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北云- 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对对。”
  下头一片的附和之声,而宋北云看到这里便笑着说道:“其实天底下的事都是大同小异,往往见到那些闹得最凶最响者并非是能够决定乾坤之人,反倒是那些从来默默不语之人才是需要考虑的。数学院之中说样本不足也就是这个道理,那三五个喊得最凶者,根本就不能够用来当参考。而这便是就今日要讲的内容。”
  没办法,宋北云亲自下场给这帮人讲经济学不为其他,而是这帮人之中已经有不少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越来越快的长安模式了。
  除了商人,许多官员也是如此,他们自然是知道这兼听则明的道理,但无奈很多时候少数者的吵闹声太大,让人不自觉的会忽略多数者。
  而一旦开始忽略多数者,那么就代表离失败不远了。商业还好,只要有本钱至少还能有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可为官的人可没有谁能给他第二次机会了。
  所以学习是必须的,而究竟谁来教学最合适,自然就是宋北云了。
  经济学和社会学是能够极大提高人眼界和学识边界的学科,他们会总结和归纳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告诉别人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以解惑之。
  一趟大课结束之后,宋北云与几位同僚正在往外走,而恰好这时,外头几个巨商也还没走,他们见到宋北云出来便齐齐拱手道:“宋大人、匡大人、陈大人、孙大人,我们这正打算去哪寻觅个吃食,若是几位大人不嫌弃,倒不如一起搭把筷子吃顿便饭?”
  宋北云摆手,而其他人也都纷纷摆手。
  那陈大人笑道:“衙门中有规矩,我们几人可不好接受邀请馈赠,多谢几位的好意了。”
  “我倒是有个好法子。”徐立背着手笑道:“城中不是有叫十文找的食堂么?今日我们便去那里瞧瞧。”
  十文找,这个名字也挺有趣,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挺好奇这九文钱一顿饭的地方,到底能是吃些什么。于是也便算是一拍即合,一众大佬决定各自掏腰包前往这个九文钱的食堂。
  这个食堂规模还是很大的,即便是寒冬之日,每每到饭点时这里里里外外都会装满了人,屋里装不下就来到外头的棚子里吃,花上九文钱吃上一顿热饭已经成为了城中做工人的不二之选。
  宋北云他们来的时间还挺早,外头的人还并不多,这几人便直接走了进去。
  里头有个小厮,态度么就不怎么样,见到人也懒得打招呼,能做到的也不过就是有问有搭罢了,不过宋北云也不介意,只是径直走到那菜台子前观察了起来。
  这个台子后头就是厨房,里头有四五个大师傅正在辛勤工作,锅碗瓢盆碰撞之声不绝于耳,饭菜香味阵阵袭来。
  而那台子此刻已经摆上了十几个大盆,大盆之中都装着有各式菜肴,大部分都是些简单的东西,水发的豆芽、豆腐、肉皮子炖煮的白菜和一些便宜的东西。
  “几位,怎么说?”负责看管饭菜的是这里老板的侄子,倒也算是机灵,一见宋北云等人便知道这些人恐怕不是等闲之人:“是过来转转啊?还是吃饭?”
  “吃饭。”宋北云环顾四周:“还有别的吃食?”
  “有有有,您往前头走一些,还有面条和饼子、馍馍和粉子。”
  “都是九文钱?”
