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北灭隋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 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坚持下去。

    于是渊大祚暗中联系一切心中对高阳成不满的高句丽将领,不过他必须要面对的是负责高句丽平壤城内外的乙支惠,不然平壤城内外的十万大军终究不是开玩笑的。

    可是让渊大祚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连乙支惠都开始对高阳成心中怀有不满和其他一些莫名其妙的心思,于是在渊大祚的一番许诺下,乙支惠也上了他的贼船,成了政变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有了乙支惠的参与后,事情果然就变得顺利多了,不仅顺利拿下了平壤城内外的防守,甚至还能够利用乙支惠在高阳成身边的信任,将王宫内的侍卫们全部解决掉。

    在渊大祚名正言顺的进入平壤城之后,不仅杀死了大量忠于高句丽王室的大臣,甚至还将自己的合作伙伴乙支惠的兵权解除,日夜看守起来,也不知道乙支惠这时还会不会后悔当初参与了这场政变。

    渊大祚虽然成为了‘莫支离’掌控了高句丽的军国大权,只是他毕竟是依靠政变上台得位不正,虽然如今依靠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便利,让高句丽国内的将领、城主们勉强听命自己,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将领心怀异心。

    这就导致,渊大祚在政变之前很多城主、耨萨都是支持他对抗高句丽王室的,可是等到渊大祚忽然发动政变掌控了国家大权后,他忽然发现大家都开始对自己提防起来,自己的命令也是虚与委蛇。

    这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让本来打着通过政变掌握政权,以此整合高句丽整体实力主意的渊大祚心中很是恼怒,自己还不是想让高句丽变得更加强大么?怎么大家都不理解我呢?

    虽然自己心里确实也有一些小主意,但是这不影响大家应该听我的命令呀!

    更让渊大祚恼恨的是,全权掌控辽东战局的高句丽大将高文灿,在得知平壤城内发生的巨变后,竟然公开宣称渊大祚是害死平原大王高阳成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要知道高文灿可是全权负责辽东战局,整个辽东各郡各城的都要听命于高文灿,虽然如今高文灿手里控制的土地不是太多,可是他麾下却足足有十余万高句丽大军。

    万一高文灿不顾夏军的进攻,调头南下来清君侧跟自己作战,这样岂不是将高句丽的国力又削弱了?哪怕高文灿没有这样做,高句丽在事实上也已经分裂成了南北两部分。搜狗书库 

    随着高文灿的公开反对渊大祚,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之前对高文灿心怀不满的那些辽东各城的城主、耨萨大人也不再对抗高文灿,反而开始公开支持高文灿对抗渊大祚,这更是让渊大祚心中愤怒无比。

    在渊大祚看来,高文灿反对自己也就罢了,毕竟自己确实是依靠政变上台的,可是那些辽东各城的城主们不支持自己不说,竟然还反过来去支持高文灿来对抗自己。

    要是放在往常,渊大祚估计早就已经发动大军准备讨伐辽东这些不听命令的家伙了,可是如今夏国两路大军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自己又怎么可能去攻打他们。

    “原来当初陛下主持这么一个国家还真是不容易啊!”

    处理一天的军政大事后,渊大祚无奈的活动了一下身子骨,过去他总觉得高阳成此人软弱无能,可是当他自己掌控了国家大权后,才发现自己竟然错的是那么的离谱。

    掌控一方耨萨的权力,可是远远不如掌控一个国家时面对的情况,如今战局如此沮丧,高句丽内部被自己这么一搅和,更是有些分裂的架势,而各部城主、将领们也纷纷保留实力,不再像过去那般卖力作战。

    渊大祚一边想着一边走到墙边,墙上挂着的是一副巨大的地图,虽然比较粗糙却依然看得出来是高句丽最强大时期掌控的面积,以及周边大片的土地、国家势力。

    这是当初高阳成在位时绘制而成的,到如今高句丽的国土已经比那时候缩水了三分之二以上,剩下的领土全部是高句丽已经占据了上百年的故土,生活在这里的民众也是最为支持高句丽的民众。

    如今高文灿没有进攻自己,恐怕也是因为他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在夏军的南北进攻下,辽东还掌控在高句丽手中的土地,已经只剩下以辽东城、安市城、新城为中心的方圆数百里土地。

