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然此药有如此功效,朕便赏赐于你。”朱慈合上了玉盒,让张纯真重新把丹药还给了王显贵。
王显贵看来脸色并不太好看。
似乎是朱慈的这种变相的拒绝,冷落了他那颗炽热的献媚之心。
“这……”
“这是圣上的恩宠,你还不快谢恩?”张纯真在朱慈身旁狐假虎威呵斥道。
后者顿时恍然接受,连忙扣首。“谢主龙恩。”
王显贵进献了丹药,朱慈又原物奉还,一来一回之下,似乎只让王显贵损失了几块头皮,但是帐不能这么算,现在这丹药经过圣上的手,已经镀上了恩赐的招牌,价值完全不一样了。
“何不即刻食之?”朱慈见到王显贵惶恐不安的接过丹药,又再次问道。
“遵旨……”王显贵完全无法摸清楚这圣上是什么意思,但圣上的旨意却也不敢违抗。
这个过程中,朱慈并没有看到王显贵有任何异样的表情,并不像是想要谋害他的意思。
就连服用丹药的过程中,也没有任何犹豫。
丹药入口即化,王显贵……感觉到一种清凉可口,哪种感觉几乎让王显贵完完全全的飘飘然起来。
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朱慈自己觉得自己在察言观色之上已经很有经验,但从王显贵的一系列小动作来看,并没有任何异常。
如此的怀疑任何人,是不是自己有了被迫害的妄想症?
那倒不知道,但这个时候,王德化急匆匆的走进了之后,看了王显贵一眼,脸色却有了变化。
立刻来到朱慈身边,附身耳语了一番。
朱慈听到后,原本平静的面色,顿时警觉起来,盯着下面的王显贵便是问道。“你那丹药根本就不是你炼制出来的吧。”
朱慈的话,让王显贵一惊,似乎被说中了心事,急忙扣首想要解释什么,然而这个时候,却突然出了变故。
只见本来想要说话的王显贵却脸色涨红起来,呼吸困难的捂着脖子,啊啊的想要说什么却再也说不出来。
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的近侍们赶紧把王显贵按住,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
但王显贵也就挣扎了一番,嘴角吐出了些带血的白沫……便一命呜呼。
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来点创新
朱慈觉得那些想弄死他的人,还真没新意,竟是些进献毒药的戏码,甚至连毒药的颜色都不知道变一下,以至于朱慈都觉得审美疲劳了。
不过这一次,和他伯伯天启,爷爷泰昌不同的是……毒药的毒性是完全不一样的。
泰昌吃的吃春药,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虽然无辜了些,总归是爽死的。
天启吃的是慢性毒药,折腾了一个月才挂掉。
王显贵送来的竟然是烈性毒药……入口不久,没挣扎一会儿就嗝屁了。朱慈是不是该觉得荣幸一下,竟然把某些人逼的,给他来这种待遇。
这似乎说明了一点,想杀他的人根本就不希望夜长梦多。
像朱慈这种皇帝还是早死早超生的为好。
王显贵显然是个替罪羊,直到他死的那一刻,都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吃的是毒药。
但是……他的死亡,代表着京城又必然开始的清洗。
王德化当时就脸色惨白,他是搞情报的,同时也直接为朱慈负责,如果不是圣上警惕性颇强,王显贵若是得逞了,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清楚了么,王显贵的红丸是从哪来的?”朱慈对王显贵的死不以为然,挥了挥手,让其他人带下去处理掉。
“回圣上,老奴得信,那毒药是太医院的院使田济民给的,王显贵估摸着真当做仙丹,想进献给圣上邀宠。”
王德化擦着冷汗道,作为厂督,并且是有过工作经验的厂督,他的确已经在京城布控了眼线,王显贵的事情自然而然的掌握了一些。
不过消息却慢了半拍,直到朱慈反手干掉了王显贵后,他才急匆匆的来提醒。
