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两地物产的丰富,加上东海的商船逐渐在这条商路上增多,室利佛逝国位于婆罗洲西部的国土也开始获得大量收益,每年光是靠跟泗水城的汉民之间的交易,就能够获利不少。
于是室利佛逝国自然开始逐渐的重视起这块被汉人开发出来的土地,在他们看来这些汉人能够创造出这么多财富,可是却又没有相应的武力来保护自己,因此他们开始对泗水城、擒龙湾的土地颇有些觊觎之心。
只是后来这里又有了杜盛率领大军驻守南洋,虽然杜盛一开始主要驻守在吕汉(吕宋岛)的汉城(马尼拉),但是也时不时的率领船队四处巡视,尤其是最西南部的泗水城,更是杜盛来的最多的地方。
因此室利佛逝国知道杜盛所部的实力后,还能够相对保持一下克制,毕竟那个时候泗水城的财富还是有限的,为了这么一点财富跟一个强大的势力发生战事,那是一件不智的事情,因此室利佛逝国便停息了这个意图。
室利佛逝国国王虽然打消了这个主意,却拦不住下面的大臣去打泗水城的主意,于是在前年开始甚至有一段时间,杜盛为了防御室利佛逝国大臣的侵袭,亲自率军驻守泗水城与其对峙,而孙宇则是替代杜盛驻守汉城(马尼拉)。
就在卫晟赶到泗水城的时候,杜盛还在为室利佛逝国不断增加的袭扰而苦恼,只是当他知道何亮受困后,还是第一时间赶去营救了。看书窝
南洋地界上的局面再复杂,陆地上的泗水城等城池内也还有一定的民兵来固守,更何况杜盛又跟何亮自幼相熟,关系匪浅,他不得不赶第一时间就赶去西洋援救。
“想不到南洋那边的局势这么复杂,这样有了室利佛逝国和真腊国两大强国环视在侧,恐怕南洋各岛,尤其是婆罗洲上的两城危险了,希望孙将军赶到南洋之前,那里还能够安然无恙!”
就在刘忻和羊枯感叹不已的时候,谁知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王泽今天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又接着讲道:“除了这两国对婆罗洲虎视眈眈之外,还有一个国家格外觊觎婆罗洲!”
“什么?还有一个强国觊觎婆罗洲?”这下子吕文、刘忻等人可是彻底给镇住了,这还要不要人好好过日子了?一下子就出来三个强大的地区强国,并且还都觊觎自己在婆罗洲的地盘,看来那边的日子以后也是不好过啊!
对于这一点王泽也很是无语,而且第三方势力也跟扶南国有着很深刻的关系,真腊国国王巴伐跋南吞并扶南国,并且带领真腊国取代扶南国成为南洋霸主后,原扶南国太子则是逃亡到了爪哇岛。
这时的爪哇岛正是一片混乱,于是原扶南国太子在数万族人的支持下,又在爪哇岛建立了一个信奉金刚乘佛教(婆罗浮屠)的王国,这个帝国似乎在后世被称为山帝王朝,又被称为夏连特拉王国。
这时的爪哇岛上虽然人丁众多,可是依然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帝国,于是扶南国太子在建立国家后,紧紧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逐步征服了周围的部落,逐渐占领了三分之一个爪哇岛。
虽然夏连特拉王国这时的国土只占领了爪哇岛的三分之一面积,但是凭借着这个岛屿上优厚的自然条件,还有众多的人口,王国的国力增加很快,已经可以跟刚刚崛起的真腊国相互交一把劲。
在建立帝国后,夏连特拉王国的国王当然不甘心失去自己在扶南国的地位,于是在今年开始又多次派出船队向北探索,准备寻找到一个适合的跳板,准备随时反击回去扶南国,将自己失去的位置再重新夺回来。
就这样,婆罗洲便正好是处于真腊、室利佛逝国、夏特山连帝国之间的重要位置,因此这里也是南洋三大帝国特别重视的地方,所以这段时间三国对夏国在南洋据点的威胁大增。
“这!?”刘忻、羊枯听完王泽的讲述,相互对视一眼后,由羊枯上前两步对王泽道,“陛下,若是这样的话,恐怕光是凭借孙兴将军的船队还是力量有些单薄了,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那里的守护力量呀!”
