代郡。
    贾诩的想法很简单。
    如今幽州、冀州皆是兵力空虚,不过冀州距离正面战场太近,贸然进攻冀州消息很容易就会传到正面战场,届时袁绍不好说,但是刘虞、公孙瓒、韩馥绝对会领兵回援。
    所以,他的首要目标就是幽州。
    常山郡本就已经是囊中之物,因此,只要从常山郡出击的这一支兵马迅速向东进攻,拿下中山国、河间军,便可以彻底切断幽州与南方的联系,此时再让高顺从雁门郡攻入幽州,两面夹击之下,完全可以在联军反应过来之前吃下兵力空虚的幽州。
    等到了那个时候,刘虞就算反应过来也晚了。
    届时,并州大军就可以从幽州出发,自北向南进攻冀州,完成对河北联军的夹击。
    时至今日,中山国、河间郡都早已易主,就连幽州的代郡、范阳郡两郡也都大半落入了并州军手中,如今兵力空虚的幽州,在并州军的进攻下已经岌岌可危。
    只不过由于从幽州南下的路径已经彻底被并州军切断,再加上冀州兵力空虚,并州军在攻略中山国、河间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弄出太大的动静,而贾诩又严密封锁了消息,以至于联军这边现在都还不知道中山国、河间郡失陷的消息,就更不用说得知幽州的消息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幽州。
    就在正面战场陷入僵持的时候,一支来自青州的兵马也是不宣而战,从东莱郡、北海国一线攻入了琅琊国,一路势如破竹,在徐州的腹地毫不留情的掀起战火。
    7017k
 218。联军内乱
    当徐州受到攻击的消息传到虎牢关前线的联军大营时,顿时在一众诸侯当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尤其是身为徐州刺史的陶谦,他整个人都傻了。
    不是,他都送密信给吕布表达善意了,你打徐州干什么?
    你去打兖州、打冀州去啊!
    渤海不就在青州边上吗?
    那袁本初身为联军的盟主,又是渤海太守,你打渤海他不香吗?
    那韩文节身为冀州牧,却唯袁本初马首是瞻,你打完渤海还能继续攻打冀州啊!
    他陶恭祖人畜无害的,虽然参加了联军,但他也只是被裹挟而已,你打我徐州干什么?
    陶谦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所以他准备直接退出联军回徐州——再不回去老家都要没了。
    虽然不知道那吴扶之不知道发什么神经,但是当初他去青州的时候麾下就有十数万大军,现在他既然能够腾出手来进攻徐州,青州黄巾多半已经被他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若不率领麾下这五万大军回援,兵力空虚的徐州根本不可能挡得住这吴扶之的进攻。
    想明白了这一天,陶谦也是直接就去找了袁绍。
    联军大帐中。
    徐州受到攻击的消息陶谦并没有刻意隐瞒,甚至还大肆宣扬的一番,所以很快其他诸侯也就都知道了。
    因此,当陶谦来到大帐中的时候,其他诸侯基本上也都来到了大帐中。
    看着脚步匆匆推门而入的陶谦,其余诸侯的神色也是各不相同。
    有的幸灾乐祸,有的面色沉重,有的兔死狐悲。
    而作为盟主的袁绍,此时的脸色却是十分难看。
    没办法,徐州遭到进攻,说明当初脱离了洛阳这个政治漩涡的吴匡现在也是站到了吕布那一边。
    当初吴匡麾下就有十数万大军,若是他已经彻底平定了青州黄巾,麾下兵力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联军的后方就危险了。
    吴匡今天可以攻打徐州,明日就有可能攻打兖州。
    而一旦吴匡出兵兖州,联军的后方就将完全暴露在吴匡的兵锋之下。
    可以说,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一下子就让原本局势尚可的联军进入了十分危险的境地。
    不过,进入大帐的陶谦可不管你袁绍的脸色好不好看。
    一进大帐,陶谦就是直接对着主位上的袁绍拱手道:“袁盟主,想来消息你已经知道了。那吴扶之不讲武德,突然出兵徐州,偷袭我一个老人家。如今我要领兵回援,还望盟主应允。”
    看着面前的陶谦,袁绍脸色阴沉。
    他知道徐州受到进攻的消息肯定是陶谦故意传开的,为的就是逼他就范。
    先前乔瑁之死就已经让联军内部有些人心惶惶了,如果现在他再强留陶谦,恐怕联军真的就要人心散了。
    毕竟,今天徐州受到了攻击,他不让陶谦回援,那么改日其他诸侯的地盘也受到了攻击,他是不是也不让别人回援?
