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北灭隋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村民虽然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都是外地流亡而来的流民,虽说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二十年,可是毕竟不是本地人。

    如今人家高氏看在王泽这个贵人的面上愿意给出合适的补偿,要是自己等人不接受,等王泽离开本地,到时候高氏再来对付自己这帮小民,那才是不费吹灰之力。

    看到这些村民愿意接受自己提出的条件,等高氏给出充足的补偿后再将山地退还高氏,高管家虽然心中暗自‘肉’痛,可是为了要回这块山地‘花’费这些代价还是值得的。

    最主要的是还避免了王泽干涉此事,毕竟之前高氏的家仆还和王泽的麾下发生了冲突的。

    与村民商定好了补偿后,高管家不敢多停留就急忙和王泽冯仆告辞而去了,那群跟着一起来的郡兵连口水都没喝到,也跟着匆匆离去。

    看到高管家等人离去的背影,王泽这时忽然面‘露’微笑,正好被程雪莹和朱青青二人看到。

    感到奇怪的程雪莹就问他:“大郎你为何忽然发笑呀?还有,你为什么不帮着商老伯将土地要过来,却放任高氏将土地收回去,要知道这山地当年可是连树都长不好的,还是商老伯等人这二十年的辛苦才变成现在这般模样。”

    王泽扭头看了看还在远处商议的村民,这才放心的对程雪莹和朱青青二人说:“我笑当然是咱们有好处了,程姊姊你要知道,首先咱们不是这大陈的官员,我们只是前来帮助平叛的,这些建安本地的事情咱们根本没有权利管。

    再说了,哪怕是管了,商老伯暂时保住了这些山地的租种权,可是等我们走了,只怕高氏会用更‘激’烈的方法来对付商老伯,他们会更吃亏。

    如今咱们在这里,高氏为了收回土地必然会拿出更多的补偿来,而且在夷洲咱们不是设立了两处据点么?那里可是有大片平坦的土地,需要很多百姓前去耕种的!”

    说到这里王泽的嘴角止不住的翘了起来,嘴角挂满了得意的表情。

    看到王泽的样子,程雪莹、朱青青一起打了他一拳,朱青青撅着嘴说:“你看你,想让商老伯跟着去夷洲还使出这么多心眼。”

    身上挨了几拳王泽却毫不在意,反正程雪莹二人打在身上的拳头一点力气也没有。

    旁边的冯仆听得目瞪口呆,虽然他自小也跟着冼夫人和父亲冯宝见到过很多事情,可是王泽这一手冯仆还真没见过。

    明明是自己要得好处,反而让别人去当坏人,这些村民遂了王泽的意还要对王泽感恩戴德,冯仆这下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这就是做人的境界不一样呀。

    这时商老汉和数百名村民,不论老弱‘妇’孺都忽然一齐跪倒王泽面前,商老汉含泪道:“全赖公子援手,我等才得一些补偿,可是如今我等又将无家可归,我等愿为公子家仆,望公子收留我等!”

    王泽心中大喜,可是面上不动声‘色’道:“承‘蒙’各位厚爱,可是我乃东海夏侯,非南朝人士,某实不忍让诸位乡亲再次背井离乡远奔海外!”

    这些村民里面有一些一听要投奔王泽就要去海外心中有些不愿前去,可是大部分仍然愿意跟从前往。

    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高氏见有王泽给村民们撑腰,第二天就将所有的补偿给了村民,韩子高觉得数百人跟王泽离开南朝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可是当王泽准备让这数百村民跟商船远赴海外的消息传开后,又有一个很大的麻烦找上‘门’来。


………………………………

第九十章真尼玛一切为了移民啊!

