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没有办法,张海鹏就是不愿意用他,甚至现在还把他派来给黄二狗那种除了溜须拍马、坏事做尽的人当副手,这让曾小四心里十分压抑。
    现在遇上这支队伍,在他看来或许也是一个机会。
    张海鹏让黄二狗“小心戒备”的命令曾小四也知道,也一直在期望能与潜入热河境内的队伍一决高下。
    他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赢得张海鹏的重视。
    只可惜,赵大勇半点儿都不给他机会。
    过了一会儿,曾小四发现处于正面的那百十来人进攻的速度似乎降了下来,机枪的枪声也逐渐减弱。
    不过两侧的攻击却没有任何变化,反而推进的速度有所增加。
    他想到了这可能会是对方刻意安排的战术,却还是决定从正面突围。
    在战场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必然的。
    就算看似毫无破绽的安排,也随时都可能出现变化。
    赵大勇的布置没有问题,但如果曾小四发动冲击的速度快到让两侧的一排和二排来不及形成合围,他就有可能冲出去。
    如果能让对方出现短时间的慌乱,甚至还有机会能够扭转战局。
    曾小四平时对手下士兵的训练十分严格,所以尽管处于劣势,但士气并没有低迷。
    他把刚刚被他骂了一顿的那个连长叫到身边,沉声对他说道:
    “通知所有人,准备从正面突围!”
    那个连长刚被骂了一顿,就算心里对曾小四的安排有所质疑,这个时候也不敢再开口询问。
    曾小四瞪着眼睛,死死的盯着从三面推上来的队伍,等待着他心中的最佳时机。
    就在赵大勇认为曾小四不会上钩、准备让三排加大火力推进的时候,曾小四突然大喊一声,头一个从掩体中跳了出来:
    “所有人跟我冲!”
    随着他这一声大喊,还活着的一百多名伪军士兵立即纷纷跳出掩体,跟着他朝三排冲了下来。
    由于角度的原因,他们这么一冲,一排和二排的部分火力就失去了射击角度,需要调整位置、形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往哪儿跑?
    曾小四见到正面的队伍迎上来,立即命令队伍改变方向,朝左前方突围。
    他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有效限制了对方的那些机枪。
    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近和方向的改变,如果机枪继续扫射的话,就很可能会伤到自己人。
    而且等距离进一步拉近之后,对方连枪都不一定敢开了。
    因为他们无论从左侧还是右侧突围,都势必会将对方的包围方式变成两侧合围。
    如果继续开枪射击,就避免不了会有子弹穿过曾小四的队伍,误伤对面的一排或二排。
    赵大勇看出了曾小四的意图,立即大声喊道:
    “别从侧面围!追着屁股打!”
    按照曾小四的计划,一旦对手形成两侧包围的态势,他就立即下令原地反击,趁机给对手造成大量伤亡。
    可是他的心思被赵大勇提前看破,这么一调整,就再一次把曾小四逼到了死角。
    被人追着屁股打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这一带除了刚刚的山坡之外,全是开阔地,想找个掩体都难,只能硬挺着对射。
    在这种情况下,他一不占人数上的优势,二不占火力上的优势,停下来还击完全就是找死。
    情急之下,曾小四只能催促士兵加快速度,跟子弹赛跑。
    此时赵大勇两只眼睛当中的怒火几乎已经化为实质,死死的盯着前方的敌人。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冒出这么一支队伍,耽误了这么长时间,万一刘成那边出现什么意外,他就是独立营的罪人!
    要是曾小四知道他心里的想法,恐怕当场就会哭出来。
    他的目标是郑家那七姐弟,根本就没想惹这个麻烦!是赵大勇主动找上来的。
    不过就算现在不打,等到了宁城之后也肯定要打的,只是那样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狼狈了。
    与一连的战士相比,曾小四手下那些伪军士兵的身体素质明显要差了一截。
    曾小四下令向左侧突围的时候,他们与距离最近的三排之间还有七八十米的距离,可是不到两分钟,这个距离就被缩短了一半儿以上。
    这样的距离,被人拿着枪在屁股后面追,这些伪军的命运可想而知。
    眼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曾小四一咬牙,怒声吼道:
    “都他吗别跑了!跟他们拼了!”
