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孙可望的劣根性,在于他个人性格的缺憾,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又不愿意认清自我。
在母猪窝躲了几天之后,孙可望发现明军并没有搜山,屁颠屁颠的跑出来之后,轻易的饶过了明军。
返回成都。
这一路上,顺利的一塌糊涂。
孙可望觉得自己大概是运气爆表,才能安然无恙的返回成都。
到了成都,这里就是他的地盘了,张献忠还沉迷于后宫的造人运动中。
所以孙可望基本掌控着西军的大部分权力。
孙可望回来了,全军覆没,十万大军,就零星的带回十几人而已。
消息很快传遍成都。
对于此事,许多人暗地里都在骂孙可望的无能。
张献忠也并非完全不理事儿,至少在孙可望离开的这段时间,许多政事也交到他手上处置。
孙可望在潼关大败的消息,张献忠很快就知道了,同时大体的了解了陕西战争的进展。
“铁沟之败,实在是刘文秀畏惧明军,惧敌不前,拥兵于潼关而不救,以至于大军孤立无援,最终惨败……”
面对着整个西军内部对孙可望的不满,以及张献忠也不怎么高兴的表情。
孙可望急忙进行了必要的公关。
维护他在西军内的形象。
“可是老子听说,文秀还困守西安,和明军还在打,这全是他的过失?”张献忠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自己的四个义子,是自己最危险信任的左膀右臂。
他真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互相产生矛盾,拆台。
“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老子以前和明军打的时候,也是败多胜少,只是你啊,真让义父失望。”
孙可望沉默了片刻,没了十万人,只是小事,他不希望看到的是自己在西军中的失势。
孙可望拍了拍手,而后几个手下,押着几个年轻的女子送到了张献忠的面前。
那些女子似乎被特意打扮过了,换上了干净漂亮的衣服,擦了粉黛,但一个个眼神中的恐惧和惊慌却无法掩盖。
孙可望走到一个女子的身后,压住了她的头发,让其面容朝向张献忠。
“这是儿子孝敬义父的。”孙可望猥琐般的笑道,返回成都……怎么能空手返回?
沿路上抓几个良家貌美的小娘子,献给张献忠……这是孙可望一直以来能够得到张献忠宠爱的秘诀。
张献忠也笑了。
吸溜着口水……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见异思迁是本性,喜新厌旧是常态。
男人的自然天性决定,要想做到专一专情,可是要比女人克服更多困难。
张献忠有很多女人……养在后宫,但这并不妨碍张献忠渴望占有更多的女人。
“这是苗女……”孙可望指着一个穿着明显和汉女不同的女子道。“义父承天景命,践祚大宝,又怎能让后宫荒芜,臣下无颜,义父后宫佳丽无数,可未曾有这般女子吧。”
“还是你最懂事。”张献忠嘿嘿一笑,这么一说被孙可望挑逗出了荷尔蒙。
称帝以来,似乎还真没尝试过他族女子的滋味。
原本因为孙可望失败的消息带来的不爽此时也逐渐烟消云散。
猴急猴急的招了招手,让下面的人把这女子送到后宫,自己却忍不住的起身,去探索更多的姿势了。
那本应该对孙可望的处置,也自然而然的没了,这样懂事的儿子,可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孙可望是松了一口气,总算将张献忠这边搞定了。
离开宫殿的孙可望,却见到了李定国。
他正和宫外的守卫对峙,试图求见张献忠。
原本是兄弟的双方,此时已经没有之前友好的关系,孙可望在对明作战失败后,越发意识到打仗这件事情,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李定国的军事能力,实在是他在大西军中呼风唤雨最大的威胁。
“义父已经休息,二弟你这是做什么?”
“我要求见义父,三弟困守西安,四弟又在汉中,如今明军已经打到了家门口,我为安西将军,又怎么能安于成都?”