    半个月前在夷洲的北部和东部设立了两个据点,并且各派驻了七百来人,加起来也有一千五百多人了。

    不过这些人对于王泽以后开发夷洲岛的计划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三齐之地的人口虽然也有二三百万之多,可是一来从三齐之地运送百姓来夷洲距离太远不说,这些百姓还可能因为水土不服导致疾病流行大量死去。

    另外秦津岛开发也需要大量的百姓移民到那里,也需要大量的船只运输,而孙兴在齐州协助王勇作战,曲六郎的舰队要防守东海各地,何亮又被王泽派遣到南洋探索新航路去了,根本没有余力顾及到夷洲、琉球等地。

    细细想来,王泽还真不知道该从哪里‘弄’来一些移民了。

    一个新占领地区的第一批移民,对这个地方以后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启导作用,而移民的人心归属也是影响着官府以后对此地的统治。

    要知道夷洲这个地方,距离王泽现在的核心统治区秦津和济州岛足足有半个多月的航路,距离太远就容易产生距离,对夏国的归属感就很容易出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在商老汉和那些村民出现后就不存在了,因为这些百姓对王泽给以他们的援手之德念念不忘。

    再次是这些村民虽说是南朝之人,却是从北方流亡来的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王泽留在夷洲岛的那些人之间的语言差距不多,可以很好的沟通。而且这些村民已经适应了江南的气候,更容易适应夷洲的气候。

    得知跟随王泽需要移民海外,有些村民畏惧海上的风‘浪’亦或者是不舍故园打了退堂鼓,可是大部分村民跟随王泽的热情丝毫不减。

    最后一统计商老汉村里一百户人家里面,足足有七十八户是愿意跟随王泽的,也就是说足足有近五百人愿意移民。

    这些百姓移民到夷洲,再加上夷洲据点原有的一千五百人,就有两千来人了其中青壮就有上千人,联合起来的力量已经是非常可观了。

    王泽计划以后每个月从南朝收集数百人运送到夷洲,只需要一年多就可以开发出一大片土地,在那里站稳脚跟,等两三年后秦津移民暂时结束后再大规模开发夷洲和琉球。

    一如之前移民济州岛的承诺一样,王泽宣布每人可以分到五十亩良田或者是上浮五分之一面积(六十亩)的山林草场。

    另外每家每户还有耕牛、家畜等各种补助,还给村民们讲明了东海夏国治下的种种优惠政策,听到这些后,愿意跟随移民的村民们沸腾起来了。

    就连之前已经拒绝,不想跟随王泽去海外的村民也反悔起来,缠着想要再次跟随王泽。

    经过一番考虑后王泽决定还是收下他们,不过这一批人的待遇福利相对商老汉这些村民都要降低一个等级,分到的田也只有三十亩。

    哪怕王泽已经是这样说明了,这些反悔的村民也争抢着愿意移民,更有许多人悔恨自己为何猪油懵了心,之前那么好的机会就错过了,一下就损失了数十亩土地。

    王泽给这些村民两天的时间收拾一下,等第三天在建安郡城外的码头安排他们搭乘商船前往夷洲。

    第三天这天一早,王泽带着冯仆、程雪莹、朱青青准备去送商老汉一行出发,韩子高听说此事也一起跟着过来了,毕竟他是都督闽浙诸军事,王泽这回运走一批南朝子民,他虽然不在意,可还是要了解一番。

    等王泽一行来到城外江边时,顿时被城外汹涌的人‘潮’惊住了,只见城外码头周边是人山人海,更有许多贫困百姓仍在拖家带口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江边甚至有本地百姓摆起了小摊做起生意来。

    看着面前被士兵挡住的人‘潮’,韩子高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向王泽道:“夏侯,你不是说只有六百来人么?这······”

    王泽、程雪莹和朱青青也被眼前的情景给吓了一跳,你妹的这哪是六百人的样子,恐怕都快有六万人了,只怕是建安郡一半的百姓都来到这里了吧!

    这时水军校尉统领顾彬气喘吁吁的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一看到王泽他急匆匆跑过来说:“不好了小郎君,这些百姓不知道从哪里得到咱们只要移民就可以分到良田的消息,这些都是想要乘船跟着咱们去海外的贫苦百姓。”

    “什么!这些都是想跟你们走的?”韩子高大都督瞪大一双美眸惊讶的问顾彬。

    顾彬既是欢喜又是无奈还有些说不出的情绪,听到韩子高的话对他点点头道:“虽不敢说全都是,但是里面最少也有六成是想跟我们出海的,其中有一万多人是这些年流亡到建安郡的北地流民,另外的那些都是建安本地的百姓。”

    王泽郁闷的挠挠头,要是有个几百上千人的话还是好安排的,可是眼前这数万人可是在挖南陈的墙角了,‘弄’不好就会影响双方的关系。

    他疑‘惑’的问顾彬:“你可知为何产生今日之事?知道是谁透漏的消息么?”