  “对啊,都是九文钱。”那小子点头道:“这边的菜,九文钱三个菜,随便选。那边一个馄饨一个馍馍也是九文,要么您也可以煮上一大碗米粉,也是九文。”
  带着人绕了一圈,宋北云决定今天还是吃饭的好,于是便排出了九文钱来。
  “大爷,不好意思。我这边不收钱,您去那前头找到我那妹子,将钱给了她,她便会给您一个大碗,凭那个碗来打饭菜。”
  “还得这么麻烦啊。”
  “客官您有所不知了,等到了饭点时,我这地方忙得连头都抬不起来,若是在这收钱,怕不是我们这馆子没几日便是要倒了。”
  他说的有趣,在场的众多大佬也便是心领神会,纷纷去到了前头花钱买了碗筷来。
  九文钱,三勺子菜加上一勺子菜汤,甚至还能看到一些荤腥,比如那些个边角碎料弄出的杂碎汤,什么猪肠、猪肚被处理好之后下在锅中反复炖,最后便会出一锅浓汤,里头有前十几年时还贵如黄金的胡椒
  端着木头碗坐在角落之中,宋北云率先吃了一口,不过吃完之后他便皱起了眉头。
  这东西怎么形容吧,能吃饱是的确能吃饱,但味道是真的一眼难尽,不难吃但也绝对不算好吃。
  这可不是宋北云一个人发现了这个问题,这帮在这吃晚饭的大佬们都发现了这个事情,但许多人看到宋北云、匡玉生都坐在那大口吃着,他们自然不可能将饭菜倒了。
  就这样,他们终于将晚高峰给等来了,甚至就连宋北云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食堂居然会在一瞬间涌了这么许多的人进来。
  这些人显然是刚劳动结束之后的人,一身的疲惫满面的烟火,每个人都吃的是狼吞虎咽,仿佛在吃什么无上美味一般。
  宋北云放下筷子,看着隔壁一桌上正在划拉一碗配着咸菜的白面,面前还摆着两个大馍馍。
  那人年纪不大,大概也就与宋北云相当,但他却近乎用吞的将食物一扫而空,发出的动静如同猪狗一般嘈杂。
  宋北云看了他一眼,然后放下吃空的碗,起身便朝外头走了出去。
  他走了,其余之人自然就如获至宝一般的跟随着离开了,这一路上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摩肩擦踵,这人就多成了这副样子。
  “北云在想些什么呢?”
  玉生到底是哥哥,知道现在的宋北云脑子里在想事情,于是便上前询问了起来。
  “我在想,为什么这种地方会如此火爆。”他仰起头看了一眼挂在外头的幡,然后又看了看玉生:“是这处如此,还是每处如此?”
第784章 七年11月28日 雪
  傍晚时大雪,但今年的冬日格外冷清。因为往年都有的佛门冬祭活动被取消了。
  取消祭祀的不是长安而是万年,但这个信号也传递出来一个讯息,那就是辽国也要开始进行一次不那么激烈的灭佛了。
  就像宋国让寺庙卖票一样,辽国的做法还要柔和一些,他们先行取消了所有佛教的祭典,接着还偷偷摸摸的增添了道教相关的行政机构,比如药典局和钦天监这两个设施。
  虽然辽国的国教还是佛教,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信号代表着什么。
  “城中四处都有这般场面,量大管饱价格便宜之地,格外火爆。”
  玉生轻叹一声:“百姓终究是苦。”
  “不是苦。”宋北云摇头道:“现在的生活已经比他们之前的日子好太多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薪酬低了。”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些去便宜食堂吃饭的人,大部分都是在长安的工人,他们从农民成为工人涌入城市中谋生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但大量涌入的结果也就造成了劳动力逐渐变得廉价,而这些将土地外包或者转让的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已经没有了退路,虽然现在看起来他们的酬劳还是要优于或持平务农,但如果继续这样膨胀下去,他们最终会变成十分廉价的劳动力。
  虽然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会推动社会发展,但却也会埋下动荡的种子,资本主义扭曲滋长会成为延绵几代甚至几十代的祸根。
  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苗头,而宋北云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苗头按下去。
  “玉生哥,晚上加个班?”
  “加呗。”
  两人返回了衙门,他们要加班,下头的人自然也要跟着一起的加班,他们把整个数学院都给拉了过来,数十人坐在那靠着算盘在噼啪计算着长安这两年的产业营收和各种系数。
  等忙完时,外头的天色已经透亮,一夜未眠的宋北云并没有感觉太多疲劳,只不过在看到手中的数据后,他不免得有些叹息。
  根据各项经济数据的标注,长安务工人员每个月花费最多的项目居然真的是一日三餐,平均指标达到了六成七。
  这个指数已经高到了这个程度,就不得不引起当局重视了,因为这个指数在后世又叫恩格尔系数,一旦这个指数超过百分之六十就代表着处于贫困线了。
  长安的工人平均达到了六成七,这代表着他们其实是挣扎在贫困线上下的一群人。
  而这还是现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那么如果再继续恶化下去,一旦这个系数达到了八十,那么整个长安都会陷入一种绝望情绪中,不管它到底有多么繁华。
  为什么?因为这J巴盛世与老子无关啊!
