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
历史上董卓是在中平六年189年入京的。
也是在同一年,历史上的那个吕布从董卓手中得到了赤兔马。
而从那匹赤兔马先是跟着吕布,然后又跟着关羽征战了那么多年的情况来看,吕布在得到赤兔马的时候,赤兔马应该才刚刚成年。
如此换算下来的话,现在的赤兔马,应该差不多刚刚诞生才对,根本不可能是吕布面前的这匹马。
更何况,吕布刚从和连手中夺得这匹马的时候,它也只是一匹普通的大宛良骏,后来是因为它吸收了太多的吕布的罡气以及天地灵气,才有了后续的变异以及前几日的血脉返祖引发雷劫。
可问题是,虽然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这匹马都不应该是赤兔,但是它现在的变化却的的确确是在朝着吕布心目中赤兔的方向进化的。
这就让吕布十分想不通了。
难道是因为他对赤兔的执念太深了,所以这匹马就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进化了?
但是这一次是因为血脉返祖才发生的异变啊,这匹马能变成现在这样,纵然它不是赤兔,也应该拥有和赤兔一样的血脉,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啊!
吕布现在很疑惑。
只能说,吕布的想法没有错。
这匹马的确不是历史上的那一匹赤兔。
因为如果没有他的穿越,没有这一场灵气复苏,当初和连南下的时候,虽然最终也会被汉军击杀,但是这匹马却不会落到吕布手中。
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改变,这匹马应该会在和连死后趁乱逃回草原,然后凭借着自身的血统成为一匹马王,最终和马群当中最优秀的母马生下一匹神骏。
那匹神骏才是真正的赤兔。
但是现在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这匹马落到了吕布手中。
而且随着灵气复苏,现在的吕布已经强到了一种非人的地步,而作为吕布的坐骑,这匹马在吕布罡气以及天地灵气的刺激下,那在它体内沉寂了许久的,本该在它的后代身上才能初步觉醒的远古血脉,现在提前苏醒了。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血脉的苏醒,成功返祖的它也就变成了真正的独一无二的赤兔。
纵然它日后在和别的母马诞下后代,那也只是它血脉的延续,而不是赤兔了。
不过,这些事情吕布肯定是无法知晓了。
但是这却并不妨碍他现在很高兴。
毕竟,一只狗养的时间长了都会有感情,更何况是一匹陪他四处征战的马呢?
话说回来,如果有朝一日他心心念念的那匹赤兔真的出现了,你让吕布直接把这匹马给换掉,他说不定还有些舍不得呢。
现在这种情况对于他来说几乎是最好的结果了。
没有赤兔,那他的马儿就努力成为赤兔,甚至是超越赤兔。
想到这里,吕布也不再纠结。
他伸手摸了摸面前的马儿,断然道:“从今往后,你就叫赤兔了。”
听到吕布这么说,通人性的马儿眼中也是浮现大大的疑惑怎么马爷我就叫赤兔了?你不是整天念叨着要用赤兔把马爷给换了吗?
结果现在马爷变强了,你就舍不得马爷了?
男人,呵!
192。分兵
给赤兔命了名,吕布心中因为之前那一架没打完而产生的郁闷也是一扫而空。
一架没打完算什么?
等回头赤兔毛长齐了,他再骑着赤兔挨个打过去就是了!
他骑着赤兔还能让这些人跑了不成?
想到这里,吕布也是对着面前的赤兔道:“赤兔啊赤兔,快点把毛长齐吧,不然的话让我骑着个秃毛马,你不嫌丢马我还嫌丢人呢!”
听着吕布的念叨,赤兔也是打了个响鼻。
现在知道马爷的重要了吧?
以后还想不想把马爷换了?
不过,就在赤兔的内心疯狂给自己加戏的时候,一名传令兵却是从马厩外跑了进来:“启禀大将军,徐将军有要事汇报,还望大将军尽快前往议事厅。”
闻言,吕布也是放弃了再继续研究赤兔的打算。
站起身来,吕布对着左右马夫道:“照顾好赤兔。”
说完,他也是转身朝着议事厅走去。
议事厅内。
徐荣、呼厨泉、吕魁、曹操以及戏志才早已尽数到齐。
其中,戏志才虽然按理来说没有资格参加这种只有关中大将才能参与的会议,但是因为吕布知道戏志才的能力,所以特许他跟着曹操一起参加。
看到吕布进入议事厅,徐荣几人也是纷纷起身行礼:“大将军!”
