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北灭隋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王泽等夏军高层才知道,就在十余日之前原本率领三十万隋军缓缓北上的隋帝杨坚在行进到黄河北岸的武阳郡后,居然悄悄抛下了那支大部队,只率领两万中军紧急赶到了幽州,随即便下令对夏国展开全面进攻。

    这时王泽才终于明白为何涿郡的隋军会忽然发起全面攻势,而不是先发动暂时的进攻,原来是因为这些都是杨坚的命令。

    有了杨坚在涿郡盯着,隋军打起仗来就不一样了,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贺若弼指挥前线三十万大军在辽水一线发起的进攻让原本做好一切战斗准备的夏军大为惊讶。

    光是贺若弼这一支军中居然就有超过两万名全副武装的陌刀军,一柄一丈半长的陌刀,浑身数十斤重的铁甲,除了样式跟夏国铁甲军不一样之外,其他也无太多差别。

    这些隋军陌刀兵全都是由身材高大的北地勇士组成,尤其以关中之地的百姓居多,高大健壮的身材加上长久锻炼的武艺让这支隋军陌刀兵不可小觑。

    隋帝国毕竟是已经统一了中原的大帝国,虽然相对夏国他的钢铁产量依然低下,可是在强大国力支撑下隋军打造兵器使用的钢铁质量却不差,在不计成本的投入后,打造出来的陌刀质量极高,并不输给夏国。

    一开始防御安市城一带的夏军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在隋军发起攻势时以为只是试探性进攻,结果被五千隋军陌刀兵忽然突入夏军战阵,导致夏军死伤惨重险些溃败。

    幸好王泽也知道隋军中有大量陌刀兵,早就将夏军中的各支铁甲军也全都布置在了辽河防线。

    虽然这时夏国铁甲军主帅罗欢已经年迈,不过这些年武艺高强的他却教出来不少本领高超的弟子,铁甲军第三师主帅赤毕这时便驻守在安市城一带,得知安市城一带出现险情后当即亲率第三铁甲师赶到。

    这时回过神来的安市城守军也急忙用床弩发射霹雳雷,以及火箭弹等远程武器将隋军后援阻绝,断绝了突入战阵中的隋军陌刀兵后援,让最开始大展神威的隋军陌刀兵顿时军心涣散。

    如果此时这数千名隋军陌刀兵组成战阵缓缓后退还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过他们觉得大军渡河不容易便准备在辽水东岸组成一个战阵,保证这个前沿阵地的安全。

    赤毕当即抓住战机率领带来的数千名铁甲军士兵,挥舞着一丈半的斩马巨剑猛扑上去,经过一番苦战后最终将这支隋军陌刀兵全部消灭,虽然其他隋军安全撤退回去,不过也被赤毕所部的凶残吓得不敢轻易进攻。

    虽然暂时打退了贺若弼所部隋军对安市城一带的攻势,不过因为辽水封冻隋军不分昼夜的在从辽河口到辽东城一线不断袭扰夏军,简直将三十六计发挥到了极致,也让原本已经习惯了用实力碾压对方的夏军疲惫不堪。

    这时夏军各位将领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距离带兵打仗的最高峰还差的很远,于是一些原本对隋军还存在轻视心态的夏军将领也迅速摆正了自己的心态。

    前方的战报传回夏国内部后,很多原本抱着极大自信的夏国民众也开始担忧起来,于是辽东郡原本就不算太多的夏国民众居然掀起了一股迁徙潮,大量逃往更加腹地的乐浪郡、江州郡一带。

    辽东郡官府一开始准备拦截这些民众,毕竟大规模的民众仓皇迁徙很有可能在夏国内部造成一定的混乱,不过王泽在经过一番思考后不仅没有制止,甚至还下令将整个辽东郡的民众全都暂时迁走。

