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王泽虽然一口气分封了二十五个诸侯,但依然威胁不到这十大侯国,经过十年的时间发展,最开始分封的这十个国家实力已经不可小觑,哪怕在将来的诸侯国竞争中也会占很大优势。
特别是王泽二弟王晖、三弟王昱两人建立的国家,因为受到很多人或明或暗的支持,两国实力在所有诸侯中是最强大的,人口、军队也是诸侯中最多的。
尤其是王晖在红海两岸立国后,他被分封为魏侯,因此便以魏为国号,魏国在经过十年的发展后,已经拥有了三十多万人口。
因为这里的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比较干旱的原因,在王泽还有农学院专家的建议下,这片地处后世非洲之角的魏国,在农业方面就没有发展太多农业种植,主要是以畜牧业和养殖业为主。
当然魏国也有零星的农业垦殖种植少许蔬菜和粮食作为补充,而夏国一向很发达的传统渔业也被魏国传承起来,成为其国民一个很重要的食物补充,其他的食用粮食基本上依靠从周围国家尤其是从南洋购买。
虽然这样从外部购买粮食对财政的消耗很大,但王晖却丝毫不担心,因为他的好哥哥王泽从一开始就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也门要地交到了自己的手里。
作为如今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航海通道,也门水道几乎承载着联通罗马帝国九成的商船通行,每年光是从也门水道征收的往来商船的税赋,就是很大一笔收入,完全可以用来购买粮食,支持魏国的各项政治军事活动。
也正是因为这样,魏国只用了十年时间就有了三十多万民众,这根往来众多的商船是分不开的。
这时非洲之角上的土著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基本政权依然是部落形式,在击败了周围几个比较强大的部族后,王晖基本上控制了后世索马里近半的领土,另外也门周围数百里也是他的领地。
这样的面积相对夏国来说不算什么,可是相比魏国仅仅三十万的人口,就显得很是空旷,为了控制住这片庞大的国土,王晖是小牛学大牛拉屎,几乎照搬了夏国很多方法。
一边鼓励民众骑射,一边大力发展军备搞全民皆兵的政策,因为王晖脑子里一直记得兄长在临行前对自己说的话,自己日后会面对一个很可怕的敌人,对于自己神通广大的兄长,王晖一向不会怀疑。
这些年来他的成果没有白费,因为魏国移民就像当初新建立的夏国一样,主要以青壮年男女为主,三十多万人中至少二十万是青壮男女,一旦发生什么大事魏国这三十万民众,足可以动员出十万骑兵来。
哪怕是目前和平时期,王晖也随时维持着一支万人的近卫军,以及两万人的常备军,有了这三万大军,还有致远群岛上杜盛第四舰队的制海权保障后,他已经不用再畏惧有谁胆敢来侵犯自己,哪怕是附近的阿克苏姆人和大秦人也不行。
如果说王晖建立的魏国,是在王泽的政策支持下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的话,那么三弟王昱建立的吴国就是在王泽母亲公西雯楉支持下,成为第二强大的诸侯国,整个国家拥有二十多万人口。
老大老小老太太的宝,作为家中的少子王昱自幼便是受到宠爱,虽然在王泽和王勇的劝说下公西氏还是同意将王昱分封到遥远的昆仑洲,可是她对自己这个小儿子的疼爱从未停止。
这些年来不管是什么都会记挂着,王昱距离夏国越远,公西氏反而会更加怀念起来,吴国能有现在的规模跟她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不过王昱的吴国毕竟地处昆仑洲南部,又有夏国直属领地夏军的看护,除了当地土著的反抗外没有人敢招惹他,所以王昱这些年仅仅保持着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当地的土著,小日子过得比王晖好多了。