“我也知道孙兴一个船队的力量有些弱了,毕竟阚乐还要防守夷洲的安全,不能跟着他一起去,”王泽摸了摸鼻子,“不如这样吧,我们再把夷洲那边朱辽所部水军充实一下,让他去驻守汉城(马尼拉)!”
“这样也不错,”羊枯点头道,“汉城毕竟距离南洋这三国比较远,又距离夷洲非常近,一旦南洋情况有变也可以得到夷洲阚乐都尉的支援,这样一来孙将军就可以将全部的兵力用在婆罗洲那里了!”
王泽笑道:“先生说的不错,我还准备将驻守津门水道的张峰所部也移驻到琉球那里去,津门水道的安全就交给内海巡检营杨安所部负责,这样济州岛、海安岛这边第一线有宗立所部负责,也可无忧!”
王泽跟羊枯说的起兴,旁边的刘忻却忧虑道:“陛下,这南洋方面驻军毕竟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若是短时间也就罢了,可是长时间驻军的话,那里的产出和投入就完全不成正比,时间一长必然要拖垮我军!”
被刘忻这么一提醒,王泽也忽然发现了这个问题,南洋那些据点全部加起来也才只有不到十万人,这样一来孙兴、朱辽、杜盛这些人的军队全部加起来就有一万多人,靠着那些人口是供养不起的!
于是王泽坐不住,立刻请教刘忻道:“不知道先生可有什么好的主意么?”
刘忻轻笑道:“这个还要看陛下怎么选择了,若是陛下不愿跟南洋三国相争,那么大可以将泗水城和擒龙湾的百姓全部撤走,然后大大方方的坐看三国相争就可以了!”
“先生可是玩笑了,”王泽正色道,“南洋之地乃是日后我华夏百姓的千年根基所在,是万万放弃不得的!还望先生好生教我!”
………………………………
第三百三十五章吕汉设郡
面对着南洋诡异复杂的剧烈局势变幻,王泽可是心急如焚,西洋那边又有何亮遭到天竺人的伏击,因此明知道这是刘忻的玩笑话还是着急的不得了,于是连声催促。
见王泽如此,刘忻也不好再开玩笑,他止住笑容正色道:“陛下若是不仅要保住婆罗洲的基业,还要进一步谋求在南洋的扩展,那么就只能往那里增加百姓的人口数量,而且最好是能够随时组成军队打仗的民兵!”
“民兵?”王泽立马就有些为难道,“如今勿吉之地新建各城处处都希望能够多分到一些退役的士兵到他们那里去定居,恐怕南洋那边不会有太多的士兵愿意去呀!难道普通的百姓就不可以么?”
“陛下,若是实在太紧张的话,至少也是必须每十户二十户百姓中就有一家中有人是退役士兵,或者是参加过作战的民兵,”刘忻想了想又建议道,“这样以这些民兵为基础,组织那些普通民众习练战阵!这样南洋那里的民众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既可以节省军费,也可以抵御南洋各国的袭扰!”
“先生此计甚好,只是我们需要迁移多少百姓往南洋去才能够保住这些土地呢?”听罢刘忻的建议,王泽继续问道,“而且这迁移的民众若是太多,也会影响到其他州郡发展的!”
“不需要太多的,”刘忻微微摇头笑道,“如今南洋各城的百姓数量全部加起来,如今也有将近八万多人,如果能够保证那里有十五万左右的百姓,保证南洋数年之内的安全也就够了,毕竟如今的夷洲也才不到十万人!”
根据刘忻的计算,王泽这一次至少需要迁移七万百姓到南洋去,这些百姓的来源也好办。
之前孙兴、阚乐从南陈那里抢来的十多万人,除了安置在夷洲的五万人之外,其他的百姓尽数安置到南洋各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如今王泽只需要从东海各郡选拔出一些民兵就可以了。
另外王泽还要选拔安排好南洋各城的官员,毕竟那里的民众也已经不少,加上如今的一大批移民,足可以设立郡县,特别是距离夷洲不远的吕汉,如今也应该走上正规了。
在听取了刘忻的建议后,王泽经过一番考虑终于做出决定增加迁往南洋的移民数量,不过却不是刘忻建议的那种将这些民众尽可能的安置在婆罗洲,王泽选择了将绝大部分百姓安置在吕汉(吕宋岛)。
“若是将这些民众全部迁移到婆罗洲,固然是可以保住婆罗洲上两城池的安危,可是于我而言却不啻与辜负了那些民众对我的信任,他们愿意放弃家业远渡重洋投奔于我,我又怎能将他们送到虎狼口吻之下呢?”
