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杀死侯方域只是一刀的事情。
    但现在……朱慈想得是,能否从这个死人身上获得更大的价值。
    不过这并不妨碍四司会审的展开。
    以陈贞达为首的众多要犯为缉拿归案。
    杀人需要罪名,哪怕是捏造也是需要罪名,这是国家杀人,和土匪杀人最大的区别。
    四司会审的意义,是在于防止冤案的产生,防止有人滥用刑法,构陷忠良。
    不过……无论是四司会审,还是五司,六司会审,在如今的高压政治下,第一个需要遵守的选择,并不是秉公办案。
    而是在于圣上的意思。
    这一点,如果不明确,无论是谁都不敢轻易的定罪。
    “圣上可有旨意?”孟兆祥小心翼翼的问着王德化,被称为在世包青天的孟兆祥,早已沦为朱慈的走狗,反正已经名节不保,读书人里骂他的人简直多了去了,现在的孟兆祥基本已经很难融入读书人的圈子,除了一条路走到黑的跟着暴君混,也没有其他办法。
    致士回家?不存在的,孟兆祥怕被家乡的读书人直接掐死在路上?
    但摊上这么一个作的皇帝,他也没办法啊。
    “圣上交代了,要秉公办案,证据确凿者杀,但勿要做构陷之事。”
    “证据不确凿的呢?”孟兆祥又继续问道。
    “那就是孟尚书……你的事情了。”王德化半开玩笑的说道。
    孟兆祥不禁打了个冷颤,这不会又让他学以前的事情,直接网罗列罪名吧。
    好想拒绝啊。

第二百七十六章 抓捕进行时(1/3)
    京城之中,红丸第二案的审判处理工作仍然在继续。
    这是东西二厂成立之后所要侦办的第一件大案。
    在初步的侦查和取证工作下,涉及到该案情的官员,大大小小有着二十几人之多,这并不包括会被牵连的家人。
    其规模程度,仅次于当初朱慈上位之初的清贪案。
    不过那件案子,有些灰色,到现在官方基本对于此时的态度比较模糊,有脑子的官员都会选择性忘记那件事情,虽然那次清贪案,规模和轰动程度上,不比明初之时的两大案小。
    但这一次,罪证基本确凿,甚至都不需要去构陷冤狱,该死的人,毫无疑问的没有活路。
    同时,案子发生在朱慈的威势如日中天之时。
    击败李自成和鞑清,让朱慈成为了万民心中不可战胜的神。
    而免除力役的诏书下达后,更是获得了百姓的集体拥护和支持。
    臣民对于那高高在上的皇帝有着更加深入的观感和认识,皇帝的存在感与以往的皇帝相比,很难更出其右。
    于是,当陈贞达等人被押送至刑部会审之时,闻讯而来的百姓们,对他们都是恨之如骨的态度。
    在整个押送的过程中,早已得知那些官员的所作所为的百姓,极其带走攻击性的辱骂,怒斥。
    “奸臣!杀了他!”
    “把他们千刀万剐!”
    那种痛恨的表现,几近于杀父仇人一般。
    这一路上,犯官们享受着被百姓唾骂的态度。
    虽然,朱慈在文官阶层私下的口碑实在捉急,不过在底层却拥有极其庞大的粉丝量。
    陈贞达等诸多涉事的官员,一个个垂头丧气,没有任何精神。
    接下来的案件审理,基本只是走个流程,落下罪名后毫无疑问的将他们带至西市街口处以极刑。
    血肉喂狗。
    同时家人或被下罪,或被充为奴仆。
    干掉了京城的高官之后,也只是两天的时间,这之后的王德化并没有闲着,被抓获的犯官是没有活路。
    没被抓获的人,也不可能活命。
    这里自然是指的躲到了山西老家的李建泰。
    这个娃,即使没参与谋害圣上的事情,所犯下的罪行也罄竹难书,身为朝廷大员,畏罪不前不说,还自己个捅自己家的菊花。
    “你们都给杂家精神些,既然入了东厂,只要好好干,保管你们,吃的好,穿的暖,娶妻纳妾都不是问题,但如果给杂家掉链子,那就别怪杂家心狠手辣,有的手段让你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王德化训斥着集合起来的东厂番子,根据长久以来的规矩,东厂的番子基本都是街头边的小混混,小黄毛。
    他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但是优点在于无孔不入,坊市之间,官府左右的大事小事都能或多或少的了解,这也是东厂消息获得的基本单元。
    所以说,东厂西厂的本质就是官方的黑涩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闲杂人等的再就业问题,利用他们的长处,为大明的建设添砖加瓦。
    同时缓解了社会治安问题,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妙招。
    东厂的例子告诉我们了一点,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只要善于处理,坏事完全可以转变为好事。
    就比如说……算了没想好,不说了。
    “厂督,你放心好了,要是咱们这些人,别的不说,打探消息,拿人抄家绝对是好手。”番子的头目,讨好的对王德化应付道。
    要说种田,做工,实在怕累,但这种搞八卦,怼人砸场子之类的缺德事情,无论怎么来,都是干劲十足。
    “王厂督,还有什么吩咐么?”
