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出之前的那四十多万大军其实各个城邦基本上青壮男子已经抽调近半。
如果这多达四十多万人的大军全部丢在漠北,那么自己根本无力再动员多少大军,如今自己老巢能够保持安稳全是靠之前那四十万大军的一封封捷报支撑起来的。
如果这支大军失败了,不管是东面的夏国还是西南面的波斯帝国都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这块肥肉,甚至如今占据里海以西伏尔加河流域的可萨人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想到这里达头可汗不敢耽搁,准备立刻给正在漠北率军的处罗叶护传去急报,然而达头可汗终究距离辽东太远,还不等他给处罗叶护送去急报,漠北的战事就已经开始了。
达头叶护猜的确实不错,之前西突厥联军对夏军骑兵的连战连胜只是夏军的骄兵之计而已,夏军不是没有击败西突厥联军的能力,但是这样硬打硬拼将会给夏军带来很大的伤亡!
因此王泽便打算先用空间换取时间,用大草原来拖住西突厥人,尤其是突厥牙帐这么一大块头骨头,更是西突厥欲罢不能的重要诱惑,处罗叶护同样如此。
等彻底解决了辽东的百多万隋军和都蓝可汗最后的十几万突厥骑兵后,夏军就开始集中兵力对付西突厥联军。
就在西突厥数十万联军顺利占领突厥牙帐不久,追击隋军未果的韩子高也没有继续耽搁,他率麾下二十多万骑兵迅速越过大漠北上,在汇合燕小五、李红鱼、石海光各部后共有五十余万骑兵对西突厥联军发起了雷霆一击。
夏军战斗力本来就远远超过西突厥联军,如今兵力更在他们之上,而西突厥联军的兵力虽然有四十余万众,可是这些兵力只有不到十五万是突厥本族士兵。
其余二十多万军队大都是来自西域、河中地区超过三十个小城邦和杂胡小部族凑集起来的军队,因此这支联军兵力虽众却人心不齐。
在突厥牙帐旁额根水畔超过五十万夏军骑兵和四十多万西突厥联军进行了一场规模极大的会战。
这一战韩子高亲自指挥中军二十多万人自东向西进攻,石海光则是从北面向南进攻,李红鱼所部则是从东北方配合韩子高和石海光所部。
面对着夏军的强大兵力优势,以及在战马、战术、武器、甲胄全方位的优势下,突厥人奋力抗击也只能是勉强抵抗,双方近百万大军就聚集在方圆百里的土地上惨烈厮杀。
不得不说西突厥人表现的很不错,仅仅只有十五万人作为主力支柱的西突厥士兵勉力抵抗,其他那些西域、河中各城邦的军队根本起不到绝对性的作用,也就是慑于突厥人的威名才敢跟着一起作战。
然而突厥人毕竟兵力太少,就在双方战斗到最激烈的时候燕小五、秦翰突然率领所部大军从西北方向杀出来,直插突厥联军的侧后翼。
之前处罗叶护也知道西域联军都是一些战斗力不强的小城邦,因此自己亲自率领十万突厥主力骑兵和河中各城邦联军的十万人主持中军的战斗,而将西域联军布置在西北侧左翼,河中联军则是布置在右翼。
万万没有想到夏军居然还有多余的十多万骑兵,这时处罗叶护想要前去支援已经来不及了,经受不住夏军的强大攻势西域各国联军很快就彻底崩溃。
紧接着河中联军看到西域联军溃败,他们也迅速溃散开来,甚至一部分人冲散了西突厥军阵。
韩子高见状指挥夏军趁势猛攻,面对着超过五十万骑兵的猛攻,仅仅只有二十万人的西突厥中军也终于坚持不下来迅速崩溃开来。
之前数月时间石海光、李红鱼和燕小五各部面对突厥人都是一退再退,这回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夏军追亡逐北一直追到金山山脉,可谓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西突厥四十多万联军仅仅逃走不到十万人,其余三十万人全部被夏军歼灭。
在解决掉西突厥联军后,韩子高一面命令从北海周围赶来的数十万夏国牧民组织民兵继续清理大草原剩余的各个不愿臣服的异族部落,一面命燕小五、李红鱼、石海光翻越金山,开始攻入西突厥统治的西域、河中各国。
