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北云- 第5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时候你若是吃了闭门羹,可不要哭哦。”旁边同窗玩笑般的说道:“要么我随你一并去吧,闭门羹要吃也一起吃。”
  “倒是也行。”包希仁笑道:“最好便是庐州学子都去,也算是拜会一下庐州同乡。”
  “可惜,当年宋大人在庐州时,我等都年纪幼小,不然早早结识一番岂不美哉。”
  包希仁冷笑:“夏兄,难不成你之学业也要靠他人来扶持?”
  被呛了一声,那人不再说话,但脸上却多少有些不悦了,只是这包希仁能说会道,天资聪慧。要真说起来,自己可是说不过他。
  等穿戴好之后,他们便出了门,一路打听到了宋北云所在的衙门附近,从那路口进去就到达了长安本地人说的衙门街了,这里有监备衙门、长安县县衙、军政衙门、刺史衙门等等一长串的衙门,可以说是长安最庄严肃静的一条街了。
  这一走进去,全副武装的士兵就全程开始盯着他们,弄得这帮小伙子心里头毛毛的,连大声聊天都不敢,气氛极压抑。
  倒是包希仁一脸正直的走在最前面,见到个守卫站在那,他便客气的上前抱拳行礼道:“这位军爷,可知宋大人的衙门具体在何处?”
  那士兵打量了他们一番,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倒是看着没什么威胁,于是他就伸手指了指前端:“中间那个,门口是石象的衙门。”
  “多谢。”
  跟随者指引,他们来到了监备衙门口上,这里自然是不能瞎闯的,要真的是随便往里头闯,宰了白宰。所以他老老实实的将自己和各位同乡的名帖递给门口的军士。
  “军爷,请帮我等转交给宋大人,便说是庐州同乡后辈前来拜访。”
  那军士也没说话,只是拿着名帖就进去了,来到宋北云的房间外头敲门而入,此刻宋北云正在和夏竦商量年后夏竦去京城复命升官的事,听到外头有宋北云同乡拜访,还是十几个的时候,夏竦立刻起身告辞离开。
  “庐州同乡?”小宋接下名帖翻开一看,第一眼就看到了包拯的名字。
  他仔细核对了一番,的确是包拯包希仁。这一下回忆一下子就把他拉回了六年前,认识金铃儿的那天也同时认识了小包拯,那会儿他才九岁左右,这一转眼他便已经是可以递名帖的人了。
  “传来吧。”宋北云将名帖放到一边:“让他们都进来。”
  不多一会儿,少年们鱼贯而入,依次给宋北云行礼,而宋北云从头到尾都在那写报告,毕竟马上金陵考核天团就要到了,再不写可就要扣操行分了。
  “都坐。”
  少年们听到他开口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慢慢的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
  宋北云仍在写东西,但听到他们都坐下之后还是开了口:“都是庐州来的学子?为何而来?”
  “回宋大人,此番前来是要参加长安的春考。”
  回话的正是包希仁,宋北云抬头看了他一眼,笑了一声:“为何要来长安考试?”
  这个问题已经是被问过无数遍的了,所以小包回答的还是很流畅的,无非就是更公平、更有挑战这样。
  虽然有些狂妄和幼稚,但年轻人嘛,这是理所应当的,要是每个人都像宋狗那么老谋深算的,天下早大乱了。
  “唔。”宋北云放下了笔:“你们为何读书?”
  嘿,这个问题倒是让这些少年们有些发蒙了。读书还能是为什么?自然是为了能有出息啊,当了官就能光耀门楣,这不就是读书的终极目标么?
  其实就连包希仁都没有能够直接回答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离奇。可能乍一听的确是个稀松平常的问题,但若是回答为了做官,那后头就会有为何要做官这等问题了。
  可要说是为了光耀门楣……这样会不会显得很俗气?
  沉默良久,宋北云也并没有生气,毕竟这个问题连带着的是整个三观,之前的几十年整个国家都是当官发财的风气,他们早期得的教育也是如此,能怎么办呢?
  “你们都没有想好究竟要干什么,早早回庐州吧。在这里考不上的。”宋北云重新低下头:“你们何时到的?”
  “回宋大人,昨日。”包希仁起身说道:“方是初来乍到……”
  “嗯,那就不奇怪了。”宋北云靠在椅子上看着他:“包希仁,你呢?你为何读书?”