    高文灿处境糟糕,渊大祚的处境也不是多好,东部渊大祚在抽掉了一般的兵力后,留下的三万军队已经有些顶不住中护军的强大攻势,中护军只要再翻过一半的山脉就可以达到平原地带。

    在高句丽南部,虽然朱伟也依然在抵抗夏军,但是有了自保的心态后,更是被夏军攻击到了平壤城南部三百里的地方,可以说平壤城注定要发生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哪怕这样高句丽内部的势力,又分成了大小许多个派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这样的高句丽简直就是一团散沙,想要用这么一团乌合之众去抵挡夏国的进攻简直是妄想,想到这里渊大祚忽然有些绝望了。

    早知道这样,自己干嘛还要将高阳成杀死,如今自己实在是自作自受呀!

    不过渊大祚毕竟心智坚韧,他心中一边想一边用目光扫视着地图,忽然他注意到高句丽西北部的突厥与西面的中原,如今突厥已经是天下最强大的帝国,不知道自己派人向这两个势力求援能不能击退夏国的攻势。

    中原人好说一些,只要自己说说好话,退还一些当初从中原逃出来的汉民,就应该可以换取中原皇帝的出兵,他们应该也不会贪图辽东的土地,只是听说中原如今还在交战,也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相对于中原人,突厥肯定是又能力出兵的,只是相对中原人来说突厥则是贪婪的多,万一看中高句丽的地盘不愿意撤退,这样岂不是糟糕。

    心中想着,却听到有人禀报道:“莫支离,不好了,有一支夏国的军队竟然攻占了鸭录水的入海口,他们还准备沿着鸭录水一直去攻打国内城!”

    听到这个消息渊大祚当即震惊了,国内城是高句丽最早时期建立的都城,也是高句丽起家的地方。

    但是渊大祚震惊的不是这支军队准备攻打国内城,而是震惊于夏军果然再次出手果断,一把将高句丽联系辽东的关键节点鸭录水给截断了。

    如今全权负责辽东战局的高文灿虽然在大肆抨击渊大祚的政变,但是如今高句丽南北两部分之间的作战其实还是可以相互配合的,但是夏军一旦将鸭录水截断,那么高句丽南北的大军就只能各自为战。

    这样一来高句丽的战败才是板上钉钉的,由不得渊大祚担忧。

    就在渊大祚担忧无比的时候,他却没有注意到平壤城内外一股暗流在缓缓的流动起来。
………………………………

第四百四十六章暗流涌动

    汉人!

    这个族群虽然在高句丽国中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族群,但是却从来都是存在感最弱的族群,哪怕有很多汉族大地主也被高句丽王室封赏官爵,他们的生活也富比王侯,但是汉人在高句丽国内从来都是边缘族群。

    高句丽起家时,因为高句丽的人口非常少,而为了增加国力他们还必须保留大量的汉人来创造财富,为了保持高句丽人的统治权,原占据辽东汉四郡的高句丽都是联合其他民族一同镇压辽东的汉族。

    其实古时候汉人的民族国家意识是很薄弱的,虽然古人有识之士也有华夷之辨大防的说法,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汉民来说,只要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谁来当老大都无所谓,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在原来的历史上,隋帝国三征高句丽,参加高句丽大军对抗隋军的高句丽汉人其实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些生活在高句丽境内的汉人士兵杀起隋军来也是丝毫不会手软,在这些人看来自己是高句丽人,不是什么隋人。

    王泽过去也派出简愈、连于成、伯奢图三人各自负责一块,想要他们动员大量的高句丽汉民迁移到东海去,但是高句丽的汉民却从来都是非常冷淡。

    十余年来竟然也才只有数千人被吸引去了东海各郡,这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他们自己的亲族朋友的家人,因此在王泽的原本打算中,这些死心投靠高句丽的汉民也将会是夏国的敌人。

    后来王泽才知道,高句丽国内的汉民依然还是那种依附民的体制,这些汉民世世代代都是那些高层地主的奴仆,他们虽然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是另一个陌生的世界也是他们逃避的。

