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北云-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对晏殊的问题,宋北云放下了碗筷,从屋里取来一张地图铺在旁边的案台上。
  “金国将辽国赶到了中原打得大宋抱头鼠窜,大宋割地赔款后,辽国再次雄风再现与金国对峙得有来有回。但是去年雪灾,草原人南下。”宋北云在山西的地界圈了一下:“不对,是草原人先下来,大宋被两方夹击,不得不割地赔款。之后草原吃下了大同关,整个中原连同山东都在辽国的控制之下,金国盘踞东三省。是这么个状态吧?”
  妙言走上前看了一圈,轻轻点头:“辽国像一道屏障一样横在宋和草原、金国中间。不管金国还是那个未来的蒙古帝国,想要侵犯大宋,就一定要从辽国的尸体上踏过去。”
  “除非辽国玩一手近攻远交的骚操作,让金、蒙古借道他们的国土下来,大宋才可能有危机。”宋北云坐在那沉思了片刻:“大辽不能倒啊!大辽倒了,大宋就凉了呀。”
  “哈哈,还真是个唇齿相依的关系呢。”晏殊也走上前观望了起来:“若你是宋帝,你会如何?”
  这句话颇为大逆不道,小鱼在旁边听得直皱眉,但最后想了想却还是继续吃起了东西。
  “先宣了蒙古和金国,倾国家之力帮助辽国。”宋北云一只手直接拍在地图上:“辽国拿出矿产,我们生产装备反哺于他,这法子能给大宋续命十年。”
  “为什么宣蒙古?”妙言眯起眼睛想了想,接着手一拍:“我明白了,就是老一套的合纵连横、近交远攻。但是你不出兵,把辽国推上去顶在前头,让他们三国形成制衡,那大宋其实就是有机会成为打破平衡的那一方了。”
  “在国际政治里,想要东食西宿的人一定没有好下场。”宋北云敲了敲地图:“辽国是不是敌人?当然是敌人,但是帕麦斯顿说过什么来着?”
  “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妙言点头:“给予辽国利益最大化的途径,他就永远不可能去冒险干一些不靠谱的事。”
  晏殊在旁听时,脑子也没闲着,他的核心处理器在飞速运转着,虽然很多话他听的不太明白,但他是何等聪明的人,大概理解了一下就知道这其中的意思了。
  再看向地图时,却也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轻轻咳嗽一声:“如果能给大宋续上十年命,说不得是要有巨变的。只是此法说不得会让那些个文臣不齿。”
  ”什么齿不齿的,这里头创造的百分之十利润落到他们口袋里,你看他们还齿不齿。”宋北云摸着下巴说:“大宋有最先进的铁器冶炼技术和最多的工匠以及整个亚洲最高的识字率,这就是优势。进口资源出口成品,利用技术赚取差价,既囤积了资源又催化了产业,还能为自己打造一面盾牌。何乐而不为?”
  “可迟早有一天辽国……”晏殊表情凝重:“若是兵强马壮的辽国反戈相向,该如何?”
  宋北云跨坐在椅子上,停顿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赌国运。”
  好一句赌国运,他没有说到底是赌什么国运,但只是这三句话就足够让人热血沸腾了,大宋已经没有退路,再往后便是茫茫大海,但若是一直这般下去,大宋的气数最多二十年了,二十年之后国力就将被内耗一空,但如此一来的话,说不得还真的是个顶好的法子。
  “行了,先吃东西吧,这种事你们跟上级领导去商量。”妙言笑着说道:“眼下的危机不是太皇太后的生辰吗?宋北云,你准备好东西了没有?可是还有两天了。”
  “那是当然准备好了。”宋北云手指头绕了两圈:“不过现在保密。”
  而晏殊听了这话,若有所思的说:“太皇太后的生辰你要准备个什么东西,你又不是什么达官贵人……抱歉,驸马爷,恕我眼拙。”
  “去去去去。”宋北云赶着苍蝇:“上次赵相找你过去是干什么?”
