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北灭隋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南北灭隋唐-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甚至连我都不认得,只独独认得老二家的孩子,再就是刚才认出了陛下您!”

    这时王勇也带着最小的孙子王珂走了过来,他看着痴呆呆的曹铁匠忍不住摇头叹了一口气道:“曹老兄一辈子没有过上太多好日子,之前在山寨每日操劳不休,哪怕咱们夏国立国后,他也是一直在铸剑城劳心劳力,大郎你可不能亏待了!”

    “父亲说的是!”王泽看着有些害怕曹铁匠的六子王珂,抚摸着他的脑袋然后又对曹磊道,“起码曹叔也活了八十岁,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八十其实已经很少了,这也算是高寿了!加上他的功绩足可以青史留名!日后咱们夏国史书里面少不得题上浓浓一笔!”

    “光这样怎么能够!怎么也得要有实惠性的呀!”王勇很是不满的暗中踢了踢王泽的后脚跟,可是曹磊却不这么看。100文学 

    他听着王泽的话泪眼婆娑道:“自古以来中原历朝历代便把我等工匠视为奇技淫巧之徒,独独只有陛下重视我等,如今经历数十年只不过研制出一部机器,陛下还要为我等青史留名,我等当誓死以报!”

    王泽也是能是一声长叹,日后定不辜负这些人的期望便是,随即便有亲卫端来酒精让王泽和曹磊将手擦洗干净,毕竟今天的活动还有很多,不可能让两人一直这样在这里啰嗦下去。

    这边说着政务院刘忻、羊枯、萧敬等人都走了过来,王泽看着这些人如今也都是老人,除了新加入政务院的扶余望和冯静外,其他这些老臣似乎也都要到了退休的年龄,王泽想到这里心里便是一阵难过。

    可是王泽心里知道,这历史发展趋势便是这样,就像旁边的火车一般,只要开起来就会迅速的把身边的一切都抛在身后,只有不断地更换执政血液才能更好的让这个国家好好的发展下去。

    “大家赶紧上车,我们今天也感受一下这蒸汽机车有什么优点!”王泽一转身对身后众人道,然后带头搀着自己的父亲上车,王勇今年也有七十岁了,还是小心为妙。

    王泽身后自然有几个媳妇伺候着婆婆公西氏上车,然后便是王泽一家人都挤上了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第二节车厢,因为第一节车厢还是距离车头太近,有些吵闹不是太好,第二节车厢环境就要好得多。

    大臣们除了刘忻、羊枯、萧敬、濮阳勋、冯静、扶余望等人之外,其他都是乘坐后面的第三、第四节车厢,第一节和车厢顶部乘坐的则是王室禁卫军,毕竟这一次是王室全部出动,万一出了意外可承担不起。

    经过数万名奴隶、工匠的数月努力,夏国在去年便修筑成功了一条从镇海港一直到碧波湖(兴凯湖)南岸,长达数百里的铁路,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这条铁路也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如今这辆蒸汽机车就要沿着这条铁路线运行。

    随着火车的开动,虽然一直都是保持着每一个时辰走近百里(20…30kmh)的速度,可是因为不需要停下来休息,居然一口气跑了两个时辰才停下来检查一番,一开始在外面骑马跟着的中护军骑兵已经被甩的无隐无踪。

    这一刻几乎所有的将领和大臣都震惊了。

    他们过去一直听王泽大力鼓励各个学院、工坊研究这种蒸汽机械,哪怕消耗再多的钱也不怕,很多人都曾经对这个耗钱大户表示过自己的反对意见,可是想不到这种车辆在研制成功后竟然有这么快的速度。

    更让大家吃惊的是,这还只是第一台机械,根据每一种机械第一台到后面几台都有很大的技术进步来看,也就意味着这部蒸汽机车还可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这岂不是一日夜就可以行走一千多里?

    这个在后世让人无法容忍的龟速,让夏国的大臣们震惊了!