这时河中、西域正是最为空虚的时候,如果夏军不及时攻去夺取自己的战斗果实,恐怕这块肥硕的土地就要被被其他人夺去了。
韩子高在布置其他各部任务后,他自己则亲率二十万大军突然穿越瀚海南下,直捣依然在居延海躲避什么都不知道的都蓝可汗,一举歼灭了在这里暂时放牧的二十多万突厥部众并擒获了都蓝可汗和隋朝公主。
在消灭都蓝可汗余部后,韩子高顺弱水南下,并于四月底接连击败当地隋军,陆续攻克河西走廊上的最为重要的敦煌、张掖、武威三郡,彻底夺取了这个联系西部陆路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
陇右自从隋帝国与西突厥和好后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隋帝国中比较富庶的郡县,另外因为对吐谷浑的统治和防备日渐强大吐蕃的关系,隋帝国在陇右驻扎了不少军队。
夏军突然从居延海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河西走廊,这让隋帝国极为震惊,原本陇右之地的隋军被动员起来将要去河套之地与进攻那里的杨武所部作战,这时也不得不紧急调集到金城郡(兰州)。
二十多万陇右隋军就这样与夏军隔着黄河对峙起来,因为这时天气转暖青塘高原上的积雪开始大量融化,于是黄河水暴涨让黄河两岸的大军根本无法交战,不过夏军被汹涌的黄河水阻挡住也让隋军松了口气。
可是这些隋军不料韩子高无法东进,就又派出十万骑兵沿着河西走廊将西域东部原属于隋帝国的且末、鄯善两郡夺取,伊吾虽然也是隋帝国的一个郡,只是这里太过偏远,就由翻越金山南下的石海光他们夺取了。
而就在同时,杨武也已经攻占定襄郡正向河套之地而来,等他攻占河套之地后沿着黄河南下占领后世宁夏平原时就能与韩子高所部连接起来,这样夏国就从整个北方压制了隋帝国。
………………………………
第五百八十章大反攻(三)
侵掠如火!
面对着各路夏军的大举进攻,不管是谁此刻都只能用这四个字来形容!
涿郡、三齐之地的夏军也就罢了,在各自攻占了上谷郡和齐郡后,都莫名奇妙的停止了进攻,让与他们对峙的隋军能够从容招募到三四十万青壮继续训练军队,也让大河以南的士族豪强们都松了口气。
但是进攻马邑、雁门两地的姬翔攻势就显得极为凛利了,兵力虚弱的两地很快就沦陷在姬翔近二十万骑兵的手里,然后姬翔一部继续南下又轻易夺取了娄烦郡,已经威胁到了太原郡的安危。
太原郡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一旦北方的任何游牧势力从这里南下进入汾水谷地,那么很快就可以顺流而下夺取整个河东富庶之地,这里已经可以算得上大隋帝国相对心腹的地带。
幸好因为太原郡正好位于太原盆地的北端,卡住了汾水南下的一个峡谷地带端头,加上前面有马邑、雁门、娄烦三地作为缓冲,因此当这一部分夏军被数量优势的隋军成功阻拦下来。
于是并州北端的夏军与隋军基本上就是以太原郡和娄烦郡作为双方的分界线,当然因为夏军的强势地位所以主要是以太原盆地北端的峡口作为分界线,向北的广大土地都变成了夏国的领土。
虽然这一支夏军的攻势在太原郡受阻姬翔却并不恼火,毕竟这支夏军以数万偏师已经拿下来娄烦郡,而且逼迫太原郡近二十万隋军不敢北上,战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如今的姬翔主要精力集中在和杨武一同攻略河套地区上面。
王泽对于河套之地的重视姬翔与杨武两人都很清楚,因此杨武率领大军攻克定襄郡后,主要是沿着黄河北岸一路向西狂飙突进,而姬翔则在将防务交给后续到来的夏国步军后,从马邑以西渡过黄河进入河南地开始进攻榆林郡。
当韩子高率领二十多万夏军攻占了整个河西走廊的时候,杨武也率领大军占领了五原郡,并且继续顺着黄河继续向西河之地而去,这里隋帝国根本没有多少军队,根本无力阻挡夏军的狂烈攻势。
姬翔也在杨武攻占五原郡的同时攻克了榆林郡,然后继续率领大军南下。
