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你好,我们是游戏玩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鬼子你好,我们是游戏玩家-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粗欺负人。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话也不能这么说,他们虽然整体上是打得乱七八糟,毫无配合可言,但在单兵作战的细节上,还是表现得相当灵活的,比如他们对坦克的运用,跟我们所知的那些战术就完全不同,但在战斗中的表现却也是相当不错。”
  听到这话,李如龙也插言说道:“你们说的坦克我没看到,但就我的观察,这些人的枪法那是真的厉害,而且他们的体能也好得不像话……还有,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他们在战斗中的走位,看起来像是在到处乱跑,但事实上,照他们那样的跑法,敌方是很难瞄准他们的。”
  听到这话,众人也是纷纷点头,一名干部甚至还走到空地上,当场演示了一下玩家们最常用的步法走位:大体上,就是双手持枪始终面向敌方位置,同时,利用脚步的错位来实现前后左右的快速移动——看起来倒是有点像扭秧歌的味道。
  游戏中,这样的移动方式显然是相当有用的,一来,它可以让你始终都面朝目标,随时可以开火,同时,横向的随机移动也能极大的干扰敌方的瞄准,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尤其是在身旁有掩体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方式快速的进出掩体向敌方开火,或是试探敌方的火力位置,更是相当的好用。
  但是,现实中这样的移动,事实上却是很难达到游戏中的那种效果的,从这名干部的演示就不难看出,那别扭的动作和起伏不定的枪口根本就达不到玩家们那种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效果,移动得慢了,那就是敌方的活靶子;移动得稍快一点,枪口的晃动之大都抖出花来就不说了,一个不留神,竟然还别到了脚,来了个平地摔,这要是在地形复杂的战场上,估计走不出十步就得趴下。
  李如龙上前将人扶起,与众人笑成一团的同时,也对那帮人的训练方式越发的好奇:究竟是怎样的训练,才会练出这种极强又极弱的怪兵?
  众所周知,枪法看起来只是一名士兵最基础的技能,但恰恰就是这个技能,要想练好,却是最为困难的,那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刻苦训练,还得经过大量的实弹射击和实战磨练,才能培养出一个能在枪林弹雨中冷静瞄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相比之下,要培养一个士兵的服从性,反倒要容易得多:哪怕是旧军阀里那些一级压一级的打骂欺压,都能勉强做到这点,而八路军在这方面的能力之强,那更是举世皆知,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甚至是俘虏过来的敌军,都有一套标准的训练流程可以将他们迅速的转化为合格的革命军人。
  也正因为如此,众人才会觉得这些雇佣军人如此的奇怪:明明最好训练的服众性和战术配合,完全就是一塌糊涂,别说伪军,连他娘的土匪都不如,但偏偏是最难训练的枪法和个人战术素质,这些人却是个顶个的都称得上是一把好手,枪法准不说,那机枪和花机关打起扫射来,枪口几乎是纹丝不动,这压枪的能力就连部队里最优秀的机枪手看了都得竖大拇指说声佩服。
  一番总结后,在说到该如何跟这些雇佣兵配合作战时,众人却犯了难——玩家们的强悍自不必说,所有人都深有体会,但同样的,玩家们的无组织无纪律,随性而为的风格,也让所有跟他们合作过的官兵都心有余悸:你永远不知道这帮疯子下一秒会干出怎样的事情,甚至,在场的人中就不止一个曾见到这帮人在跟鬼子混战时,往自己人头上扔手雷,扔炸弹,甚至机枪乱扫的暴行,这要是在八路军里,妥妥的是要吃枪子的,跟这样的人合作,感觉当他们的战友还真不比当他们的敌人强多少,都是一样的危险。
  当然,说是这么说,但事实上谁也没有提出要拒绝跟这些雇佣兵继续合作:抛开玩家们种种毛病不谈,到目前为止,三次雇佣对方执行的任务,结果都是相当不错,不仅大量的减少了部队的伤亡,还获得了大量的弹药跟药品的补给,光是这一点,就足以抵消所有人对于玩家们那种种不着调的行事作风的怨念。
  见众人都不开口,647团团长丁健说道:“要我说,这些人既然行事这么散漫,作战能力又强,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将那些难啃的硬骨头交给他们,由他们自己去发挥,我们只要结果就行,双方最好还是保持一些距离更为妥当。”
  这话一出口,立刻就有人反对:“这怎么能行?先不说这么做是否道义,就说一点:你知道这帮人手上有多少好东西吗?那取不完的弹药箱和药品,可都是要跟他们待在一起才拿得到的。”
  又有人说道:“其实你们说得都有理,咱们能不能结合一下,比如,在作战时,主力跟他们保持距离,但同时也可以派一些人跟在他们身边,专门负责收集弹药物资……”
  得,都不用别人来反驳,提出这个意见的人自己就越说越小声,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多烂的馊主意。
  其实玩家们倒真不会介意,但问题是八路军实在干不出这般没品的事:在战斗时,专门派出一支人马去搬友军的弹药和药品,就算人家的东西是变戏法一般的变出来的,多到用不完,这种行为也实在是太丢人了,而且这已经是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可想而知,上级首长是绝对不会同意这样干的。
  不过,这番提议却也给众人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思路:既然两种方案各有优劣,那为什么不针对任务的不同来分别对待呢?
