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局面,对已经被北齐矛头直指的王勇一方是非常不利的,一旦北齐从自我的调整中恢复过来,那么在北齐强大的国家机器全力开动下,王勇等人的失败就是可以预料到的了。
说到治理一个国家和治理一个山寨绝对是不一样的,虽然王勇之前的山寨也是很大足足有数万人的,但是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一开始王勇一方绝大部分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不管是王勇还是程冲、朱睿甚至吕文他们的眼界并不高,当然做事情难免考虑的不够周全,这就导致了后来的许多疏漏,特别是情报成了王勇一方的短板。
目前王勇一方的探子只在邺城和北齐一些主要州郡才有,效率低不说情报的延迟‘性’又非常高,等消息传到了王勇、王泽这里时真个是黄瓜菜都凉了,这时平原郡的齐军数量已经开始迅速增加起来。
自从接到安‘插’在邺城附近的探子发回来的情报后,知道自己错过了大好时机,连续好几天王勇都有些睡不好觉,在无人时常常叹气大叫可惜。
要是能提前知道邺城发生的事情,知道驻扎在平原郡的北齐十万大军只是一个二万人撑起来的空壳子,那么自己就可以点起十万兵马强袭平原,这样哪怕是无法全歼这些齐军也能消耗掉一部分北齐‘精’锐军队。
后来王泽老娘公西雯楉实在受不了王勇不分昼夜的哀叹,让王泽去找王勇说了一番,王勇这才恢复了过来。
其实接到了迟来的情报后,王泽内心也觉得‘挺’可惜的,但是这事又能怨谁呢,密探、斥候们已经是冒着生命危险尽了全力才把情报传回来,这事终归是自己等人当时考虑的不够周全。
不管是情报机构的缺乏还是对齐军动向分析的无力,当时要是己方能够派出一部分军队进行试探‘性’的攻击,多少也能够试探出来齐军的虚实。
通过这一次的事件也让王勇发现了己方的许多弱点,可是他却不知道改怎么处理,之前王勇来青州也是计划着召集麾下的文官武将进行商议,这也是王勇多年来的习惯。
如今王勇麾下已经足足有三十万军队,都是二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青壮汉子,可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没打过仗的新兵,这些新兵看上去‘挺’威武雄壮的,但是顶多参与过一些平定各地豪强世家叛‘乱’的战斗。
除了新兵外那八万多参加过齐州之战的老兵,也只是比新兵们早参军了那么几个月而已,作战次数也不多,里面可以作为核心战力的也就是不到三万人。
除此外王勇和王泽麾下的将领基本上也都是野路子出身,王勇、王泽也知道天下英才何其多,可以说是卧虎藏龙,这段时间也有很多民间的豪杰、落魄文士慕名投奔到了王勇这里。
但是行军打仗从来都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事情,不是说你能打敢拼就可以当大将军的。
在古代,特别是在宋朝之前的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史书、经、义等书籍都是一些士族豪‘门’的传家之物,而兵法之类的书籍更是从来都禁止在社会上流传的,只有部分顶级豪‘门’和将‘门’才会拥有兵书。
民间普通百姓虽然也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一部分书籍,可是兵书是从来不可能借到的,缺少了系统的培训和锻炼终归是不行的。
虽然有些草莽英雄一开始依仗武力反抗朝廷,势如劈竹般击败许多州府的官兵,可是等到朝廷的正规军进行围剿时立刻就败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很少有成功的原因之一。
王泽回来后和老爹王勇分析了一番,找到了事情的原因,可是想要进行一番改革时,却又有些‘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
就在这时原来在王勇手下做过一段时间参谋将军的孔仪写信向王勇推荐了一名贤士,只是这名贤士是一名山贼首领,因为其父祖皆是山贼因此也算是承了父业,之前是青州南面临朐山的一处山寨寨主,他叫刘忻。