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吕布走到主位上坐下,看着坐在一边的徐荣道:“光耀,发生了什么事这么急着叫我?”
面对吕布的问题,徐荣也是起身解释道:“回大将军,根据哨探来报,虎牢关外的联军疑似分出了两路人马,一路向南一路朝北,意图分兵进攻别处。其中,向南的那路人马主帅疑似扬州牧刘繇和长沙太守孙坚,朝北的那路人马主帅疑似为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和冀州牧麾下大将麴义。”
听到徐荣这么说,吕布神色也是有些古怪。
联军分兵这一点他倒是不奇怪,毕竟他亲自坐镇虎牢关,纵然联军大兵压境,也很难在虎牢关取得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把几十万大军都囤积在虎牢关,倒不如分兵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机会。
只是,刘繇和孙坚一路也就罢了,但是公孙瓒和麴义一路?
尽管现在麴义还是韩馥麾下大将,并没有转投袁绍,更没有和公孙瓒交过手,但是吕布还是打心底觉得有些古怪。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当中,与其说是袁绍击败了公孙瓒,倒不如说是麴义一手造成了公孙瓒的败亡。
现在这两个人居然要联合进兵,还真是造化弄人啊!
脑海中闪过几个奇怪的念头,不过吕布肯定不会说出来。
他只是道:“只要联军主帅不傻,就不会轻易选择强攻虎牢关。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分兵几乎是必然。不过,此事倒也无需太过担心。轘辕关一带我已经让忠明领兵防守,至于河北,我本来就没打算死守,事不可为的话让稚然带人退回来就行了。”(段煨,字忠明。)
说到这里,吕布看了呼厨泉一眼,道:“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还需呼厨泉单于领兵巡河,将河北的联军阻拦在对岸才是。”
闻言,呼厨泉也是连忙起身应道:“但凡大将军有令,呼厨泉必然全力以赴。”
不过,虽然吕布看似安排的很妥当,但是徐荣还是忍不住提醒道:“大将军,河北之敌有黄河天堑阻隔,只要派遣一支精骑小心提防,敌军确实很难渡河,这一点末将并不担心。只是轘辕关一带,忠明虽然有五万大军,但是荆州牧刘表此番北上本来就征调了十万大军,此番联军又派去两路援军,末将恐忠明难以抵挡。”
听到徐荣这么说,吕布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这一点光耀无需担心,我心里有数。轘辕关一带地势险要,没那么容易失守的。再者万一轘辕关真的出现了危机,不光驻扎在洛阳的兵马可以支援,吕魁麾下的八万草原精骑也可以驰援轘辕关,所以轘辕关丢不了。”
迎着吕布的目光,徐荣心里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决定不再多言。
因为他很清楚,段煨跟他不一样。
他在吕布领兵进洛阳的时候就已经和吕布结下了善缘,在吕布诛杀了董卓之后又是第一时间向朝廷表示了效忠,所以吕布愿意相信他并重用他。
可段煨是在吕布掌控了洛阳的局势之后,迫于形势才投降的吕布,而且其本部人马也都还在他的统领之下,在这种情况下,吕布对段煨有所防备也是理所当然的。
此番借着防备联军的理由把段煨从河东调到轘辕关一带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段煨如果表现的很好说不定还能借此机会取得吕布的信任,而如果段煨有任何异动,那么他恐怕就会成为一枚弃子了。
这是吕布对段煨的试探,同时也是给段煨的考验,他帮不了段煨什么。
而吕布看到徐荣不再开口,心里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徐荣这种人,之所能让人放心,就是因为这一点。
除了领兵作战做好本职之外,他并不会太多的过问别的事情。
纵然是当初还在董卓麾下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董卓强淫太后,废立天子,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徐荣可能都不会产生异心。
想到这里,吕布也是又出声安抚道:“不过,光耀,一旦呼厨泉单于领兵巡河,吕魁又率兵支援轘辕关的话,这虎牢关的防守工作可就全落在你肩上了。”
闻言,徐荣也是抱拳道:“请大将军放心,只要末将还在一日,虎牢关就绝对不会有失!”
