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最可怕的地方:在严重缺乏重火力的中国军队面前,他们这种联队级别的炮兵部队,简直就是开挂一般的存在,其大口径的重炮一旦集中开火,瞬间就能将任何一片阵地化为火海,而中国军队这边却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反制的手段,只能用血肉之躯和不屈的意志去承受,试问这样的仗你让人怎么去打?
  可以说,对八路军而言,与鬼子联队以下的部队作战,又方的差距还可以被局限在单兵的装备和战术素质上,就算比不过人家,至少还能用钢铁般的意志与灵活的战术来弥补,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来抵消鬼子的优势。
  可一旦上升到师团级别的对抗,那么双方的这种差距就会呈几何倍数增涨,说得丧气些,在没有重炮,没有空军,连弹药都不足的情况下,八路军唯一能用的办法就只能是运动战,利用不断的机动来避敌锋芒,寻找战机,若是正面对抗,恐怕是连半点胜算都没有。
  由此可见,这一仗首长们下的决心有多大。
  不过,风险虽然是很大,但这一仗若是能拿下来,好处也是相当明显的:鬼子在中国的兵力本身就十分有限,而他们现在占据的地盘又远远超过了他们自身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若是能干掉他们这样一支主力部队,那么就会让他们本就不足的兵力变得更加紧张,到时,要么就只能收缩防线,让出大片的占领区,要么就只能将自己的兵力分得更散,这样一来,八路军就会有更多的战机可寻。
  不仅如此,若是能一次性的吃掉鬼子一个师团,哪怕是与义勇军联手,这对八路军也将是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的胜利。要知道,国府那边可是一直都有人在说八路军的怪话,什么游而不击,什么小打小闹:这次,就要让全国军民都看看,八路军不光是可以打游击,同样也能打大仗,打硬仗!鬼子的一两个师团,在正面战场就能压得国府一个集团军透不过气,可我们八路军就是能吃掉它!
  为了打好这一仗,当然也得做好准备。
  亏得是有了相互沟通的渠道,在八路军的请求下,玩家们这边一边组织着人手,分派任务,一边则又将队伍里的工兵派出来,让他们全都携带着弹药箱,沿行军的道路一字排开,当八路军部队经过时,官兵们就会依次的从这些神奇的弹药箱中领取弹药。
  让官兵们感到惊奇和难以理解的是:他们每个人领取到的弹药,居然都是正好与自己所用的武器配套的,而且,那看似不大的弹药箱,不管有多少人从里面领取了弹药,始终都不见空,偶尔消失时,一旁的义勇军士兵也会立刻将另一个新的摆放在地上,区区两三百名工兵,用了不到半小时,就为他们整整三个主力团完成了全面的补给,让每个士兵身上的子弹数量都超过了上百发。
  为这,首长们惊喜之余,硬是主动将承诺支付的军费酬金由两万增加到了五万,这几乎已经是他们所能拿出的极限。
  没办法,从起兵革命以来,他们这支军队的弹药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富足过,很多时候,一个士兵身上的子弹数量都只有五发,而且就算是这五发子弹,多半都还是边区自己复装的劣制弹药,根本没有威力和精度可言,超过一百米的距离想打人,那就只能随缘。
  而现在,这上百发的子弹装满身上的弹药包,不光是士兵们的战斗力大幅得到了提升,这士气更是高涨得几乎要爆炸,更别说官兵们还知道了义勇军的医疗兵也会随他们一起作战,为他们提供那神奇的医疗救护支援,许多原本对这一战还有些担忧的官兵,此时都只恨不得能早一点与鬼子开战,照这样的打法,别说是伏击鬼子一个师团,他们感觉自己甚至都能去解放天津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
  
  和玩家们想的不太一样,伏击一个师团的敌军跟他们平常伏击鬼子一两个小队,甚至是大队,联队,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整场战役还没开打,他们光是赶路,就花去了足足四个小时——如果不是有小型飞艇提供的移动重生点可以不断补充兵力,光是这四个小时的马拉松,就能淘汰掉超过九成的玩家。
  从这点来看,首长们对于玩家们的了解,显然还不够深刻,他们根本不明白整整四个小时完全无战斗的赶路,对于这帮闲不住的渣渣来说意味着什么,但好在玩家们选出的军团指挥官倒是够给力,竟然一直都坚持在线,连同着他带领的战队精英前后周旋,这才没把这场难得的大行动变成了坑队友的灾难。
