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北灭隋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来。

    毕竟恒河口的富庶是很闻名的,两万多夏军突然攻击肯定可以将这里拿下来,然后只要在东天竺的援军到来前撤退就可以了,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于浩的强烈反对。

    于浩当然不能赞同二愣子的意见,要是这样的话自己两人虽然能够大捞一笔,可是陛下在恒河口的布局将会彻底失败,如果这一次引起了东天竺的警惕,那么日后夏国开拓在恒河的势力就会非常困难。

    可是这一次出征的军队,作为主要力量的步军毕竟都是二愣子率领的南洋守备军,最后逼得于浩没办法使出终极杀手锏,两人剪子包袱锤,五局三胜于浩获胜,这才让二愣子听自己的。

    于浩在派出船只一番探索后,发现在恒河口东南三百里一处海边有个很好的天然港口,而且岸上也没有强大的国家。

    于浩不知道这里在一千四百年后是一个叫做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在经过一番战斗后终于拿下来这片土地,因为来的时候正值七月流火,于是这个新的港口城市就叫做流火城。

    流火,便是七月流火,意思是七月份的时候火星开始向西落下,并不是说因为天气太热像火从天上留下来。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流火城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模样,从最开始出兵到如今也差不多已经两年,于浩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已经差不多,如今就等着西面的消息,他这一次就是决定探查一番恒河口各国的情况。

    “将军,前面还有不到百里就要到了!”

    那名商人打扮的情报人员对于浩解释道,“从前面开始就是大片的沙洲形成的小岛,差不多会绵延数十里路,过了这一片沙洲后便是东天竺的恒河口了,在东部则是巴兰拉国!东天竺东北部则还有其他数个小国!”

    于浩也不打岔,一边四处打量一边静静地听这人介绍,甚至于浩还惊讶的看到两只在河水中游泳的老虎。

    在天黑之前,商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于浩站在船上望去这个被叫做多摩乞诃港口城市,不得不说这里确实繁华,虽然跟天竺人一样港口中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不过也透漏着一股繁华的景象。

    “将军,我们的人已经先后在巴兰拉王国,东天竺的王舍城,以及更内陆的三摩旦吒国、奔那伐弹那国、摩利底国都置办了一批产业,尤其是摩利底国是距离吐蕃最近的!”

    夏国在恒河口的最高负责人李冰向于浩介绍道,“这摩利底国有一条大河直通恒河,我们两千石的平底沙船完全可以驶入,因此这里是我们一直以来发展的重点!”

    “我要听的不是这些!”于浩摆摆手止住这人的话,“我们要开拓恒河口的势力,根本绕不开东天竺这个强国,其他那些小国我们根本不用理会,只有东天竺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这样的话!”李冰迟疑片刻然后对于浩道,“这样也不是没有办法,自从笈多王朝衰落后,东天竺国力不如北天竺,可是却占据着象征正统的曲女城,北天竺当然不会乐意!”

    “你的意思是挑起北天竺去攻打曲女城?”于浩问,“这样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过应该还不够吧!”

    “北天竺在天竺各国中算是最强大的,曲女城被东天竺占据当然不会乐意,我们之需要派人贿赂北天竺的大臣,这样怎么也得牵制住东天竺十多万人马!”

    说着李冰笑道:“再说这世上愿意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却很多,只要东天竺被北天竺攻打,我们再挑起东天竺跟南面遮娄奇人的战争,这样他们必然无暇顾及到恒河口的事情!”

    在多摩乞诃呆了几天,于浩也对这里有了一个粗略的计划,随后便乘船回到了流火城,这边刚一回来那边二愣子就兴冲冲的过来找他。

    “于将军,”二愣子拿着一张地图对于浩兴奋道,“你不在这两天,我也好好研究了一下,东天竺虽然占据着恒河口最重要的位置,不过他的国土主要集中在恒河口的西面!”

    说着二愣子还生怕于浩不明白似得,他指着地图对于浩道:“你看在恒河口大小十几个支流,东面从南到北先后是巴兰拉国、三摩旦吒国、奔那伐弹那国、摩利底国,这些都是一些崇信浮屠教的小国,只要我们大军一到必然可以攻灭的!”

