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白银也是可以作为国家储备的贵金属货币,不过因为倭国各岛也盛产大量的黄金,因此开采出来的这些白银除了少数进入了长州城的金库外,大多数都被王泽铸造成了制式银币。
不管是银币还是铜钱因为含银含铜的量很高,因此非常受民众和外来客商的欢迎,有了这些钱,东海的民众们仿佛是被打了鸡血一般的疯狂采购,其他家中没有子弟参军的家庭看到之后更是口水直流。
后面当他们看到立功将士家中领到的土地数量后,更是羡慕嫉妒恨,于是东海各郡申请参军的人数一下子多了起来,没办法谁让土地对汉民的吸引力这么大呢。
之前大家虽然都有小侯爷许诺的永业田,不过那些土地都是属于国家的耕地,等自己死后还会被官府收回去,可是如今自家子弟参军立功得到的这些土地那就永远是自己的,哪怕自己死后也是可以传子传孙的基业。
随着一名名士兵凭着自己立下的战功兑换到少者上百亩土地,多者七八百亩甚至上千亩土地,大量的民众以家庭为单位开始向整个新占领区扩散,倭人和虾夷人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的压缩。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清理,琵琶湖以西京都周边山地里的倭人抵抗势力再次受到数次重创,目前这里残存的倭人恐怕连十万人都没有,而且主要集中在地形复杂的纪伊半岛中部山区位置。
甚至就连这仅存的倭人,在步步为营的武装拓殖队的不断推进蚕食下,数量和地盘也在不断的减少,已经不必动用军队去对付他们了。
相对于纪伊半岛上悲惨的倭人残部,龟缩在中央山地的倭人势力同样不好过,在张航的几次重点打几下,接连消灭了几拨频繁骚扰平马川等地汉民屯堡的倭人大部族后,剩下的倭人已经是老老实实的在山林里呆着,再也不敢往平马川一步。
外部不能劫掠,残存在中央山地的倭人又没有一个强大的向心凝聚力,强大的部族便开始掠夺小部族,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冲突导致中央山地的倭人数量持续下降,根据张航所部的树妖斥候侦查,这里的倭人数量已经下降到二十万人左右。
目前以浓尾平原为界,西部的倭国土地绝大部分已经被王泽占领,随着夏郡、湖郡的设立,大量的民众迁移而来,这里的生产生活又开始走上正轨,有了之前秦津、长州郡的良好基础支持,这里用不了几年就会变得富庶起来。
对比已经将倭人几乎全部消灭的西部,琵琶湖东北方的这一半长州岛一方面是占领的时间短,加上这里土地更加广阔,地形更为复杂,因此王泽对这里的占领主要是以平马川(关东平原)、台州和临登(熊登半岛)为核心,然后以沿海一些小平原上设立的屯堡为线逐步蚕食。
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也大多是武装拓殖队和民兵家庭为主,而且这里也是东海民兵们每年武装试炼时的场所,一边训练一边用残余的倭人和虾夷人作为练习战阵的本领,也算是一举两得。62
随着原本济州岛、秦津、长州郡等地百姓向更北方扩散,原本已经将土地分配完毕的三郡竟然开始面临人口稀缺的问题,于是原本已经停下来的移民活动又开始了。
原本积聚在潍水以东的近二百万百姓听说又有东海的船只前来接人,于是纷纷报名,短短一个月就有近六十万人要求移民东海,差点把王泽给吓尿了,连忙写信给王勇、刘忻让他们控制移民的人数。
根据羊枯这里的推算,整个东海各郡可以接纳的新迁移百姓最好每个月不要超过两万人,如果是单身数量太多便以一万五千人为宜,如果全部是以完整家庭为主则可以放宽到两万多人。
不过一旦连续四个月的移民人数超过两万人,就很有可能造成移民安置地秩序的混乱。
虽然打了招呼,第一批移民船只运来的百姓数量依然达到了两万五千人,幸好这些全部是一家人一起前来的完整家庭,百姓也比较老实。
虽然又让大家伙手忙脚乱操劳了不少日子,可是原本三郡刚刚出现苗头的劳动力稀缺现象,很快就被这些新来的劳动力给弥补了。
不仅三郡的人口得到了恢复,就连原本地广人稀的鲸岛(北海道)和库页岛两地,因为东海官府的鼓励和倾斜,吸引了大量百姓移居,目前两地的百姓数量加起来都突破了十万人。