  “我也不太明白,就是将我叫了过去,问东问西的,烦人的紧。什么诗词歌赋的聊了许久,想来是拉拢我当门生的吧,不在意了,我看中的是他家女儿又不是他,他那点子东西,我去我也行。”
  别人说这话,那必然吹牛逼,可是晏殊说这话,那绝对没问题。他本身就是执宰天下之才,知人善用的能耐又是一等一的好,他的学生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震慑古今,包括他自己也是个旷古烁今的大佬。
  不过他既然盯上了人家女儿还用这种态度对待老丈人,是不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对了。”
  重新回到饭桌上,几人继续吃了起来,晏殊似乎对豆腐和羊肉情有独钟,碗里装满了这两样东西,而听到宋北云的呼唤时他抬起了头:“啊?”
  宋北云给自己倒了杯黄酒:“我觉得你应该跟我一样要当京官的,一般情况下不会把你往外派,你有何打算?”
  “我都行。”晏殊满不在乎的说道:“不就是做官嘛,如同儿戏,不过听赵相的意思,说是春闱之后要将我先安顿到太常寺当个主簿。只是你想去何处?”
  “工部。”宋北云脱口而出:“我就是想去工部,哪都不去。”
  “工部?你要去给人盖茅厕?”
  “小鱼,先打他一顿。”
  “别别别。”晏殊连连摆手:“就说说罢了,为何你要去工部?就我看来,你这等的人便是直接去了那尚书省也是可以的,就是会死得快些,别的也没甚的毛病。”
  宋北云一边笑着一边将筷子在干净的抹布上擦了几下,晏殊端着碗躲到了一边:“吏部、户部、兵部哪个不比工部好啊,九寺也行啊,为何要去工部。”
  “我乐意,管着么你。”
  “罢了罢了,与你说这些无异对牛弹琴。”晏殊叹气道:“好好的苗子,就要去与人盖茅厕了。”
  工部当然不是盖茅厕,它就大概是相当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部、水利部、林业部、发改委等等一系列职能单位的合称。
  之所以晏殊会这样调侃,其实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的士人对工人的轻视,士农工商中排倒数第二,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跟工匠打交道,因为低档嘛。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待机年限超级长的中国,却始终没有出现几个能够改变世界的科学巨匠,不是中国人不行而是社会真的不重视这个门道。很多东西在中国诞生的时间其实要比西方社会更早,甚至更早几百年,可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停滞不前或者就此消失。
  说到底不就是因为断了传承,而为什么断传承,说白了就是不重视嘛。
  宋北云早就跟妙言商量好了要去工部,原因是什么?还不是那个心心念念的宋北云科学奖嘛。
  想要提高社会对工业、对科学的认可程度,千金买马骨嘛,不然呢?还能怎样。
  所以工部是宋北云的不二之选,而且去了工部,他的研发计划就能名正言顺的开始执行了,只要拿到批文他就是合理合法而且没人会去搭理他的正规爆炸物生产厂家了。
  在他的产品第一次投入战争之前,没有人会去管这么一个闲散的人干什么的。
  而当他的东西投入了战争之后嘛……
  谁敢管?
第202章 10月26日 晴 宫人争唱《后庭花》
  皇城司的事已经过去十天,这十天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风头总算是随着福王的离开而逐渐平息了下来。
  虽然到现在为止大家心中都清楚干这事的是谁,因为勒死重要证人的手法怎么看怎么眼熟,而那根带子的纺织工艺也只属于大内织造。
  大内织造嘛,这种事去织造局查一下什么都清楚了,但能查么?太后的皇城司被皇帝的司命司的给办了,这种事谁往上捅谁他娘的就是脑子有坑不配做官。
  即便是外戚集团也都非常克制的把这件事给压了下去,因为不管皇帝有没有实权,他都是皇帝,而且如果真的要把皇帝推到了文官集团那头的话,最后倒霉的人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干傻事,于是在太后寿辰的前一天的清早,大理寺证物房不明原因的烧了一把火,什么都没了。
  朝堂上那些个官员难得一次达成了统一口径,就是纷纷惋惜就在这即将水落石出的节骨眼上,那可恶的贼人居然毁坏了所有证据,还纷纷拍着胸脯保证这件事一定追查到底。
  但即便是赵性心中也都明白了,这件事想来就不会再追查下去了,也许他们查到了什么也许没查到什么,但都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赵性为了抚慰这些官员连日来的辛勤劳作,特地从内府库中拨了真金白银五万贯奖励一众“肝脑涂地”的臣子。