    不过也有人反驳,这么一条用钢铁铺就的铁路如果铺上数千里,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钱,要是铺遍整个国家更是靡费不知几何,在这个钢铁就是金钱的时代,用这么多的钢铁去修筑铁路似乎根本没有那个需要。

    可是很快这样的论调就被夏国的将领们反驳了,因为在夏国将领们看来,如果在夏国到处修筑了这样的铁路,那么只要哪里发生了叛乱,夏军很快就可以赶到当地平叛。

    当夏国跟突厥和大隋开战的时候,也可以更加快捷的利用这些铁路来运输辎重物质,光是这一点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损耗,这个巨大的好处让所有的夏国大臣都在考虑蒸汽机车的优劣。

    当然,也有聪明的大臣,早就从王泽的态度中得知蒸汽机车的重要性,虽然因为局限性,他们还看不到蒸汽机车对未来的影响,但是多年来对王泽的盲目信任崇拜,让他们觉得这个东西一定很重要。

    在蒸汽机车上王泽、王勇和刘忻等一干大臣讨论了半天,最终规划了夏国第一批要修筑的四条铁路。

    除了眼前的这条铁路外,夏国还要修筑从镇海连通难水中游江州城的一条重要铁路,毕竟目前江州城已经成为夏国内陆的腹心地带,如果从镇海走水路到江州还要绕行三江郡,太过浪费时间。

    在修筑好铁路后,从镇海到江州城的时间将从十天缩短到不到三天,这条铁路的意义极大。

    第三条铁路就是连通镇海到乐浪郡平壤城,然后一直连通到不远处的海港,日后还要一直连接到半岛汉阳郡(百济故地)的最南端,这样从镇海郡到东海长洲群岛便可以冬夏无阻。

    而最后一条铁路却是连通难水和辽东城的铁路,日后还要一直联通到卑沙港(大连),这样便可以增加内陆的对外贸易能力。
………………………………

第五百四十五章大建设

    一个主权国家的稳定和持续强大在于政令统一,政令统一的关键在于便利的交通,不管是任何国家都绕不过这个坎。

    因此蒸汽机车的出现对夏国国土未来的统一是一个很强大的保障,普一出现就受到了夏国全体臣民的热烈欢迎,政务院的大臣们更是恨不得立刻将铁路铺遍整个国土。

    不过夏国除了北方辽阔的本土外,毕竟还有包括东海群岛、琉球群岛、夷洲群岛、南洋群岛等各大群岛在内的广阔的海外领土,甚至可以说这些海外领土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本土。

    甚至夏国还在大洋东部的瀛洲(南美洲)、方丈洲(中美洲)、蓬莱洲(北美洲),以及西洋西面的昆仑洲(非洲),还有南洋更南部的阎浮洲(澳洲)都有着庞大的利益存在。

    这些海外领土和未来的开拓地都需要夏国拥有更加强大的联系方式,目前夏国的造船水平虽然依就是整个世界最强大的,但是比起所需要维护的利益,目前的船只已经有些不能满足需求。

    故而在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镇海造船场研制的蒸汽动力的轮船便下水成功,虽然这仅仅只是一艘载重五百石的小型海船,但是它的试航成功对夏国造船业的刺激却是无与伦比的。

    因为夏国对于海运的庞大需求,所以夏国内部拥有的造船场数量极多,为了抢夺造船份额,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在见到镇海造船场研制成功蒸汽动力船只后,很多造船场要么自己造,要么联合起来研制。

    一时间,整个夏国机械学院出身的学生居然开始抢手起来,连带着夏国的制造业也开始迅速发展,毕竟在拥有了先进的蒸汽机后,很多原本无法开展的工业活动都可以进行了。

    王泽看着一封封利好消息传来也是格外开心,夏国可以说是一个陆权与海权并重的国家,毕竟在与突厥和隋帝国两个强大国家做邻居,没有一个强大的陆军是不可能维持住国家的。

    另外因为夏国海洋利益也同样重要,也必须维持庞大的海上力量。

    目前夏国海外领地的汉人数量还比较少,而且还面对着土著的一些威胁暂时不会出什么乱子,可要按照目前的模式这样一直延续下去,海外领地与夏国本土之间的矛盾迟早会发生。

    因此蒸汽动力船只的出现能够很好的联系夏国和海外领地之间的民众,让海外领地的民众到本土的时间极大缩短,这样联系密切了、感情深厚了,经济瓜葛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不会出什么乱子。

    为了更好的制造蒸汽机车,必须要成立一个新的制造工厂,虽然原来的第一辆机车是在铸剑城制造成功的,但是铸剑城毕竟是专门为夏国生产兵器的工业城市,研发还可以在这里进行,但是制造工厂却不适合安置在这里。