………………………………
第一百一十六章军政整编
说起刘忻家里祖、父数代都是青州附近的山贼首领,也算是劫掠传家,按照惯‘性’来说刘忻也应该继承祖、父之基业,争取成为一个很有钱、很有名的山贼,将这项‘很有前途的行业’发扬光大,甚至把这个职业再传给儿子、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焉。
不过世事总是无法预料的,在刘忻出生那年爆发的北方六镇镇军和边民的起义,将北魏原有的社会秩序打的一个粉碎,不仅河北就连黄河以南地区也是纷‘乱’非常。
当时城池乡野之间到处是盗匪流民,也算是山贼们的一个黄金时期,之前躲在山里的山贼们纷纷下山去挣外快,刘忻的老爹当然也不例外,他时带着自己的数百名部下游‘荡’在齐州到潍河之间的广大地区。
因为这时齐州以东的北魏军队大部分都被调集到黄河以北,去镇压葛荣率领的起义军,根本无暇顾及到这些趁火打劫的小股盗匪,因此这一段时间刘忻老爹的收获那叫一个丰厚呀。
就在一次劫掠完毕回山的路上,刘忻老爹反常的善心大发救下了一名叫章麟的中年文士,这章麟也不一般人,他之前是被葛荣兼并的幽、蓟、瀛几州的起义军首领杜洛周帐下的参谋军师。
因为葛荣杀死杜洛周兼并了其麾下的义军部队,章麟做为被杜洛周信任的军师之一,当然不被葛荣所容得下,北魏朝廷又恨不得把这些义军首领做成‘肉’干吃了,因此章麟不得不逃亡在外。
可是当时因为天下大‘乱’盗匪遍地,章麟好不容易逃到了齐州到青州之间的路上就遭到一伙盗匪的袭击,幸好这些盗匪也只为求财并不要章麟的小命,只留下一身是血的他在路边,最终被刘忻老爹救了下来。
刘忻老爹后来知道章麟的出处后也是大喜过望,想不到路边顺手捡回来一个书生也这么厉害,而章麟是眼看无处可去,又承刘忻老爹的救命之恩,于是养好伤之后就在刘忻老爹的山寨当了一个狗头军师,这时刘忻刚刚一岁。
等到刘忻慢慢长大,刘忻老爹琢磨着怎么也得让自己儿子涨一点学问,不能像自己一样是个睁眼瞎,于是在他眼里见过大世面的军师章麟就成了刘忻现成的老师。
刘忻老爹的山寨原来就是一个千多号人的破山寨,只有几百号青壮,自从章麟来到之后每日里帮着‘操’持,竟然也慢慢兴旺起来,不过一个破山寨又能有多少事,所以这些日子来也闲坏了章麟。
一听到刘忻要拜在自己‘门’下进学,章麟当即高兴坏了,更高兴的是刘忻不同于自己父、祖,对读书也非常感兴趣,每日的学习进度让章麟都有些感到吃惊。
于是心中一动,章麟便将自己以前在杜洛周帐下处理政事、军事的所见所学,都毫无保留的逐步教给刘忻,希望这个弟子在以后能完成自己为天下开太平这个未能完成的心愿。
刘忻也不负老师所望,一边随章麟学习一边跟着自己老爹慢慢接手山寨的事情,等到十二岁那年就将山寨的内务全部接手过来,全山寨上下没有不服气的。
到刘忻弱冠之年时,这一肚子的学问已经是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老师章麟,不仅是对政务的处理还是其他的各方面。
可是这年头勋贵士族豪强把持政权的时期,就连一般的豪强都无法挤到这个圈子里面,那么做为一个山贼哪怕学问再高也是山贼,又哪里找到的施展之地呢?这一刻刘忻真是体会到了学的一身屠龙术,可是天下却无龙可屠的困境。
刘忻无奈之下却是潜心帮着父亲将山寨打理的越发兴旺起来,等到五年前刘忻老爹去世,年仅三十岁的刘忻接管山寨时已经是人口上万,青壮数千人的大势力了。
因为刘忻向来公信严明,从不恃强凌弱,山寨上下团结一心不说,甚至连附近百里内的山贼势力发生了冲突,都喜欢到刘忻这里来调停。
自从王勇、王泽父子二人大闹齐州,搅‘乱’三齐并最终占据了这些地方,刘忻虽然一直据寨自守,却也一直在关注着他父子二人,这二人的行为也颇为符合刘忻的口味,心中也是充满了赞赏。
等到王勇、王泽父子亲自前来到地处深山的山寨,诚恳的邀请自己出山相助时,之前刘忻就接到了老朋友孔仪的来信,思考了一日后刘忻最终答应了下来,因为他觉得这是自己一个施展一身所学难得的机会,也是已经去世的老师的心愿。
不得不说这刘忻是一名大才,虽然是草莽文士出身可是却对军国大事非常了解,来到王勇麾下的第一天就将困扰了王勇等人多日的诸多政事处理的井井有条,瞬间就折服了濮阳勋、吕文等人。
用濮阳勋的话说:“卓然、樊文仲至多可为郡守,某至多可为州刺史或朝廷辅臣,羊若藁(羊枯)‘性’果敢干练可为尚书,但只有这刘忻方是谋国之人,最少也是可以做宰相的!”
