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手中的弓箭被拉上了满圆。
    轿撵的上的布,让马万里无法看到张献忠的具体位置,但总归瞄准那轿子没错。
    能不能射中,全靠祈祷。
    仇恨化为马万里的臂力,此时一松,第一支箭呼啸着直朝着张献忠的座驾而去!
    嗤的一声,撕裂了遮布,轿撵里传来一个女人的惨呼之声。
    马万里意识到并没有射中,但此时已经没有退路。
    “放箭!”
    “射那黄轿子!”马万里即刻命令道。
    一支支弓箭,从山上射出,明军伏兵开始了攻击。
    而另一方面,随着喊叫声响起,在山上的马吉翔,也配合了起来。
    “快快,动静闹的越大越好。”
    三五个人一起,合抱着巨木,撞击他们面前的树木。
    这样的效果是,当明军发起进攻之时,山下的西军看到的是,整个山上的许多树木都在晃动。
    那架势,可真有点匪夷所思。
    如果不是埋伏了大量的伏兵,不会出现这样的阵仗吧。
    实际上,在那第一波飞箭,射向张献忠的时候,张献忠就已经慌了。怀里的小美女突然中箭。
    张献忠下意识的弃了美人,慌接想着跑出去。
    不过三十二人抬的轿撵,却因为突然出现的变故,直接垮塌了下来。
    那些轿夫,在西军混乱的时候,也顾不得许多,直接弃了轿子,开始逃窜。
    等到西军其他的人,想着救张献忠的时候,后者才狼狈的从其中跑了出来。
    “陛下!咱们中计了,秦良玉根本没撤!那漫山遍野的都是人啊!”
    “让前军和后军的人都警惕起来。”
    大腿中了一箭,张献忠恶狠狠的扶着腿道。
    “这山路崎岖,怕是不好联系。”
    “不好联系,也得联系!”
    “让他们直接攻进山里,把那老狗的人都砍了!”
    “那咱们呢?”
    “先撤!”
    撤,当然得撤,张献忠也不知道山里到底埋伏了多少人,根本不敢还击,更不用说,此时西军被突然的袭击搞的有点懵。
    一部分人逃窜,也有一部分人跟在张献忠的身旁。
    也得益于跟随在张献忠身旁的,基本都是那些跟他打天下的死党。
    在危难的时候,能够不离不弃。
    张献忠带着人,偏离原本的道路,想着饶过风箱垭口,火速和前军汇合。
    只是在这个时候。
    斜刺里却杀出了一队人马。
    “张献忠,你还记得老身么?”
    那里会不记得,化成灰都记得。
    正是那秦良玉。
    身背亮银甲,手持白杆枪。
    虽然已经年过古稀,却还挺立着,让人难以直视。
    跟随着的西军,一个个人心慌慌。
    张献忠左右看看,身后是伏兵,身前是秦妈妈。
    这让张献忠彻底感觉要完蛋了。
    “张贼!拿命来!”说话的是秦良玉身后的人,他们一个个怒目圆瞪,对于张献忠有着深入骨髓的痛恨。
    秦良玉以为,这样的局面下,张献忠会像个爷们一样死战,或自杀。
    不过,结果怕是所有人都没想到。
    穿着伪龙袍的张献忠直接跪地投降。
    “诰命夫人大人有大量,我张献忠愿率部来投,归附朝廷,为朝廷外扼胡人,内平叛贼。”

第四百一十九章 此时朱慈还在赶来的路上
    “杀了他!杀了他!”
    如今的张献忠显然是没法继续跑了,前后大军都不在身旁,秦良玉伏击中军,扼住了他的脖子。
    明军从一开始的撤退,就是勾引他张献忠冒进,即使剿灭不了西军,也要竭尽全力的弄死张献忠。
    秦良玉身后跟着许多石柱的老兵,他们对于张献忠的仇恨无以复加,如今张献忠已经被堵死在了石柱内。
    无论如何也绝对不会放过他!
    叫嚣着让秦良玉直接怼死张献忠。
    张献忠对于投降,没有任何抵触,从他开始起事以来,投降明军的次数已经快记不清了。
    每一次明军都会接纳,而每一次张献忠都会再叛。
    张煌言杀降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
    不过好在面对的是秦良玉。
    秦妈妈虽然是死敌,但还是明事理的人。
    “诰命夫人,咱这可就是贱命一条,想杀的话,也就你一枪的事情,不过你想想啊,咱这大军虽然都不在身旁,但还是听咱的话的,你这一枪下去……可是会有什么后果?”