虽然他个人武力并不是很强,但是在统御兵马,排兵布阵,守城野战这些方面,身为一个兵家人,徐荣自问当今天下应该没有几个人能胜的了他。
因此,尽管他麾下只有五万人马,但是有虎牢关天险在,他自信纵然联军倾全军之力来攻,他也能守至最后一兵一卒。
而看着一脸正色的徐荣,吕布也是笑道:“光耀既然这么说,我又岂会信不过光耀你呢?”
。
193。进击的李傕
且不说吕布在虎牢关内每日照料赤兔,只待赤兔把毛长齐了就再去找联军众将酣战一场,另外一边,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和冀州牧韩馥麾下大将麴义也是各自率领着麾下的大军经官渡渡河北上,然后沿河西进,进逼孟津。
孟津和小平津是洛阳北方最重要的两个渡口,也是洛阳八关之二。
然而,相较于洛阳八关之中的其他关隘,不管是孟津还是小平津均是无险可守,一旦真的有敌军从河北来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处的守军也只能退守河南——这便是先前吕布只派了李傕率领三千飞熊军协防孟津的原因。
毕竟,虽然他在接收了董卓的遗产之后在洛阳周遭的兵马也不少,但是可想而知的是联军的兵力肯定会远超于此。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他所在的正面战场之外,其他地方依托关隘、地势防守才是正道,因此,一旦有联军从河北进攻孟津,调兵遣将在无险可守的孟津渡口和联军死战无疑是最愚蠢的做法。
所以,在吕布的布局当中,孟津渡口仅仅只是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
一旦联军真的从河北进攻,那么他就会直接放弃孟津渡口撤到河南,然后依托黄河天险将联军拦在河北。
为此,李傕在率领飞熊军前往孟津之后,也是把沿河的船只全都搜集了起来,掌握在了自己手里,以确保联军在攻占孟津渡口之后,就算想冒着被半渡而击的风险强行渡河,也得自己重新打造船只。
总的来说,李傕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
他知道吕布派他来平津渡口并不需要他打什么胜仗,他要做的只是把联军拖在河北。
于是,在得知联军派遣公孙瓒和麴义率领了足足六万大军朝着孟津渡口而来之后,李傕第一时间就让孟津渡口原本的一千守军南渡了。
区区一千步卒,平时维持孟津渡口的守卫工作还行,可在联军六万大军面前,这一千步卒再留在孟津渡口无异于是送死。
不过,李傕虽然让孟津渡口原本的一千守军南渡,并且顺势捣毁了孟津渡口的各种设施,但是他自己率领着三千飞熊军却没有直接撤往河南的打算。
人都是有野心的,李傕也不例外。
他作为董卓昔日的部将,现在转投了吕布,如果还想得到重用,就一定得做出功绩来。
说白了,虽然同样身为降将,但是他跟徐荣、段煨他们不一样。
徐荣在投效吕布的时候,麾下可是足足带着五万精锐步卒,而且此番徐荣奉命防守虎牢关,可以说是有大把的在吕布面前表现的机会。
段煨投效吕布的时间虽然比他晚,然而作为董卓一众部将当中留守的那一个,段煨麾下不仅有五万董卓用来守家的兵马,留守河东的他在投效吕布时便是相当于把整个河东都献给了吕布。
如此一来,纵然段煨在董卓刚死的时候并没有果断投效吕布,而是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犹疑,但是他在投效之后,地位也依旧要比他李傕要高。
而相对于徐荣和段煨,他李傕在投效吕布的时候,麾下仅仅只有三千飞熊军而已,并且当时那三千没马的飞熊军,可以说几乎就是吕布砧板上的肉,纵然他不选择投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所以,李傕在投靠了吕布,心中其实一直都有很强的危机感。
尽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