  其实,这也是玩家们对军事常识缺乏足够的了解,但凡是多读点兵书,都应该能够明白,一支由诸多兵种混编而成的数万大军,在行军时会有多大的场面,要伏击这样一支军队,是根本不可能像小规模的伏击战那样,事先将伏兵埋伏在某个地形险要的高地上,等对方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自己的包围圈时,再突然发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
  兵力几十,几百,甚至是上千人的队伍,或许还可以用这样的手段去对付,但一支上万人的大军,就算是再蠢的指挥官,也不会傻到让所有人都排着整齐的队列一同行军,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敌情,这支队伍必然会分成好几段,有在前面排查敌情,清理可疑区域的尖兵侦察部队,有在中段负责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主力兵团,重要的物资和重装备会被重兵保护在中军之内,后面还会留下一队精锐的人马断后,以防敌军从背后偷袭,而这些担负着不同职责的部队之间,往往都会相隔着数公里的距离,这样一来,不管是其中哪一支部队遭遇了敌情,其他的部队都能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空间来决定该怎么应对。
  所以,如果按照玩家们那简单的想法,只是将他们的兵力随意的埋伏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那么这一仗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能打掉鬼子的先头部队,了不起就有个几百上千的歼敌战果,但只要鬼子后面的主力师团反应过来,一旦我方部队没能及时撤退,那么他们面对的就将是一支完全展开并进入了战斗状态的鬼子甲级师团的强攻,而且,在一天之内,鬼子至少还能从周边调来两三个联队的兵力进行增援,到那时,别说什么战果,这参战的三个主力团能不能安全的撤回来,都得两说。
  正因为如此,这场仗,才需要玩家们跑上这么远的路程,因为他们必须要绕过鬼子的先头侦察部队,在预定的时间段时赶到预定的战场,对鬼子的主力部队发起最猛烈的突击,从中将鬼子的行军队列切成两断,而八路军那三个参战的主力团,则会集中兵力去吃掉鬼子的辎重部队和炮兵联队,如果有可能,最好还能将其师团指挥部也一起端掉,这样一来,就算不能完全歼灭鬼子整个师的人马,失去了所有的重装备和技术兵种后,这个师团至少也能被打残,短时间内是很难恢复元气的。
  主力是三个团,但这了打好这一仗,八路军方面调动的总兵力却是多达二十个团,超过五万多的兵力,除了担任主攻的部队,其他的参战部队也都各有分工,有负责阻敌增援的,有封锁敌军逃窜路线的,有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各处战场的,还有在战后负责给主力大部队断后的。
  对于这些兵力布署,八路军方面并没有瞒着义勇军,虽然有些玩家会觉得这么打仗实在太烧脑,太复杂,但恰恰也正是这种真实到极点的排兵布阵,反倒是让不少铁杆的骨灰级军迷玩家兴奋若狂,就连有关部门都能这场战役充满了兴趣: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凭他们的人才资源,当然不难看出要制定出这样一套完整的作战计划,是需要多么专业的指挥团队的,而有趣的是,这套作战计划,分明就是因为玩家们的乱入而临时制订,并不像是事先准备好的剧情,如果这真是游戏里AI的自行决定,那不得不说,这套AI的价值或许就得再一次重新评估了。
  经过数小时的运动布署,最终,在鬼子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一张大网终于无声无息的将他们笼罩,随着鬼子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开始与八路军交上了火,刚刚赶到预定位置的玩家们,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对鬼子的中军主力发起突袭。
  这时候,懂行的玩家就看出了之前那一番排兵布阵的厉害之处。
  在玩家们发起攻击的时候,鬼子的先头部队刚刚被八路军伏击,而他们的主力则已经得到消息,正在展开,准备赶上去将这股‘胆大包天’的八路一举歼灭,可就在这时,玩家们却刚好出现在了他们的侧翼,这一下,可就要了他们的老命了。