    就在夏国准备着进一步战斗的同时,从涿郡出发的那四十多万隋军也赶到了燕郡。

    这支隋军迅速分出两支十五万人的大军,一支在晋王杨广的率领下从辽河口进攻对岸的建安城一线,另一支则是在大将杨思仁的率领下进攻辽东城一带。

    最后则是杨俊率领的隋军、突厥骑兵联军在白狼水以北与夏军骑兵展开交战,务必牵制住夏军骑兵,不使他们增援辽水下游一线的战事,四路隋军同时进攻也让夏军有些手忙脚乱。

    桀骜的突厥人虽然不愿意听从杨俊的指挥,不过突厥主帅达利叶护也知道这一战只有隋军取胜了他们才能回到自己的家园,不然就只能寄人篱下四处流浪,就像是一只丧家之犬。

    达利叶护当然不愿意这样,他还希望恢复突厥人的荣耀,于是在他的鼓动下突厥骑兵们反而在进攻的时候表现得很积极,这当然也是达利叶护利用战斗缴获来激厉他们。

    过去突厥人以及后世的各个游牧部族为什么那么喜欢南下进攻中原帝国,就是因为哪怕打败了他们随便从中原抢掠一些物资也是赚的,相对物资贫乏的草原中原实在太富庶了。

    夏国西平郡虽然也是以游牧的夏国牧民为主,不过在有了夏国这样雄厚的国力支持下,西平郡的夏国牧民一向生活富裕,大量蓄养牛羊战马的他们甚至比大多数夏国腹地民众还要富裕。

    可是让突厥人失望的是这一次他们居然没有找到任何一名夏国牧民,早在开战前的一个多月夏国就将弱洛水南岸的牧民全都强制迁徙到了北岸,在那里有超过六十万夏国骑兵保护,没法再安全了。

    突厥骑兵们垂头丧气,杨俊却显得比较高兴,因为在夏军有意识的控制战斗规模的同时,隋军在事实上已经控制了整个辽水以西、以南的大片草原,算得上为大隋开疆数千里了。

    杨俊占领整个辽水西岸南岸的消息传到涿郡后,已经将行宫设立在这里的杨坚大喜过望,甚至放下话来只要哪一支隋军率先攻克辽水防线,占据辽东城、或者是安市城等任何一座重镇,自己就有重重封赏,甚至封王也不可惜。

    这时原本并不怎么吸引大家注意的粟末人忽然就变得抢手起来,毕竟粟末人原本就是辽东粟末水沿岸居住,这些年替大隋驻守燕郡从来没有放松过对夏国的侦查,对辽河沿岸的气候、地形极为了解。

    如果队伍里有一批粟末人协助自己,那么隋军就能够很容易的攻过辽水,甚至找到夏军的防御弱点占据辽东城等要地。

    自从率领数万部众迁徙到燕郡后,粟末人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又重新恢复到了十五万人之众,很多没有跟夏军交过手的年轻人不断要求打过辽水,恢复自己在粟末水沿岸的家园。

    已经逐步年迈的首领突地稽虽然不乐意将自己手下的部众分散出去,可是面对着隋帝国那么多高级将领,以及部众内部众多年轻勇士的要求,还是不得不将数千名会汉语的青壮分到各支隋军作为向导。

    有了这些熟悉辽东地形的粟末人大力协助后,隋军的攻势变得更加凛利,要不是夏军占据了主场优势,还有众多精良兵甲的优势,不然还真的有些挡不住隋军的攻势。

    隋军进攻的虽然强烈,可是在夏军不计成本的使用火药武器的情况下,也是死伤惨重,往往是隋军死伤三四人,才能换来夏军的一名伤亡,看上去隋军的攻势很强烈,其实却无法持久。

    前线夏军伤亡迅速增加,不过在如今王泽的眼睛里这些伤亡却只是一个数据而已,只有击败了如日中天的隋帝国,夏国才能真正成为天下第一强国,也才能在日后的文明竞争中获得胜利。

    自古以来慈不掌兵,王泽就是要用辽河防线来逐步消耗隋军的有生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漫长的战争中耗干隋帝国最后一滴血,取得最后的胜利。

    可是事情往往不遂人意,就在王泽计划下一步对隋帝国的攻势的同时,忽然从乌浒海南面的胶东传来急报,原本杨坚在武阳郡抛弃的那三十万隋军在齐郡行军大总管燕荣率领下居然掉头急转东去。

    他们在齐郡(济南城)渡河后,便顺着当初王勇修筑的胶齐大道迅速东去,有了这条便利的大道他们仅仅数日便赶到了东莱郡,竟然对依然在夏国控制下的长广郡、威海郡展开了强大的攻势。

    与此同时,隋军水军大将元景山、郑孝儒率领隋军水师上千艘战船从长江口北上,经郁洲岛直插夏军在胶东的重要港口威海郡,居然是上演了一幕水陆同时进攻的战例。


………………………………

第五百六十四章绝世之战(四)

    “厉害呀!”

