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北云- 第5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宋一抹嘴,嘿的一声:“两万人算什么,我要把草原搬空!长安的钱快用不完了,工坊越来越赚钱,矿产、粮食、农场也都逐渐成型,技术换钱就是来钱很快的。这些钱不花掉是要出问题的,所以得赶紧把钱换成生产力,这要不是粮食不够,我恨不得一次性换个十万人过来。”
  玉生上下端详宋北云:“你心太大了,这些人过来如何治理?”
  “这不把你要过来了么,你今年的任务也差不多完成了,这也秋收了,过些日子也过年了。”小宋笑道:“我其实不是那么擅长跟这些细碎的事情打交道。”
  “其实就是不喜欢与笨人打交道吧。”玉生用筷子头敲了敲他:“不可如此啊,你这也太过轻狂了,如今你得势,皆为顺风顺水。若是有朝一日失了势,可是该怎么办哟。”
  “走一步看一步呗。眼下我最担心的就是这霍乱到底还要持续到几时,长安没问题了,但终究还是扩散出去了。虽然是零星,可……终究是瘟疫。”
  玉生也是长叹一声:“希望老天开眼吧。”
  傍晚时刻,宋北云收到了本月的四方奏报。这是关于整个东亚世界各方势力的情报汇总,基本是以月为单位,以飞鸽传书形式传递回来的。
  首先是金国的内乱仍然继续,而且愈演愈烈,双方似乎都没有停下的意思,双方已沿辽河延伸至松嫩平原进行对峙,在战备充足的情况下,这场叛乱大概能持续三年。
  其次就是辽国驱逐了大理的使臣,并对大理进行了最后通牒,若是不在明年一月之前赔款,那便会以收纳辽国谋反之人的罪责起兵取道宋国攻打辽国,对此大理委托宋国进行调停。
  这件事起因是观音奴,但最后就演变成了辽国对大理“让你丫不戴帽子”式的碾压。原因无外乎就是大理与大宋签订的贸易协定,伤害到了辽国的原材料进出口利益问题。
  果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真的是没有什么单纯情感的,如果大宋还是原来的大宋,如今想来佛宝奴已经派人去金陵找赵性要岁币了吧。
  第三,大宋开始进行第三轮农民减税,农税从最开始的一夫一妻一年两石粮、一匹布,到现在的一户一年四十五斤粮,减负效果明显。大量的粮食被各地官府收购,保障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可以操控市场粮价。
  光这一点赵性就可万家生佛了,因为农民能够赚到钱了,种田的人甚至比以前多出了许多,而且因为农税少了,大量的资源进入市场流通,形成了大规模的商税,光靠商税便几乎平了农税。而全国的工坊和农场更是纳税大户,毫不夸张的说,有工坊的城市和没有工坊的城市,税收相差可能达到十倍以上,因为工坊调动市场的能力可不是盖的。
  第四,草原正式入了冬,他们进入了蛰伏期,他们囤积的粮食足够撑到明年开春,而在这段时间他们购买兑换的其他产品也可以使用很久。
  对于此,小宋认为今年草原叩关基本没可能了,他们也是需要休养生息的,人口对于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文明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草原人又不能有丝分裂,他们也得慢慢生慢慢养啊……
  基本本月大事就是这些,小宋读完之后,摸着下巴:“为什么连草原小公主失踪这种事也要报给我?”
  “这……宋大人,您再看看,不光是草原小公主失踪。还有许多其他的……”
  小宋挠了挠头,可能是自己关注点有点奇怪吧,除了这些大型情报之外,其他细碎的情报数百条,他一眼就看到了草原小公主失踪,而并没有看到其他的。
  比如什么藤原家正式朝宗主国爸爸求援,宗主国爸爸召唤了源氏使者,责问为何要以下犯上,并勒令整改,否则将执行宗主之责。
  这种东西,难道不是跟辽国对大理一样吗?都是早就谋划好的,毫无理由的干涉他国内政。只是相比较辽国,大宋还是走了个先礼后兵而已,但本质都是“让你丫不戴帽子”。
  “这笨蛋小姑娘怕不是被狼吃了吧?”小宋用笔在草原小公主失踪那一条画了一圈:“去,出动些闲人,查一查这草原小公主是死是活。”
第620章 五年10月27日 雨
  “算算日子应该是到了。”
  宋北云仰起头看了看衙门院子天井飘洒下来的雨水,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厌恶雨天。
  不管是草原移民的行进进度还是关于霍乱防治,这场雨都可以称得上一场灾难。
  灾难!