鲸岛周边有大片优良的渔场,每年的捕鱼量几乎占据东海捕鱼数量的一半左右,加上岛上又有大片优良的草场,因此这里的移民主要是以渔民和牧民家庭为主。
等到明年大批牛羊到位后,这里将成为东海畜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在鲸岛的东部沿海因为捕鱼业的兴盛,一批由屯堡升级发展出来的小城镇迅速成长起来,这些小城镇主要从事海产品加工,也是鲸岛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随着人数的增加,整个东海民众们对海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于是在扩大捕鱼范围时鲸岛的渔民和捕鲸船队甚至在鲸岛东北方发现了一连串的海岛,这一连串海岛犹如大海上的珍珠。
让渔民看重这些岛屿的是这些海岛上的优良避风海港,当有大风浪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躲到这里避开大风大浪,而且连串的海岛也意味着有大量的鱼礁存在,由此吸引来的庞大鱼群会带来更多的收入。
不过第一眼看到这一连串岛屿的渔民们并不惊讶,因为他们早就从昊天道门一些道士口中听说过慧深航线图,上面就述说过这一连串的海岛,如今他们只不过是证实前人走过的道路并不是信口胡说。
根据昊天道门的道士说,沿着这一连串的海岛可以一直通到一个大洲,甚至比中土神洲的方圆还要更大一些,上面的土地肥沃,到处都是优美的河流,而且白帝的后裔就生活在那里。
这些白帝的后裔也是黄色皮肤,黑色头发,而且依然保留着戴鸟羽冠的风俗,让渔民们无法理解的是,这些道士一心想冒着风险去那里传播昊天的光辉,想让这些依然保留上古遗风的部族归化昊天上帝。
为此有多个道士想雇佣渔民的渔船去探索东面这片大洲,但是原本对道士们很尊重的渔民却都拒绝了。
鲸岛的渔民们并不对所谓的富庶美丽的新大洲感多少兴趣,他们只在意眼下鲸岛东部、东北部这一大片优良的渔场,如今他们依靠着这么一大片优良的渔场自己就可以生活的很好,为什么还要冒险前往新大陆去呢。
负责捕鲸的船队因为要追捕鲸鱼因此比渔民走的更远,目前也只是向东北方向探索了十几个海岛,并在比较大的几个海岛上设立了补给站,随后建立几个简陋的港口。
虽然还没有渔民正式来这里定居,不过随着一批奴隶的进驻,这里的建设也逐步的展开,以后这里将会发展成以渔业为主的小镇,小岛当然也很快有了一个名字:千岛群岛。
对于新发现的这一串群岛王泽虽然也很关心,不过他目前最关心的还是接下来将要开展的东海军政改革。
………………………………
第二百三十章开个会吧
对于自己手下的这些军队王泽早就想进行一番改编了,当初王勇在青州进行军队整编的时候,只是针对三齐本地的十几万是吧,并没有涉及到王泽手下留在东海的这些军队。
虽然在当时军政整编时,曲六郎、姜川等人也都获得了将军名号,但王勇只是给他们安了个名头,对下面的军队编制并没有涉及到。
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东海的军队数量并不多,而且这些人又是王泽的嫡系,哪怕是作为王泽的父亲王勇也不好插手。
就这样一直拖到现在已经是不能再拖了,正好如今因为一连串的大胜,和对倭国灭国之战的胜利,王泽在民众和士兵心中的威望已经是无以复加,再加上刚刚分发下去的钱和大量的土地,正好避免士兵心中的反弹。
趁着士兵和百姓正因为新领到手的钱和土地心里正热火,对自己和官府的支持度越发高涨,目前开始对东海的军队进行整改正合时宜。
在二月份的最后两天,东海各地驻扎的所有都尉以上的将领都来到了长州城,王泽将要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改编之前当然要对所有的将领吹吹风,省的这些人以后会心生怨恨,造成不良影响。
这时远在台州(仙台)的卫将军胡秉常也结束了对虾夷人的大规模攻势,打通了平马川和台州两处平原的陆上联系,正好回来赶上参加这个会议,另外远在鲸岛的凌诚和在镇海的赵钦两人也赶了回来。