    张献忠眼珠子乱转,这次投降也和以前一样,真降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想暂时保住小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以秦良玉的智慧,肯定不会做出如此不理智的事情吧。
    “若是诰命夫人接受了咱这投诚,为朝廷诏安十万大军,以为助力,也是美事一桩。”
    秦良玉冷眼看着张献忠。已经踱步走到张献忠的面前,其他人也会意的解除了张献忠身后追随者的武器。
    对于张献忠这么一个贼寇,秦良玉真的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但她仍然保持着冷静。
    她想的不是杀了张献忠会带来怎么样的麻烦。
    即使会面对十万贼兵的疯狂报复,如果应该杀张献忠,那也绝对毫不迟疑。
    之所以,秦良玉没有立刻干掉张献忠,考虑的是,如今的张献忠已经是阶下囚了。
    这么一个国贼,显然应该由朝廷来审判,而不是拿来作为祭奠石柱亡魂的祭品。
    “老身不杀你……”
    周围人的叫嚣,不足以让秦良玉失去冷静,她力排众议的暂时保住了张献忠的小命。
    “至于如何处置于你,会由圣上来决定。”
    张献忠心里微微一提,这段时间早有了风声,他也听说了,小皇帝准备御驾亲征,抵达石柱。
    不过对于消息的可靠性,还不太清楚。
    那小皇帝,登基之后,不在北京搂着小美女嗨皮,没事来四川做甚。
    再说北京和石柱这边相隔四千里。
    大军远征来一趟,起码两个月下去了吧。
    “圣上真的要来?”
    张献忠在权衡,自己交给皇帝处理后的利弊,眼神有些闪烁。
    据说那是个暴君。
    落到他手里……还有没有活路?
    这还真不好说。
    李自成是被剐了,但高杰,李岩可也是贼寇出身,如今更是权倾朝野,混的也是美滋滋的。
    所以说,他落入小皇帝手里,有两个结局,死的很惨,或者活的滋润。
    张献忠不是太确定,不过眼前的事情,先摆平,活下来再说。
    秦良玉并没有搭理张献忠,命人将其拿下关押收监。
    “忠国公?真的不杀张献忠?”一些人无法理解秦良玉的圣母行为,这样的贼寇,不灭了,如何慰藉死难的乡亲。
    “必须由圣上处置。”秦良玉也是固执,哪怕是其他人都反对,也不会改变主意。“咱们都是一心为国,若是因私废公,岂不是和那贼寇一般了?”
    张献忠被秦良玉抓了去。
    西军群龙无首。
    那些被抓来的壮丁,也有很大一部分趁乱而逃。
    西军从出川到现在,经历了许多后,到现在只剩下七八万的人数。
    但这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不是任何一个宣慰使能够承受的住的。
    尤其是听说张献忠被带走之后,他的统治余威还没有散去。
    在石柱一带,仍然具备着很大的威胁。
    ……
    “让你写劝降信,写不写?”
    被关起来的张献忠,自然受到了马吉翔的照顾,这么一条大鱼,作为锦衣卫的马吉翔,还有些头疼。
    “不瞒你说,咱也是大字不识一个,就算咱写了,其他人也不会信的。”被关着的张献忠似乎没有太大压力。
    一直皮笑肉不笑的应付着马吉翔。
    后者显然忌惮于他贼首的身份,哪怕是用刑,都挺谨慎的。
    也正是因为观察到了这一点,沦为阶下囚的张献忠反而是有恃无恐。
    不识字?
    擦了,一个都称帝的人,竟然会不识字……丢不丢人。
    但说起张献忠不识字,那还真有可能。
    这可就头疼了,这抓着一个贼首,似乎并没有起到关键的作用。
    “要不这样,你把咱放了,只要咱在他们面前一出现,让他们投降,还不是乖乖的?”
    “嘿……你这还得寸进尺了。”好不容易抓住了,就算是煮肉吃了,也够十几个人吃一顿的了。
    怎么可能说放就放。
    “你放心,咱这说话算话,保证带他们来降,咱可以发毒誓,违背者天打五雷轰,断子绝孙!”