    更何况,徐州受到了攻击,说明吴匡已经站到了吕布那一边。
    在这种情况下,不光是徐州,就连兖州、冀州也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来自青州的进攻。
    尤其是冀州,一旦吴匡从青州出兵进攻冀州,他的渤海郡就是首当其中的,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袁绍自己心里都很没底。
    也正是因为如此,以己度人,其他人的想法可想而知。
    但如果他真的让陶谦走了,缺少了陶谦麾下的五万徐州军,联军的实力就会大受损失。
    除此之外,袁绍内心还有一个十分阴暗的想法——如今的徐州虽然兵力空虚,但若是据城而守,再怎么也能支撑一段时间。
    可若是他让陶谦回援,解了徐州之围,届时吴匡察觉到进攻徐州事不可为,会不会调转枪头进攻兖州、冀州?
    因此,如果他不让陶谦回去的话,吴匡眼下着力于进攻徐州,就算他还想进攻兖州、冀州,那也得先等他拿下徐州再说,这样一来,他们这边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准备应对吴匡的进攻。
    所以,放还是不放?
    这两个念头在袁绍心里纠结着,让他难以做出抉择。
    然而,就在袁绍内心挣扎不已的时候,其他诸侯内心也是思绪纷杂。
    尤其是刘虞。
    原本他还没什么想法,但是现在听闻徐州遭到了进攻,他心里却是咯噔一声,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幽州与并州比邻,而并州又是吕布的大本营,如今他领兵南下,幽州空虚,并州军会不会趁势进攻幽州呢?
    虽然他在南下之前也做了一些安排,但是兵力的差距在那里,一旦并州军对幽州发起进攻,幽州方面还是很难抵挡的。
    他原先的打算是一旦幽州生变,他就领兵回援,可是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传来幽州遭到攻击的消息,他也就慢慢放松了警惕。
    可现在想来,连徐州都遭到了吴匡的进攻,吕布又怎么会放过这个进攻幽州的机会呢?
    虽然现在并没有传来幽州受到进攻的消息,但到底是幽州没有遭到进攻,还是遭到了进攻却没法传来消息呢?
    刘虞心里越想越慌,当下也是顾不得场合,直接就交过身边的亲卫,让他派人去打探幽州方面的消息。
    刘虞这边的动静也是引起了大帐中其他诸侯的注意,不过,没等他们多想,就听到刘虞开口道:“本初,既然徐州受到了攻击,那就让恭祖回援吧,也免得让诸位心寒。毕竟,诸位都是怀着一腔热枕来参加的联军,现在恭祖后方出了事情,我们又如何能够置之不理呢?”