    如果这句话他是在刚开始突围的时候说,虽然最后失败的一定是他们,但还是会给一连造成很大的伤亡。
    可是现在,这些伪军士兵的斗志和士气都已经被打散了,与其说是回去拼命,倒不如说是回去送命。
    跑在最前面的十几个伪军士兵根本不理会曾小四的命令,依旧没命的往前跑。
    这个时候他们早已经冲下山坡,距离前面那片树林还有不足五百米。
    要是能钻进那片树林,就还有逃脱的机会和可能。
    不过前提是要能活到那个时候。
    一部分因为体力不支的伪军士兵实在是跑不动了,干脆把枪一扔,趴在地上双手抱头,嘴里大声喊着投降。
    如果一连连长还是田六娃,他们这些人就算捡回了一条命。
    可惜,现在赵大勇才是一连的连长。
    看到有人投降,赵大勇一把扯过刚刚追到他身边的二排排长,瞪着眼睛沉声说道:
    “先把人绑了,一会儿直接崩喽,老子他吗的不要俘虏!”
    接着,他又朝那些还在不时还击的伪军大声喊道:
    “都他吗听着!现在投降,老子不杀!”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在曾小四想要利用地形牵制二排三排、逼迫他们形成左右包围的计划失败的那一刻,也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他从一开始就错了,而且是接连犯了两个错误。
    或许是他忽略了一件事:突围和逃跑,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一带的地势本就平坦开阔,曾小四最初选择的防御阵地又是一处光秃秃的土坡,缺少植被掩护,根本无险可依。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依靠阵地式防御击退人数两倍于他们的一连,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决定突围的时候,曾小四的计划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在实施的时候有些太明显、太刻意,以至于被赵大勇一眼看穿。
    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突围就变成了逃跑。
    他手下的这些士兵毕竟都是曾经的东北军,虽然有人投降,却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
    剩下的那些士兵尽管有些失控,却还是在极力奔跑的同时还能不时的转身还击。
    可是随着三排的战士渐渐追上来,那些伪军的伤亡数量骤然增加,只剩下五六十人。
    更悲催的是,跑到现在,那些伪军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眼看着那片树林已经近在眼前,可双腿却像是灌了铅一般,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步伐也越来越慢。
    曾小四也已经坚持不住了,嗓子眼儿里面像是冒火一般,心跳怕是早已经超过了二百分钟。
    突然,他的脚尖儿踢在了一块儿拳头大小的石头上,身体瞬间失去平衡,重重的摔倒在地上。
    没等他爬起来,就被一股大力猛的撞在后背上,直接扑倒在地,昏了过去。
    昭五式军靴的三十多颗防滑钉差点儿踹进曾小四的肉里,那股带着惯力的巨大冲击力,险些让他的脊椎断裂。
    独立营战士长期以来的体能训练,在这场追击战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尽管战士们同样也不轻松,但是跑了这么长时间却依旧具备消灭敌人的战斗力,已经足矣说明他们的体能要远远胜过那些伪军士兵。
    一百五十人的队伍,只有三十几人死于阵地防御那段时间,近百人都死在从突围到逃跑的过程当中。
    剩下的那二十几个受伤和投降的,赵大勇并没有再看到他们。
    他让人简单打扫了战场,把那些伪军尸体上的军服全都扒下来带走,回去之后洗干净了,以后或许用得上。
    赵大勇虽然平时话也不太多,但却并不是田六娃那种性格。
    表面上看起来憨厚老实,实际上鬼心眼儿却一点儿都不比郝大宝少。
    就比如,留下这些军服……
………………………………
第三百九十二章 完美诱杀(一)
    就在一连打扫完战场,重新开始朝宁城进发的时候,特战连与伪军第三营之间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经过再三考虑,刘成最终还是决定采取保守战术,等外面的伪军攻进来。
    他撤掉了全部防御,让所有人分散到蔡府的各个角落隐藏,等敌人进入蔡府开始分散搜索的时候再展开攻击。
    攻击方式随意,但是尽量不要开枪,争取把这些人消无声息的干掉。
    住在蔡府周围那些房子里的百姓,有地方去的早就走了;没有地方去的,也都躲进了自认为安全的角落,生怕被四处乱飞的流弹击中。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搂着自己七八岁的孙子躲在自家的灶台后面,把锅盖挡在身前,吓的浑身直哆嗦。
    小孩儿不知道外面的枪声意味着什么,一脸天真的问:
    “爷爷,我想出去看放鞭炮。”
    老人搂着孩子的双臂紧了紧,低声哄着:
    “狗剩儿啊,听话,咱不出去看,等过些日子爷爷给你买几挂小鞭儿,让你自己放,好不好?”
