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慈带头,中军效仿,五千人一起喝酒的场面,相当的壮观。
    喝完之后,朱慈摔碗,大吼道。“汉人永不为奴!”
    “汉人永不为奴!”
    西风烈烈,旌旗展展,汉家锦绣,绵延不绝。
    在这一刻,朱慈带着他的皇卫营的五千骑兵……朝着东北而去。
    “圣上……这方向不太对吧……”张庆臻看到朱慈远去的进军路线,有点懵逼的对王先通说道。
    “圣上用兵多谋,断不会有误,惠安侯莫要怀疑。”王先通是知道朱慈的全盘计划的。
    对于朱慈朝东北进军,并没有多大疑问。
    张庆臻将信将疑。
    只是王先通心中却想着其他的事情。
    随着朱慈离开,京畿的军务也彻底交到了的手中。
    这一刻,王先通感觉到了肩膀上的压力,京城……一定要守住!
    ……
    这一刻。
    黄得功的勇卫营进入了山东地界,虽然没来的及赶上与李自成的会战,但这个时候的黄得功却又听说了建奴即将入寇京畿的消息。
    不禁加快了行军速度。
    ……
    这一刻。
    马万里的汉土联军也抵达了北直隶,手下的士兵大多是朴实的乡民,建奴入关的消息也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朝廷还真是多事之秋啊。
    送走了李自成,又迎来了建奴。
    杀不尽的敌人。
    马万里想起了还在石柱的奶奶秦良玉,又想起了两年前战死的父亲马祥麟。
    他的叔叔,婶婶,舅舅,母亲……全部为国捐躯而战死,无一苟活……到了他这里,秦马两家人,活下来的所剩无几。
    那么……这一次他也会死么?
    马万里不知道,但……父母在天上看着,奶奶在家里等着。
    马万里又如何能退缩一步。
    终究要为大明流血……为家人血恨!
    ……
    这一刻。
    将山东巡抚治所移至登莱的李岩,见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女神。
    红娘子。

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东记事
    红娘子的姓氏,几乎没人知道,这只是她的浑名。
    为什么叫她红娘子?经过慎重的考据,遍查了诸多史料,又结合了众多民间传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与其他学者论证,辨析,反推后……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因为红娘子喜欢穿红色……所以叫红娘子。
    由于红娘子一直没有透露闺名,久而久之,无论乡亲父老,还是手下的兵丁都只称呼她的这个绰号。
    红娘子本来是个戏子,戏子身份卑微,甚至还比不上官宦人家私养的官妓。
    但由于懂的些武艺,会的些杂技,又看过水浒戏码。
    她的个人主观意识已经超脱了一般女性。
    本来以红娘子的身份,是肯定配不上举人身份的李岩的。门不当户不对。红娘子喜欢李岩,那纯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就算红娘子美成了杨颖也一样,身份的卑微是两人间最大的隔阂。
    但是……红娘子对李岩有救命之恩,杀官造反救出被冤枉下狱的李岩。
    李岩也是懂得感恩的人,面对着红娘子的舍身相救,侠肝义胆,霸气侧漏。
    李岩沦陷了,倾倒了,放下了身份的架子……最终以身相许。
    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无疑是最真挚的。
    小别胜新婚后,两人互相倾诉着思念。
    李岩在跟随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时候,红娘子受命带着本部人马在河南搞事,剿灭还没有臣服的明军。
    后来听说李自成败北,而李岩投降明廷,这还真让红娘子感到意外。
    她的夫君李岩被官府通缉,又从贼这么多年,竟然会入明廷?据说还封了大官。
    简直不可思议。
    不管真假,顺军的其他人都相信了。
    于是……还在河南的红娘子并不好过,受到了以袁承志为首的顺军将领的攻击。
    东躲西藏之下,听闻李岩入了山东,并招她入鲁,走投无路的红娘子,只能相信那确实便是李岩……奔来相见。