  比如,在鬼子扫荡时,部队为了掩护指挥机关和群众转移,往往都需要打一些阻击战,执行这样的任务,就意味着必须要跟鬼子硬拼,而这种任务多半都是利用构筑的阵地和有利地形来抵御敌军的进攻,对战术协同方面的要求较低,却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如果能有一批雇佣兵加入,以他们强大的自动火力,不仅可以极大的弥补八路军火力方面的不足,而且还能获得那近乎无限的弹药补充,受伤的伤员也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同样的道理,若是需要执行进攻性的任务,比如伏击鬼子的运输部队,或是端掉其某个据点,则完全可以让他们去阻击敌方的援兵,以这帮家伙那强大的战斗力和搞事能力,弄不好直接就能将阻击战打成了击溃战,甚至是歼灭战,既帮助主战场减轻了负担,又扩大了作战的效果。


第二十九章 游戏更新了
  =
  鬼子的扫荡虽然是消停了,但由于在战斗中失了面子,也丢了些里子,对于八路军方面的压制却越发的增强,而这时,国府方面不仅不给予支持,反倒落井下石,以八路军不听命令,拒绝提供重大军事情报等理由,又进一步的加强了对八路军的物资封锁,试图以此来迫使八路军就范。
  可惜,对八路军而言,所谓的封锁事实上早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日常,对此根本毫不在意,反正封不封,国府那边也不会给他们多少支持,加上雇佣军的出现,近期的几场战斗,他们不仅没有多少物资的消耗,反倒还小赚了一笔,极大的缓解了部队对弹药和药品的需求,底气自然更加充足。
  鬼子方面,眼见得扫荡计划受挫,虽有心组织更多的兵力来剿灭八路军,但那支神秘的雇佣军却又让他们有些投鼠忌器:从他们获得的情报来看,这支部队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却有着飞机坦克这样的重型装备,而且最要命的是,直到现在,他们的情报部门也没有查出这支军队的来历,只知道对方与八路军似乎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不像是八路军——八路军那是出了名的穷,哪有这么阔气的部队?
  有着飞机坦克这样的重型装备,又跟八路军来往密切,理论上说,最大的嫌疑对象自然是苏联,但让人想不通的是,就算苏联人背着国府偷偷支援这些八路,他们又是怎么将那些飞机和坦克运进来的?
