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确定不是乡勇?
    李自成骇然,山西一带虽然大部反归明廷,但不应该还有明军才是。
    “谁的人?”李友见李自成有些疲惫的说不出来话,便是代替李自成问向哨骑。
    “回将军,明军打的旗帜是……高。”
    “高?”李过回身往向高一功。
    后者一脸无辜,瞅我干嘛……姓高的多了……譬如高杰。
    “高杰!”
    无论是李友还是李自CD是异口同声的念出了这个名字。
    高杰可是闯军的耻辱,当然,最准确的说是李自成的耻辱。
    所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乃是这时候最难以容忍的仇恨。
    李自成恨的是牙齿痒痒,早想把那厮生吞活剥了,然而高杰似乎跑起来比他还快,一直都没机会。
    “明军有多少人。”
    “约摸两三万……”
    两三万,李自成看下自己身后的队伍,习惯于以多打少的李自成,怎么也不会觉得他现在可以和高杰硬刚。
    虽然他很想弄死高杰,但显然他们相遇只会被高杰弄死。
    ……
    高杰此人是一个帅比。
    挺拔的个头,雄壮的身躯,浓眉大眼,国字脸,胡须密而不散,以当时的审美观,足以让年轻的少女怦然心动。
    也正是因为此,才被李自成的前妻邢氏给强行推倒了。
    然后,邢氏带着内心犹豫的高杰,私奔投降大明。
    高杰帅气的外表下,是一个妻管严的性格,邢氏在和高杰投奔明廷后,便一直在高杰军中负责后勤事务。且邢氏治军有方,在军中亦有威望。
    正是因为这种威望,使得高杰军很奇葩,有时候邢氏的话,比高杰的命令更为管用。
    以至于后来许定国拿妹子诱惑高杰入睢州嗨皮,早想着换口味的高杰不顾属下的劝阻提醒,很脑残的单独赴宴,去开荤。
    最后被妹子玩死了。
    高杰很单纯,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很单纯,为何当初鬼迷心窍的招惹了这么一个妖孽的女人?
    不但和李自成反目成仇,还让他大好的桃花运为之断绝。
    “将军……将军,夫人让您去中军见她。”
    报信的军士说道。
    高杰听到了邢氏的喊她,顿时浑身一哆嗦,摆了摆手。“跟夫人说,前方恐有贼兵,本将即为主帅,当为全军开路!”
    报信的军士应诺回报。
    又过了一会,军士再次返回。“将军,夫人说,你在放屁,如果你再不回中军见她,会后悔的。”
    “老子堂堂大丈夫,绝不后悔!”高杰义正言辞的固执道。
    “那将军,小的就这么回去告诉夫人?”军士做势欲走。
    高杰咬了咬牙,最终急忙叫住军士。“唉,等等,此地甚是凶险,恐有贼兵埋伏其间,稳妥起见,本将还是去坐镇中军为妥。”
    “你们笑什么笑?信不信本将抽你!”
    中军之中,众军围拢着一辆马车。
    车上乃是一妇人,正抱着一娃娃牙牙学语。
    高杰跳上马车,陪着笑脸。“夫人何事唤本将?”
    “你为何听到许氏之名,便心虚遁走?”邢氏亦是个极其美艳的女子,要不然当初也不可能俘获高杰的芳心。
    她带着一种诡异的笑容,望着脸上挂着汗的高杰,问道。“莫不是却有其事?”
    “没……真没有的事,夫人莫要道听途说。”高杰急忙解释道。
    “真的么?”