对于濮阳勋的这句话吕文也是连连赞同,要说吕文基本上也就是在卓然与濮阳勋之间的水平,顶多也就能够‘操’持一个州的政务,之前对王勇治下各州郡的政事早就忙的焦头烂额了,现在有人来顶缸正好。
就在北齐无暇顾及到王勇这边的二个月的空档里,在刘忻的主持下王勇、王泽在程冲、胡秉常、葛伟、寻昀、孙兴等等一系列将领的支持配合下进行了一次军政大变动。
首先是对军队进行一番改革,在召集了吕文、濮阳勋、胡秉常、葛伟、寻昀、秦朗、袁嘉等领军大将进了商议,甚至程冲和朱睿以及驻扎在齐州济水的孙兴都来到了青州城。
当然像周通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猛将兄就算了,让他来开这种会议不如让他好好打一仗呢。
从这天起王勇、王泽麾下的军队开始实行军衔制度,目前的最高军事首领为上将军,由王勇亲自领上将军一职。
上将军下设中郎将一职,负责独当一面,有开府持节的权力,凡是距离上将军千里之外的距离,危急时刻中郎将可以自主调动在千人以下的军队,中郎将麾下率领的军队按照五万到十万不等。
中郎将下又有卫将军一职,也是直属于上将军统辖,麾下率领二到三万人,级别称之为军(从这里就可以看到王泽的影响了),为上将军下级军事单位。
中郎将往下是偏将军,统帅一万人,称为师,这些都是王勇一方的高层将领,再下面就是都尉,统领一旅三千到五千人分为二到三营。
校尉领一营一千五百人,一营又分五都由果尉统领,果尉算是目前最低层的正式军官了,其下的队率、什长、伍长主要是作为士官存在。
不过不管是士官还是果尉到中郎将都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样王勇总算是把麾下的所有将领级别理顺了。
王泽也松了一口气,上将军上面还有大将军和元帅两级呢,这样按照每一级又分为上中下三品,也足足有二三十个品级让大家去慢慢升迁了。要是从士兵开始算的话又要加十二个品级。
军队进行了一番整编后,共得了骑兵五万人(菜鸟占大半),步军十八万(还是菜鸟占大半),其他的被归入到各州郡的郡兵(基本上都是菜鸟)的行列,负责驻守目前王勇治下的所有州郡。
另外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是,从这一次改革开始,王勇和王泽势力下的所有州郡的军、政大权全部分开,中国历史上军政分开是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武人‘乱’政后在宋朝才开始进行的。
为了避免武人对地方政权的干涉,王勇在王泽的建议下对军政分离十分重视,哪怕是有一部分将领反对也照行不误。
处理完军事后,民政方面也结束了近一年的军管,开始正式任命了各州郡的官员。
由王勇结拜三弟朱睿领光州刺史,濮阳勋正式成为了齐州刺史,刘忻则是成为了最重要的青州刺史,因为上将军行在就设立在了这里。
跟了王勇、王泽多年的萧敬被任命为胶州刺史,更靠南的南青州虽然还是边境,不过考虑到与南陈的友好关系,于是吕文成了南青州刺史。
另外对于地处东海的占领地,因为济州岛的特殊‘性’,于是将其单独设立一郡,由樊文仲任郡守。
秦津岛虽然面积比较大,可是因为占领了只有一年多,目前岛上汉人数量也不过只有不到二十万移民,所以也是设立一郡任命卓然为郡守,包括对马、巨木岛、种子岛、五岛都划归秦津郡。
当然济州郡和秦津郡包括往南的琉球、夷洲诸地都要听命于东海留守羊枯的命令。
从秦津往南的琉球群岛,现在仅仅只有五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