这时河套地区整个河南地仅有的数万名隋军都已经得到了夏军攻来的消息,因为河南地大多是地势平缓的草原没有什么天险,因此这些隋军只能撤退到内长城一线据城防守。
因此姬翔在短时间内横扫整个河南地,这里的隋军虽然已经撤走了,不过还有一部分依附于隋帝国的突厥部族和其他一些杂胡部族,甚至姬翔还发现了一部分当初被夏国灭亡的契丹人和库莫奚人逃出来后组成的小部落。
不过这些小部落大多也就是几百上千人,最大的一个部族也不过四五千人,根本没有能力抗拒夏军。
很快姬翔将俘获的近十万各部落部众都迁移到了夏国各地,反正如今夏国人口多达近三千万人,完全可以同化掉这些部众,不必再像过去那般通过杀戮来减少他们的影响。
隋军虽然可以撤回内长城一线防御夏军,但是内长城北面依然有一个城池他们不得不据守,那就是位于奢延水上游的朔方郡,正好处于内长城以北二三百里的位置。
原本防守内长城一线的隋军数量并不少,但因为攻打夏国而遭到极大的损失,哪怕杨坚回到关中后又紧急招募到数十万大军,不过这些大军大都还没有完成基本的训练,保卫关中还有些不足又哪里舍得派到北疆来。
因此朔方郡城中驻守的隋军连万人都没有,当得知隋军不可能来救援自己后这些隋军将士们的心顿时就凉了下来,毕竟第一线作战的是底层的士兵,面对着夏军狂野的攻势认为自己被抛弃的他们愤怒的选择了投降。
原本杨坚一直认为夏军主力会从河北一路南下,先夺取大河以北的富庶土地,然后才是渡河南下攻占洛阳,再接着才是进攻关中。
可是如今没想到河北的夏军没有动静了,数十万夏军骑兵却接连攻占了河西走廊和河套、河南地,从北方和西北两个方向极大的威胁到关中之地的安稳,甚至杨坚知道长安城内已经有很多官宦在安排子弟南下巴蜀之地躲避战乱。
之前杨坚为了抵御韩子高二十多万大军,紧急动员了原本驻扎在陇右的二十多万隋军紧急布防,可如今正北方也有二十万夏军威胁到关中之地,甚至这支夏军因为没有黄河天险的阻拦比占领河西走廊的那支夏军还要有威胁性。
这时正是隋帝国兵力最为薄弱的时期,夏军抓住的时机非常好。
无奈的杨坚在经过一番思考后终于决定以大将军史万岁作为朔方行军大总管,调集与夏军隔河对峙隋军中的十五万人北上,另外他还咬牙从自己关中新招募的大军中调拨了十万新兵给史万岁。
与此同时,杨坚又下令以大将军杨义臣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主持防御河西夏军的重要任务,这时金城这里的隋军仅有不到十万人,要不是因为这段时间黄河水暴涨根本无法阻挡夏军渡河。
这时杨坚已经无兵可调,在一番挣扎后他紧急调驻扎在原吐谷浑故地的十余万隋军回援陇右支援杨义臣。
之前隋帝国为了保持对吐谷浑四郡的掌控能力,一直在这片草原上布置着十余万大军,让这片草原上的数十万牧民和贵族都是战战兢兢。
在攻灭吐谷浑的近二十年来,这片肥美的草原一直为隋帝国提供了数十万匹优良战马,吐谷浑人培育的青海骢正是其中比较著名的战马,其他提供的牛羊畜产品更是无法详细统计。
虽然吐谷浑故地对隋帝国也非常重要,羌塘上正在迅速崛起的吐蕃也对这片肥美的草原虎视眈眈,但是这时连帝国心腹地带的关中都开始遭到夏国的强大威胁,杨坚一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杨坚这时已经是有些拆东墙补西墙的意味,这一点整个关陇鲜卑军事贵族集团都看的很清楚,不过这些人并不打算出手相助,如果杨坚能够在辽东战场取胜还好说,不过如今一旦战败他们的耐心就消失了。
凭借着这些军事贵族集团的本心,他们早就不耐烦杨坚抬高汉人士族地位的做法,如今没有任何动作也只是因为畏惧和忌惮杨坚本人那高超的政治手腕,谁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联合合伙造反的对象是否就是杨坚的亲信。
于是这些人继续静静的观察时局,然后耐心的等待着下一个机会的到来,因为他们知道杨坚已经老了,一场大败后又连续操劳必然会病倒,一头病倒的老狮子是不会让鬣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