  飞机还好说,飞过来就是了,这年头的飞机对机场跑道的要求都不高,以八路军的条件,要偷偷建一个临时的机场供这些战机起降作战,倒也不是不可能,但坦克这玩意儿,不仅笨重,难以运输,而且作战时对后勤保障的要求也是极高的,说白了,这根本就不是连一点工业基础都没有的八路军能玩得起的东西,就算苏联人愿意送,他们都未必有本事接。
  所以,尽管扫荡的失利让嚣张的日军很是不甘,但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也只能进一步的加强对八路军方面的封锁,同时,为了更好的限制八路军那让人头痛的机动能力,他们更是征集了大量的民力和物资,开始以公路为线,城镇为点,在各个交通要道上修建大大小小的炮楼碉堡,试图将八路军困死在他们织就的罗网之中。
  在后世各种抗战神剧中,这些碉堡炮楼几乎都成了各路抗日英雄们‘刷怪升级’的风水宝地,除了充当一下背景画面,也就是在结局时表演一下烟火的特效,以示剧组的经费没有被那些小鲜肉们掏光,但在现实中,鬼子的这一手,还真是打中了红星兔的要害——虽然结果还是咱们赢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这些碉堡炮楼,至少在抗战的初期,绝对是给八路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的。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真实的历史可不像是那些神剧,对于缺枪少弹,尤其严重缺乏重火力的八路军而言,这种拥有着坚固防御和强大火力,周边地形又十分开阔的碉堡炮楼,要攻下它绝对不是一件易事,很多时候那真的是只能靠人命往上堆,而更要命的是,这些碉堡还并不是单独的存在,它们每一个堡垒里虽然驻兵不多,但彼此之间随时都能相互策应,一处遇袭,四面支援,这也就意味着八路军一旦想要攻克某一处的碉堡,就必须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否则,久攻不下,就极有可能会陷入敌军的围困。
  不仅如此,现实中的炮楼可不像神剧里那么敷衍,这玩意儿不仅是严格按照军事标准来修建,周边还有着完善的壕沟与铁丝网进行隔离,在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哪怕只是驻扎着一个小队的最简陋的炮楼,都能让八路军一个营,甚至是实力不强的团级部队碰得头破血流。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曾经发生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但在这个时空里,由于玩家们的出现,却是让我兔又多了一些选择。
  比如,炸他丫的!
  眼看着鬼子的炮楼一天比一天多,部队的活动空间处处受制于人,首长们很快就想到了那些神秘的雇佣兵:对缺少重武器的八路军而言,皮糙肉厚火力又强的炮楼当然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有飞机坦克参战,哪怕是一架飞机,一辆坦克,要端掉那炮楼都会容易得多。
  事实也证明,这种战术确实是有效的,坦克且不说,尤其是那名为斯图卡的轰炸机,炸起那炮楼来真是一炸一个准,都不用八路军的部队上场,人家一两次俯冲投弹,直接就能将八路军眼中的硬骨头炸得片瓦不存。
  不过,在打了一两仗后,首长们便发现,这种作战模式虽然十分好用,但代价还是太大了:一辆坦克的租用费用就是三百,一架飞机更是高达五百,虽然相比起它们的价值和作用,这已经是相当的便宜,但想想鬼子修建的炮楼数量,这种烧钱的战术显然不是八路军能玩得起的。
  关键打这种仗,完全就是支出,既无法从雇佣军那里获得大量的弹药和药品补给,也很难有什么缴获:炮楼的驻兵本就不多,被坦克炮弹或几百公斤的航弹一炸,哪还能剩下什么?结果爽是爽了,回头一算账,完全就是在花钱买鬼子的炮楼——虽然便宜,但部队既得不到物资,也积累不了作战的经验,这显然不符合我兔一向精打细算,连石头里都要柞出油来的行事风格,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对部队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也就在这时,无意中再次翻阅画册的首长惊讶的发现,画册中的内容竟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原有的雇佣模式之上,竟然又多出了一项‘日常任务设定的说明’,按照这份说明,他们完全可以将攻打日军炮楼的作战当成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悬赏任务来发布,并且,其价格和参战人数都可以由他们自行设定。


第三十章 日常任务
  
  土胚房的会议室里,众首长们正讨论和研究着雇佣军新出现的任务模式。
  或许是已经见识了对方太多不可思议的能力,对于严格保管下的画册为什么会出现变化这一点,众人倒是没怎么在意,毕竟,相比起每次交易后,对方都能直接从他们的小金库中拿钱的本事,区区一册画报的偷换还真算不得啥,与其去纠结这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还不如好好合计一下,该怎么利用好这个新出现的任务模式。
  按照字面意义的理解,这种长期有效的‘日常任务’应该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