  众人山呼万岁,朝堂气氛异常和谐。
  唯一不太明白道理的却是太后娘娘,她在退朝之后召见了自己的人,用最柔和的语气说了最凶狠的话,反正无论如何都一定要将凶手缉拿归案,不管是杀皇城使的人还是烧大理寺的人,反正宁杀错不放过。
  那些官员嘴上连连说此案必破,但离开了皇宫之后,他们也都纷纷去吃酒快活去了。
  新的皇城使上任了,皇城司衙也在工部的张罗下开始修葺了,禁军的事情由定国公出面安抚,反正大家都相安无事的准备猫冬过年了。
  至于太后的火气,就随她去吧,女人是这个样子的,脾气么发发就好了,放在那过几天她自己都想不起有这件事来。
  而经过这件事,赵性真的对宋北云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他已经通过小鱼传话过去了,想问问他如今该怎么办,但人家的回答言简意赅,就是等着。说最多十日,这天大的事也就成了屁大的事,不过是死了一个皇城使、不过是烧了几间屋,那些一品二品的大佬绝然不会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把对方的脸皮撕破,更不可能为了一个不值钱的皇城使去讨好太后抖落出司命司。
  赵性之后还问了为什么,宋北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给太后做了再多的事情那也是理所应当,但给官家做一些事情却是能有意外之喜。前有福王的勋贵在那虎视眈眈讨说法、后有死敌文官集团狼顾环绕要吃人,在这件事上将官家抖出来绝对是蠢中之蠢,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真要如此干了,就无异于将官家推到文官集团中去,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这两段话可谓是让赵性茅塞顿开,难怪说自己这些日子过得舒服了许多,原来是外戚和文官在这件事上一个不想得罪自己一个想尽力拉拢自己,自然很多地方也就不会难为自己。
  这件事不光让赵性知道了宋北云的能力卓越,更是让他明白自己在这朝堂上所处的地位,原来他才是真正能左右朝堂的那个人。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帝王术?许是的吧,但第一次感觉自己举足轻重的赵性,终究是开心的,所以封赏这事压根就不手软。
  有钱!就是有钱!江西农场秋收之后,前日所有分红钱银已经到入库,虽说一部分是以粮抵金,但那收益可是实实在在的四百多万贯。投资的三分之一就已经拿回来了,这才过了多久?
  不过现在倒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明日就是皇祖母的诞辰,这可是一等一的大事,赵性这几日本是为皇城司的事伤透了脑筋,但今天因为大理寺的一场火让他整个人都得到了洗礼,感觉就像排掉了半年积攒的宿便似的浑身轻松。
  这一轻松下来,他就开始惦记起皇祖母的诞辰了,虽然早就有宫人去张罗了,但自己一点都不关注总归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他决定亲自去探望一番皇祖母,看看老人家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摆驾去了太皇太后寝宫,刚过去就看到在宫外回廊上用碳炉子架着个铁皮子烤肉的金铃儿。
  赵性奇奇怪怪的看了自己这个妹妹一眼,摇摇头就走进了寝宫。
  “皇兄!”
  金铃儿在外头喊了起来,赵性慢慢退了回去,站在门廊处看着这个作恶多端的堂妹。
  “你又闹什么呢?皇祖母的寝宫你也敢乱来,我看到没说你,你还敢将我叫回来?”赵性背着手,一派庄严的说道:“我看你是自小被宠坏了,不懂规矩了。”
  “别哔哔了。”金铃儿指着自己铁皮上的五花肉:“来来来,尝尝。”
  赵性身为皇帝,从登基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再没有吃过任何来路不明的食物,哪怕是想吃,但也都会被王老太监给制止,毕竟一国之君容不得闪失。
  但今天看到自己这个从小就神经兮兮的妹妹招呼自己吃这种古怪东西,他其实是有些心动的,毕竟那滋滋响伴着油香滋味的肉片,着实诱人。
  “狗东西秘制调料。”金铃儿用筷子将肉片放入盘子里,然后又从旁边的盘子中取出新鲜切好的猪肉放在铁板上,滋滋声再次热烈的传来,接着就是浓烈的肉香。
  赵性吞了口唾沫,他当皇帝以来连知了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