    于是夏国各大郡都为了争夺这个工厂展开了争夺,最后王泽亲自出马从最大的竞争者江口郡和三江郡中选定了后者,江口郡毕竟太过靠北,而其他城市距离隋帝国又太近,王泽也不放心。

    随着三江郡机动车工厂成立,大量的蒸汽机车在这里迅速建造出来,第一批机车很快就被投入到镇海港联通碧波湖南岸湖南城的铁路,因为连通着国都的港口,又紧接着乌水最南部的碧波湖。

    因此这第一条铁路才刚刚投入使用,就获得了极大的利润,庞大的运输量和货物吞吐量让刚刚进入试营业的铁路商行差点出了乱子,好在夏国民众、商人们都是第一次使用这么有趣的运输工具,故而哪怕有些差池也都放过去了。

    有了这条铁路的例子在前面,其他原本对修筑铁路有异议的大臣也都彻底闭上了口,他们反而又开始一边催促尽快将其他四条铁路修筑起来,一边又担心当年夏国的钢铁产量不够用。

    修筑铁路对于钢铁的消耗极大,在去年夏国的全国的钢铁产量刚刚突破二十万吨,这个数据在古代堪比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出几倍来,数量不可谓不多,但是在修筑铁路时这个看着很多的产量就远远不够了。

    于是在王泽的命令下,夏国不仅对原有的铸剑城铁矿、茂山铁矿、辽东城铁矿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大,甚至还在完水流域新开发了两个大铁矿,在南洋新开发了三个大铁矿。

    要不是因为阎浮洲西部距离夏国本土实在太远,而且当地环境又恶劣无比,不然王泽还想派人去阎浮洲(澳洲)西部去开采那里的铁矿,毕竟阎浮洲的那个大铁矿不仅存储量极高,品味也是一流的。90看 

    文明的发展就看有没有人去引导,夏国从建立前就在王泽的引导下发展出来很多基础工业,建立了不少技术学院和理工科学院。

    如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夏国不仅拥有了发展大的工业的经验,甚至还培养出来数以十万计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学者、技师,而且这个数据还在进一步的迅速增加。

    有了这么多技术人才的权力推动,再有王泽的刻意引导,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随着更加先进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夏国开始由原来的快步向前,变成了一溜小跑。

    为了更好的建设夏国内部的三条铁路,原本计划开春后就对突厥进行大规模进攻的计划也被取消了。

    毕竟夏国国内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还很迫切,进攻突厥不仅需要占据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夏国目前对于突厥领土并不太过渴望,而且突厥的领土吸引夏国的也只有那些地下的矿产资源。

    至于地面的牧场太过贫瘠,根本不容易吸收夏国民众移民,因此在铁路修通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利益去吸引夏国人前往定居,所以王泽决定在修好铁路后再进攻突厥。

    为更好的联系整个夏国的交通运输,联系粟末水和辽水的辽东铁路,联系镇海和江州城的江海铁路,连通镇海向南到平海城铁路都在这个春天开始了,虽然这时还不能铺设铁轨,不过道路基础耽搁不得。

    为了尽快的修筑好这些对夏国很重要的铁路,夏国足足动员出来三十万名奴隶,二十万名夏国民众,甚至还有一万多名各地抽调出来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另外还有五万名夏军士兵沿途进行保护。

    为了刺激这些奴隶的工作热情,各种执行了数十年的奴隶获得自由身份的规定又一次被重申,再加上过去数十年侥幸获得平民身份的前奴隶进行现场讲解,极大的刺激的了奴隶们的工作热情。

    在数十万各族奴隶和夏国民众的辛苦劳动下,这三条更长的铁路很快就有了一个比较粗略的基础,修筑铁路的事情马虎不得,虽然看着修筑基础很快,但还需要各种自然沉降,所以等铺就铁轨时其实至少还需要三年时间。

    在修筑三条铁路的同时,夏国也在修筑连通北海(贝加尔湖)……完水,以及具沦泊………北难水江州城的几条很重要的驰道。

    这些驰道不是秦朝的驰道,而是具有夏国特色的高速公路,全部采用三合土混合石子铺就,宽达三十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