  “我……”包希仁一愣,然后突然瞪大了眼睛:“宋大人,你为何知道我是包希仁?”
  宋北云笑了笑:“当年在公主的文会上,我跟你说过,男儿要志在千里,如今我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你呢?你这些年,想要干点什么?”
  包希仁一下子脑壳子都没能反应过来,直到打量了宋北云许久之后,他突然就变得激动了起来。
  原来这个人!就是当年那个给自己送了一幅画的大哥哥,原来他就是宋北云!
  “原来是您!”包希仁激动的喊道:“您就是宋大人!当年我年幼,还未曾想到……我早该想到的。”
  宋北云笑了起来:“六年了吧,你也长大了。不过你现在让我有点失望。”
  包希仁一听,眼里的光顿时暗淡了下去,他低着头,往日的傲气烟消云散。面前的人,当年与现在的自己一般年纪,在文会上说着不着调的话,所有人都笑话他。
  但如今时光回转,当年笑话他的人许多还在庐州摸爬滚打,始终不得混出那座合肥城。而那个遭到嘲笑的人却已经坐定边关、光复失地、开疆拓土。
  世人都知长安若无宋北云不过只是座变成,而有了宋北云,长安才能重新称之为长安。
  而这个宋北云在六年前的宴席上遭人嘲笑之言,如今却正在被他一点一点的实现着。
  相比而言……
  “愧疚万分,无颜面对。”包希仁顿时眼眶通红:“宋大人,告辞了,我这便回庐州。”
  “不着急。”宋北云摆了摆手:“可以在长安转一转,看一看。给自己找个目标。”
  “好……”包希仁强忍着眼泪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后里头赫然是宋北云曾送给他的那副地图,他双手托着地图放到宋北云面前:“宋大人,此物我不配……”
  宋北云笑了笑,接过了地图,展开看了一眼,略微思索一番,提笔在上头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写完之后,他将地图重新递给包拯:“与同窗共勉、你我共勉。”
  包拯手有些颤抖的结果来,低头看了几眼纸上的字,然后泪水终究是没能忍住,汨汨而出。
  “行了,回去吧。想通之后,可以再来找我。若是想不明白,便早日回庐州,差不多还能赶回去过年。”
  宋北云说完,看了看其他的学子:“你等也是一样,读书固然重要,但读书是为何,却是要了然于胸。”
  说完他手一挥:“都回去吧,多看看多走走多想想。”
  诸学子一一朝宋北云行礼后便走了出去,走到衙门街的外头,包希仁撼然而泣,站定街边引来许多人侧目。
  他的同窗们,有人茫然有人惆怅也有人不知所措,更有人满脸不解。
  “一句话而已,何至于此?”方才姓夏的学子好奇的问道:“走,我们吃烧鸡去。”
  但是他的话显然没起到作用,于是索性衣袖一甩:“罢了,你们不去,我们几个便去了。”
  原本同来的人,在这边分道扬镳。包希仁哭到最后蹲在地上几乎捶足顿胸,而有几人也黯然落泪。
  良久之后,他们缓缓站了起来,在冬日之中显得有些悲凉,曾经的追求和认知被人一句话所颠覆,这种大概便是锥心刺骨。
  “希仁,你有何打算?”回到宿舍之后,同伴问包希仁:“是回去还是留在这?”
  “我打算先在长安住一些日子再做打算。”包希仁的眼睛有些红肿,本是俊朗少年,如今却显得有些好笑。
  “那还打算在长安考试吗?”
  “考!”包希仁认真而坚定的点头:“大不了重头学。”
  而这时,一身酒气的夏姓学子带着几人走了进来,一进来便往椅子上一坐:“长安的酒肉啊,真的是极好的,还有那胡人女子,美貌无双!”