    “真的,真金白银,那个许氏,不过是见本将得势,以此讹诈富贵罢了,她带的那个孩子和本将毫无瓜葛。”
    ……
    感谢Bon的500币,帝凌的1000币,锦绣文采的10000币,龙儿的100币,东京网友的5000币,皮避的100打赏
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记
    “夫君,非是妾身善妒,然统军之将,若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又如何可以让全军遵从号令,恪守军纪?军纪若失,则与贼何异,他日必将倾覆,”
    “今天下离乱,亦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妾身不过女流之辈,还望夫君莫要忘却。”
    邢氏说道,高杰连连点头,陪着笑脸。“夫人说的极是。”
    高杰之所以能做到如今的地步,并成为一军之主,和邢氏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每每遇到战事,高杰总会和邢氏商议一番,继而连连得到军功,高升到现在这种地步。
    高杰自知自己的才干比不过妻子,多年来在妻子的yin威之下,痛并快乐着。
    看到邢氏并没有太过深究许氏之事,高杰松了一口气,紧接着转移话题道。“夫人为何觉得,此时应该北上?虽然李闯败于北京,但北京形式仍然不妙,李闯贼势难剪,北有鞑子虎视眈眈,北京实在凶险莫测,若不南归,学那左良玉,占据一方?岂不美哉。”
    听到李自成的名字,邢氏忍不住一阵唏嘘……怎么说,也是前夫,虽然过了近
    “夫君莫要争一时之长短。”邢氏哄着孩子睡觉后,缓缓说道。“新皇登基,正是夫君建勋之时,李闯几十万大军,亦被杀的大败,业已见得新皇实乃雄才大略之主,绝非无谋,此时京师危难,夫君若至,必受重用,他日无论新皇北据鞑子,亦或者南渡,夫君相伴左右,足以出将入仕,封子荫孙。”
    “且不知,妾身为何让夫君军列于晋南?若闯军围城不过,此地可阻李闯退路,若李闯拿下北京,亦可携军南归。实乃进退皆可之计。”
    高杰听着连连点头,要说邢氏脑子比她好使,那是真的服,在这一点上,高杰没有违逆邢氏的意思。
    这才是真大腿,像他这种扑该,还是乖乖的膜拜大神为妥。
    而在这个时候,前方得报,有一伙顺军溃卒,在东北三十里处。
    哨探是在马车外禀报的。
    邢氏亦能听的道。
    顺军的溃军……高杰这一路上遇到的可不止一伙了,光斩下的人头一千没有,几百肯定是有的。
    既然以勤王之名,北上北京,若是不封上些礼物给大明的皇帝,都不好意思张口要封赏。
    三十里,不算远,也不算太近,两军相遇也不过小半天的时间,不过高杰并没有太过在意,剿贼这种事情随缘的很,能碰到就碾过去,碰不到算他们命大。
    这个时候,马车内却传来话。“哪伙溃军有多少人。”
    “估计有数千吧。”哨骑向着马车内回应道,军中的人都知道,和夫人相比,高杰就是个智障。
    “你从看到溃军起,到现在几个时辰了?”
    “大概是一个多时辰前。”
    马车内沉默了下来,退掉了哨骑,高杰重新返回车内。
    “不过是一伙溃军罢了。”高杰回到马车中不以为然。
    “这一路上,咱们遇到的溃军,多不过几百,少不过十几人。几千人的规模,若非有顺将坐镇,实难聚集。”邢氏却说道。
    这么一说,高杰觉得似乎也挺有道理的,他们虽然干掉了几百的溃军,但还都是些杂鱼,数量又不多,说起来,就这样的战功还真有点寒蝉。
    李闯败了,本就在痛打落水狗的高杰,亦是知道,要是能抓着几个上着台面的顺将,这去了北京才有面子,要钱要粮也有底气。
    “那么咱们?”
    这个时候,邢氏想了想后,把行军图摊开,指着上面的地名道。“溃军应该在龙溪附近,南边是太行山,西边是壶关。想要入陕,必走此地。”
    邢氏指的地方,便是位于林州西侧的峡谷,这也是这附近唯一的太行山通路。
    高杰看了看地图,也是大喜,听到那些溃军中有顺将,高杰还真的挺想抓住几个的,说不定就是老熟人,一起喝喝酒,叙叙旧多舒服?听着邢氏给他解析了一番周围的地形,总算放心了下来。
    “好,本将马上命全军扼守此地,等到闯贼自投罗网。”
    高杰哈哈一笑,正准备下了马车去发号施令,邢氏又补充道。“另外,可命李成栋率精骑,前去索敌。”
    高杰部和李自成的溃军基本都收到了来自于哨骑的汇报,两军相遇,也不过是旦夕之间。
    对李自成来说,他们唯一的选择只有逃跑。不断地向东逃窜。
    只是在看到那巍峨坚固的壶关时,又感觉到一阵绝望。
    壶关之上已经换回了明军的旗帜,仿佛在对李自成说……此地不通!
