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样的情况下,谢芳总不能抵赖了吧。
    宁承烈等人望向谢芳,仿佛在说……怎么没有!难道你耳朵聋了?!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谢芳的脸皮厚度。
    是的,即使宫内依然回荡着景阳钟悠悠铿锵的声音。
    立于宫廷大门之外的谢芳仍然无动于衷,反而带着一种戏谑的表情望着面前的文臣们。“都说没有了!还不快滚!”
    口气之烈,无耻之至。
    令宁承烈等人差点要气炸,其他大臣则义愤填膺,纷纷对谢芳的行为口诛笔伐。
    “圣上下诏,太上皇监国理政,吾等俱尊皇命而至,扬忠伯何故百般阻挠!等到圣上归来,本官必会向圣上参你一本,参你包藏祸心!图谋不轨之罪!”
    宁承烈义正言辞厉声呵道,而其他文臣亦是连同声援。
    “谢芳,你胆子越来越大了!莫非真不把圣上下的诏命放在眼里。”
    若对方是那个暴君皇帝,宁承烈等人绝对屁都不敢崩出来一个,但谢芳不过是暴君的鹰犬,他们还是有些骨气和勇气的。
    况且令崇祯为监国,乃是新皇亲自下的诏命,于情于理于法,宁承烈等人都觉得占据着优势。
    然而无论如何的优势,在绝对的武力面前,都只不过是浮云。
    谢芳若不是得到朱慈的授权,也不会如此无所顾忌。
    宁承烈等人或许并没有错,但是……他们太笨了,难以跟的上政治形势的变化。
    让崇祯监国……那只是名义上的,朱慈真的能让百官和崇祯轻易接触?商议怎么政变回来?
    不可能,这显然是要提防的。
    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必然要被排除在外,或许他们真的只是想和崇祯本本分分的监国。
    但哪怕存在一个和崇祯通气,并有所图谋的人,都会为朱慈带来很大的麻烦。
    宁可错杀,也绝对不能漏过。
    谢芳想到,之前朱慈曾告诉他,在守宫城时可权益行事。
    那么谢芳在面对文臣时,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压制。
    宁承烈几个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命运也必然是悲哀的。
    “全部拿下,下沼狱!”
    锦衣卫的人听到命令后,纷纷上前动手,在一众文臣的混乱抵抗下,很轻松的便将其一网打尽。
    被束缚的文官仍然不服气,甚至于面对谢芳时,毫不遮掩的面露厌恶之色。
    “扬忠伯无视圣上,妄害忠良!就不怕被人千夫所指,留下千户骂名!”
    骂名?谢芳冷笑了声。
    走到这一步,又担心的什么骂名?为新皇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背负的骂名可还少?
    谢芳跟着朱慈一条路走到黑,他担心的不是被千夫所指,而是失去朱慈的信任……那么他所得到的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眼中更有着厉色。
    意志坚定的挥手而下,锦衣卫在群臣的破口大骂之下将其压了下去。
    谢芳觉得自己已经很仁慈了,此时要是换做圣上在这里……这些白痴或许会落的更惨的下场。
    然而,宁承烈等人仍然是毫不领情,那双目之中带火的愤恨,简直要把谢芳给生吞活剥了。
    谢芳也无可奈何。
    景阳钟的钟声……依然在回荡。
    ……
    北城之外,临时的祭军坛已经搭建好了,在礼部的安排下,按照既定的步骤开始出征前的祭军仪式。
    当然作为主帅。
    朱慈应该在出发前再次发表一次激动人心的讲话。
    不过在此之前……
    薛义成回来了。
    是的回来了……薛义成听说圣上要出征,慌不迭路的连家的没回,连锦衣卫的衙门也没去,直接去了北城。
    说起来薛义成能够活着回来,还真是挺传奇的。
    几天前,他被吴三桂的人追的被逼跳崖。
    当他无意中完成了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的动作落入海中后。
    强大的水压,令他得大脑极度的缺氧。
    缺氧的结果是很懵逼的,在海中挣扎了半天,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他……似乎会游泳。
    但海水水况显然比河里的水况要复杂的多。
    首先是冰冷刺骨的海水,另外还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下,从西北边吹来的季风。
    渤海的含盐量又普遍较低,因此形成的洋流乃是从海底拥向海面,继而涌出渤海湾。
    薛义成虽然没摔死在礁石上,但想要躲过关宁军的追捕,暂时没敢露头,憋着一股气,朝着另一个方向游去。
    克服了千重万难,总算游回了岸边,身体已经湿透。
    为了不沉入海中,锦衣卫的装备都已经卸了下去,此时的薛义成身只剩下白色的单衣,冷风吹过,冻得瑟瑟发抖。
    寻到了一猎户家。
    摸着人家的猎叉,和猎户夫妇亲切的交流了关于助人为乐的善恶观念,猎户夫妇深明大义的拿出了衣服和食物帮助了走投无路的薛义成……度过了如此艰难的困境。
    ……
    总之,说出来都是泪啊。
    当薛义成看到京城的轮廓时,激动的都差点要哭了出来。
