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先整训军姿,等王勇回来后再向父亲好生请教,这回有了这些长辈们的帮助就可以迅速踏入正轨了。
    这些叔伯里面以一位四十岁左右名叫秦明的伯伯为尊,之前是山寨队长级别的人物。而战阵武艺最好的是另一位名叫许宁的兄长,因为按照许宁的辈分要叫同岁的王勇叔叔。
    王勇走后的第三日,开始正式的训练,许宁见王泽先安排了一刻钟的站军姿,问清是怎么回事后,开口称赞:“不错,是个好主意,战阵中要活下来,不是看你的武艺有多高,而是看你和周边的兄弟是不是保持成一个整体。”
    作为经验最丰富的许宁当然最有发言权,大家都凝神倾听:“作战时,以军阵分成一个个整体,而不是以一个个人为整体,各人要相互配合,才能保的‘性’命,最后才能打败敌人,克敌制胜”
    这样站军姿就成了每天的一道必修课,随后秦明问:“小郎君,你这营头叫什么名字?”
    “童子营呀!怎么了秦二伯?”王泽随口回答,后世好多国家不都是叫这名字么,说明这名字也算与国际接轨。
    秦明想了想,说:“虽然符合实际,只是名字太俗,没有兵戈之气!最好还是起个响亮点的名字。”
    王泽想了想:“那么叫雏虎营可好?”随即便自己否定了,“也不好,猛虎虽凶名赫赫,但秦以虎狼闻名于世,猛烈之气过重,且吾等尚年幼,用此名甚是不妥。”
    随后想起什么,对着秦明说:“我闻前汉时,有拂菻国使团使汉,献瑞兽两头,名貔貅,又叫狮子,为威猛祥瑞之兽,不若我这童军便叫做幼狮营吧!”
    随后,王泽向众人大声宣布:“从今日起,我等在此立幼狮营,必与诸位同甘共苦,诸君日后必然扬名与天下!”
    “愿与小郎君共赴大业!”台下的二百余名童子齐声应答,他们早就被王泽的各种神奇手段折服了。
    虽然每日都要进行什么站军姿的练习,很是枯燥,但是听小郎君讲,过几日便要开始学习战阵武艺了。
    以前的学堂虽然也有武艺训练,但是那是以前山寨旧部的孩子训练的,而且必须是十岁以上筋骨长成孩子方可以去学。
    而今年,从忙着秋收开始,到后来与长岛海寇的战斗,已经是好几个月没有人组织训练了。
    而幼狮营的这帮孩子,要么是表现好的流民家庭选出来的,要么是当时年幼没有达到年龄。
    朱伯符和程虎也加入了王泽的队伍,程虎觉得自己没有王泽聪明,因此,他觉得,只要自己紧跟着王泽就可以了,反正王泽也不会坑害与他。
    朱伯符却是觉得,以自己的武艺到幼狮营里面,怎么可以当一个队官,所以也上赶着加入了队伍。
    等到十几日后王勇带队返回时,王泽的幼狮营已经是颇有看头了。看了幼狮营的‘操’演,王勇一高兴,当即答应把幼狮营也编入山寨的供养体系,但是要求王泽严格把关,好好的练一只童子军出来。
    这一次王勇和朱睿各自从东面和西南返回,一共带回来各式人等四千余人,都是各个山寨的盗贼和其家眷。
    这些山贼的规模都不大,朱睿去的西南方靠近稍富庶的东莱郡还好些。
    往东去本来就人烟稀少,王勇一路向东扫‘荡’过去,那些与其说是山贼还不如说是山民。
    一路上碰到的最大一股山贼也才百十人,一看到王勇率领的上千号人马前来攻打,当即就有人吓‘尿’了。
    结果程冲本来建议是来练兵的,这回可好,全变成武装游行了。
    王勇也是无奈,人家哭着喊着,就差抱大‘腿’了,说早就听闻大当家名声要来投奔了。
    这下你不能再把人家来出来砍了吧?
    就这样,一路行军,一路收编,等回到牟平时王勇的一千人,不光一人未少,反而还多出来一千八百余人。
    朱睿的遭遇也差不多,不过除了第二个遇到的稍大些的山寨,觉得自己有三四百号人,企图依靠地势顽强抵抗。结果被朱睿派出一队铁甲兵,几下攻入山寨,屠了个‘精’光。
    朱三叔看上去‘挺’斯文的,想不到也有这么狠辣的手段,王泽吐吐舌头,心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斯文禽兽?