    当王泽忽然收到驻扎在南洋的孙宇写来的一封书信后,他忽然改变了之前的主意,虽然高句丽内部相当部分汉民是高句丽政权的铁杆支持者,但还是有一部分汉民是可以招揽的。

    于是他迅速将孙宇从南洋召了回来,除了孙宇之外,还有孙宇亲自挑选出来的一部分可靠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当初跟随孙宇无奈投降的原高句丽汉人水军士兵。

    面对着夏军对高句丽的大战,他们也不希望自己家的亲人被夏军杀死,他们想要利用自己土生土长的优势去动员自己的亲族,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应对来。

    因为之前高阳成为了对抗夏国的数十万大军,因此一口气也不管什么汉人不汉人的限制了,不仅从各地汉人聚落中招募了近二十万汉人参军,其中还有大量阶层较高的汉人被逐步的提拔成了军官,虽然只是中低层的军官。

    等到渊大祚通过政变夺取政权时,虽然他对平壤城内外的驻军中有这么多的汉人军官不满,但是一来高句丽正面对着夏军的大肆进攻,他还需要这些汉人来对抗夏国的攻势,另外在高句丽大军中汉人的职位并不高,这才是渊大祚没有对汉人军官做出清理的原因。

    但是渊大祚绝对想不到,哪怕这些汉人军官的职位不高,但是他们却掌控者中低层的几乎所有职位,而且麾下的士兵又很大部分都是汉人士兵组成,因此渊大祚派去接管军队的高级将领根本无法完全事实上掌控这支大军。

    就在渊大祚忙着派出大军阻止那支进攻国内城的夏军,并且大肆整合军队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跟夏国大军进行大决战的时候,孙宇已经率领着上百名信得过的士兵各自潜入了自己的家乡。

    这些人的意外回归可以说让他们的家人有喜有忧。

    喜的是原以为已经死去的亲人还能够活着回来,这些士兵当初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都是强忍着心中的思念没有跟家里人联系,这时一回来当然是让家人惊喜万分。

    但是让这些士兵家人忧虑的是,在得知了他们已经投靠夏国后,当时就害怕遭到高句丽人的报复,虽然这些人的回归很是隐蔽,但是他们毕竟在这些地方生活了很多年,一旦遇到熟人很容易暴露。

    这些担忧在这些士兵眼里都不是什么事,于是这些士兵就开始跟家人们讲述了汉人移民在夏国的种种待遇,更何况他们过去也有了很多的军功,完全可以置换到大片的土地。

    这样一来自己的家属们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有了这些士兵的亲身讲述,他们的家人那种感受当然就不一样了,于是这些士兵的家属纷纷开始准备离开高句丽这个将要毁灭的国家。

    因为这段时间一来的连连大战,高句丽国内的各族百姓纷纷结寨自保,汉人们因为政治上的弱势,向来是最容易受其他高句丽人欺负的族群,因此这段时间的处境更是糟糕。狗狗 

    人但凡有了好的出路,如果有可能的话不仅自己想要获得,还会拉着亲戚朋友一起悄悄走,这样在有意无意的传播下,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有十几万高句丽汉民,通过各种手段离开高句丽。

    这些愿意离开高句丽的汉民虽然都是愿意投靠夏国的,但是为了保险王泽还是将他们全部打散安置到从南洋到勿吉之地的广大区域内,甚至以后有可能还要安置到西洋那里一部分。

    高句丽底层的汉民纷纷逃亡,高层的汉人地主阶层面对着高句丽的节节失利,这些原本看好高句丽的汉人地主也开始产生分化。

    除去一些跟高句丽人联姻多年,已经完全高句丽化的顶级汉人家族外,他们已经跟高句丽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无法脱开,其他的那些地位属于中下游的中小汉人地主觉得前景不妙,已经开始准备抱夏国的大腿了。

    这些中小地主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中大部分家族虽然都有族人在高句丽国内当了官,但毕竟都是一些小官,因此与高句丽政权的练习还是比较弱,还是相对亲近汉人政权。

    特别是当王泽派出以孙宇为主的一部分原高句丽军官回到家中后,这些汉人中小地主在知道王泽的态度后,虽然心中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