  这一点都不夸张,小宋是亲自走过这河流山川的,他知道即便是官道也只是泥土路罢了,绝对不可能像是长安金陵这样的大城市路上都是青石板道,所以一旦遇到雨雪天气,交通很可能就完全瘫痪了。
  这个时代相隔两百公里也许就是永别的事并不少见,即便是宋北云从一开始就抓了交通,但这玩意除了像辽新都到长安的那条路那样,用新的方法新的内容来完善,否则都经不起折腾。
  而对于瘟疫的防治,那更是雪上加霜,像长安还算好,因为加急的公厕已经开始使用,但周边的乡镇却仍是原来的样子,雨水带着粪便四处流淌,如果这些粪便中带有病菌,并且进入到了河水、井水中,新一轮的瘟疫很快就会蔓延开来。
  再加上交通受阻,这对于需要争分夺秒的抗瘟战疫来说,无异于是进入了地狱难度。
  “官人,喝茶。”
  碧螺将茶杯放在宋北云面前,小宋抬头看了她一眼:“草原移民到哪里了?”
  “说是说已经不足两百里了,但看这雨下的,恐怕也是需要延后几日了。”
  小宋起身看着身后那张地图,眉头紧蹙了起来。
  “官人,怎么了?”
  “他们现在在这里对不对?”小宋拿起一根木杆点了点地图上的一个位置:“应该是就地休整了。”
  “嗯,应是在这里。”
  “糟了。”
  小宋将杆子往地上一扔,匆忙的说道:“快去喊医学院的人来,速度!快!”
  碧螺匆匆离开,不多一会儿,三大医学院的领队都到了宋北云这里。
  他们进来时宋北云正叉着腰看着地图,听到后头有动静然后说道:“小旗镇、松涛镇、茬子河这一线,是不是还有参与的病人?”
  “还剩下几人,我们已经将周边的几个村子都围了,但这场雨……”长安医学院的领队沉默一阵:“不容乐观。”
  “糟了糟了。”小宋转过身,重重一巴掌拍在桌上:“草原两万多人就驻扎在那周围!相隔不到二十里。”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如果是好天气,二十里就是安全范围,但这种鬼天气,加上驻扎地又是在下游地区,这是否还安全,那可就说不好了。
  而且那些草原人本身就没有喝熟水的习惯,若是只要有一个人染上瘟疫,那么这两万多人恐怕绝大部分人是难以幸免的,特别是里头还有妇女儿童。
  “出发!”小宋从旁边的衣服架子上取下斗篷:“带上人和药,现在立刻出发。”
  而就如宋北云所担忧的那样,从前日草原的队伍抵达这里休整之后,就陆续有人开始病倒,腹泻、呕吐的症状十分明显,一开始还以为是水土不服,但随行商队的医生进行诊断之后,这并非是水土不服,症状像极了瘟疫。
  瘟疫这个词,在这个时代不论是在何处都是死神的代名词,当草原的移民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骚乱从今日早晨就开始了。
  只要是个人就都会有求生欲,他们不可能会听话的留在这里等死,于是他们开始冲击起了商队的护卫。
  对于此,商队的人也是无奈,只好与草原人中带队的进行沟通,但对于瘟疫他们更多的也都是恐惧,现在却是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是继续在此处等待,然后将这边的情况通报给长安那头。
  草原的小公主也病了,她躺在一个临时的棚子中,脸色蜡黄,身体虚弱的已经不能起身了。她没有想到自己可能会死在这里,躺在那里的时候还会问身边的人长安还有多远。
  只是身边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却是没有了声息,昨夜还一起聊天,说着去长安赚了钱该怎样花的人,只是一个晚上便没了气息。
  人生第一次直面死亡的小公主意识到身边的人已经死了之后,她突然感觉到了无比的恐惧。她终于意识到这个临时的棚子是干什么的,这里就是将病人和健康人隔离开的棚子,也是隔离生死的棚子。
  他们躺在这里的人……都已经被放弃了。
  这一刻,她突然很后悔从草原跑来,她不想就这样死掉,而她也知道她现在什么都干不了了,甚至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了。
  她突然觉得自己好笨好笨……还说想把自己亲手做的靴子交给长安的那个人呢,可是现在她知道自己恐怕是要死在这里了。
  已经没有力气喊了,她能够做的就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感觉自己越来越虚弱。