    “下面这件事情给杂家办好了,每个人都重重有赏。”王德化眯着双眼,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
    没有人可以对银子say no,如果有,那就是银子不够多。
    一种番子都是面有喜色,有工作的感觉就是好。
    “厂督,您老就明说吧,要咱们搞谁。”
    “叫好人手,跟杂家去趟山西。”目前王德化最大的任务便是搞掉李建泰。为了稳妥的办好事,免得让老板失望,这一次恐怕自己必须得亲自出马。
    拟定好了抓捕李建泰全家的计划后,王德化亲自带着东厂的番子直扑李建泰的曲沃老家。
    说起来,这几个月来,李建泰过的并不好,在广宗干的那些龌龊事情,他自己心里也清楚。
    生怕朝廷追究下来,落不得好,更何况他作为原本的内阁大学士,在朝廷中确实有人脉,能够在关键点的时候出来为他说几句好话。
    但问题是,那些人脉,基本都已经被新皇帝给斩尽杀绝。
    并且这种斩尽杀绝极其暴虐,在某些程度上,新皇帝可比崇祯狠多了。
    这也是李建泰更加忐忑不安的原因,所以在侯方域路过他家并和他商量斩杀昏君,重塑大明的时候,他没有任何理由的支持。
    只是现在,京城方面还完全没有消息,如果得手,崇祯上位,不说还能不能要回自己的官位,最起码,自己的小命,应当更安稳一些。
    李建泰在曲沃的势力还是比较庞大的,良田千倾,家众加上下面的佃户也有数千人。
    这也是为何,当初崇祯会选择让他代替自己御驾亲征,土豪一枚,可以不用给军饷。
    家众颇多,可以招募为乡兵,但是李建泰家的钱再多,也是自己的,人再多只不过是一些种田的。
    让他牺牲自己保卫国家,现在没这个动力,更没那个魄力。
    被李自成撸成串也毫无悬念。
    “老爷,不好了,外面有一伙人,要打进来了?”一个家奴慌慌张张的跑过来,报信。
    “流寇?”这是李建泰的第一反应,如果是流寇倒还好说,但万一是……
    “不知,看不出他们是什么人,听口音好像是京城那边的,为首的似乎是个不男不女的人。”
    不男不女?
    那不是太监是什么?
    除了皇宫和王爷府,谁家里会有太监?
    王爷们基本都被李自成做了烧烤,最近的代王全家被砍。
    要说敢这么搞他的……似乎京城那条疯狗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
    李建泰在朝廷为官多年,根本不用王德化亲自调查,也能摸得清楚。
    他在山西可以算是地头蛇,所以这一次带人来山西,最起码得,准备工作必须要做好。
    防止让这条大鱼跑了,功亏一篑。
    作为鹰犬,便是圣上指哪便干哪,哪怕是天王老子,也得掀了。
    这是这段时间以来,王德化被朱慈洗脑教育后产生出来的思想。
    这种思想下,圣上的命令会不会把大明玩坏并不在王德化的考虑范围内。
    他考虑的只有圣上的命令是否被贯彻的彻底,仅此而已。
    带着人,直接隐藏身份,乔装突袭曲沃李建泰的老家,本以为可以打李建泰和措手不及,不过李建泰的家奴还真不是吃干饭。
    并且还算尽忠职守。
    很显然,不可能让王德化和他的番子们轻易的进入李家拿人。
    一群人,互相对峙着。
    有些骑虎难下。
    “杂家是东厂的人,李建泰图谋不轨,阴谋害上造反!杂家奉皇帝之命拿人!你们若是愿意充当帮凶!莫非是想和李建泰一起被治罪么!”