    直到看到李岩的面,红娘子总算是放下心来,不管如何,不管李岩目前的立场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丈夫能够安然无恙,这就足以红娘子放下了心,有些时候,爱情的力量可以超脱本身的立场。
    丈夫李岩既然已经投降了明朝,红娘子哪里又有太多的矜持?降……就算是在地上打滚刷无赖也要降明。
    红娘子为人豪侠,李岩在顺军中也有贤名,红娘子麾下的一千多人,与其说是顺军,其实也是因为顷服于李岩和红娘子的威名之下,才效命跟从。
    所以红娘子的部曲和明末大多数吃兵粮的人一样,跟人不跟国,没有任何抵触的换上了大明的旗帜。
    “夫君……怎地降了朝廷?”红娘子算不上质问,这是她在听说李岩降明后一直便存在的疑惑。
    为何投降?这也是李岩思考过的问题,当时辽宁皇帝遍杀顺将,却独留他一人。
    这一点就让他极为不解了。
    辽宁皇帝对他的过往十分的了解……了解他一个举人方方面面的事情,以至于每一句劝降话,都在深深的触动着李岩,触动着他的灵魂。
    仿佛能看透他自己一般,明白他心中所想。明白他本来的愿望。
    李岩本来并不相信皇帝有何过人之处,所谓的天子亦是普通人罢了,只是投胎投的好。
    如今乱世,天下逐鹿,能者得之,李岩效命于李自成,也是因为觉到李自成是能够托付大势,平定天下之人。
    然而当辽宁皇帝横空出世,并拳打李自成之后,李岩对于天子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
    辽宁皇帝和普通人很不一样,这在他越发了解辽宁皇帝后总结出来的。
    他就好像是能够洞察一切的先知一般,看的懂人心,又清楚天下大势。
    天下离乱久矣。
    李岩只愿效天命之主,戡平乱世,还福泽于民。这是李岩投降的本心。
    “为夫夜观天象,大明气数未尽,圣天子有太祖成祖之风,必能匡扶社稷,为夫只愿天下承平,百姓安乐,故而欺顺投明,报效朝廷。”
    听到李岩的话,红娘子看着李岩的脸上带着爱意和崇拜,她就喜欢李岩这种说出来的话听不太懂,又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夫君之志,妾怎能避之,只是夫君乃前者之时,恐朝廷记之。”红娘子感受着李岩大手下的温暖,低着头道。她怕的是李岩过去劣迹斑斑,朝廷记恨。
    但朱慈都撇开了他人的非议,毫不怀疑的将山东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李岩,就足以见得对李岩还是非常信任的。
    所谓知遇之恩,便是于此。
    但凡志士,对于他人的信任和重视,有时候哪怕是付出生命也要报答。
    李岩主政山东,下定决心也要保全。
    当然。
    朱慈让李岩来山东,并非只是让他来泡妞的,还有着正是要做。
    第一,是守住山东,保证山东仍然在明廷的控制之下,这一点在红娘子部统归了李岩之后,以及急切之间招募了一批乡勇之后有了很大保证。
    第二件事,便是督造兵船。
    为此,李岩才将治所移至登莱。
    汇集了附近的匠户,在此打造船只。
    实际上李岩也不太清楚朱慈让他打造船只所为何事?
    目前朝廷最大的敌人乃是建奴,现在急于建造船只莫非是准备从海陆进攻辽东么?
    现在进攻辽东实在为时过早,西有大顺和大西两个政权,南边还有左良玉,刘良佐之流心怀鬼胎,实在是应该先平内乱,再图外患。
    不过这是圣上的命令,却容不得李岩怀疑,只能尽力去办。
    最后一件事情,便是朱慈给于他的密诏。
    朱慈刻意吩咐的是,这份密诏只有在听闻建奴入寇京畿后才能打开。
    而建奴入关的消息……也很快从北边传到了李岩这里。
    在这个时候,李岩按照约定打开了密诏。
    上面有着朱慈的命令。
    “兵船督造完毕,便渡海至皮岛,镇江一带接应撤退的友军。”
    皮岛……镇江?这不是建奴和朝鲜的地盘么?那里有什么友军?
    ……
    也是这一天。
    朱慈的天使快马抵达常州府江阴县,寻找哪位名不见经传的典史阎应元。

第一百四十三章 阎应元
    其他地方可能不知道,但阎应元在江阴的名气可还真不小。
    曾经一伙贼首叫做顾三麻子的海贼在江阴一带烧杀抢掠,攻陷黄田港,还放出豪言要把江阴知县的爱女掳做小妾。
    以至于整个江阴人心惶惶,不敢出门。
    在强大海贼的威胁之下。
    江阴人渴望着正义的英雄,渴望着正义的英雄拯救他们。
    然而江阴的官兵实在弱鸡的很,根本不敢去和那些亡命之徒拼命。
    就在这个时候……阎应元站了出来!