  “去,召集各大商会的会长、各部门,开会。”
  宋北云时隔一日又一次的召开了一次会议,而这一次他可不是上课而是将现在长安面临的问题剥弄开展现给所有人看。
  “你们这些商会的,我再跟你们说一次,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的人头迟早是要被你们工人爷爷挂在旗杆上的。”宋北云重重的点了点桌子:“而这不是光靠衙门、靠政策能解决的,你们掂量着办吧。”
  各大商会的会长心里头也苦,上头三天两头施压,而随着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也小到吓人。别的不说就说工艺品一行,之前利用科技差和剪刀差可以在辽国赚取大量的利润,但现在随着技术逐渐革新和一些高级技术的民用化,这些东西真的赚不到钱了,只能靠压缩成本来创造更高的利益。
  各级部门的脑袋也很疼,因为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种事情呢,只是每年的政绩要吧?税收要吧?社会稳定要吧?如此这般的,他们难不成能空手变出铜板来不成?
  宋北云坐在那也是有些沉默,他仰起头看着下头的人:“我知道你们都难,但既然遇到了,那即便是硬着头皮也要顶上去。传统商业现在正在被冲击,而未来对你们来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仰起头用缓慢的语速说道:“我昨天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列出了未来很有可能会大火的上百个行业,你们可以拿去参考一番。政策上我会尽可能对你们倾斜,但我就一个要求。”
  宋北云竖起一根手指:“这个指数给我在三年内降到五成以下,这是硬性标准。之后我还会根据粮食价格设置一个浮动的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大家严格执行。”
  商会的人一个个垂头丧气,他们从来没见识过像长安这般的执政方法,别的地方那都是怎么哄着他们就怎么来,而偏偏这长安却总是在想着那些个大老粗的日子。
  他们做生意的日子好起来了,那帮大老粗还能不沾光?
  “你们今日先回去吧,后续会有部门的人与你们接洽。”
  宋北云让这些商会的会长离开之后,留下的就是各级官员了,剩下这些当官的之后,他的表情可就没有那么和善了,狰狞着一张脸站起身来拍着桌子说:“你们看看你们的办的事!不过也不全怪你们,这帮人狡猾的很。”
  宋北云说完,叉着腰来回走动了起来:“我也不担心透风出去了,我今天就在这里跟你们交个底,如果年后不能让我在纸面上看到改善,你们就倒大霉了!至于那些个商人,他们配合还好,若是不配合,要么他们自己滚出长安滚出大宋滚出大辽,要么我帮他们滚出去!”
  他说话的声音有些大,屋子里的回音嗡嗡的。
  “你们下头给我记住了,他们什么产业都能碰,但这几个谁碰谁死。”宋北云再次敲了敲桌子:“教书育人这一行,碰了就得死。任何人不得私办书院、私塾,抓到一个干掉一个,绝不姑息。国计民生这一行,碰了就得死,粮食、油盐、棉花三大类和衍生物,只能杀错不许放过!第三就是喉舌部门,听见没有?”
  负责喉舌的几个主编立刻打起了精神。
  “喉舌之能,绝不可让他们掌控。商人终究是商人,你们给我记清楚一点,商人的逐利性使他们永远不可能善良,既然他们不会善良,那就用强权逼他们善良。”宋北云叉着腰大声呵斥道:“别到时候工人爷爷顺手把咱们也挂旗杆子上去了,那你们都得是千古罪人!今天我就把话放在这里了,我要的是繁荣安定,别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出岔子。”
  散会之后,宋北云一个人坐在那,像个老干部一样捧着一杯茶静静发愣。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问题就一定会像大坝上的管涌一样往外喷涌,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那真的是太单薄了,就算是把宋北云往里头硬塞也堵不住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全部问题。
  之前说改革,差的是生产力,现在生产力提上去了,资本化又开始出现苗头,那么未来会不会出现大锅饭、铁饭碗?又会不会出现吃拿卡要、买办寡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