    没想到刘虞居然会突然开口声援陶谦,本来心中已经暗暗做了决定的袁绍也是面色一沉。
    如果只是陶谦,他还可以想办法用些手段强行把陶谦留下来,但是现在刘虞开口可就不一样了。
    抛开刘虞的实力不谈,他的身份也摆在那里。
    汉室宗亲,更是大汉宗正。
    在场的众人当中,即使是刘表和刘岱,光论身份地位也没有刘虞尊崇。
    现在他一开口,事情就难办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刘虞一开口,原本还在看戏的其他诸侯也都纷纷附和起来。
    7017k
 219。夜袭
    联军当中,真正和吕布拥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以至于不死不休的严格来说只有袁绍和袁术。
    至于其他诸侯,说白了只是利益之争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徐州遭受袭击,将心比心,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其他诸侯自然会从陶谦的角度考虑的多一些。
    所以,在刘虞率先开口为陶谦说话的情况下,其他诸侯出声附和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看着面前的这一众诸侯,袁绍也是就差把心里的愤怒写在脸上了。
    只可惜,他现在的愤怒也只能是无能狂怒,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深吸一口气,袁绍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着陶谦道:“恭祖既然执意要走,绍也不便强留。恭祖去吧。”
    “谢袁盟主成全。”陶谦对着袁绍行了一礼,然后又对大帐中方才开口声援的一众诸侯依次拱手,得到众人的回应之后方才离开。
    望着陶谦离去的身影,袁绍也是面色阴沉。
    他仿佛已经从陶谦的身影中看到了联军分崩离析的未来。
    十七路诸侯联合讨伐吕布,本应该是势如破竹的局面,然而他们却在吕布手中屡屡受挫,袁绍很清楚不少诸侯内心已经有了退意。
    如今徐州遇袭,陶谦领兵回援,这无疑是让本就不坚定的部分诸侯更加动摇,若是接下来南北两线再无法取得什么进展的话,恐怕。。。。。。
    唉。
    希望公孙伯圭和孙文台他们能够争点气吧!
    。。。。。。。。。。。。
    渤海郡。
    重合城。
    夜色已经降临,重合城头上也只有几支零星的火把亮着,至于巡城的士兵更是没有几个。
    本来吗,作为渤海郡仅有的八座城池之一,重合的防备是不应该这般稀松的。
    事实上,在前段时间,青州黄巾军横行的时候,作为渤海郡比邻青州的两座城池之一,重合也是一度戒备森严。
    奈何先前袁绍出兵,整个渤海郡绝大多数的士卒都被征调走了,再加上他们不久前听说青州黄巾已平,这更是让他们放松了戒备。
    然而,在这夜色的掩护之下,一支不知从何处而来的人马却是悄然摸到了重合城外。
    其中,那为首之人望着夜色中的重合城,默默的取出了长弓。
    几道细微的银光在夜色中一闪而过,重合城南面的城墙上仅有的几名巡逻的士卒连半点声音都来不及发出便应声而倒。
    见状,那为首之人一挥手,一名名隐藏在黑夜之中的士卒便悄然朝着重合城摸了过去。
    很快,城门便被从里面打开了。
    无数的士卒从夜色之中现身,顺着打开的城门朝着城中涌了进去。
    而在这夜色当中,这支军队的统领也是乘着马车来到那名射杀巡逻士卒的将领身边,开口道:“子龙将军,务必要封锁城池,莫要走漏了消息。”
    虽然身处马车之中,看不清身形,但是这马车当中的人声音柔婉,显然是一名女子。
    若是再结合她刚刚叫出的将领的名字,这两人的身份就已经昭然若揭了——正是先前随吴匡一并前往青州的张宁和赵云。
    事实上,因为青州黄巾的大头领管亥本就是张角的死忠,所以凭借着张宁的身份,再加上吕布许诺的条件,收服青州黄巾并没有任何难度。
    相对于收服青州黄巾,张宁来到青州之后更多的时间其实都花费在对付青州的世家身上了。
    好在前来青州平乱的吴匡所部汉军和祸乱青州的黄巾军本质是其实都是一伙的,所以张宁的工作进展的还算顺利。
    青州本地的世家,顺者生逆者亡,很快就搞定了。
    而在彻底掌控了青州之后,张宁也是果断决定,让吴匡出兵徐州,而她则是率领经过整顿,从黄巾军摇身一变而来的青州军进攻渤海。
    本来吗,吴匡是不太想听张宁的命令的,毕竟吕布给他的命令只是配合张宁掌控青州,而他自己又是一个没什么野心的人,只想混混富贵日子。
    所以按照他的本意,老老实实守着青州就行了,根本不想主动出击。
    可是面对当时已经有了几个月身孕,身形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的张宁,最后吴匡还是果断从心了。
    他很清楚这个孩子是谁的。
    虽然现在张宁还没什么名分,但是可想而知,不说这次张宁在青州劝降青州黄巾立下大功,即使仅凭这个腹中的孩子,等她回到吕布身边之后地位肯定也会一飞冲天。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不要得罪为好。
    正是出于这种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