第三百六十九章 即将迎来的考验
西军几乎已经危在旦夕。
汉中,西安那边正打的激烈。
如果失守,那将带来什么,明军长驱直入,辛辛苦苦拿下的四川必将毁于一旦。
李定国是很反感孙可望这种小人,但是为了西军的团结,他不得不抛弃个人得失,明明知道自己被闲于成都,是孙可望再搞鬼。
但为了报答张献忠的知遇之恩,李定国不得不忍耐。
“二弟啊,你太急躁了,为兄也是从北边才回来,虽然损失了些人马,但明军也如同强弩之末,必然打不进四川,陕西丢了又何妨,只要保存四川一隅,我仍能尽享富贵。”
“但是三弟还在西安!怎能不救!大哥!”李定国有些急了,不觉得提高了音量。
除了孙可望之外,李定国和刘文秀,艾奇能都是道上的人,非常重义气。
看着兄弟被困,怎么能够不救。
本来得到西安告急的事情后,张献忠差不多已经被说服准备派李定国去驰援西安。
不过在孙可望返回之后,城内的舆论被刻意的导向铁沟之败,是因为刘文秀的原因,并且陕西地疲,送给明军也没关系的论调。
准备战略性放弃刘文秀。
这不是李定国愿意看到的,陕西或许没什么,但刘文秀是他的兄弟,不可能不问。
李定国这才急着要见张献忠,陈述利害关系。
孙可望看着李定国急切的样子,突然有了灵感,李定国之所以让他不爽,主要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
如果让李定国打了败仗,甚至比他还惨,这就完全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孙可望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你说的对,虽然三弟酿下大错,但毕竟是我大西抚南将军,我们的结拜兄弟,又怎能漠视其生死。”
“大哥此话当真?”李定国有些愣,这和他印象中的孙可望有些不太一样。
孙可望的话,可是很有影响力,他说准备去救刘文秀,那基本落实没的跑了。
原本还有些不太高兴的李定国,心情转好的一些,只是想不到孙可望为何会突然改变主意。
“那是当然了,我是你们的大哥!”说的李定国差点都要感动的哭了。
而在孙可望的首肯下。
闲在家里快蛋疼死了的李定国终于可以出门活动活动筋骨了。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作为将领,最高的荣誉不是享受皇帝的册封。
而是能驰骋疆场,马革裹尸。
“金先生,这一去,不知许久,不知下次可还能见到您。”准备离开成都的李定国,要说最舍不得的不是哪位美女。
而是一个中年男子。
这段闲居成都的日子,全靠着听他的说书打发时间。
那一嘴三国英豪,荡气回肠,还真让李定国欲罢不能。
所谓的金先生,全名金圣叹,恩,这人如果被朱慈知道了,肯定会觉得这名字很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将军乃当世豪杰,有义却少忠。”在离别的时候,金圣叹言有所指。
作为大明说书界的大吊,一般人是请不动的他的,更何况反贼的将军。
金圣叹也是注意到李定国和其他人的不太一样,虽然是西贼,却从不烂杀,也不劫掠,之所以为张献忠卖命,也只是因为他当初差点饿死的时候,张献忠帮助了李定国。
故而报恩而已。
这样的人,一直做反贼实在可惜。
金圣叹,试图用他自己的能力,将其感化。
说……三国,用三国的价值观套死他,让他良心发现的认识到自己站错队了。
老金是这么想的,还特意点明李定国现在有义却少忠。
“我忠于义父,又怎地少忠?”
金圣叹笑而不语,并没我回答。“将军自问便知,既然将军准备出征,老朽也该离开了,祝将军旗开得胜,他日有缘相见。”
装了一波后,金圣叹和李定国也拜别了。
少忠?
李定国隐隐的意识到了老金话中的含义,但也只能苦笑,没错,他义父是反贼。
但他却不可能反叛义父,这是做人的底线。
李定国的偶像是关二爷,至少,他要像关二爷一样,守护自己的兄弟之情。
李定国出征了。
孙可望口头上答应给李定国凑足五万精锐。
但是……那是给张献忠的官宣。
实际上给李定国才凑了两万不到,战马,火器,都很稀缺,大部分是步兵,甲胄更是少的可怜。
什么精锐……纯粹是抓来的壮丁吧。
这样的军队,李定国看着颇为寒心。
孙可望向李定国哭诉,城中没有太多的士兵了,并且成都总得让人留守。
李定国觉得孙可望说的也是,最终只能接受。
至少成都方面愿意出征了,至少他能够领兵打仗了,还能强求什么?