    薛义成得到了朱慈亲自接见。
    看到了薛义成那浑身上下伤势,以及孤身而来的现实。
    朱慈差不多已经明白了,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到底对待他这个新的明廷是个什么态度。
    听着薛义成简单的描述了在吴三桂那边的遭遇,朱慈深深锁着眉头。
    “上岸之后,有没有再遇到关宁军?”
    薛义成摇了摇头。“回圣上,臣上岸之后便小心谨慎,换上常服,并走之小路,虽然路遇几伙流寇,却非关宁军的士卒……想必其以微臣必死,回去复命了吧。”
    如此看来,吴三桂的表现,却系暗有图谋的小人。
    朱慈心情有些复杂,几乎有较大的可能,即使击退了李自成,接下来可能要面对的便是关宁一方的军势了,甚至连野猪皮都可能被引入关来。
    那么……从现在开始……似乎眼光要更加长远一些。
    薛义成能够安全回来,已经足以庆幸。
    好生安抚了一番,并交代刘文柄处理好牺牲的两名锦衣卫家属的抚恤事宜,命薛义成回家休息。
    而朱慈则登上军坛……发表出征前的最后演说。
    ……
    推书【将白】被编辑忽视的好书。裸奔上架,仍有可以的成绩,想必有其独特地方。

第八十三章 亲征军开拨
    在朱慈看来,这次出征并非意气用事。
    这一战的胜利关系到整个京城保卫战的走向。
    若是失败了,不但京城很难抗住接下来李自成的疯狂猛攻。
    甚至于说,他自己都有可能牺牲在战场上。
    但这已经没有退路。
    哪怕只有一丝可能,朱慈也必须尝试。
    他想知道,四层buff加持的京营是否能表现出应有的战斗力?
    他想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包括自己的器量能否有资格主宰大明?
    而为了在这一次战争中不会表现的很被动,朱慈可是谋划了许多。
    五千人的出征主力,对外宣称二千人,至于能不能对闯军起到应有的效果,全凭天命。
    而除此之外,还押解了二千人的奴仆供大军驱使。
    这两千奴仆的组成,主要为京城内的罪犯,以及当初端掉的犯官家属中的男丁。
    除此之外……物资上除了带去必要的人食马嚼外,还有……二十车的桐油。
    这一点上,许多将领包括文臣都不是太理解,桐油为建筑材料,更是火攻时的用料。
    但陆战之时,想要火攻,基本要在草木茂盛之地才容易达到效果。
    京城周围的现状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林地基本不存在的,要不然京师也不会为木炭而发愁。
    没有草木,撒把油就想成燎原之势,实在太不现实。
    即使有草木吧,闯贼也不是笨蛋,定然不会选择在危地上安营扎寨。
    即使闯军是笨蛋,在危地上安营扎寨,又怎会给明军扎营对峙,给他们烧营的机会?一股脑平推了才是王道。
    综上所述,如果不是被三国演义给忽悠了,没人会以为火攻会是常用的战争手段。
    但朱慈就这么干了。
    文臣们没人敢于劝阻,武将们又比较崇拜朱慈,在这种情况下,朱慈带桐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大部分人并不看好火攻的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甚至于说,大部分人表面上声称朱慈多多么么英明神武,必定能够全胜而归,但心里却觉得朱慈这一去基本有败无胜。
    无数复杂的心思与目光之下,朱慈登上祭军坛,向全军发表出征前的最后演说。
    首先……清了清嗓子。
    咳咳。
    十天之前,朱慈便是靠着嘴炮,登上帝位。
    十天之后,几乎在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点,相同受众。
    朱慈再次使用嘴炮技能。
    只是,如今的军户已经和十日之前大为不同。
    饷银已经发足,精神面貌大大改善,许多人搬入了京城内的新家,甚至在朱慈的认可下,一些军户还娶了妻……成了家。
    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让他们对京师之内还有所眷恋。
    上一次是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
    这一次则是提振他们的士气。
    “京营的军士们,安逸的生活已经结束了,闯贼已经过来了,用不了多久,一天,或许两天,他们便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但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大明的心脏,是我们的家园,这里有无数手无寸铁的百姓,更有着你们的父亲,你们的母亲,你们的儿子。”
    “倘若这里被闯贼攻下,他们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你们的父母被贼人杀戮,你们的妻子会被贼人侮辱。你们身为大明军户所获得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你们会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么!”