    在求关不成,吃了几根筷子后,李自成只能放弃。
    现在留给李自成的退路似乎并没有多少了。
    往南奔逃肯定会遇到高杰。
    除非折而向北,走河套入陕,不过这无疑增加了路程,那里又是蒙古人的地盘,走到一半,命估计都没了。
    怎么看都已经是绝境。
    “要不我们直接翻越太行山,或有小路可行之。”李友提议道。
    行军最忌翻山越岭,山岭之中危机四伏,不说猛兽出没,蚊虫叮咬,就是那些险峻的地形,整军人马能活着一半出去都是谢天谢地。
    然而对于李自成来说,似乎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东边亦有了新的军情,一部明军轻骑,正在向他们迫近。
    现在哪怕是向北奔逃都有些迟了。
    这样的状况,让李自成想起了几年前,那个时候也是被迫躲入商洛山内,卧薪尝胆到第二年才杀出。
    当时他内心还带着一种定然能够崛起的心态。
    然而如今重伤垂死,恐怕这偌大的太行山,将会是他的坟墓。
    等到快要进入山区的时候,远处已经能看到明军的骑兵。
    逐步进逼。
    而在这种时候,更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直扑凶险莫测的太行山中。
    偌大的太行山地形复杂,李自成的溃军已经疲惫至极,加上多日不温不饱,在进入太行山不久,严酷的地理环境不断地绞杀着李自成的队伍。
    坠崖,失散,逃逸的事情更加频繁。
    等到晚间,准备休息之时,原本跟随着李自成的人,也只有数百人之多了。
    形势对李自成越来越不妙。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冤家路窄
    深夜,远处传来的兽吼之音,令太行山内的李自成军胆战心惊,哪怕是点燃的火堆亦不能驱逐众顺军内心的恐惧。
    谁又能料到,曾经不可一世的闯王李自成最后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一众的残兵败将,在这荒无人烟的山岭之中苟且偷生。
    在入了山之后,马匹都丢弃在了外面,李自成由高一功搀扶着,而他的体力已经越发的难以维系,入夜时分,便已经发起了高烧。
    军列之中懂的些医术的军士,在山里简单的采了些草药,也只能让李自成吊着一口气。
    顺军除了士气低落,人心浮动外,也有人开始对高层的将领们产生了不满。
    导火索来自于李友对手下军士的不善,拿着鞭子呵斥手下士兵去山内寻找些食物。
    十几个士兵迫于李友和其他顺军将领的威胁,不得不入山打猎。
    在一个同伴因为失足落崖之后,监视他们的哨总去大解的时候,这伙士兵们内心的怨气彻底爆发了。
    王胜把手里的长枪往地上一丢,无不愤恨道。“奶奶的,那些大头真不把咱们当人看,在这么下去,咱们都活不成。”
    “哪又有什么办法?”一个士兵垂目道。“要是不听那些大头的话,咱们也落不得好。”
    “屁,都落的这幅田地了,还摆着一副将军脸。”
    “王哥儿,在这里说说也有算了,等哨总回来,恐怕……”
    “怕什么!”王胜啐了一口唾沫,脸上带着些狠色。“路上你们也听说了,大明的皇帝也就砍了那些当大头的人,其他的弟兄要么当兵吃粮,要么给地安家,怎么也比跟着大顺当贼强。”
    王胜的话,让其他的士兵隐隐有所触动,任何的武装暴动,都是需要一个主心骨的存在。
    当那个主心骨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愿望大声呼吁时,便能够得到理所应当的响应。
    就如同朱慈带动京营造反之时。
    “王哥儿,你说我们去投朝廷么?”
    看到其他人都一副愿意的样子,王胜。“俺看其他人也眼馋着想投明廷,只是没人敢说出来罢了,如今李闯都快死了,要不直接拿了他的人头献给朝廷,一定能得到赏赐,咱们兄弟下半辈子哪还需要给别人卖命?!”
    其他人听着颇有些心动。
    “你们吵什么!吵什么呢!”这个时候总哨拉完粑粑回来,看到士兵们围在一群,皱着眉头呵斥道。
    而在这个时候,王胜和其他人都望向总哨官的眼神都变了许多。
    总哨顿时觉得不对劲,而当王胜等人拿着武器朝着他逼近的时候,几乎是下意识的大吼起来。“反了,反了!”
    总哨很机灵,要不然也做不到总哨。
    拔腿就往李闯那里跑。
    这些暴动的士兵,哪里又肯放过,紧随其后的追赶。
    总哨跑的很快,干瘦的他,在面临生死存亡的之时爆发出来的速度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