  “我想吃糖……”她躺在那看着滴滴答答的草棚子,小声的呢喃了一句,眼泪顺着眼角流淌了下来。
  而与此同时,五万长安禁卫护卫者三百多名医学院的医生正拼尽全力在往这个地方赶来。
  这个时候马匹其实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他们最好的赶路方法就是靠两只脚,那些医学院中不少人身体并不能支撑他们长途奔袭,那就靠背、靠抬,反正一百五十里地,哪怕累死也绝对不能在中途停留。
  “快。”
  宋北云一直跑到队伍最前端,身边跑着的是北海军的人,他们要负责对整个队伍进行调度。
  “我真是傻了。”小宋丧气的说道:“我早该想到他们耽搁这么久,肯定是出事了。这要真的是出了事,咱们真的就是罪人了。”
  “宋大人你莫要急。”杨文广长出一口气,跟在宋北云身边跑着,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现在发现也并未太迟。”
  宋北云摇头冷笑一声:“这些草原移民关乎到未来中原版图到底能有多大,如果!我说如果,他们死了超过一千人,我告诉你,麻烦大了!大到我只能自请贬官去皇陵守墓一辈子!然后剩下的债整个中原王朝来还。”
  说完,他双手撑在膝盖上略微休息片刻,杨文广则跟在他身边:“为何?”
  “你真以为这些人是单纯的劳力?这些人是中原王朝和草原的桥!桥塌了,再想过河就必须要付出巨大牺牲。战争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你明白么?而且以草原的潜力,如果当有朝一日他们真正崛起,或者中原王朝衰落,你真以为靠大炮就能镇压住人心吗?”小宋也跟着抹了一把脸上的水:“人心是要靠糖、靠米、靠安居乐业得来的。”
  身边的队伍快速的从宋北云面前通过,他略微进行了一番调度之后,再次起身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喊:“传令兵传令!全员听令,傍晚之前必须赶到!否则以军法处置!”
  五万人算是浩浩荡荡了,他们顶着瓢泼的秋雨,一路奔袭。
  而就在距离草原人营地外五十里左右的地方,已经疲惫不堪的宋北云正面遇到了商队求助的而来的人。
  他简短的听取了消息之后,暗自感叹自己终究是没有在这件事上犯糊涂,如果再耽误一两天,这件事留下的大坑可能真的是他没法子填满的了。
  有了目标,宋北云靠着毅力强打起精神给队伍加油鼓劲,而后续的队伍几乎也都到了强弩之末,毕竟他们不是北海军,训练强度和身体素质远远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七十五公里的急行军。
  五个时辰的急行军啊,这可是要命的。
  但事已至此,宋北云没的选,他只能玩命了,玩命的奖玩命的惩。
  最后五十里,许多人已经累趴下了,他们互相搀扶着往前继续奔跑,宋北云其实已经说不出什么重话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队伍前后忙碌着,让那些掉队的士兵随其他士兵一路前行。
  曾经小宋看历史书的时候,在朝鲜战场上113师的志愿军战士用十四小时穿越了72。5公里的山路,当时宋北云觉得“这有什么牛逼的嘛”。
  而现在看来,那已经不是牛逼了,那是神……
  带装备辎重翻山路,十四小时七十二公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那还是十一月底的朝鲜战场。而这十月底,走平路的轻装队伍想要完成十个小时的七十五公里就已经在耗损战斗生命了。
  可想而知……志愿军当时有多厉害。
  而此刻,在营地那头,发病人数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人,因为聚集性的缘故,这些人发病非常集中而且猛烈,每个人都是超级传染源,本身就因为一路上的疲劳而免疫力低下,加上现在这个情况。
  不夸张的说,如果宋北云不在早晨的时候突然想到这件事,哪怕是拖到明天,两万人就要有超过半数发病,而死亡人数可能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