    王德化,冲着门口的家奴喊道,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却已经没法再掩饰身份。
    只能以东厂和天子的威势,恐吓一二。
    说实在的,这些家奴一个个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从锦衣卫借了些人,还有番子们在一旁做事,王德化估摸着,如果强行攻进去会有多大的伤亡。
    同时,李建泰的家奴在听到王德化的话后,各各面面相觑,皇帝派来的人。
    感觉好叼的样子,但是他们并不是吃皇帝的饭,他们完全靠着李家养活。
    如果李家倒了,他们这些做家奴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帝虽然可怕,但个人的利益却无法被忽视。
    这似乎是他们坚持下来的勇气。
    相互看了眼,李建泰的家奴似乎无动于衷。
    “我们家老爷那可是堂堂内阁大学士,进士及第的大人物,岂能是你说拿就拿的了。”
    只能说愚蠢,李建泰再吊,那也是朝廷给的,还真不把圣上放在眼里。
    王德化是火大了,纯粹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给杂家把这群不开眼的狗东西给宰了,谁敢反抗,杀无赦!”好久没享受到这种指挥小弟干人的事情了。
    当王德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很爽,难怪圣上这么喜欢御驾亲征,那指挥几万人的事情,肯定更刺激。
    这些不提,攻击李家的主力基本由锦衣卫担任,他们在多次的守城战中有过不少的经验。
    若不是编制的问题,拉出来充当军队完全可以。
    这些绝非李家的家奴可以相提并论。
    手中的绣春刀一个个耍的像是加了特效,而且还有靠打架砸场子吃饭的番子们充当爪牙。
    仅仅从刚开始,便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
    在真正的鲜血面前,只能欺负百姓的家奴,根本不堪一击。
    一个,两个,死亡迫近,剩下的人也只有卑躬屈膝的投降。
    李家人全家十多口,除此之外,因为分家的原因,周围还有李建泰的其他亲友。
    不过,之前王德化确定李建泰便在家中后,才果断的下手,等到了攻入李家之后,才发现,除了抓到了李建泰的几个儿子,孙子之外。
    李建泰似乎已经自己逃跑了。
    王德化暗骂了一句,有些恼火。
    想着不好交差的王德化觉得怎么能如此空手而归?
    轻易怼掉李建泰的家,王德化心很大,既然那李建泰跑了,那肯定是躲到了附近的亲戚家了。
    不管有没有,一个个撸一遍,就不怕那李建泰不出来。
    “厂督这些人怎么办?”手下有人问了起来,指的是李建泰的一大家子,都在哭哭啼啼的等待着着命运。
    那李建泰也太不是个东西了,为了自己逃命,连家人都不管了,虽然他不跑,他家人也基本完蛋,没任何区别。
    “通通绑起来,他李建泰要是还躲着,杂家就一个个杀给他看!”王德化脸色阴霾,有着没能完成任务的强烈悬念。
    裹挟着李家人,王德化带着人向李建泰的其他亲友家俯冲而去。
    不过这个来回,东厂驾临曲沃的事情也随之传开了。
    闪电战的时效性过了,周围的乡民开始聚集起来。
    若只是看好戏倒也罢了,但王德化现在担心,这些乡民们会因为李建泰的原因,攻击他。
    “让开让开,朝廷办事,莫要挡道。”说的底气十足,但王德化和手下的时刻注意着周围乡民们的动静。
    要是整个曲沃跟着李建泰反了,那还真是让人头大。
    “大人,你们是朝廷的人么?”有个老汉小心翼翼的问道。
    王德化并不是太想和乡民打交道,但还是说道。“杂家是朝廷亲命的东厂厂督,怎地。”
    东厂厂督……是做什么的,有人知道,也有人不知道,相互之间交头接耳,但是很显然,看着那架子,似乎也是很有权势的人。
    “朝廷说以后不再有力役了可是真的?”老叟鼓足勇气问道。
    “那可是圣上亲自下的旨意,又怎会有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