    只见他单枪匹马独闯贼营,只朝着顾三麻子大吼一声,双手一撕,便是江水倒灌,地动山摇。
    海贼死伤无数,心惊胆战,落荒而逃。
    当然,以上都是民间以讹传讹的版本。
    实际的情况是,阎应元的箭法很好,他带人进攻顾三麻子的时候,三箭射死三人,箭无虚发。
    贼寇就是贼寇,毫无纪律性可言,死了三个人,士气便彻底动摇,贼众溃散,退出了江阴,再不敢进犯。
    阎应元便以这样的战绩,被江阴人顶礼膜拜,还将画像供奉在社学之中,以示尊崇。
    不过,再出色的英雄也抵挡不住世俗的力量,阎应元为人耿直,亲善乡亲,又有战功,却遭人嫉妒,不懂得奉承上司。
    以至于后来,因为进入衙门的时候没有用左脚先踏入衙门,而是用的是右脚,然后被革职回家。
    当天使抵达江阴的时候,在路上便打听到了阎应元这个人。
    天使本人也很惊奇,圣上竟然如此高瞻远瞩,即使远在北京,也能知道江阴这边的人事。
    按照规矩,得先见过这里的县官,并由其引路,让他来做这次宣旨的明证。
    江阴县城,听闻天使而至,县官林之骥出城相迎。
    见礼之后,林之骥问道。“天使大驾,不知何事。”
    “圣天子有旨宣于典史阎应元。”
    阎应元?林之骥和其他的县衙官员对望一眼,心中都顿感惊奇。
    阎应元已经不是典史了,只能算是前典史。
    相当于退休的县公安局局长,还是副的。
    但即使是前副局长,也是根本不入流的官……不……连官都算不上,阎应元只能算吏,这和正统编制的官差距还是很大的。
    林之骥的知县在江阴就是最大的官,那也只是个县官,芝麻绿豆的小官放到全国,放到京城连屁都不是。
    林之骥也有自知之明,莫说他能不能接到圣旨,就算是圣上能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都基本不太可能。
    然而……阎应元这么一个小小的前公安局副局长,竟然能被圣上记得,还亲下圣旨。
    简直是不可思议。
    “回天使……阎典史并不在城内。”
    “圣天子吩咐,要亲自将圣旨下给阎应元。”天使按照朱慈的要求办事,他也想见见,这个被圣上亲自挂念的人到底有什么门道。
    林之骥和守备顾元必心里都很忐忑,他们两个人和阎应元的关系并不好,也是他们俩联手将阎应元逼走。
    如今听说圣上有旨于阎应元,总觉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但毕竟是圣旨,他们也不敢怠慢,只得吩咐人去城外的阎应元家将其唤来。
    同时迎接天使至县衙伺候。
    圣上给阎应元下圣旨了!
    这样的事情很快不胫而走。
    本来皇帝在平民眼中那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圣旨更是被当做天书一般供奉。
    便数江阴的历史,能够接到圣旨的人屈指可数,而从京城直接发过来下到个人的例子,更是难寻先例。
    这就是一种荣耀。
    很多人猜测,天子给阎典史下圣旨为了什么。
    有人说是给阎典史升官,但是为什么给阎典史升官又说不清楚。
    阎典史虽然念过书……但连秀才都不是,没功名,又怎么去当官?
    也有人说是个阎应元封赏,然而……所谓的战功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还拿出来……有些过时吧。
    更有人说,阎典史是圣天子是姻亲。毕竟……阎典史……姓阎。
    总之没个准头,大家都在等着看结果。
    结果便是阎应元从家里急急忙忙的赶过来,听到京城的天子有旨意给他,阎应元自己都吓了一跳。
    他很清楚自己是什么程度,虽然有些退贼的功绩,但要是放到如今的局势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靠这个就能让远在京城的天子知道他的大名,也太玄幻了。
    来的路上,许多人都问阎应元这个问题,但阎应元自己……也母鸡啊。
    一脸懵逼的阎应元,走进了县衙。
    县衙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