    黑暗中,孩子干净的双眸闪着开心的光彩,奶声奶气的说:
    “那……爷爷不许骗人!”
    老人轻轻的叹了口气:
    “爷爷不骗你,一准儿给你买!”
    说话间,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老人赶紧用手捂住那孩子的嘴,生怕他发出一丝动静。
    三名伪军士兵端着枪在屋子里转了半天,不知道在找些什么。
    其中一名伪军士兵站在门口探头往屋里看了看,嘴里小声嘀咕着:
    “吗的,真他吗穷,啥也没有!”
    五六分钟之后,脚步声渐渐走远,老人才敢松开捂在孩子嘴上的手。
    孩子的脸憋的通红,大口大口的喘息着,一张脏兮兮的小脸儿上糊满了鼻涕眼泪。
    老人捂着他的时候虽然不至于完全不能呼吸,但也憋的够呛,孩子好几次差点儿就晕死过去。
    孩子吓坏了,满脸惊恐的看着老人,甚至不敢哭出声来。
    老人把孩子搂进怀里,深陷的眼窝里溢出两行浊泪,喉咙颤了几下,才哆哆嗦嗦的挤出一句话:
    “造孽呀……”
    蔡府门前,邓家民抬头看了看天色,扭头对丁福说:
    “差不多了,命令各连准备进攻!”
    丁福点点头,有些迟疑的说:
    “营长,去找粮食的人回来了,可是去了四十多人,只找回来不到一袋子杂粮,这……不够啊!”
    邓家民沉着脸点点头:
    “这我早就猜到了,日本人不可能让老百姓手里有多余的粮食,能不饿死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能剩下?没事儿,估计这院子里粮食肯定多,应该够咱路上吃了。”
    丁福没再说话,无奈的摇摇头,转身走了。
    张海鹏每个月给的粮食,勉强能够第三营吃到月底,往往还要喝几天稀粥才能对付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手里根本也攒不下粮食。
    眼下又快到月底了,但是打仗的时候不能让士兵饿着肚子,这几顿饭就吃掉了原本能熬四五天稀粥的粮食。
    要是再找不到粮食,就算他们能打赢这场战斗,也根本没有能让他们坚持到关内的粮食。
    邓家民心里明镜儿似的,就算得到那些黄金,他也没有地方去买粮,只能从老百姓嘴里抢点儿。
    他知道不能在宁城久留,拿下蔡府之后就要立即带着黄金离开,所以才趁这个时候让人去找点儿粮食。
    现在没找到不要紧,他们手里有枪,路上可以慢慢找。
    在邓家民的心里,只要天一黑,胜利就属于他们第三营了。
    进入蔡府的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阻碍,甚至没有一声枪响。
    从他下令开始进攻已经过去了五分钟,却没有一声枪响,这让邓家民心里犯了嘀咕。
    没等他派人进去查看,丁福就一溜小跑着从蔡府院儿里出来,径直跑到他面前。
    邓家民皱着眉头问:
    “扯他吗啥犊子呢?咋不打?”
    丁福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表情十分紧张:
    “吗的见了鬼了,进去之后一个人影儿都没看见!”
    邓家民一愣:
    “三连不是一直在后面围着吗?”
    丁福点点头: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