  在热兵器时代,由于交战双方都是以远程武器杀敌为主,所以军队的作战阵形都是尽可能的横向展开,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火力输出效率可以达到最优的数值,但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一个缺陷,那就是会让军队的队形过于单薄,缺乏纵深,正常情况下当然没什么问题,可一旦被敌军从侧翼进攻,那就跟海战中被敌军的舰队抢占了‘T’字头一般,瞬间就会陷入极端不利的处境。
  大部分玩家倒没想得那么多,但他们同样也感到了这一仗打得无比顺畅:明明鬼子的兵力要远多于他们,但由于鬼子阵线太薄,又与他们侧身相对,这就使得在进攻时,他们永远都只会面对少量鬼子的抵抗,而远处的鬼子兵,不是隔得太远,就是被自己人挡住了射界,根本无法组织起有力的抵挡,以至于很多人一路冲了十几分钟,甚至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完全就是大浪冲沙,毫不费力的就将鬼子的侧翼给冲垮。
第二百五十四章 穷则战术穿插
  ==
  鬼子当然不会被动的挨打。
  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吃了不小的亏,但他们还是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布署,凭借着优势的兵力将玩家们的攻势勉强挡住,然后,随着防线的不断巩固,他们又将骑兵联队调来,从玩家们的侧翼发起了攻击,虽然没能直接冲垮玩家的防线,但也成功将战局拖入了僵持的状态。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鬼子兵,还真是挺能打的,跟后世各种抗战神剧里那些随便一个农民都能用锄头挖死几个的傻憨憨根本不是一回事,就算是玩家们跟他们对战,经常都会忘了自己的对手只是一群AI,很多人直到现在都在怀疑着这些鬼子兵实际上就是开发商的客服人员在背后操控。
  鬼子的骑兵给玩家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但成功入账五万积分后,手里有钱的玩家直接就开启了氪金大法,在战场召唤出十辆坦克,然后,双方在这广阔的平原上就上演了一场经典的坦克对骑兵的旷世对决。
  不得不说,在这里,玩家们还真是犯了个不小的错误:事实上,以他们的火力是根本不需要用坦克来对付这些骑兵的——历史上的骑兵为什么被淘汰?就是因为自动武器的不断普及,早在一战时期,英国在非洲殖民地就曾用五十挺机枪正面干翻了五千多的骑兵,而玩家们的火力何止十倍于此,对于一群能扛着机枪打冲锋的移动火力平台来说,那高头大马的骑兵根本就是一群移动的活靶,只要组织起火力拦截,分分钟都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可问题是,由于游戏系统过份的强化了骑兵的实力,以至于在战地1的游戏里面,那本该被打成渣渣的骑兵却一个个都成了大爷,骑上战马个个都赵子龙附体,以至于很多玩家都得了骑兵恐惧症,只要看到骑兵,便会下意识逃命,更别说这一来就是几百号骑兵组成的冲锋集群,就算有几个玩家持枪反抗,也难以形成足够的弹幕去阻挡敌军靠近,而当他们反应过来之时,阵形却已被冲乱,最后也只能靠这坦克来救场了。
  好在,这点失误虽然是让鬼子有了些许喘息之机,但还不足于翻盘。
  也就在鬼子的主力步兵联队和骑兵都被牵制之时,以独立团为尖刀的那三个团的主攻部队,也从另一侧对鬼子的炮兵联队和辎重部队发起了突袭。
  之前说过,当敌我双方参战的部队都超过了万人规模时,伏击战就不可能是像小股部队的设伏那样是在数百米内的距离直接开火,那么,所谓伏击的意义究竟何在?
  答案就在此处!
  在这个时代,空军的优势还不像后世那么明显,而各种精确制导的飞弹也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大炮就是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尤其是师团级别的大口径重炮,在战场上,那就更是能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力量。
  这不是说笑,要知道,重炮的威力可不像是后世那些战争神剧里的大炮一样全都是样子货,很多时候,哪怕炮弹的炸点离那些主角只有十步之隔,被气浪冲飞的主角都能像个没事的人一样爬起来继续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