除了魏国和吴国外,其他的诸侯国就差得远了,哪怕是程冲的程国和朱睿的宁国都远远不如他们。
夏国虽然已经有了两千五百多万人口,可是相对国土面积来说依然是严重缺乏人口资源,夏国自身又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民众们不需要离开家乡太远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所以生活都很富裕。
正是因为这一点,地处偏远蛮荒的各大诸侯国很难招募到夏国民众前往定居,再加上昆仑洲距离中原实在遥远,因此这些诸侯国的人口增加速度一向很是缓慢。
在各种复杂条件的限制下除了魏国、吴国之外,其他的诸侯国多的十七八万,大部分只有十四五万人,而周通因为不善于经营到目前为止他的封国才只有十万出头,这还是他的儿子周宝来付出了很大努力才有的局面。
………………………………
第五百四十九章新国际经济体系
从分封开始一直到夏历三十三年,昆仑洲第一批十大侯国加起来也才只有一百五十万都不到的人口,不过这是因为只计算了当地汉民数量,没有将当地的昆仑奴数量计算在内的原因。
经过十年不间断的向内陆大肆扩张,一个个曾经似乎很强大的昆仑奴部落不断灭亡,十大侯国的领地也在不断的扩张,昆仑奴的对外贸易一度成为多个国家的经济支柱。
另外十大侯国在对外大量输出昆仑奴的同时,自己也因为成年劳动力的极度稀缺,开始大规模采取本地的昆仑奴作为很重要的劳动力补充,虽然技术活干不好,却是上好的苦力资源。
十年过后各国也都拥有了一大片昆仑奴,如果连这些昆仑奴都算上的话,这些诸侯国的人口数量加起来大约有近三百万人,也就是说当地汉人数量和昆仑奴的数量几乎是一样的。
要不是大家地处昆仑洲,因为生怕本地掠夺来的昆仑奴数量太多,很有可能造成反噬,对自己的国家不利,恐怕这些侯国的昆仑奴数量还要继续增加许多,毕竟他们要获得昆仑奴的方式太便利了。
这些诸侯国除了对外输出昆仑奴之外,还大量从罗马帝国购买许多白人奴隶,这些白人奴隶大多是罗马帝国在与波斯帝国,以及达汪尔人、柏柏尔人以及日耳曼人的战斗中俘获的战俘。
这时罗马帝国虽然仍在基督教派纷争、鼠疫、外患等原因中逐渐衰落,但他依然算得上泰西洲最为强大的帝国。
这时的泰西洲还不像数百年日耳曼人占据主流时,有那种相互换取战俘的惯例,如果把这些战俘留在自己的国家作为奴隶,将会存在很大的隐患,罗马帝国反而更加喜欢使用皮肤黑黑的昆仑奴。
可是要杀掉这些白人战俘,也有些太浪费了罗马人不甘心,于是在也门水道商路彻底打开之后,罗马人很快就找到一个好的生意门路,那就是向东方的赛斯路人出售这些白人奴隶。
中国古代在周边其实一直有很多白人游牧部落,比如秦朝的月氏人,汉朝的白匈奴、西部鲜卑,丁零、甚至到隋唐这时依然有突厥等大量的白种游牧民族,中原贵族使用的奴隶中也不乏白人。
这些白种奴隶很快就受到汉人的欢迎,不管是在夏国内部出售还是转卖到隋帝国,都能卖到一个好价钱,后期罗马帝国甚至有一些将领为了换取财富还会主动袭击一些多瑙河以北的保加利亚、阿瓦尔、伦巴第等蛮族部落。
这样就造成一个奇特的现象,昆仑洲的夏国各诸侯国大量向罗马帝国输出昆仑奴,而罗马帝国则向夏国和这些诸侯国输出白人奴隶,双方之间的奴隶贸易搞得红红火火。
甚至这样的贸易惹得杜盛不止一次跟王泽抱怨,自己在致远群岛这个好好的军事基地,都要变成一个奴隶贸易的中转站了。
白人奴隶们虽然在罗马帝国很是不配合,不过在离开家乡万里重洋后,又被熟门熟路的夏国奴隶贩子一顿收拾,一个个也不得不服服帖帖的听话。
甚至很多购买了白人奴隶的汉人商户都觉得,这些白人蛮夷奴隶也不比昆仑奴差,而且价格也便宜,虽然相貌丑陋体毛也多的吓人,不过咱们这些汉人还会怕了这些家伙?