这是王泽对刘忻的回答,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王泽决定采取重点加强建设战略后方的策略,一方面是增加一部分军队保卫三面环敌的泗水城、擒龙湾,另一方面则是极力增加吕汉的汉民数量。
根据王泽的计划,这一次迁居南洋的七万汉民中,其中的四万人都安置到吕汉,而其他的三万人则是由南长岛(巴拉望岛)和婆罗洲上的泗水城、擒龙湾分别安置。
当然分配到泗水城的民兵比率相对来说要高出很多来,而王泽为了进一步提高泗水城和擒龙湾两地的实力,准备将已经扩大到一千多人的‘毒蛇’热带丛林作战部队派过去。
这样有泗水城和擒龙湾两地在前面顶住南洋各国的袭扰,远处后方的吕汉方面也会安全很多,而吕汉得到大量的移民后,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对泗水城、擒龙湾等地军队的大力支持,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更何况,吕汉距离夷洲、琉球两地来说都近很多,若是吕汉突然出现什么变故也很容易得到东海那里的支持,或者说以后吕汉这里实力增强,也可以支持夷洲郡对抗南陈的入侵。
其实刘忻和羊枯也知道王泽心里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防止距离太远出现割据山头,毕竟当一个人治下有了相当数量的百姓和军队后,那么哪怕这个人不想也会有人推动他一步步走出去的。
想到这里羊枯心中一动,若是想要从根子上消除这种地方割据的起源,最好从一开始就断绝其根基,而要想断绝其根基,最好的办法就是军政分离,剥夺当地驻军管理民政的权力。小小书屋
想到这里羊枯上前建议道:“陛下,既然这一次迁居南洋的七万汉民足足有四万安置在吕汉,这样加上吕汉当地之前的人数,已经足足有七万多人,因此臣恳请陛下在吕汉设立郡县!”
“在吕汉设立郡县?”王泽笑道,“羊先生,现在就在吕汉设立郡县怕是有些过早了吧!这些百姓还没有熟悉当地的环境,我想等一切走上正轨了再设立郡县也不迟!”
羊枯正色劝谏道:“陛下言过矣,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国更是难上加难,趁着如今吕汉那里一切都还没有走上正规,正好将那里一切都归拢好,不然等那边有了自己的秩序,陛下再想整改可就是难得很了!”
见王泽还有些犹豫,羊枯又趁热打铁道:“陛下可知驯象,今年我曾听闻吕汉当地有大象产仔,驯象人以铁索系幼象,栓于树上,幼象百般挣脱不可得,如是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待其长大之后亦不再挣扎!驯象如此,治国亦是如此!”
“晤,先生说的有道理!”被羊枯这么一说王泽也觉得不应该再等了,只是对于吕汉那里任命谁为那里的郡守还有些为难,于是他问羊枯道,“我亦欲设立郡县与吕汉,只是不知道以何人为郡守?”
“哈哈,陛下,你这还真是放着人才不知道怎么用呀!”羊枯跟刘忻两人都哈哈笑了起来,就连旁边的吕文和萧敬想了想之后也是恍然笑起来,只看得旁边的程冲、卫晟等人一愣一愣的,不知道怎么回事。
“陛下,最好的人才不就正在平阳郡陪陈伯宗么?”笑了一会后,羊枯终于正色将自己准备举荐的人推举了出来,刘忻、吕文、萧敬三人听罢之后都是不住的微笑点头。
“原来先生说的是到中举到中书,”王泽也终于明白了羊枯说的究竟是何人,如果是到中举的话倒是很合适,首先到中举就是南朝人士,会让南陈百姓天生有一种亲切感,这对于如今南朝移民占多数的吕汉来说是最好的人选。
另外南洋与南陈的气候比较接近,他们之间的经济模式有很多相同点,这样以到中举为吕汉郡的郡守,就可以最好的把握住那里的经济发展,对于推动吕汉尽快成为南洋各城的支柱有着重要作用。
不过王泽转念一想又有些为难道:“恐怕不行吧,到中举过去在南陈曾官至中书令,如今虽然落难,可是曲曲一个郡守的位置,恐怕不会答应吧,另外他如今时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