    要是王勇知道王泽心中的想法,肯定要扭着耳朵把他提起来,你三叔对你这么好,竟然这么腹诽!
    朱睿屠了反抗的山寨,这下后面就好办了,一路上不停的有一些山寨的盗贼主动要求前来投奔。
    而一些不甘心居他人之下的山贼,一咬牙,就向着南青州等地的山区转移了。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二人回来两日后,还不见程冲回来,这下二人着急了。因为向东南本来就是攻击距离最短的,按说应该在二人之前就回来了。结果今天已经是程冲带队出发的第二十天了,竟然还没回来。
    就在二人准备出‘门’前去寻找程冲的时候,曲六郎来禀告,说程冲已经率大队人马回来了,可是竟然带回来了近四千人千人,都和王勇朱睿两个带回来的人加起来的数量一样了。
    王勇朱睿二人心想:‘南面哪有那么多的山贼,这个二愣子千万别跑到了胶州抢来了一批百姓吧!’
    说着二人就来到了外面,这时一人忽然过来向二人行礼:“见过两位统领!”王勇一看不由一愣,竟然是许久未见的南朝萧敬。
    朱睿在旁问程冲:“二兄,这是怎么回事?萧兄怎么和你一同回来了?”
    程冲摆摆手,说:“你又不知道我嘴笨,你们听萧兄给你们讲吧!”旁边的萧敬听了程冲的话,苦笑一声,于是慢慢道来。
    原来,萧敬回到南朝,梁元帝不同意把官府辖下船场里的船匠给王勇。萧敬只好一边帮梁元帝收集钱粮,一边到处寻找船匠。
    倒也收集了百十名手艺一般的船匠,至于手艺高超的船匠是一个也没有找到。
    这时手艺高超的船匠,除了官府的就是各世家大族里面才有。萧敬无奈,准备另外找一批铁匠等其他的工匠,到时候带来再找王勇讲讲情,这样就可以大量的换取雪糖了。
    谁知今年十月份,原来和梁元帝达成互不侵犯协议的西魏,竟然派出宇文护、杨忠等人率领五万大军突袭江陵城。
    这时梁元帝身边仅有的几位大将,陈霸先和王僧辩分别驻兵防守京口健康,王琳被派去镇守广州。
    西魏也恐援兵来救,攻城甚急,最后梁元帝无奈出城投降,结果被杀。
    而后西魏立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第三子萧詧为帝,也就是后来的后梁。萧敬这时正在江南豫章郡,梁元帝即灭,而王僧辩和陈霸先为立帝产生争执。
    萧敬作为文臣与这统兵的二人素无‘交’情,又因为是梁元帝亲信,分析形势后发现,只怕南朝再无自己的容身之地。
    于是率领自己家人,亲兵百余人,搜刮了豫章的船场,带上所有的工匠及其家人,顺流而下,准备从海路北上前去投奔王勇。
    因为萧敬素来钦佩陈端,既然陈端一派道‘门’,全部去投奔了王勇,其必然是看重这一条潜龙。
    萧敬带着数百名船匠,以及数百名其他工匠和家眷近两千人前来投靠,这个见面礼可谓是丰厚之极。
    而后萧敬此行颇为‘波’折。
    经过京口健康的江面时,虽然气氛颇为紧张,但是王僧辩和称霸先还没有撕破脸大打出手,船队顺利的顺流而下,进入东海。
    不过等船队行驶到东海郁陵岛附近的海面时被海盗攻击,虽然击退了海盗,但是有多艘船只受损。
    再行驶一日,又遇到大风‘浪’,万不得已,只好下令船只靠岸。大概是后世的青岛附近的位置,正好在那里发现了一个良港,随即萧敬派亲信之人北上,寻找王勇,求他派人前来接应,结果信使正好迎面碰上了南下扫‘荡’的程冲。
    得知此事,于是程冲迅速南下,顺利接应到了萧敬等一干人等。
    幸好当时胶州地区也是人烟稀少,船队靠岸后数日内没有被人发现,人员工匠都安然无恙,只是许多财物却是移动不便,只好丢下了。
    (其实梁元帝应该是公元554年才被西魏攻打,而后投降被侄儿用土‘蒙’头杀死的,因为情节需要就更改了一下,诸君莫怪!)