    随着朱慈铿锵有力的发言,被传到了军户方阵的每个角落。
    方阵之中,早已被授意安排的军官,在这个时候带头回答着朱慈的质问。
    “不能!”
    “不能!”
    数千人的队列,其声何其震撼,而在如此的震撼下,每一个跟随回应的士兵亦被自己的声嘶力竭所感染。
    那种感染,让他们体内的鲜血也感觉到一种灼热。
    当众人的声音平息。
    朱慈继续说道。
    “是的……绝对不能让他们踏入京城,他们也绝对不会踏入京城!”
    “曹文诏将军,三千人便可将十万流寇击溃,周遇吉总兵亦以三千人让闯贼付出了七万人的代价,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就是纸老虎,一群蝼蚁,一群乌合之众!”
    “在大明的长枪与刀刃下,只有被屠宰的命运!”
    “必胜!”
    “必胜!”
    “这场战斗,毫无疑问的会取得胜利,而这场战争亦是你们所盼望已久的机遇。”
    “胜利会带给你们富足的生活”
    “胜利会带给你们足以载入史册的荣耀。”
    “当你们回到家里,当你们面对自己的妻子,儿子,父母时。”
    “你们可以用骄傲的口吻对他们说,我参加了保卫京城的战斗,我的血为了保卫你们,为了保卫大明而流!我没有退缩!我没有逃避!”
    “你们可以用骄傲的口吻对他们说,你们的儿子,你们的丈夫,你们的父亲,我!我!绝!不!是!孬!种!”
    语言的渲染之下,京营的军户一个个都亢奋起来。
    十日内的看戏听书,让他们了解了许多国家荣辱的故事。
    霍骠校的故事,岳飞的故事,关云长的故事,当他们看过这些后,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
    而这样价值观的改变,也让他们因朱慈这般鼓舞性的言语而变的亢奋起来。
    出征将士的怒吼,震撼着所有在场的官员和将领。
    “不胜利!毋宁死!”这是朱慈最后给予他们的口号。
    “不胜利!毋宁死!”
    “不胜利!毋宁死!”
    (此处省略二十遍)
    ……
    大军出发了,在众人的目送之下,浩浩荡荡的朝着昌平方向进发。
    而他们将面临的命运,又将是如何?
    这可是大明生死存亡之战。
    ……
    战争的基本常识便是互相派遣哨兵,打探双方消息。
    任何一个军队都是如此。
    辽宁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自然很快传到高一功部处,还有李自成本人也能很快知道。
    面对着“两千人”的明军。
    高一功觉得机会来了,是的,他手头上有两万马步军,朱慈的明军对他们来说……完全就是来送人头的。
    尤其是朱慈的人头。
    那可是价值连城,早先李自成便已经放话了,捉到大明皇帝,封侯拜相!
    高一功并非闯军六侯之一,面对朱慈这个移动人头,他坐不住了。
    ……

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
    高一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