    张献忠信誓旦旦的说道,一脸虔诚,如果不是知道这家伙有前科,还真会觉得他是一个信守承诺的正人君子。
    “你也年近四十了吧……”马吉翔冷笑一声。“可有一子半女?”
    此话一出,本来还嬉皮笑脸的张献忠脸色顿时收了起来。
    确实,张献忠快四十了,玩过的女人也有千千万了……但到现在……还真没一个儿子女儿的,要不然也不会收四个干儿子来应付了。
    这么说起来,还真是当初发誓发的太多,应验了?
    ……
    从北京到四川,河北,河南的路都还好走,那边官道多,纵马驰骋,完全不累人。
    而进入了湖北之后,山川河流,也变的密集起来。
    从当初的日行接近两百里,降到了日行一百里出头。
    朱慈还是很烦躁的。
    不过在十月初五的时候,已经进入湖北境内的朱慈,收到了石柱方面的消息。
    石柱还在,虽然损失惨重,但忠国公无恙,这似乎是不幸中的万幸。

第四百二十章 此时的朱慈还在赶来的路上
    而等到朱慈,听说秦良玉已经出奇计,捉到了张献忠后。
    更是对秦良玉的能力刮目相看。
    橙色级别的武将,果然不是虚的,从朱慈登基以来,能给朱慈带来惊喜,除了阎应元之外,便只有秦良玉了。
    只是可惜了。
    那已经是老将,寿命也快接近尾声,正史上去世于1648年,如今1646年的年关已经近了。
    并且又遭遇了如此大的波折,谁也说不清楚,会不会因此折损了寿命。
    “圣上,忠国公虽然抓了贼首,但贼兵还未退去,正与忠国公对峙,似乎还想着救回贼首。”
    “恩,知道了。”朱慈点头。
    “马同知问,贼首该如何处理?”
    “等朕到了再说。”
    “遵旨。”锦衣卫的使者退下,即刻拨马,返回石柱复命。
    朱慈抬头看向周围群山,连日的奔波,让他这小身板,也有些吃不消,当初去辽东搞事的时候,似乎也没这么累过。
    莫非是在北京,运动太单一,缺少锻炼?
    “前方是哪里了。”
    “回圣上,再往西,就进入施州的地界了。”
    “终于快到了啊。”
    朱慈现在的心情,就好像以前做火车快要到站的感觉。
    周围的地理,肯定要温习一遍。
    施州是湖北的西边,相当于后世的恩施,和石柱接壤。
    ……
    此时的石柱,气氛仍然十分紧张。
    便是那些西军的大军,还远远没能解决。
    虽然抓住了张献忠,但对于西军的劝降并不顺利。
    把张献忠带到阵前,逼迫他让西军投降,但结果并不如人意。
    张献忠似乎还留了一手。
    这是马吉翔,和秦良玉的感觉。
    不知道张献忠用的什么方法,导致这些大西军,可以在没有主帅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对于张献忠的忠诚。
    派往湖北方向的使者返回,同时还带来了圣上的消息。
    来之前,已经快进入施州,如果行动迅速的话,这两天便会抵达石柱。
    无论是秦良玉,还是仍然留在石柱的为数不多的宣慰使,都不觉的轻松了许多。
    圣上带来的皇卫营的主力,并且武功早已远播海内,这样的信望,足以让他们相信,圣上的出现,足以彻底化解石柱的危机。
    “圣上可有旨意。”
    大家盘问着报信的锦衣卫。
    后者连连点头。“有。”
    “什么旨意。”
    大家都是大眼瞪小眼的洗耳恭听。
    “圣上有旨。”
    “到了再说。”
    “……”马万里想踹他一脚。
    ……
    张献忠不在了后。
    前军将军白文选和后军将军冯双礼,暂时控制着大军。
    本来张献忠在军中,大多数时间都是个人享受,对于军中的事情,基本放给手下做。
    所以在失去张献忠后,西军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混乱。
    除了一些趁乱逃脱的壮丁炮灰之外。
    几个将军仍然能够控制着军中事务。
    不过,对于接下来投不投降,几个将军还是有所争议。
    白文选觉得,老大都不在了,大家分分行李,散伙算了。
    冯双礼,却不这么认为。
    “咱们在朝廷眼里,就是贼寇,就是眼中钉,你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