………………………………
第二十一章 一晃三年基业盛
    齐天保八年(公元557年)
    这一年在南朝,奇葩的陈霸先后在前年(承圣四年)和去年先后两次击败了南下入侵的北齐军队,保住了长江以南的安定。
    说陈霸先奇葩,是因为他的经历完全是一部传奇。
    最初陈霸先只是乡间一名小吏,级别大概就相当于后世的村官。后来怀着满腔报国之志的他,来到南梁都城建康(今南京)做一个看守油库的小吏。
    在得到梁武帝侄子萧映的赏识后,开始平步青云,并因随萧映岭南平叛有功而声名鹊起。
    最终,成就陈霸先帝业的是那场著名的“侯景之‘乱’”。
    通过平定“侯景之‘乱’”,功绩卓著的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军政大权,而后先后击败了南梁名将王僧辩等人,并于太平二年(公元557年)也就是今年十月份,将会取代南梁称帝。
    在北朝
    这一年,北周取代了西魏,并且通过在“侯景之‘乱’”中谋取了南梁的益梁二州之地,另外还夺取了荆襄之地的北部,一跃成为强国。
    雄心勃勃的宇文护一脚踢开了傀儡魏恭帝,立叔叔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为帝,然后以其年幼,宇文护手握军政大权。
    而北齐文宣帝高洋,在前年痛击了,刚刚击败原来的草原霸主柔然后,野心勃勃南下入侵的突厥伊利可汗,使其被迫称臣纳贡。
    在北线腾出‘精’力来的北齐,这时才恍然发现,西魏在南梁的侯景之‘乱’中取得了那么大的蛋糕。
    当即北齐文宣帝高洋那个羡慕嫉妒恨呀!当即派出数万大军南下,结果被陈霸先击退,次年又发兵,仍然兵败而退。
    不过虽然两次发兵被击退,但是北齐仍然取得了南梁的淮南地区,将国土扩张到了长江北岸,与南朝隔江而望。
    这时的北齐的国力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春’天,正是一年中生机勃勃万物生长繁育的季节,南朝在废墟中蛰伏,慢慢的恢复实力。新生的北周,国力则是在迅猛的增长着。历来实力傲视两国的北齐,却是在悄然中慢慢变得虚弱。
    四月二十一日,长广郡牟平的码头上上千人在翘首望着海面上,好像是在等什么。
    王勇、程冲、朱睿、吕文等都赫然在列,郑魁却是站在了王勇的身后。
    自从那日被王勇救出之后,说什么也不愿坐上山寨第五把‘交’椅,只愿成为王勇的随身护卫。
    这时一位看上去十一二岁的少年大步快走了过来,一边向众人行礼,一边问道:“爹爹,六兄的船队怎么还没到?”原来正是已经年满八岁的王泽。
    数年来,王泽每日至少两个时辰和幼狮营‘操’练武艺,每日‘肉’蛋禽鱼等非常充裕,而且每日还要喝上一大碗牛‘奶’。
    在他的带动下少年人喝牛‘奶’已经是成了风气,幸好山寨治下的牛群已经扩大到了近三万头,倒也足以满足需求。
    王勇长得高大,身长八尺五寸开外,因此面相颇似王勇的王泽,在八岁这年已经长得如同十一二岁的少年一般了。
    几年中一直是王泽跟屁虫的朱伯符和程虎这时才跟了上来,朱伯符气喘吁吁的嚷嚷:“大郎,你现在也太厉害了嘛!撵都撵不上!”
    “随让你平时不好好‘操’练了!活该累的像条死狗!”却是朱伯符身边的程虎说话了。
    程虎如今长得越发的壮实,身高已经和年近十三岁的朱伯符一样高了,只是一脸的憨厚依然不变。
    经过三年半的锻炼,加上饮食的充裕,山寨这一批成长起来的孩子普遍比他们的父辈当年要高出一截来。吕文等人微笑着看着几人相互玩闹着,只有王勇对着众人笑道:“这孩子,还是年轻,没有耐‘性’呀!”
    然后对王泽说:“不急不急,你六兄说是今日到达,必然是今日到达!且再等等吧!”
    这时早就强忍着耐‘性’等待的程冲,大声叫了起来:“来了来了,我看见船帆了!”
    众人急忙朝海面看去,虽然隐隐约约有个黑点,却是有些模糊不清,看来都没有程冲那么好的眼神。
    这时王泽不慌不忙的,从身上取出来一个长筒举到眼前,朱伯符好奇的挤过来,强要着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