    于浩看着一本正经的二愣子心里一阵好笑,这不知道又是从哪里得来的经验,给自己现买现弄呢。

    想了想,于浩对二愣子笑道:“刘将军,帐可不是这么算的,咱们进攻这四个国家,难道人家的宗主国东天竺就没有任何行动么?东天竺多少也是拥兵数十万的大国,可不是咱们这么一点人可以拿下的!

    另外你说的这恒河口东面四国,虽然每一个国家人口都不是特别多,可是加起来也有一两百万人,这样我们曲曲两万多人去攻打这么多人的国家,每个国家也才只能平摊五千多人,你觉得我们五千人就能击败对方一百万人么?”

    一说到这里二愣子有些无奈道:“那我们难道就这样傻愣着?咱们在这里建的城池可都已经有了近万人了,难道还要一直等下去?俺可是还想着等下一次陛下分封诸侯的时候也能评上呢!”

    不得不说王泽分封诸侯的举措让所有的夏国将领都为之癫狂,哪怕一些将领明明不适合作为国君,但是人家还可以让儿子来治理呀,儿子也不会治理,那么自己管好军权,政事委托给一些大臣就行了!

    因此哪怕这些刚刚建立国家的诸侯过的非常贫困,生活也很艰苦,可是耐不住大家都喜欢,连二愣子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心动了,相比被人喊一声将军,二愣子觉得被人喊一声君上更有范。

    看着二愣子连自己的心声都忍不住说出来,于浩笑着道:“我这一次去差不多已经安排好了,不过咱们只有两万多人还是力量有些单薄了,必须请求陛下多派援军来!”

    很快李冰就传来消息,东天竺与北天竺因为曲女城的归属又一次爆发了大战,双方调集兵力为这一座笈多王朝的王城爆发了惨烈的战争。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o  M 

    北天竺调集二十万大军前来攻打,而东天竺也不示弱的调来十五万大军,双方数十万大军、数万头战象就集中在这一片狭小的区域进行着惨烈的战斗。

    紧接着东天竺南部的遮娄奇人也因为一些冲突,跟东天竺先后爆发了几场战斗,虽然还没有到全面开战的境地,不过双方之间的矛盾也已经很严重。

    就在这时,于浩、二愣子以及前来增援的南洋守备军第四师,以商人受欺辱为由迅速攻向巴兰拉国,夏国只需要打通恒河水路,只攻打东天竺的属国显然不会让东天竺太受刺激。

    巴兰拉国根本没有料到原本在自己国内经商的汉人打着什么样的主意,仅仅五天不到国都就被攻陷,紧接着三摩旦吒国、奔那伐弹那国、摩利底国在一个月时间里全部覆灭。

    东天竺得知恒河口东部的巨变后,虽然心有不甘但这时他不仅与北天竺打的难解难分,与遮娄奇人的战争也已经开始,看到夏国人没有对自己的领土发起攻击,也就强忍了下去。

    夏历三十五年是夏国积极开拓的一年,于浩在恒河口行动的同时,在天竺半岛的南部,随着一船又一船汉民的到来,这里的夏国领土又一次扩大一部分,已经形成了一片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足足有了五万多民众。

    如果加上定戎城的汉民,以及狮子国锡兰的汉民,那么光是天竺南部的汉民数量就已经有了二十万人,这已经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毕竟狮子国的民众也才一百多万人。

    在昆仑洲,一片片新的居住区已经建立起来,虽然看上去还很简陋,不过在有了王泽建立夏国的榜样后,不管是刚刚立国的诸侯,还是迁移来的汉民,都满怀着憧憬建立着自己的国家。

    阎浮洲和东大洋三洲的流民虽然因为流放罪被流放到最遥远的地方,不过夏国也对他们做了很多安排,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地汉民数量逐步增加,在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小城镇。

    这一年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盯上了隋帝国,因为夏国民众不愿意离开家乡,那么从人口众多的隋帝国输出的民众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几乎每天都有大量船只在隋帝国外海等待运送人口。

    隋帝国这些年虽然极力禁止国内民众向外流失,但是庞大的国土,漫长的海岸线又怎么能够阻止的了国民的迁移,哪怕能够利用路引阻止内陆的国民,可是却阻止不了靠近海边的隋帝国民众。