    在得知燕荣率三十万大军紧急东进,并且和元景山、郑孝儒两人率领的水师会攻胶东两郡的消息后,王泽站在硕大的地图前久久沉思无语。

    原本他以为隋帝国这一次调动百万大军进攻辽水一线,那么其他地方的攻势应该就只是袭扰而已,毕竟百万人规模的攻势集中在辽东一线,其他地方的兵力就跟不上,可是如今看来隋帝国的野心远远不止如此。

    因为夏国对外海贸的昌盛,哪怕隋帝国与夏国之间的海贸也在逐渐扩大,所以隋帝国高层完全可以通过那些经常往来夏国的海商获得夏国内部的很多情报。

    这样一来杨坚必然就知道只要自己驱逐了夏国在胶东两郡的势力后,就完全可以凭据两郡为根据地,然后从水路大举进攻地处朝鲜半岛的汉阳郡、乐浪郡,甚至是登陆比较近的辽东南部。

    这样一来隋军不仅可以从另一个方向极大威胁到夏国腹地的安全,也会极大影响到夏国东海海路的安危,夏国再也不能自由自在的从东海输送军资到辽东,由此一来分析胶东半岛的长广郡和威海郡太过重要了。

    “不行的话长广郡我们可以暂时放弃,将我军主力集中到威海郡确保这里不会失守!”

    为了抵御上百万隋军在辽东的攻势,夏国并没有在胶东二郡布置太多军队,如今数十万隋军忽然对那里发起进攻,夏军一时间根本来不及派军支援,现在只希望当地守军能继续坚持数日。

    倒是海军方面第一舰队可以从海路打击那支从长江口北上的隋军水师,这样一来水军消灭隋军水师后,陆路再紧守关卡也有守住这两郡的希望,毕竟半岛通往两郡的道路太难走了。

    “陛下,万万不可轻易放弃长广郡啊!”

    忽然一个声音高声反对道,王泽搭眼一看劝谏的居然是率领昊天道门医士的道士周盖,他是周成与程雪莹的儿子,也算是子承父业,因为是王栋的表哥平日里跟王泽的关系也还算亲密。

    除了周盖出言反对放弃长广郡外,甚至担任他亲卫长的朱明、程彪两人也劝谏道:“陛下长广郡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放弃呀!”

    “为何放弃不得?”

    这些年由于王泽积威越来越重,敢反对王泽意见的人也是越来越少,这时忽然见到三名晚辈都不赞成自己的决定,王泽也想听听这些年轻人的意见,毕竟他们代表着夏国的未来。

    还是周盖先上前道:“陛下,这长广郡虽然地处胶东贫瘠之地,可毕竟是我夏国起家之地,这一意义非常重要,关键是我想说的是这长广郡的芝罘岛上的昊天大神殿不仅是我昊天道门第一座神殿,甚至还是昊天道门的根源之一!

    如今夏国数千万民众,昊天道门信徒过千万之众,一旦长广郡失守芝罘岛上的神殿遭到严重破坏,那么对我夏国的民心打击将会是极大的,因此长广郡万万放弃不得!”

    “你们两人的意见呢?”王泽听完周盖的意见又将目光看向朱明、程彪两人,这两人不仅是朱伯符和程虎的儿子,甚至还是自己的女婿,都是自己非常亲近的晚辈。

    虽然不一定轮的上他们继承父亲的国君位置,不过王泽依然希望这两人都成才。

    “陛下,之前我们的意见都被周兄说了,不过我们以为如今夏国民众虽然大多数来自三齐乃至中原各地,可是来自长广郡的民众却在高层中占据很大数量,如果长广郡一旦失守,对于夏国民众的打击还是很大的,很有可能造成国内民众的信心丧失!”

    “不错!你们说的虽然有些偏颇,不过也很有道理!”

    王泽心中微微惊讶,这些晚辈虽然还年轻不过分析的也很到位,这样看来长广郡还是必须尽量保留,至少也要保住芝罘岛上昊天大神殿的安全。

    “立刻派遣第八军桓台煜率领所部前去支援长广郡,另外增加芝罘岛驻军数量!让第三军抽调一师前去确保昊天大神殿的安全!”

    王泽在经过一番思考后终于下了决定,过去第八军只有三万余人,不过如今为了应对隋军的大举进攻,各个步兵军都已经扩充到了五万人左右的规模,这样再加上长广郡、威海郡的驻军也有十多万人,应该可以保证当地的安危了。

    长广郡、威海郡两地与半岛之间隔着重重山脉,山脉间茂密的原始丛林也让这两郡与半岛隔离开,只有沿海和局部地方能够让大军安全通行,这样险峻的地形也是王泽能够守住两郡的信心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