白人的体型天生就不是占据优势的,在隋唐一直到宋朝时期,都是汉人的平均身高反而要超过同一时期白人不少。
夏国从王泽在长广郡山寨时就大力推广鱼、肉、禽、蛋、牛奶等一系列高营养食物,让这时夏国三十岁左右的民众几乎没有低于后世一米七的,很多人的身高都在八尺左右,也就是一米八多。
这一点除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极高外,也跟夏国民众大多来自三齐等北方地区,夏国本土又处在后世东北这片寒冷的地区。
良好的基因,寒冷的气候,加上良好的生活水平,造成夏国人普遍较高,跟这时白人平均一米六多的身高相比,黄皮肤的汉人真的是人高马大。
甚至这时还有昊天道门的一名祭酒道士公然在神殿中提出,女娲娘娘造人时,汉人就是用黄土捏出来的高贵人种,可以被称为黄金人种。
而白人比黄种人差得多,但是又比昆仑奴强一些,所以可以暂时定为白银人种,最差的昆仑奴当然只能是黑铁人种了。
这种理论分析虽然没能得到大部分道士的通过,不过这一观点却在整个夏国境内迅速流通开来,夏国民众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观点,就连生活在夏国境内的很多罗马人都认为很有道理。
昆仑洲的汉民人口增加非常缓慢。
夏国民众很少有人愿意冒险远渡重洋到遥远的昆仑洲生活,哪怕这些诸侯国开出来很高的代价,每年也只能是吸引数千名生活不如意的汉民百姓。
也不是没有诸侯国想要将自由奴隶政策延续到昆仑洲,不过在王泽的限制下他们还是打消了这个主意。
作为一个重生者,王泽可是知道这些目前夏国民众眼睛里憨厚能干的昆仑奴可不是天生就是这样的,夏国民众们根本没有见识过这些昆仑奴要经过多少训练才会养成那样的性格。
其实最早贩卖昆仑奴的奴隶贩子并不是贩卖成年的昆仑奴,而是在获得幼年的昆仑奴后,将其舌头割掉,甚至还会将一部分人阉割,这样经过十几年的培训养成温顺的性格后才会对外出售。
此时这十大侯国对外输出的昆仑奴很多都是劫掠的成年男子,虽然一开始这些昆仑奴被打怕了,可能还比较听话,可是在这些人获得自由后,很有可能跟外面的昆仑奴部落联合起来,袭击这些诸侯国。
另外这些昆仑奴毕竟属于智商低下的一类人,数量少一点也没事,但是数量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很严重的问题。
王泽可是想要将汉人的大旗插遍全世界的,如果昆仑洲这些诸侯国依然全都是昆仑奴组成的民众,日后这里的汉人可怎么过?
虽然后世大家都吹嘘南美洲的混血人种很漂亮,可是王泽却不希望自己属下的汉人都变成混血人种,另外因为昆仑奴的素质底下这里每年都会流行各种奇怪的病毒,王泽可不希望后世有这样的惨剧。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着十大侯国的请求,王泽终于决定夏国凡是达不到杀头罪名的罪犯,选择一部分罪行比较轻的流放到昆仑洲十大侯国,以此来充实这些侯国的人口。
不过这样的政策只能持续五年,五年后夏国将会把这些罪犯流放到新建立的二十多个诸侯国中,毕竟新建立的诸侯国更需要宗主国的帮助扶持。
于是不管是昆仑洲的三十四个诸侯国,还是夏国在昆仑洲最南部和东部马岛建立的直属领地上,都增加了一个获得人口的途径。
其他那些罪名比较重的罪犯,则是根据罪行的轻重分别流放到昆仑洲、阎浮洲以及东大洋三洲,忽然严格许多的律法让夏国的犯罪分子都忽然胆寒起来。
一时间夏国居然出现了政通人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上古之风,很多老人到对此觉得很好,之前因为大航海经济的发展,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收敛,这时正好给他们来个教育。
夏国这一次分封除了那些诸侯高兴外,还有一部分人兴奋无比,那就是夏国境内的昊天上帝教。
随着第二批诸侯国的分封完毕,夏国光是在昆仑洲就一下子拥有了三十四个诸侯国,随着这些诸侯国的建立,原本只局限于夏国境内的昊天上帝教几乎是一下子就占领了整个昆仑洲。
原本在昊天上帝教在南陈也曾经发展过一大片教区,信徒也有二三十万,只可惜隋文帝统一南朝后,杨坚因为智仙尼姑的原因,大力鼓励浮屠教门的发展,限制道门,特别是坚决取缔昊天道门。
于是当初跟王泽和昊天道门结下仇怨的浮屠教门趁机反扑,昊天上帝教在江南仅有的这一点地盘也迅速失去了,因此这一次昊天道门可以说已经在走出国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