    因此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隋朝民众出海,然后被夏国安置在各地,这些民众也是昆仑洲各大诸侯国吸引民众的一个重要来源,毕竟夏国民众的生活已经那么好,完全没有必要迁徙。

    就这时间一天天过去,每个国家都在做着自己准备,就等着日后的成长。


………………………………

第五百五十二章惊弓之鸟的突厥人

    突厥人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自从百万大军被击败后,突厥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头几年因为夏国的实力还不强大,因此突厥人还能勉强维持着自己草原霸主的残辉,自己损失的虽然挺多,可还可以通过剥削铁勒人、室韦人、乌洛候人等小部族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国迅速强大起来,携击败百万突厥大军的威势进入大草原,先是慑服室韦人,然后很快进入北海地区收服了不少当地部族,偏偏突厥又无力对这些背叛自己的小部族进行打击,于是突厥人的威信进一步降低。

    而且这个局面随着时间的发展是越来越厉害,现在夏国占据的从北海东部一直到扬武城的辽阔草原生活着至少五六十万夏国牧民,另外还有二十多万夏国骑兵,时刻都在威胁着突厥牙帐的安慰。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夏军的支持,很多原本依附于突厥的小部族往往招呼也不打一个,就突然举族迁徙到夏国占据的草原上,那些小部族的酋长、族长们居然不在乎自己掌握的那点权力,就那么投奔了夏国。

    愤懑交加的都蓝可汗想要征伐这些背叛自己的小部族,可又害怕招惹到那些厉害无比的夏军骑兵,因为夏国除了在东北面布置了那二十多万骑兵外,还在突厥的东面弓泸水,东南面的西平郡也布置了二十万骑兵。

    都蓝可汗惟恐自己征伐那些小部族的时候,夏军突然来一个突袭,将自己的老巢攻下,这可不是都蓝可汗愿意看到的。

    已经五十多岁的都蓝可汗呆在自己的金帐,一边饮酒一边生闷气,前天晚上又有一个小部族不堪突厥人的横征暴敛突然就消失了,为了避免突厥人发现,他们甚至壮士断腕的留下了数百名老人继续放牧数千只羊和数百头牛。

    而且他们的帐篷还有很多财物都没有带走,全都留了下来,一直过了两天时间事情才被巡逻的突厥骑兵发现。

    根据估算,留下的这些牛羊帐篷足足抵得上这个小部族近半的财富,这一点更是让都蓝可汗郁闷不已,难道这些小部族宁愿放弃近半的财富也要去投奔夏国么?夏国难道真的就这么好不成?

    除了这个让他难受的消息外,更让都蓝可汗担忧的就是夏国这些年不断的在水草丰美处建立城池,大量的汉民不断的挤占突厥牧民的草场,原本很多可以偷偷摸摸放牧的草场不得不放弃了。

    更要命的是,草原帝国对抗农耕帝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草原帝国可以凭借着辽阔无比的大草原不断机动,让不善于行动的农耕帝国根本无法找到草原人的军队。

    可是随着夏国不断的将道路和城池向草原腹地修筑,突厥人的战略纵深已经减少了一半还要多,目前夏国距离突厥牙帐最近的城池竟然只有不到两千里,也就意味着夏军只要愿意,就可以在数日之内攻到突厥牙帐。

    这在过去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几乎就是站在突厥家门口的事情了,什么时候突厥人能够被人逼着家门口挑事了?想到这里都蓝可汗更是无奈的摇摇头。

    如果隋帝国能够给自己一些支持就好了,一想到这里都蓝可汗心里就是一阵恼怒,自从杀死大义公主迎娶了隋皇室的公主后,都蓝可汗就很希望获得大量的支持。

    可是隋朝除了最开始支持自己的那一批武器外,之后几年时间里居然只给了自己几万柄长刀,箭矢更是一点没有,显然是隋帝国见夏国没有了进攻自己的欲望后,终于又把提防自己当做了重要任务。

    就在都蓝可汗怨天尤人的时候,忽然一名突厥将领匆匆走进大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