  包希仁抬起眼皮看了看他,却也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拿着随身带着的席子起了身:“夏兄,今日我包希仁也效仿一番古人。今日起,你我之情谊便如此席,一刀两断。”
  说罢了,他抽出随身的短剑将那竹席切成两段,然后抱着自己的东西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而那夏姓学子愕然片刻,却是轻笑着朗声道:“包希仁,你父亲也不过是个小小举人,跟我在这摆什么清高呢。”
第646章 五年12月15日 晴
  长安的新鲜一朝一夕看不完,它虽然还不完美,但它已经逐渐和外头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点除了包拯,还有许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比如在三日前就已经抵达这里的日本国第一女作家。
  长安对每一个日本国的人来说都是圣地,因为日本这个名字就是女皇武则天赐予他们的,特别是对于紫式部来说,她的偶像本身就是天下第一的女皇帝,所以除了天然的情感之外,长安对她还有不一样的意义。
  “小姐,为什么不去找那位宋大人呢?”
  紫式部走在长安的夜市上,按照道理来说她应该老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繁华,毕竟严格来说金陵的热闹绝对要胜过长安。
  但她却格外喜欢长安的味道,在她看来长安远比金陵更有滋味,说不清道不明。所以她总是会在晚上的时候在这一片的夜市上溜达几圈,即便什么都不买,心里头都舒坦。
  “为什么要找他。”紫式部穿着带有和族特征的衣服,但这衣裳在长安却一点都不跳脱,因为和服亲爹本身就来自于这片土地,街上的贵妇们如此穿着的一点都不稀少:“我之于他,不过是个小宠物罢了,他眼中无我,何必去自取其辱?”
  侍女哦了一声:“那我也没见过小姐对其他人也那样夸赞。”
  “夸赞归夸赞,他值得夸赞,甚至值得我去投奔,但他并不值得我为之动心。”紫式部骄傲的抬起头:“我以后一定要找一个满眼都是我的男人。”
  “那小姐什么时候去投奔他呀?”侍女在身后眼睛都笑眯了起来:“他长得好好看,而且真的风流倜傥。”
  “小东西,动心了?”
  “哪有……”小侍女扭捏着:“就是觉得那人好有意思。”
  紫式部轻笑起来:“别指望了,他的眼中是星辰是大海,不会是你这样的小东西。”
  说话间,她弯腰俯身从一个铺位上拿起一把红楤木骨的扇子,扇子下头还束着一串银铃,拿在手中叮铃而响。
  “店家,这柄扇子多少钱?”
  “一贯钱。”
  紫式部略微思索片刻:“便宜些吧?”
  “八百文,不买不要碰。”
  “真是的……”紫式部解开小荷包取出钱来:“凶巴巴的。”
  在她买东西时,正巧赶上夜班的新城防巡查换班,那些年轻的士兵唱着嘹亮的军歌在士官的带领下小跑着穿过集市,几乎所有的姑娘都对他们行了注目礼。
  “小姐你快看呀!”小侍女蹦跳着指着那一队身高挺拔的士兵:“好帅气啊!”
  紫式部转过头望向那些士兵,看到时也是心中一惊,虽然从来的第一天就知道长安的士兵与别处不同,但当看到成队列的年轻帅哥时,还是被眼前的景色给震慑住了。
  以往不管是在平安京还是在金京,士兵给人的印象无非就是恐怖和松散,他们通常有着肉眼可见的腐败和暴虐,但长安却刷新了她对士兵的认知。
  从进入这座城市开始,士兵就好像无处不在却又毫不显眼,第一次听闻说财物丢失、遭遇窃贼甚至是迷路走失都可以寻求士兵帮助的地方。
  而且长安的士兵格外的温和,但她也看到过那些士兵抓捕窃贼时的武勇,就像这座城市本身一样,就连这些士兵身上都透着矛盾。
  当然她也喜欢看这些年轻帅气的士兵跑出的队列,阳刚气十足。家乡也好金陵也好,似乎都缺少了一点阳刚气,那种能让人怦然心跳的阳刚气。
  恰恰是在长安城,她感觉到了这种气质,强硬而包容、文明而野蛮,对立却统一的被结合在了一起。就像一个孔武有力身跨钢刀的男子却会从几十里之外给家中妻子带回一支发簪的感觉。
  这样的地方,谁能不喜欢呢?
  “小姐!小姐~~”
  “嗯?”
  “你都看走神了。”小侍女不满的喊道:“真是好色呢。”
  紫式部啪的一声展开扇子,掩住口鼻挑起眉毛笑了起来:“谁能不喜欢呢。”
  “是啊,我也好喜欢……我觉得随便给我一个,我都能嫁的。”
  “我说长安。”
  “小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