实在是有些失败。
“应该不止田济民一人,查下去!”朱慈阴着脸,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
谋害皇上,此等大事可不是想要大事化小就能轻易揭过的。
朱慈基本清平了京城,但是太医院的人,似乎还活的好好的,不过这并不代表太医院这种地方使干净的。
作为大明的皇家医院,按理说应当是荟萃了全国的中医精英,不过……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太医院内的腐败,和沽名钓誉严重,凡是有着真才实学得医者,基本进不到太医院里面来。
就比如李时珍,吴又可等人基本干了今天御医就被排挤出了太医院。
在太医院里尸位素餐的人,实在有些多,干起来是没有任何必要的手软。
这事的起因,便是又一次的红丸案在朱慈的眼皮子的低下发生。
朝臣们的态度还是很坚决,对于谋害皇上这种事情,三观正确的人都必定要严厉声讨。
三观不正确的已经凉了。
同时也是不希望自己和这一次的红丸第二案有所牵扯。。
朝臣们没有人会不识趣的为一个院使,和必死之人求情。
田济民几乎被第一时间下了狱,同时家里的人也即刻被控制了起来,如果不出意外,诛九族是必然而然的事情。
之所以没有立刻杀田济民,乃是希望挖出田济民的同党,有没有共谋之人。
东厂毕竟初开,王德化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对于此案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朱慈本人。
番子们一个个的出入诏狱之中。
王德化亲自提审田济民,后者早已被打的不成样子,浑身鲜血淋漓,但仍然咬着牙,坚称自己一人所为,同时大骂朱慈的构陷忠良,残忍无度的皇帝做派。
王德化不得不佩服田济民的骨气。
但这还不足以让牛战士拿下自己的面具。
东厂之中的折磨人的手段海了去了,什么老虎凳,辣椒水,什么小皮鞭,小蜡烛,王德化甚至都一个个的用在田济民身上。
但是……除了听到惨叫声不断之外,田济民仍然没有任何想要招供出同伙的意思。
甚至说,王德化把田济民的家人,拉到他的面前当着田济民的面虐杀,后者虽然很痛苦,却仍然没没有想要招供的意思。
王德化觉得田济民是不是蠢了点,硬气不气这么玩的,最起码你也可以随便拖个人下水,也不用受这么大的苦。
不过,刚开始还满有信心的王德化却因为田济民的硬气而范了难。
东厂的厂督王德化,不得不对身旁一直监察的西厂胡丰主道。“胡太监你也看到了,这贼子好生嘴硬。”
“这再折磨下去,怕是要弄死了。”
胡丰主看到田济民这样子也觉得靠这种肉刑,恐怕很难撬开田济民的嘴。“这事杂家也不好说,那也只能让圣上知道了,斟酌如何。”
“也只有如此了。”王德化叹了一声,恶狠狠的踹了田济民一脚撒气。
这狗东西,实在难伺候。
胡丰主找到他西厂的人,吩咐一二后,让他进宫把狱里审讯进展时时播报的告知朱慈。
圣上还真没让胡丰主和王德化失望,很快下了指示。
“圣上怎么说?”王德化问道。
胡丰主看着朱慈亲笔写的信,合上后道,把信交给了王德化。
朱慈对于王德化的提醒和指示只有一句话。
(凡人必有缺,肉不缺,则心缺)
这句话也并不值得揣摩,意思显而易见,没有人是无懈可击的。
如果无法在肉体上屈服对手,那就在心里上找到破绽。
圣上还真是热衷于玩弄人心,不过……这个时候,似乎也只能靠攻心来让王德化获得想要的情报。
当时把信折叠好还给胡丰主,似乎被朱慈的言语提醒,王德化想到了什么主意,重新来到了田济民的面前。
一盆水重新把田济民泼醒。王德化继而追问道。“你是不是把你两个儿子送出了京城?”
王德化的话让田济民心中一提,忐忑不安,早走预感的田济民,已经准备跑路,先送走的是两个还没成年的儿子,那是他们田家的希望。
所以这也是田济民能够完全不惧的接受酷刑的主要原因,田济民不知道王德化突然问起这话是什么意思。
“但是……你的两个儿子已经被拿到了,正在被压来京城……那么你想要见见你的儿子么?”