李定国一边训练着这群并不怎么精锐的西军,一边向汉中一线进发。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着军队的战斗力。
“将军,不……不可……”一个不慎摔伤的士兵有些惶恐的看着面前的李定国给他的腿上敷上草药,又亲自包扎。
这是在任何军队都难以见到的,虽然有着炒作的嫌疑,不过效果是有的。
“都是家里的土方子,敷上药最多三天就好了。”
“将军……你真好……”
小兵感动的眼鼻双开,拼命决堤。
其他的士兵也暗暗被李定国的行为感动。
这样体贴下属的将军,给他们来一沓。
李定国搞定后,拍了拍手起了身。
这是他当将军经常做的事情,与手下同吃同住,不分彼此。
赢得众人的爱戴,才是他部保持强大战斗力,听从命令的保证。
或许……这是炒作,或许这也是作秀。
不过……所谓的炒作作秀变成了常态,那就不是值得唾弃的行为了。
李定国至少一直保持着如此。
行军是慢了些,但手下的士兵对他越发信任起来。
距离汉中越来越近。
而那里才是真正的考验。
……
另一方面,张煌言和黄得功有些愕然的收到了情报。
关于西军定西将军李定国即将出川的情报。
这情报有些详细,不仅仅是人员,行军路线什么的都有。
最关键的是……这情报是从西军内部传出来的,而不是他们刻意打探出来的。
第三百七十章 等待
“各位大人,小人说的真是句句属实,请大人们好好提防李定国。”汉中以北的明军大帐中,黄得功和张煌言听着一个自称是西军佐领,孙可望的心腹,向他们提供军情。
说实在的,如今朝廷和张献忠交兵,突然玩了这么一出,毫无怀疑是不可能的。
西军的二号人物,竟然窝里斗将把他们自己重要的军事情报,告知了他们,怎么看都非常可疑。
那怕是黄得功一根筋的脑子,也表现出了不太相信。
“既然你是孙可望的部下,也是张献忠的人,为何会帮助我们?”
为何会帮助明军?孙可望也不想帮助明军,那没有任何好处。
只是在,不爽李定国,和击败明军之间,他选择了前者而已。
报信的人叫胡川盛,在张献忠拿下四川后改名,取意让四川昌盛的意思。
不过……这并不重要。
“东将军感念于贵军对其不杀之恩,投桃报李罢了。”胡川盛解释道,当初他也是随孙可望参与了铁沟之战,后来顺利的跑回四川,苟活了下来。
虽然不太确定,或许真的是明军有意放过。
“这是汉中图,以南是汉水,西边尽是群山,李定国从成都而来,相信两三日之内便可以出现在这里。”
“其部虽非劲旅,但李定国善于突袭,掌握战机,可能强渡汉水,也可能由借路小径。还望贵军小心防范。”
为了给明军必要的军情,这孙可望还真是不遗余力。
“不是我说。”黄得功打断道。“你这种卖友求荣的货,真不讨喜,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又如何?不过是群贼寇罢了,可能挡我大明的天军?”
黄得功还是很傲慢的,他的出身非常干净,第一次就给了明军,所以对于农民军有种深深的鄙视,和小瞧。
“将军还是小心为好,这李定国极其善于用兵。”胡川盛道。
“李定国?没听说过……”黄得功嗤笑了声。“那家伙多大?”
“双……双十年华。”
“呵,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罢了?”才二十岁能有什么出息,黄得功不以为意,他可是足足有四十岁!年龄上就压他一头,怕了毛。
如今明军轻易的攻占陕西,并且势如破竹,如果那个李定国算球的话,早先怎么不被派过来发光发热?
“将军……”
“行行你下去吧。”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