长州郡大议事堂中
数十名身穿战袍都尉以上级别的高级将领整齐的坐在一起,不过却没有人讲话,他们都紧紧盯着面前主位上坐着的王泽,心中竟然有了一丝紧张。
他们也都知道己方以前的军制已经有些跟不上形式发展的需要了,再加上过去几年中多次战事的突然爆发,大量的军队指挥权不明,编制混乱,其中还有私自招募士卒的情况发生。
对于这些大家也都知道一些,也明白整改是件好事,可是在开会前忽然传出来风声,说是小侯爷计划在后面十年中都不会再大规模对外用兵,东海将会进入一个和平发展时期。
和平对于普通人当然是一件好事,可是一旦不打仗如今东海这么多的军队必然维持不下去,肯定有一部分要裁剪下去,因此这些将领对王泽的计划却是一点都没底,心中颇为紧张。
作为高级将领他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财力终究是有限的,这个财力并不是说你这个国家有多少金银,而是看你的国家每年可以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不然金银再多,没有响应的物质财富,也不过是变相抬高物价而已。
以有限的财力去养活相当高比例的军队,所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当前东海的青壮男子几乎有三分之一在参军或者是武装民兵,剩余的相当一部分也是在从事和军队相关的行业,可以说经济压力非常大。
之前因为凭借着对倭国和百济、新罗的掠夺,还可以以战养战,勉力供养十多万人的大军,可是既然不打仗了肯定就没有必要再养着这些军队了。
看到周围诸多将领的紧张,曲六郎和孙兴两人相视一笑,他们两个作为水军中郎将和杜盛、顾斌这些中高层水军将领丝毫不担心自己的水军。
因为王泽治下的东海各郡全部是一个个岛屿,陆上交通不发达,全部是依靠海运,加上地形破碎,一支强大的水军是保护东海政权安全的必要保证。
除了需要水军保护的东海本土,东海连接三齐的航道随着高句丽水军的威胁加大,也需要大量的水军战船进行护航,东海连接夷洲的琉球群岛乃至通往南洋的大片土地都需要三支规模不大,但是战斗力很强的小舰队进行保护。
看着淡定非常的孙兴和曲六郎这一批水军将领,其他的骑兵将领和步军将领就有些紧张了,他们步军和骑兵跟水军不一样,东海的形势决定了哪怕不打仗水军的地位依然非常重要,即使在和平时期每年新造战船数量也会得到保证。
而步军因为数量太过庞大,骑兵又因为没有可以发挥战术的战场,这两支军队很可能在这和平的十年中,因为没有用武之地而就此遭到剪裁,这让一心想扩大自己队伍的两军将领分外担忧,唯恐自己的部队就此遭到淘汰。天平
倒也不是这些人眷恋军权,而是长期打仗的将领一旦忽然闲下来,就不知道要去干什么了,对于这些屠夫来说,杀人才是最好的休闲。
王泽看了堂内济济一堂的数十位将领,心中也是大满意,他一抬手做了个静声的手势,顿时堂内安静的只听得到呼吸声,就连一向喜欢大声讲话的周通也是紧紧捂着自己的嘴巴,生怕惹恼了小侯爷,拿自己的铁甲军开刀。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在王泽这里过不下去了完全可以回王勇那里去嘛,可是对于如今经济困顿的三齐东部,就连供养目前仅有的数万大军都感到困难,就不要提消耗更大的铁甲军了。
“孟子曾言道:无规矩不以成方圆,”王泽环视众将之后缓缓开口,“大家都知道我要改编军制,大家也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也知道大家心中的担忧,但是有些事情终归是无法避免的,我希望大家都能接受!”
“从夏历元年之前到如今,整个东海的将士连续转战东海和三齐,竟然没有多少休息的日子,到如今我们也消灭了倭国,百济和新罗也被我们打的不敢伸头,也该让士兵和民众们好好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
看着一个个面色严肃的将领,王泽笑道:“我也知道大家伙对此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