第二百七十三章 甲申七君子
王德化的目的只是想撬开田济民的嘴,本来看田济民死硬的骨头,实在没有办法。
在经过朱慈的提醒后,眼珠子一转便出此计策。
之前在拿下田济民全家的时候,对目前官员家眷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王德化便发现田济民的两个儿子并不在其中。
经过一番询问得知田济民的儿子已经被送出了北京。
基本已经可以断定的是,田济民之所以送儿子离开,也是为了自己能有一条后路,假如东窗事发,保全了自己的骨血,哪怕是死了也没有任何顾虑。
这是很多人最基本心态。
这也是田济民面对酷刑,面对死亡仍然能够坚持下来的凭借。
王德化毕竟老于事故,只是问题是,田济民的儿子并没有被抓获归案,也就无从拿他们来要挟田济民。
但是,为了撬开田济民的嘴,攻略田济民的芳心,王德化却不得不诈他一下了。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真的宁愿断后也想着为你那身后的主子卖命么?”
似乎这个办法,也十分有效,田济民果然,有所松动,原本坚毅的表情有所垂下,显然,当王德化提起了他的两个儿子,已经对田济民的心态有所影响。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田济民眼中微红的咬牙说道。
“那咱家就没办法了,本来还想放你两个儿子一马,也只能把你定为首犯,全家满门灭门了。”
王德化,说完叹息一声,就准备离开,然而田济民却忍不住一愣,有些没想到。“我的两个儿子还有活路?”
田济民自问自己的罪行被抓了个正着,毫无疑问灭门妥妥的,连他自己都不报全家能够苟活的希望。
但是王德化的言下之意却让他看到一点希望。
见到田济民语气有些松懈,王德化暗道自己真是个人才,如此欲擒故纵的伎俩,让他自己都开始崇拜自己了,咳嗽了声笑道。“圣上说了,只灭首犯,若你交代了首犯,不但你可以拜托首犯的身份,亦算是交代有功,刑法自然减免,所以你自己好好掂量吧,是继续在这牢房里受罪,全家殉难,还是想得个痛快,亲儿得免。”
田济民垂下了头,在王德化软硬兼施的攻势下终究松了口。
……
王德化得到了田济民的供词,同时有着西厂胡丰主的监督,朱慈完全可以在宫中得知整个搜捕涉事者行动的进展。
当夜,东厂的番子们几乎彻夜未眠,刚刚参加工作的他们似乎很兴奋,干起事情来也干劲十足。
根本田济民的交代,按图索骥,以至于整个京城都鸡飞狗跳。
参与阴谋害帝的人,似乎只是冰山一角,田济民只是太医院的院使,在朝廷上没有太多话语权和政治力量。
所以如果没有背后人的支持,哪怕他心里想着弄死朱慈估计也要掂量掂量下得失。
首先和田济民直接串联起来的是顺天府尹陈贞达,然后通过陈贞达,牵出经历周凤翔,汪伟等在朝为官的文臣。
并且……随着抓捕的逐渐扩大,所涉及的人员,越来越多,连王德化本人也有些心里发怵,这要是继续查下去……恐怕又要变成几个月前的血流成河了。
没搞错吧,圣上辣么吊,怎么这么多人想弄死圣上?
“圣上,这是从陈贞达府上搜出了联名信,陈贞达等人自号为甲申七君子,与南方有书信往来,阴谋害死圣上之后起事。”
“同时也有些人,虽然知道陈贞达的事情,却选择包藏不知,静待其变。”
王德化将他的工作成果小心翼翼的呈交给朱慈。
那么一小粒毒药,竟然牵扯如此之广,也是让朱慈没有想到,大概是南方那群人的搞事给了他们勇气,这几个月来一直压抑着他们的勇气。
看起来,朱慈的所作所为,几乎触怒了整个文官阶层的利益,他们用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贯彻他们那被粉饰的正义。
或许表面上看,文官只想着杀死朱慈一个人,但实际上,深入的看待这个问题的话,这样的局面很显然是文官对于既得利益丧失的不平衡心态。
除非朱慈选择妥协,打造一个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美好局面,同时在各方面尊敬文官,爱护文官。
做一个文官眼中的好皇帝。
不然的话,这种矛盾……基本很难化解。
但是……对朱慈来说。
妥协……这辈子都不可能妥协,把江山重新交到文官手里,他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