    这时候率领苍狼营前来维护江边秩序的曹安走了过来,他对王泽说:“小郎君我已知晓事情原由,消息是商老汉村里的百姓与亲戚说话时无意透漏的。”

    “讲讲,是怎么回事?”王泽还真想知道眼前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之前哪怕是自己拿着己方福利待遇可劲的吆喝,估计也来不了眼前这么多人。

    曹安无奈一笑道:“之前咱们不是给了商老汉他们两天时间么,村里有些百姓就想着自己一些带不走的东西就送给亲戚朋友了。

    可是那些亲戚朋友一见到他们都要搬走就问了,于是有人按不住爱炫耀的‘性’子就把移民夷洲的福利给说了。

    自然就有人问,能不能跟着他们一起出海,就有人说依着小郎君的慈善,拖家带口先一起跟过来,到时候求一求肯定可行。这不,谁都有几个亲戚,也想把这好事给最好的亲戚说一下,这样一下就传开了!”

    王泽听到曹安的回答,苦恼的‘揉’了‘揉’脑袋,转头一看韩子高也在做同样的动作看着自己。

    韩子高看到眼前的情景也是头痛万分,因为南陈在持续数年的侯景之‘乱’后,最缺的资源不是别的,正是大量的劳动人口。

    之前王泽向韩子高说明只是带走数百人而已,南陈虽然缺人可是这些人对南陈来说也是可有可无,没什么影响,所以韩子高自己就可以做主让王泽带走。

    可是当数百人骤然变成眼前的数万人后,哪怕是韩子高这个陈茜的大红人也不敢让王泽就这样带走了。

    这数万人可是最少也占了建安郡周边接近一半的人口了,要知道陈霸先建立陈朝之后,南陈的编户齐民只有不到三百万而已。

    也就是说南陈朝廷可以控制的人口数量只有这么一点,虽然有大量的人口隐藏在豪‘门’大户中,但是要知道隐藏在豪‘门’中的人口是不向朝廷缴税的。

    虽说陈霸先去年北伐光复了淮南后又增加了近二百万人口,但是南陈的人口数量依然非常稀少,眼前的这些人可相当于陈朝人口的百分之一了。

    只是眼前的情况该怎么个平稳解决也是个很大的麻烦,就连急缺人口的王泽也不敢就放开了接收。

    其实要说王泽给陈朝百姓许诺的福利照着三齐之地的百姓福利差远了,但是南陈的百姓太穷了,再加上土地的‘诱’‘惑’怎么可能阻止得住。

    “韩都督,我看你还是尽快召集城内各大豪强商议此事吧,‘弄’不好就可能产生民变呀!”王泽对韩子高说。

    韩子高走后,王泽又让冯仆调集麾下的俚人士兵到江边协助曹安维持秩序,建安百姓这时虽然民风也彪悍,可是对上更彪悍的俚人就安稳多了。

    城外的百姓在王泽的努力下逐渐稳定下来时,城内以林氏、陈氏、黄氏和高氏等几家为首的诸多豪强,在大都督韩子高的召集下聚集起来,正在讨论这些百姓的事。

    韩子高提出的解决方式,就是要求各大豪强暂时降低建安百姓的租税,以此挽回百姓的心,继续留在建安郡,毕竟故土难离呀!

    黄氏的族长微怒道:“大都督,若是咱们这一次向那些泥‘腿’子让了步,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以后他们必然还会再生事端。”

    韩子高表示,若是不接受这个主意,那么你就想出一个更好地主意来吧,黄氏族长和其他几家族长也想不到更好的主意,最后也只好同意了韩子高的提议。

    江边聚集的百姓见江面上的船只始终不肯靠岸,而且那数十艘海船也必然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口,在韩子高亲自带人劝解下,开始纷纷散去。

    最后江边仍剩下七八千人坚决不肯走,原来这些人都是这些年来北地流亡来的流民。

    他们这些年不仅仅贫困的生活在建安郡社会的最底层,还不时被本地人和豪强欺凌,现在见到这么一个好机会,宁愿死也不愿意放弃了。

    见到王泽和韩子高始终没有松口,而且商老汉那六百名村民已经开始在顾彬的安排下,乘小船向江面上的大船驶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